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检测的特点,并与临床Child-Pugh分级及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进行对比,探讨13C-MBT对评价肝癌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山西省人民医院2005年7月2日至2006年6月15日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根据Child-Pugh分级义分为A、B、C 3个亚组)、转移性肝癌患者16例、健康对照者14例进入本研究.行13C-MBT及常规肝功能检测,记录13C-MBT的3个主要参数Mvmax40、CUM40及CUM120,并绘制DOB曲线、MV曲线.结果 (1)健康对照组、转移性肝癌组、原发性肝癌组的DOB和MV曲线峰形一致,峰值均出现在服药后20 min;原发性肝癌组与另外2组比较,DOB和MV曲线的峰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转移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的A、B、C 3个亚组的峰形差异较大,A组为单峰曲线,峰形尖锐;B组峰形相对低平,经过上升相后有1个平台期;C组呈乱峰或锯齿状,无明显排峰.(2)原发性肝癌组与另外两组比较,13C-MBT的3个参数Mvmax40、CUM40及CUM12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UM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max40、CUM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A、B、C 3个亚组间两两比较,A组的Mvmax40、CUM40与B、C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UM120仅在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13C-MBT的3个参数(Mvmax40、CUM40及CUM120)与总胆汁酸(TBA)呈负相关,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呈正相关,与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无相关性.(4)13C-MBT分级与Child-Push分级在判定原发性肝癌肝功能状况方面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47),符合率为77.1%.结论 13C-MBT的3个参数Mvmax40、CUM40及CUM120随着肝脏损伤程度加重而减低,可用于肝癌肝储备功能的评价.13C-MBT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一致性较好,与TBA、Alb、PA、ChE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82例为试验组,服用13C-美沙西定75mg后,通过呼气质谱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O2含量,得出DOB曲线、MV曲线及CUM曲线,MVmax30、CUM30及CUM120值,并与常规肝功能生化指标及Child-Pugh分级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Vmax30、CUM30及CUM120值在对照组及肝硬化ChildA、B、C各组间,除ChildA、B组的CUM120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Vmax30、CUM30及CUM120值与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及Child-Pugh分级计分有相关性。结论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是1种定量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3C-嘧噻西叮呼气试验用于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Child A、B、C三组,另设7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不同时间点的呼气标本并检测^13C丰度,绘制丰度(delta over baseline,DOB)曲线、代谢速率(metabolisation velocity,MV)曲线和累积丰度(cumulated dose,CUM)曲线。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DOB、MV峰值出现时间延长,峰值降低(P〈0.05),CUM曲线趋于低平;参数与部分常规肝功能检查呈相关性(P〈0.05)。结论^13C-嘧噻西叮呼气试验能够有效地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和肝脏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在评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取确诊PBC患者63例,同时设健康对照者22例,行~(13)C-MBT、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测,计算Child-Pugh评分,绘制丰度曲线、代谢速率曲线,并记录~(13)C-MBT的重要参数;分析~(13)C-MBT的主要参数与PBC患者各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肝硬化期PBC患者中~(13)C-MBT分级和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结果早期PBC患者病理分期和~(13)C-MB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肝硬化期PBC患者~(13)C-MBT各参数明显下降(P0.05);~(13)C-MBT量化值=0.63时可用于鉴别PBC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2%;肝硬化期PBC患者~(13)C-MBT分级和Child-Pugh分级呈明显正相关,一致率为82.3%(kappa=0.72,P0.01)。结论 ~(13)C-MBT对鉴别PBC的临床分期有一定价值,可用于识别PBC患者是否处于肝硬化期,且~(13)C-MBT分级与Child-Pugh分级有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3 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传统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均做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及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结果 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加重,呼气试验参数值MVmax40(40分钟前代谢速率峰值与正常值(27)的比值)、CUM40(40分钟CO2累积呼出丰度与正常值(12)的比值)和CUM120(120分钟C02累积呼出丰度与正常值(28)的比值)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参数值与Child-Pugh分级计分及一些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显著相关(P<0.05).结论 IRIS13C(红外线同位素12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能准确反应肝脏储备和代偿功能,是传统Child-Pugh分级及临床肝功能生化检测评估肝功能的有益补充,具有即时、安全、有效、定量、无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肝硬化患者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结合腹部CT测量肝脾体积以探讨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评价肝脏储备和代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9例肝硬化患者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分析各组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的呼气参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脾脏体积变化以进一步评估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反映肝细胞储备和代偿功能的作用。结果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肝脏功能分级与肝硬化患者传统的Child-Pugh分级判定肝功能状况具有良好一致性(κ=0.55,P<0.05),与MELD评分比较具有一致性(κ=0.41,P<0.05);肝脏病变程度越重,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量化值越小,肝硬化患者呼气参数值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储备和代偿功能越差;呼气试验参数与Child-Pugh分级计分、MELD评分、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呈正相关(P<0.01),与肝硬化患者脾脏体积呈负相关(P<0.05),与血肌酐、ALT、肝脏体积无显著相关性(P>0.05)。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越高,肝脏体积越小;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量化值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 IRIS13C(红外线同位素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可准确反应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及代偿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对肝硬化病人肝功能状况评估及与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肝硬化病人68例,隔夜空腹服用^13C-美沙西定75mg后,通过呼气质谱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O2含量,得出DOB曲线、MV曲线及CUM曲线,MVmax30及CUM30、CUM120值,并与常规肝生化指标及Child—Pugh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Vmax30及CUM30、CUM120在对照组及肝硬化Child A、B、C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MVmax30及CUM30、CUM120与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及Child—Pugh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13C-美沙西定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而精确的定量评估肝功能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宁  徐援  张冬磊 《山东医药》2010,50(37):10-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1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47例,C级43例。检测其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FPG)和TM,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与Child-Pugh分级A、B级肝硬化患者比较,C级患者的血清FINS、TM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P均〈0.01)。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与FINS、TM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3、0.372,P均〈0.01),与ISI呈负相关(r=-0.536,P〈0.01);TM水平与FINS呈正相关(r=0.298,P〈0.01),与ISI呈负相关(r=-0.27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IR及TM升高,其血清FINS、ISI、TM均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青海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67例,B级32例,C级26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并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及肝脏硬度值(LSM)。