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氟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LVEF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低于治疗前,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P 0.05);2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68%vs 75.61%,P 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微小RNA-21(miR-21)表达水平与炎症因子、心功能分级和心肌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该院门诊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CHF组,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21的表达水平,根据CHF组血清miR-21表达量中位数将其分为高miR-21组、低miR-21组各45例。进一步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超声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肌重构参数[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分析CHF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炎症因子、心功能分级和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清中miR-21的表达量及LVEF、RVEF、SV、CI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血清脑钠肽(BNP)、脑钠肽前体(NTproBNP)、hs-CRP、TNF-α、IL-6、IL-17水平及LVPW、LVMI、LVRI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低miR-21组患者血清中hs-CRP、TNF-α、IL-6、IL-17水平及LVPW、LVMI、LVRI、心功能Ⅲ~Ⅳ级所占比例高于高miR-21组,低miR-21组LVEF、RVEF、SV、CI低于高miR-21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清中miR-21表达量与血清hs-CRP、TNF-α、IL-6、IL-17、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肌重构参数LVPW、LVMI、LVRI均呈负相关,而与心功能参数LVEF、RVEF、SV、CI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中miR-21表达水平异常降低,与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及心脏损伤程度直接相关,miR-21可能参与CHF发生、发展并在辅助评估病情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2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研究对象间血清hs-CRP、NT-proBNP与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NT-proBNP及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高,LVEF则逐级下降,不同分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NT-proBNP随着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渐升高,且与LVEF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的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规范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上加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共治疗4周,对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氨基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均好转,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更大;2组治疗后LVEF均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LVEF升高程度更大;2组治疗后NT-proBNP、TNF-α、IL-6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TNF-α、IL-6均下降程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加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高LVEF,降低患者NT-proBNP、TNF-α、IL-6水平,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在冠心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所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3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另外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分为合并房颤组和未合并房颤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NT-proBNP、CA125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右心房内径(RAD)等,并根据这些数值计算左室质量(LVM)。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BSA)。结果 1血清CA125水平在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其血清浓度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高而升高。2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外周血清CA125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909,P0.001)。3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外周血清CA125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线性负相关(r=-0.628,P0.001),与左房内径/体表面积(LAD/BSA)、左室内径/体表面积(LVD/BSA)、左室质量指数(LVM/BSA)呈线性正相关(r=0.547、0.435、0.343,P均0.001)。1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房颤组与未合并房颤组的血清CA125、NT-pro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其血清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密切相关,心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清CA125水平升高越明显,故血清CA125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的生化标志物。2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CA125水平与NT-proBNP、LAD/BSA、LVD/BSA、LVM/BSA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是否同时合并房颤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CHD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CHD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HWBV)、黏度低切(LWBV)及血浆黏度(PV)]、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与6MW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DD、LVESD、LWBV、HWBV、PV、TNF-α、IL-6、hs-CRP、PCT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WBV、HWBV、PV、TNF-α、IL-6、hs-CRP、PCT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CHD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液-细胞因子血液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寻找评估心功能的可靠方法。方法测定4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62±14)岁,心力衰竭组]及20例健康献血者或同期入院心功能正常者(年龄、性别与心力衰竭组差别无显著性,正常组)血清组织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心房利钠肽和脑钠素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02,98.11,3.62,3.48;P<0.01),且心功能越差,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组血清心房利钠肽(r=0.597)、脑钠素(r=0.627)、TNF-α(r=0.402)、IL-6(r=0.406)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正相关(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0.848~-0.486);血清脑钠素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8%)、阴性预测值(100%)均属最大。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改变,不仅与心力衰竭的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可以间接反映心力衰竭时左室重塑和左室收缩功能,因此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价值,并探讨与CH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CHF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并进行NYHA分级:Ⅰ级15例、Ⅱ级21例、Ⅲ级23例、Ⅳ级9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静脉采血且分别测定其血清BNP、TNF-α、MMP-9、IL-6,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定其LVEF、LVEDD、LVESD,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各心功能组血清BNP、TNF-α、MMP-9、IL-6水平明显较高,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心功能组LVEF明显下降,LVEDD、LVESD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HF患者血清BNP、TNF-α、MMP-9及IL-6与左心室超声心动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HF患者血清BNP、TNF-α、MMP-9以及IL-6水平分别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5),而与LVEDD、LVESD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BNP、TNF-α、MMP-9、IL-6水平是诊断CHF的良好指标,且可以准确地反映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合并房颤(A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年龄≥60岁的1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SDHVD+AF)组45例、单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组45例和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房颤的对照组40例。