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一6)、肿瘤坏死因子a(TNF—n)的水平及血生化指标,并根据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升高组(hsCRP≥3mg/L)及正常组(hsCRP〈3mg/L);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2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测量心排出量(CO);并观察2组间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分析。结果hsCRP升高组患者的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蛋白水平较正常组低(t=2.514,P〈0.05);hsCRP升高组患者LAD、LVDd、LVDs、LVPWT、IVST和LVMI均高于hsCRP正常组(P〈0.05),hsCRP升高组LVEF、E/A和cO低于hsCRP正常组(P〈0.01);hsCRP升高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及左心室顺应性下降发生率均高于hsCRP正常组(P〈0.01);血清炎症因子与心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hsCRP、IL6、TNF一Ⅱ分别与LAD、LVDd、LVDs、LVPWT、IVST、LVMI呈正相关hsCRP、IL6、TNF—a分别与LVEF、E/A、CO呈负相关。结论MH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汪明灯  高修仁  梁鉴波 《新医学》2006,37(1):20-22,4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循环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其血压水平,心肌、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5名体格检查正常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IGF-1浓度、高血压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eular septum thickness,IV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④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升高,血清IGF—1浓度逐步升高,其中高血压组2、3级组明显高于高血压1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②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增厚组血清IGF-1浓度高于IVS正常组:左心空肥厚组血清IGF—1浓度高于非肥厚组(均为P〈0.05);⑧IGF-1浓度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46,P=0.001):④IMT和IVS呈正相关(r=0.49、P=0.03).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与其血压程度以及心肌重构密切相关,与血管重构可能有一定关系;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血管重构过程基本并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 93例EH患者(EH组)和3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计算LVMI,测量颈总动脉IMT、斑块以及两侧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H组又分为LVMI正常组和LVMI增高组。结果 EH组IMT高于对照组,其中LVMI增高组最高。EH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降低,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增高。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在LVMI增高组最高,LVMI正常组次之,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VMI与IMT、PI、RI成正相关,与PSV成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LVMI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中老年EH患者76例,测定其血压、血脂、血糖等,计算体质指数(BMI).分为单纯高血压组(EH组)及高血压并发MS组(HMS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出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EH组IVS、LVPW、LVDd、LVMI、LV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HMS组的IVS、LVPW、LVM、LVMI及LV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亦显著高于EH组(均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如并发代谢综合征,LVH则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终末期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2例,测定血中hs—CRP水平2次,hs—CRP≥3mg/L为升高组,〈3mg/L为正常组;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并用彩超测定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前后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hs-CRP与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s-CRP升高组纤维蛋白原与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hs-CRP与两者成正相关(r分别为0.382、0.276,P〈0.01和〈0.05)。升高组LAD、LVD、IVST、LVM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而LVE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hs-CRP水平与LAD、LVD、IVST、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6、0.312、0.320和0.309,均为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22,P〈0.01)。结论 持续升高的hs-CRP水平可作为心脏左心室肥厚和功能减退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炎症因子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4例,病情稳定,己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分别检测患者的各种炎症因子、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析MHD患者炎症因子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 MHD患者血清CRP、TNF-帷L-1β、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MHD患者LAD、LVDd、IVST、LVPW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LVEF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M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CRP、IL-1β、IL-6、TNF-α分别与LAD、LVDd、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CRP分别与IL-1β、IL-6、TNF-α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P〈0.01);TNF-α、IL-1β、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参与了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Tei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EH患者及34例正常对照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房内径、等容收缩期、射血时间和等容舒张期,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LVRWT)及左心室Tei值。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其血浆中BNP浓度。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值计算的LVMI、LVRWT结果将132例EH患者分为4个亚组:正常构型组(A组31例)、向心性重构组(B组37例)、向心性肥厚组(C组33例)、离心性肥厚组(D组31例)。