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例1.25岁,住院号91805。孕3产1,孕24周要求引产入院。检查:子宫孕4个月大小,于子宫左上方有一鹅卵大小包块,活动并与子宫相连。当时考虑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行利凡诺羊膜腔外注药引产。注药后2天无宫缩,遂行钳刮术,术中探宫腔9cm,未刮出胚胎。于次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稍大居中,于子宫右侧可见残角子宫如妊娠4个月大小,与子宫相连但不相通,残角子宫右侧角及子宫左侧角各有一正常附件。剖开残角子宫,羊水溢出,有一男婴及胎盘,身长15cm,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残角子宫妊娠并植入胎盘。术后10天痊愈出院。例2.28岁,住院号46649。孕2产1,孕足月,于1981年2月9日剧烈腹痛21小时,伴恶心、头昏急诊入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患者 34岁 ,孕5产2 ,因诊断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于 2 0 0 1年11月 12日急诊入院并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查子宫如孕 8周大小 ,前壁突起 ,B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 4 0cm× 3 4cm大小稍强回声结节。开腹后诊断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 ,腹腔内出血约 80 0ml,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检查子宫见前壁近宫颈处有一 4cm× 3cm× 3cm肌壁间肿物 ,实性 ,质地偏韧 ,突向子宫浆膜层。考虑为子宫肌壁间肌瘤 ,遂行肿物剔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子宫肌层界限不清 ,无包膜 ,切面略呈红色。剔除肿物时出血不多。术后病理检查 :镜下子宫肌壁内可见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3.
单角子宫的生殖预后一般较差,可引起不孕、流产、宫颈机能不全和早产。现报告1例3次妊娠,分别于10^+周、26^+周和22^+周自然流产,经联合宫腔镜和腹腔镜诊断单角子宫并残角子宫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行左侧残角子宫离断+子宫整形修复术后,成功自然妊娠2次,2次均在孕12周行预防性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术后分别在孕35^+5周和36^+4周剖宫产分娩近足月活婴的临床处置经过,并将近年国内外单角子宫合并妊娠的诊治进展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4.
例 1 48岁。因多发性子宫肌瘤伴慢性盆腔炎症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宫颈有一约 4cm×4cm大的肌瘤,子宫如 4+个月妊娠大,行宫颈肌瘤剥离时出血较多,视野不清,误伤左侧输尿管,术后 36h发现阴道漏尿,经静脉肾盂造影,发现左侧输尿管盆腔段无显影,诊断为左侧输尿管损伤。请泌尿科行左侧输尿管断端吻合术,痊愈出院。例 2 36岁,G2P1,因 40+6周妊娠疤痕子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以头位娩出一足月男活婴,重4300g,娩出胎盘后检查子宫切口左下方撕裂至宫颈,出血较多,遂以 1 0华利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术后…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 ,43岁 ,外阴部脱出肿物 1年 ,肿物脱出后不能还纳 1天入院。患者孕 4产 4,以往健康 ,无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既往月经规律 ,经量不多 ,无痛经史。妇科检查 :外阴部脱出肿物 ,呈紫蓝色 ,局部有溃疡 ,水肿明显 ,约 8.0 cm× 6 .0 cm× 6 .0cm大小。沿肿物向上触摸发现有蒂附着于宫颈及阴道穹窿部 ,质较硬。宫体及双侧附件触诊不满意。初步诊断为“宫颈肌瘤”。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行子宫全切除术 ,见瘤蒂附着于宫颈 6~ 10点钟处及该侧阴道上端 2 cm处。术中探查盆腹腔未见异常 ,手术顺利。病理检查 :肿物切面呈灰红与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需行宫颈残端切除的原因,宫颈残端病变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例行宫颈残端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为宫颈残端平滑肌瘤复发,2例为宫颈残端鳞癌,另外2例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肉瘤,2例为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内膜腺癌。主要表现为腹胀、尿潴留、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流液和接触性出血、盆腔包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补充放疗、化疗。