结果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级组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LSM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与C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LSM又显著低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C级,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SM与Child-Pugh分级总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血清HA、LN、PCⅢ、Ⅳ-C、LSM水平与Child-Pugh分级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越高,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水平越高,LSM越大,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肝硬化严重程度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与肝脏储备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10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各种肝病病人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及Child-Pugh A、B、C组,每组10例;每人均做血生化、肝功能检测并空腹口服^13C-嘧塞西啶75mg后,在120min内9个时间点收集呼出气体,利用呼气质谱仪测出DOB值及CL/M30和CUM120数值。结果 在肝功能正常组及Child-Pugh A、B、C组中的肝脏功能的诸项指标中,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血色素(Hb)、血小板(PLT)水平逐渐下降;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水平逐渐升高;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正常组及Child-PughA、B、C组中^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累积丰度(CUM30,CUM130)水平逐渐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3C-嘧塞西啶呼气试验是评价肝病病人肝脏功能的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生物人工肝治疗9例等待供肝患者,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包括1例等待供肝成功过渡到肝移植患者)。9例等待供肝患者中4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结果 人工肝支持后患者肝性脑病有所好转,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4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的启者中2例痊愈出院,已存活12和14个月。结论 术前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原位肝移植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虢灿杰  潘勤  李定国 《胃肠病学》2010,15(3):175-177
microRNAs (mi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以序列特异性方式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miRNAs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以完全互补或不完全互补的方式结合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miRNAs参与多种生物学调控过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iRNAs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显著(r=0.659,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显著负相关(r=-0.368,P<0.05;r=-0.401,P<0.05).年龄、性别及其他化验指标如ALT、AST、TP、ALB、GLO、TBil、PLT、PT、PTA、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等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仅根据肝功能判断轻中度的CHB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生物人工肝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重型肝炎及其引起的肝衰竭病死率极高,迄今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供肝短缺,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例如在美国,14%需要紧急肝移植的患者在等待供肝过程中死亡.如果在肝衰竭的严重阶段通过人工的或者辅助的手段代替肝脏的主要功能,则患者将有更多机会获得供肝或者避免肝移植.各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由于其不能代替肝脏的合成和代谢功能而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5.
病理组织学检查能直观地反映肝病变化及分布特点,作为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其局限性主要有:20%~30%疼痛(7%需要药物止痛治疗);0.3%出血和0.01% ~ 0.1%死亡;患者和医生的接受程度低,依从性差;肝活组织检查所取肝样本仅为全肝的1/50000,可出现取样误差;此外,在评价肝纤维化时存在10%~20%的观察值变异(观察者个人和观察者之间)等[1].近年来在血清学指标及生物化学评分系统(模型)等方面发现了不少的无创纤维化诊断方法,但离临床应用尚有一定的距离[2].  相似文献   

16.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LSECs)位于肝血窦表面,是肝脏与血液接触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肝脏中含量最多的非实质细胞。在生理情况下,LSECs通过参与物质运输、代谢废物清除而诱导肝脏免疫耐受,从而维持肝脏稳态;在病理情况下,LSECs通过抗原递呈促进肝脏炎症反应。LSECs在维持肝再生和肝纤维化平衡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LSECs功能、LSECs在肝损伤中的变化、调节LSECs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LSECs与肝内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等四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进一步明确LSECs的功能及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lcohol unrelated hepato-biliary disorders in the alcoholic: the role of liver biopsy in determining the aetiology of liver disease. G. Whelan, M. Peters, P. V. Desmond and P. S. Bhathal, Aust. N.Z. J. Med., 1982, 12, pp. 34–38.
Alcoholics with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ests are generally assumed to have one of the recognised patterns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This report described a group of nine patients who were initially thought to have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but were found on liver biopsy to have a variety of liver disorders unrelated to alcohol. Liver biopsy showed granulomatous hepatitis in three,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in two, and cholestasis of unknown cause, large duct biliary obstruction, haemochromatosis with secondary carcinoma and Budd-Chiari syndrome in one each.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bserved in liver biopsy samples are believed to represent a chance occurrence of liver disease due to some agent other than alcohol and illustrates that forms of hepatic disease that affect the population at large can and do occur in heavy alcohol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是细胞高尔基体上的一种跨膜蛋白,可被切割释放入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血清GP73的升高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估慢性肝脏疾病进展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现围绕血清GP73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18-25个核苷酸序列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过程.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肝脏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就近年来miRNAs在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肝脏免疫反应、肝纤维化及肝癌(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HCC)形成这4个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在就诊时不能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近年来肝癌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为这些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曙光。在肝癌肝移植领域,免疫治疗更是因为在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中扮演的双重角色而备受关注。在术前降期治疗和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中均有创新性的应用。在免疫治疗的时代下如何应用移植肿瘤学思维使肝癌肝移植患者获益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多学科团队协作,探讨最佳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治疗策略,最终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