结果①BNP水平D组显著高于A组、B组、C组及对照组,5.41±1.13vs3.31±1.22、3.85±1.47、4.48±1.18、2.96±1.03(P〈0.01);②Tei值B组、C组、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43±0.07、0.46±0.11、0.57±0.13vs0.34±0.07(P〈0.01);③BNP水平、Tei指数与EH的不同左心室构型有密切相关性(r=0.420,0.480,均P〈0.01);BNP水平与Tei指数密切相关(r=0.360,P〈0.01)。结论BNP及Tei指数与EH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红细胞增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31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按红细胞是否增多分为红细胞正常组和红细胞增多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左心房、左心室结构的变化以及左心房和左心室重构的发生率。结果红细胞增多组患者舒张压(DBP)水平高于红细胞正常组患者,(101±16)mmHg vs(97±15)mmHg(P〈O.05);收缩压和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细胞增多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和舒张末左心室后壁厚度与红细胞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33.98±6.82)mm vs(32.24±5.31)mm、(12.71±1.76)mmvs(12.03±1.80)mm和(11.92±1.69)mm vs(10.83±1.66)mm(P〈0.05或〈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增多组患者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LVH)罹患率显著高于红细胞正常组(27.5%vs17.1%和83.5%vs64.8%)(P〈0.05或〈0.01);而左心室扩大的罹患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红细胞增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DBP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能促进心脏重构的发生,进一步探讨干预红细胞增多的方法对高海拔地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以及延缓或改善心脏重构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二祥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21-212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分为合并心、肾功能损害组(A组,n=63)与不合并心、肾功能损害组(B组,n=123),随机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8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的性别、年龄、血清CysC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ysC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CysC水平及其他指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ys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白蛋白(mAL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水平与SCr、mALB、LVMI等指标呈正相关(P〈0.05),与GFR、LVEF等指标呈负相关(P〈0.05)。CysC、BUN、SCr、mAL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673、0.688、0.62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评估心、肾损害的相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血清Ⅰ和Ⅲ型前胶原(PCⅠ、PCⅢ)对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不同构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4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PCⅠ、PCⅢ浓度;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各结构指标,据此将高血压组分为正常构型组(25例)、向心性重构型组(43例)、向心性肥厚型组(40例)和离心性肥厚型组(32例)4个亚组。结果 ①高血压组的血清PCⅠ和PCⅢ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不同左心室构型组间,血清PCⅠ和PCⅢ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在不同构型间升高的情况有所不同。血清PCⅢ水平在向心性与离心性肥厚组是著升高。但两肥厚组间无显著差异,而血清PCⅠ水平在离心性肥厚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血压正常构型与向心性重构型组的PCⅠ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②血清PCⅠ和PCⅢ均与左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富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呈正相关;血清PCⅠ与PCⅢ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Ⅰ和PCⅢ水平升高均与高血压病左心室重构有关,临床上检测血清PCⅠ和PCⅢ水平有助于尽早发现高血压病左心室重构,并为逆转左心室重构提供客观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的关系以及血清IGF-1与PCⅢ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8例正常人的血清IGF-1、PCⅢ水平.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各项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EH)组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LVMI、IGF-1和PCⅢ差别,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清IGF-1和PCⅢ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 EH组血清IGF-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LVH组血清IGF-1显著高于EH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GF-1与LVMI存在正相关(r=0.640,P<0.01).EH组血清PC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HLVH组血清PCⅢ显著高于EH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PCⅢ与LVMI存在正相关(r=0.423,P<0.01),但在EH组与EH-LVH组各组中血清IGF-1与PCⅢ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①循环血IGF-1、PCⅢ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LVH密切相关,表明其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且可能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②IGF-1与PCⅢ之间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高血压心肌重构中没有相关性,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时,IGF-1、PCⅢ这两种体液因子是独立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肾综合症出血热所致ARF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浓度、酶法测定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用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14例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测定的血Cr、BUN、CysC值进行整理,根据Ccr水平分三组。结果血CysC与Cr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0.8),而与Ccr呈负相关(r=-0.598)。血Cr及BUN恢复正常后,仍有40%的病人血清CysC异常。结论与传统指标血Cr及BUN相比,血清CysC测定在ARF病情监测甚至指导临床用药中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李郁  罗兴林  罗彩东 《临床荟萃》2012,27(23):2056-2060,F000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核因子κB(NF-κB)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及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重构及心脏重构中的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GF-α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NF-κB活化表达率.