结论:严格掌握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指征,术前、术中不漏诊子宫、宫颈恶性肿瘤,术后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处理宫颈残端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时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0日我院因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15例,行宫颈提拉式缝合,对术中止血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并随访至产后42天。结果:经宫颈提拉式缝合后,15例宫颈管活动性出血迅速停止,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少,子宫复旧良好,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活动性出血采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止血效果好,近期随访无并发症,操作简单易行,可以作为处理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顽固性出血的有效缝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患者 ,43岁 ,因月经量增多 2年 ,再次发现子宫肌瘤 1年半 ,阴道分泌物增多 4个月收入院。月经初潮 16岁 ,G4P1 。1993年行阔韧带内肌瘤剔除术 ,术中见子宫稍大 ,质中无结节 ,左侧阔韧带内肿物 2 6 cm× 15 cm× 6 cm ,实性、表面呈结节状突起 ,有蒂与子宫相连 ,剖面呈现胶冻状 ,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平滑肌瘤囊性变伴红色变性、粘液变性及小灶状出血 ,部分区域细胞增生活跃。入院时查体 :子宫如孕 8周大 ,质中 ,活动无压痛 ,双侧附件未及肿物。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及粘膜下平滑肌瘤伴变性。CA12 5 6 8U/ ml,CA1999U/ ml。入院…  相似文献   

9.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分娩方式、肌瘤大小、肌瘤类型进行分组,对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4例,术前诊断率53.9%;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手术时间较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组明显缩短(P=0.007);>8 cm肌瘤组与≤2 cm肌瘤组、2~5 cm肌瘤组和>5~8 c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浆膜下肌瘤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子宫肌瘤的类型、位置及大小和患者的年龄及生育需求、有无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等综合考虑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对直径>8cm的肌瘤、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患者26岁,住院号50363。18岁初潮,有轻微痛经。24岁结婚,性生活正常,婚后未育,因阴道胀坠痛并流黄绿色脓液来诊。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内有一斜隔,隔上方有一小孔,自孔内溢出脓液。宫颈暴露不清,子宫大小查不清,于子宫下后方可触及鸭卵大囊性肿物,压之阴道排脓增多,双侧附件正常。1981年9月19日在腰麻下自阴道斜隔小孔处切开,排出脓液及陈旧积血约300ml。术后7个月因阴道流脓经局部及全身抗炎治疗好转。1982年9月6日在腰麻下行阴道检查:斜隔上起两宫颈间,下止阴道右侧后下方。左侧宫颈正常,右侧较小,左侧宫腔9.5cm,右侧7cm。腹腔镜检查:双子宫,右侧卵巢正常,输卵管较长并弯向子宫后方;左侧输卵管、卵巢缺如。肾盂造影发现右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缺如,左侧正常(如图)。于1982年9月29日手术切除阴道斜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电切术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运用气化电切镜经宫颈行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19例,子宫内膜切除术9例,宫颈管息肉切除术14例,其它宫内良性病变切除10例。结果宫腔镜下电切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植入胎盘,术后完全满意率100%;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息肉行TCRE、TCRP术,术后完全满意率92.3%。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近期疗效好,可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宫内良性病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患者 19岁 ,未婚 ,1996年开始有非单一性伙伴性生活史。于 1997年 11月解小便时偶然发现自阴道口脱出一肿物 ,约 2cm× 1cm大 ,呈粉红色 ,无痛感。平卧后肿物能自行还纳回阴道内 ,站立位又脱出阴道。因不影响性生活 ,无任何自觉症状 ,未治疗。近两个月来发现脱出的肿物有所增大 ,休息及平卧后不能自行回缩至阴道内 ,且经期延长 ,经量增多 ,无血块 ,月经干净后仍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及多量脓性分泌物排出 ,伴有臭味。去某医院检查 ,诊断为“子宫颈肌瘤”。于 1998年 7月 2 8日来我院就诊 ,以宫颈息肉、宫颈黏膜下肌瘤入院。身体检查 :一般情…  相似文献   

13.
