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嗜碱性粒细胞条件缺失技术的发展和高纯度细胞分选技术的应用,发现它是Th2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细胞因子IL-4的早期产生细胞,可调节Th2型免疫应答,进而参与Th2免疫相关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还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可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并可迁移至引流淋巴结,摄取抗原并提呈给初始T淋巴细胞,参与抗原递呈。本文对嗜碱性粒细胞在Th2型免疫反应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具备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曾经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垃圾序列",不具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是参与免疫和炎症的重要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能扮演着关键角色,还有望成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差异性表达的阶段,关于lncRNA在其发病机制中精细的分子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也需更多的探讨和验证。本文主要对lncRNA的概述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组极具危害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肾功能快速下降,伴高发病率、高致死率。氧化应激反应被大量研究证实是各种因素下促进AKI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介导大量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因表达,其活化是细胞的主要防御机制之一。本文将近年关于Nrf2-Keap1信号通路在AKI中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并且对Nrf2激活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展开讨论,以期为AKI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毒症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无菌收集40份尿毒症患者血清和20例正常人血清,培养及鉴定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采用消化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ELISA方法检测纤连蛋白(FN)、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蛋白分泌量,RT-PCR方法检测MMP-1、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5%-20%浓度尿毒血清组胶原蛋白、FN分泌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且随着尿毒血清浓度的升高而增高,以分子量〉10000ku的组分增高最为显著(P〈0.01)。各浓度尿毒血清组MMP-1/TIMP-1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的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且随着尿毒血清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以分子量〉10000ku尿毒血清组降低最为显著,而分子量〈5000ku尿毒血清组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蓄积的尿毒症毒素可能通过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减少其降解,加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其中以分子量〉10000ku的尿毒症毒素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PKC-α、PKC-βⅠ、PKC-βⅡ和PKC-γ)在正常及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行肾脏病理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50例,其中肾小球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Ig A肾病及狼疮性肾炎各10例;收集6例来自肾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远离肿瘤部分、病理检查无异常的肾组织做为正常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4种经典型蛋白激酶C同工酶在正常及肾小球疾病肾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PKC-α、βⅠ和βⅡ在正常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均有表达,PKC-γ仅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在肾小管间质均无表达;各经典型PKC同工酶在肾小球疾病肾组织中表达部位与正常肾组织相同,但表达量不尽相同。结论:在肾小球疾病中,PKC-α和PKC-βⅠ可能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潜在治疗靶点,PKC-γ可能参与足细胞生理功能的维持,不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MRI(CMRI)时间容量曲线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时间容量曲线改变的趋势及特点.方法 分别获取17例HCM患者及12名健康志愿者的MR左心室二腔长轴及短轴面电影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利用左心室自动分割技术重组左心室时间容量曲线,并通过该曲线计算出左心室舒张平台期时间、不同比例舒张容量恢复(DVR)时间及其相应的充盈速率等.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组间DVR时间及速率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室间隔HCM患者组左心室50%、70% DVR时间较对照组延迟[分别为(8.9±1.3)和(7.7±0.8)期相,F=6.787,P=0.016;(11.3±1.6)和(9.7±1.8)期相,F=4.927,P=0.036],左心室舒张平台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8±1.7)和(4.1±1.4)期相,t=6.787,P<0.01];室间隔型HCM患者组30%、50% DVR充盈速率较对照组减低[分别为(0.22 ±0.11)和(0.40±0.15) ml/ms,F=12.916,P<0.01;(0.20±0.09)和(0.30±0.10) ml/ms,F=7.121,P=0.014],70%、80%、90% DVR充盈速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伴发纤维化组左心室50%、70%、80% DVR时间较对照组延迟[分别为(9.6±1.0)和(7.9±1.5)期相,F=5.000,P=0.045;(12.3±1.4)和(9.61±1.8)期相,F=8.039,P=0.015;(13.1±1.4)和(10.9±1.9)期相,F=5.060,P=0.044],2组间DVR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心室时间容量曲线可用于详细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主要发生在舒张早期,且伴发平台期时间的缩短;心肌纤维化可加重HCM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尿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方法提取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进行蛋白成分分析、细菌内毒素试验、蛋白溶液的肌酐水平等质量鉴定后,试验组分别按1.0、2.0、4.0、8.0 mg/ml蛋白浓度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48 h,空白组无蛋白,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膜性肾病尿蛋白由56.4%白蛋白、34.6%转铁蛋白、6.9%IgG组成。肌酐水平、内毒素均低于人体正常范围的下限。Hoechst33258染色法分析发现试验组与空白组之间,较大浓度尿蛋白组与较小浓度尿蛋白组之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膜性肾病尿蛋白存在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非经典型蛋白激酶C是G蛋白偶联受体系统中的效应物,其在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参与代谢调节、促进肿瘤形成和转移等。因此,靶向非经典型蛋白激酶C的药物在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s,FFAs)对大鼠系膜细胞(MC)细胞外基质(ECM)的基因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HBZY-1细胞)为基础,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细胞外基质ColⅣ、FN的分泌。结果25、100、400μmol/L油酸刺激组中ColⅣ、FN、TGF-β1mRNA的表达分别为0.94±0.17、1.16±0.15、1.28±0.19和0.82±0.11、0.97±0.07、1.09±0.08及1.15±0.07、1.24±0.06、1.36±0.05,各处理组与对照组(0.73±0.16、0.53±0.09、0.96±0.1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100、400μmol/L油酸刺激组中ColⅣ、FN的分泌分别为(59.6±6.4)、(63.1±6.7)、(72.4±8.6)ng/ml和(106.1±6.4)、(121.0±7.1)、(137.5±9.7)ng/ml,各处理组与对照组[(52.3±7.2)、(93.2±8.7)]ng/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游离脂肪酸具有增加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和分泌的作用,可能参与肾小球硬化(GS)的进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