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房内径(LAI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功能参数(E/A rati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SDHVD+AF组血清TNF-α、IL-1β、IL-6、CR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SDHVD+AF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最高,LAId及LVEDd最大,LVEF及E/A最小,与对照组和SDHV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DHVD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DHVD+AF组血清TNF-α、IL-1β、IL-6和CRP水平与LAId和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和E/A呈负相关(P 0. 05)。结论炎症反应与老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程相关,随着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心功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研究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为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B组为单纯患有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6例)。同期健康对照组为C组(38例)。对三组患者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等指标进行记录。所有患者均抽取龈沟液及肘正中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L-8、TNF-α、IL-10水平进行分析,探究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结果 A、B组患者牙周指数BI、PD等指标显著高于C组健康志愿者,A组指标高于B组,B组指标高于C组,表明三组患者牙周炎严重程度顺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被试的龈沟液及血清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A组、B组龈沟液、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龈沟液及血清IL-8、TNF-α均显著高于B组,IL-10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牙周指数与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牙周指数与血清、龈沟液内IL-10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间存在相关性,它们有共同的致病因素,与血清IL-8、TNF-α、IL-10等炎性因子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110例CHF患者(CHF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CHF组治疗后上述3种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CHF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清IL-6(r=0.585,P〈0.01)、TNF-α(r=0.312,P〈0.01)和CRP(r=0.458,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HF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2.144,9.835,7.847,4.616)。结论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L-6、TNF-α和CRP检测有助于CHF患者的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 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及LVEF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1.868、21.556、-14.361,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患者的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依次上升而LVEF水平依次下降(P0.05),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水平与血浆NT-pro BNP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637)、血清hs-CRP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824)均具有相关性(P0.05),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 BNP水平(OR=1.753)、血清hs-CRP水平(OR=2.308)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典型表现,其水平与患者的LVEF和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柏莲  郭鹏  栾波  白浩  江珊 《临床荟萃》2021,36(3):208-211
目的探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63例AHF患者依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40%组及LVEF≥50%组。检测患者入院时FFA、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相关指标,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监测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等指标。结果LVEF<40%组FFA、NT-proBNP、cTnI明显高于LVEF≥50%组(P<0.05)。FFA、NT-proBNP、cTnI是AHF患者LVEF<40%发生的危险因素。FFA、NT-proBNP预测AHF患者LVEF<40%发生的AUC分别为0.856、0.810。在AHF患者中高FFA组较低FFA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FFA、NT-proBNP、cTnI是AHF患者LVEF<40%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FFA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恶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DBP、SBP、TC、TG、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RWT、CI、LVED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水平,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方法】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9例,随机分成氟伐他汀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治疗12周后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Hs-CRP、TNF-α、IL-6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LVEF则有明显提高(P〈0.05)。随访2年,观察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及降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4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组30例,Ⅱ级组28例,Ⅲ~Ⅳ级组26例,检测各组血清NGAL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白蛋白(albumin,Alb)、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测量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分析血清NGAL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死亡和再入院情况。结果血清NGAL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3组血清NGAL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NGAL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DD、NT-proBNP、SCr、BUN及UmAlb呈正相关(r=0.467,P=0.000;r=0.564,P=0.000;r=0.796,P=0.000;r=0.598,P=0.000;r=0.526,P=0.000;r=0.560,P=0.000);与LVEF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348,P=0.001;r=-0.591,P=0.000);6个月内死亡患者和再入院患者血清NGAL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存活和未再入院患者(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血清NGAL水平与心、肾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诊断早期肾损害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 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心功能、血脂和NT-pro BNP指标的差别,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t=16.596、15.920、6.659、10.1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t=-15.023,P0.01);心力衰竭组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和肌钙蛋白(c Tn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7.481、20.496、25.009、19.423,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水平高于对照组(t=5.810、1.745、5.501,P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8,P0.0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与LAD、RAD、LVESD、LVEDD、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Tnl、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LVEF、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评价NHYA心功能,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 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阿托伐他汀组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NT-proBNP及CRP水平下降,LVEF增加及LVEDD降低.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心脏重构、减轻炎症反应而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心脏康复模式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16例HFp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