1诊断及诊断依据1.1诊断①中隔子宫;②左侧宫颈口闭锁,颈管及周围积液合并感染;③左肾缺如。1.2诊断依据根据子宫正常大小、宫底较宽,B超提示子宫横切有两个宫腔及两个宫颈管腔,左侧宫颈管下方囊性内有隔样回声与阴道壁囊肿相通考虑子宫不完全性中隔,左侧宫颈管口与阴道不通,其侧壁与右侧宫颈管相通开口位置偏离,使左侧宫腔的经血排出不畅,积聚在开口下方的宫颈管内,使颈管扩张形成侧穹隆顶部的囊肿,因囊肿内容物引流不畅合并感染破溃于阴道内,出现咖啡色及脓性分泌物。副中肾管发育异常造成生殖器官畸形,常合并有泌尿系统异常,临床常需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扁桃体圈套器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子宫黏膜下肌瘤32例,其中完全脱出宫颈口8例,部分露出宫颈口13例,达到宫颈管内6例,位于宫腔内5例.肌瘤直径30~70 mm,蒂直径5~25 mm.用扁桃体圈套器制成直径约30 ~ 50 mm的钢丝圈,套入肌瘤至瘤蒂根部,拉紧手柄切割取出瘤体.同时诊刮.结果:32例均肌瘤摘除成功,28例一次套扎摘除成功,4例蒂宽韧钢丝圈切割不断的辅以剪刀剪断瘤蒂.术中出血量5 ~ 50ml,手术时间5 ~ 25分钟.无一例术后发生发热、腹痛、子宫穿孔.术后随访月经规则,痛经消失.结论:应用扁桃体圈套器套扎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且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因"发现宫颈肿物8个月"于2016年5月18日收入院。8个月前患者体检发现宫颈肿物,于外院行宫颈活检示宫颈腺肌瘤。1个月前于我院门诊行阴道镜下宫颈肿物活检,病理诊断:(宫颈)间质增生活跃,不能除外间叶来源或苗勒氏管腺间质来源肿瘤。妇科检查:宫颈口见约4cm×4cm质中色红肿物脱出,质脆,表面不平,子宫前位,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残端宫颈病变特点及切除残端宫颈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次全子宫切术后再次行残端宫颈切除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时患者平均年龄41.7岁,手术原因包括子宫肌瘤、产后出血、手术困难等;残端宫颈切除的主要病因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肌瘤、卵巢病变等。结论: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前需常规仔细检查宫颈,排除子宫颈及内膜病变,术后严密随访;切除残端宫颈应注意盆底解剖结构,防止出血和副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经腹或经阴道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患者中,28例行经阴道宫颈残端切除术,其中17例宫颈残端脱垂、5例宫颈残端肌瘤及6例宫颈CINIII级;52例均行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其中11例宫颈残端鳞癌(IA~IIA期)、18例宫颈残端肌瘤、16例CINIII级、4例卵巢肿瘤和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子宫内膜腺癌(IA期)。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经阴道与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相比,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残端脱垂是经阴道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而宫颈残端癌、宫颈残端肌瘤及CINIII级是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经阴道行宫颈残端切除术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简介患者,31岁,因"停经38周,腹泻2天,不规律下腹痛1天"于2015年8月31日急诊入院。2年前患者曾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见子宫左侧角部一约1.5cm大小肌瘤样结节,宫颈段后壁一约5+cm大的肌瘤样结节,均位于浆膜下。术后病检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入院前2天患者无诱因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5~6次/d,水样便,无恶心、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嵌入宫颈套扎法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我院采用体外自制嵌入宫颈组织线圈套扎法完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 ic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LSH)5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5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有子宫次全切除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55例,年龄34~46岁,平均40.5岁,术前诊断:子宫肌瘤39例、子宫腺肌病9例其中合并粘连4例、卵巢异位囊肿2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7例,单发肌瘤4例,余均为多发肌瘤,最大的肌瘤为9.25 cm×7.45 cm×6.12 cm。术前常规行宫颈刮片及阴道镜检查,排除恶性病变,3例有剖宫产术史,所有患者均无其它内科合并症…  相似文献   

20.
临床多选题     
〔K 型题〕问35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原因可能是:(1)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2)输卵管纤维手术的开展(3)女性绝育术的开展(4)性病患者的日益增多问36 异位妊娠可发生在:(1)次全子宫切除后(2)阔韧带内妊娠,而输卵管正常(3)输卵管结扎并切断后远侧端妊娠(4)全宫切除术后问37 输卵管妊娠应与下述哪组疾病鉴别?(1)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3)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4)Asherman 综合征问38 关于宫颈妊娠,下述何组正确?(1)宫颈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解剖内口以下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2)最理想的诊断宫颈妊娠方法是施行宫颈、子宫及输卵管碘油造影术。(3)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行子宫全切术。(4)本病容易发生在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的刮宫术后。问39 子宫颈妊娠最易误诊为:(1)流产(2)绒癌(3)前置胎盘(4)子宫颈肿瘤问40 下述何组情况符合子宫残角妊娠?(1)残角子宫妊娠常在妊娠中期发生子宫破裂(2)行人工流产时,仅能吸刮出蜕膜组织,而无胎盘及绒毛(3)行中期妊娠引产时,使用各种引产方法均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