血管超声及心脏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重构及心脏重构指标.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TGF-α、NF-κB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TGF-α(25.83±9.38)ng/L vs(16.34±5.42)ng/L vs(6.83±2.53)ng/L,NF-κB (34.80±13.41)%vs (22.58±6.30)% vs (14.11±3.75)%.血清TGF-α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678,P<0.01).TGF-α,、NF-κB水平与颈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壁/腔比值、颈动脉斑块积分、颈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反映血管重构的指标呈正相关.TGF-α水平与反映心脏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值呈负相关.NF-κB水平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EF值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TGF-α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化率相关,TGF-α可能通过NF-κB参与细胞信号传导.TGF-α、NF-κB水平与颈动脉、心脏重构相关,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重构及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陶婷  李嫣然  赵咏桔  杜萱 《检验医学》2010,25(6):433-434
目的探讨老年无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排除心、肾功能不全及房颤、心室肥厚。依据左心房内径分为左心房内径增大组(45例,左心房内径≥40 mm)及左心房内径正常组(45例,左心房内径〈40 mm)。心脏重构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房内径增大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左心房内径正常组(P〈0.01);左心房内径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在老年不伴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左心房内径的增大而升高。提示NT-proBNP可作为此类高血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生化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缩窄兔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新西兰兔25只建立心肌肥厚-心衰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对照组,手术组15只用3号丝线于肾动脉上方约1cm将腹主动脉及导管一起结扎,缩窄腹主动脉内径60%左右,对照组10只仅在游离的腹主动脉处穿过丝线,未结扎.检测两组BNP水平,分析其与超声指标: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NP水平于术后2周即显著性增高,随后呈进行性增高(P<0.05);LA、LVPW、IVS术后4周均显著增大,6周后LVDd明显增大,EF及FS术后8周明显下降(P<0.05);BNP水平与LA、IVS、LVPW、LVDd呈正相关,与EF、FS呈负相关.[结论]BNP水平能够在超声指标出现异常之前早期发现心功能异常并可提示心功能损害程度,且与超声心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筛选本院EH患者78例(EH组),并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MT)、斑块以及两侧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H组依据LVMI又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对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H组CCA-IMT、BIMT高于对照组,其中LVH组最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严重程度在LVH组最高,NLVH组次之,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H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降低,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增高,LVMI与IMT,BIMT,RI和PI成正相关,与PSV成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EH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与左心室重构的一种可靠方法,颈动脉IMT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颈动脉重构的发生早于左心室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肾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CKD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Cys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白蛋白(ALB),以MDRD公式计算所得肾小球滤过率(GFR)为诊断标准,评价CysC在CKD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CysC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CysC与SCr、BUN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最高.结论 CysC可作为评价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敏感指标,与SCr、BUN相比能更早、更客观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在高血压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5例高血压患者组及330例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ysC、肌酐(CREA)、尿素氮(BUN)三项指标检测。CysC检测采用兔疫透射比浊法,CREA及BUN检测均采用酶法。结果高血压患者组血清CysC阳性率(55.1%)明显高于其血清CREA(38.7%)及BUN(42.3%)(P〈0.01);轻度CysC增高患者组(A组)血清CysC阳性率与CREA、BUN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增高组(B、C组)血清CysC阳性率与CREA、BUN比较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患者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CREA、BUN至2、3级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ysC的增高明显早于血清CREA和BUN,采用CysC对早期高血压肾病诊断比CREA、BUN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及排出率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进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又按照其24 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21例)、微量清蛋白尿组(22例)与大量清蛋白尿组(21例),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4组人员血清CysC浓度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浓度为(0.52±0.18)m g/L ;正常蛋白尿组为(0.74±0.26)m g/L ,微量清蛋白尿组(1.33±0.27)m g/L ,大量清蛋白尿组(1.88±0.47)mg/L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血清CysC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组间血清CysC浓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研究中可以得出血清CysC浓度与 UAER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早期体内血清CysC浓度与UAER同时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它们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