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淋巴管瘤是一种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的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头颈部,其次为腋窝,腹部淋巴管瘤少见~([1])。囊性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于腹膜后的囊性淋巴管瘤极少见。1一般资料患者男,21岁。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4 d"入院。专科查体:腹部略膨隆,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各项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腹部超声:右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6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半年于2008年6月5日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中上腹隐痛,无恶心、呕吐,无食欲变化、排便习惯改变,无发热,无肩背部放射痛,故未予重视.自觉疼痛及胸闷症状加重,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脾肾隐窝低回声,大小约5.5 cm×5.0 em;MRI检查:畸胎瘤可能.来我院就诊时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有一类圆形囊性占位病灶,直径约5.5 cm,为水样密度,囊壁薄,增强后轻度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病灶略向下推移脾动、静脉,考虑囊肿(图1).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特征、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的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前CT均诊断为囊性淋巴管瘤,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囊性淋巴管瘤.术后7 d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6年均无复发.结论 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整个囊壁是治疗及预防术后复发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成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其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岁。患者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超声及CT均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病变大小约6cm×7cm~20cm×21cm,部分囊内有分隔,且壁与分隔可部分强化。术前诊断腹膜后囊性占位病变4例,腹腔囊肿2例,仅1例患者经CT引导下穿刺抽液确诊。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者6例,1例因肿瘤浸润肝脏及胰腺仅行大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7例随访9个月~10年,完整切除者均未见复发,大部切除者于术后5个月出现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及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胀痛2月余"入院.患者无恶心、发热,伴轻度呕吐,排便习惯无改变,体重无明显减轻,纳差.患者曾于1年前体检时发现腹腔囊性肿物(资料不详),未予以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腹平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于上腹部可触及一微隆起肿块.肿块质软、表面光滑、边缘不清、活动度差、压痛阳性,反跳痛与肌紧张阴性.肝脏及脾脏未触及.胃镜、肠镜未见异常.腹腔彩超示:胃胰之间一囊性占位,壁薄、形态不规则、内透声不清晰(图1).CT示:胃后区、胰腺前部可见不规则囊状液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部分肠腔受压,考虑起源于胰腺的囊性占位性病变(图2).患者肝炎系列检测阴性,血常规、生化系列及血、尿淀粉酶无明显异常,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125值均正常.术前诊断:上腹部囊性占位.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3月入院。入院查体:腹部柔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物,Murphy征阴性,肝、脾及胆囊肋下未触及,无肝区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时间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结果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腹部增强CT示肝左内叶实质内见囊性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报告1例肾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 文献复习讨论。患者男性,3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腰部钝痛、肾绞痛和肾区肿块,B超、CT、检查显示为囊性病变,内有分隔,囊液回声、密度、信号显示为水性、浆液性、血性。结果患者经开放性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检查囊壁内发现平滑肌及内衬上皮细胞,囊壁和囊腔内发现淋巴细胞。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肾囊性淋巴管瘤B超、CT、MRI检查无特征性改变时,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和囊液细胞学检查可能有助于诊断。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0岁,因中上腹及左侧背部隐痛半年入院.查体无特殊发现.CA199 43.01 U/ml,CA50 26.37 U/ml.上腹部增强CT:胰腺巨大偏囊性占位,大小约12 cm×6 cm,黏液性囊性肿瘤可能性大,与腹腔动脉关系密切.术前诊断:胰腺体尾部囊实性肿瘤,恶性不能排除.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手术探查发现胰腺一巨大质硬肿块,几乎累及整个胰腺,内含多量稠厚黏液样物质.肿块侵犯腹腔干、肝总动脉及脾动脉起始段,并累及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汇合处,夹闭肝总动脉后,肝固有动脉仍可扪及搏动.手术分离过程中逐步探明胰腺肿块累及至胰腺钩突部,分离及切除腹腔干,最后整块移除胰腺、脾脏、肝总动脉、腹腔干,仅保留十二指肠左侧一薄片的胰腺组织.清除胰周脂肪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9.
罕见的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67岁.病人以"右肝囊肿术后7个月,右上腹闷痛3个月"入院,术前查HBsAg阴性,AFP正常,CT示右肝一巨大囊实性病灶,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术前诊断:右肝占位(囊腺癌可能),未见有肝内外转移灶,于2006年1月9日行右半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1女性,38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占位11 d"于2009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无发热、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腹泻等.入院体检:全腹无异常体征,未触及包块.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侧腹腔内近右肾下极处可见一大小约95 mm ×49 mm偏低囊性回声,界清,内回声欠均匀,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腹部CT增强扫描提示:右肾下极及下腔静脉前方见类似哑铃状囊性密度肿块,CT值约23.0 Hu,最大层面大小约40 mm×100 mm,下腔静脉变扁,右肾及肠系膜上血管受压移位,增强后见部分囊壁强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报告2例经本院收治的腹膜后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9岁及45岁。患者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超声及CT均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2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并检索Pubmed和CBM数据库,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均成功切除病灶并经病理诊断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术后随访5和24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临床上少见,该病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及CT检查对协助术前诊断及手术均有重要指导意义。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左上腹膨隆半年、上腹胀痛不适10余天于2011年7月18日收治入院.入院前半年患儿左侧腹较右侧腹膨隆,无其他症状未予重视.入院前10余天,患儿诉左侧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明显,多日未排便.当地医院腹部MRI检查:腹腔左侧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与胰腺关系紧密;结肠充气明显.入院体格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差;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功能无异常;左侧腹膨隆,左上腹扪及一巨大包块,上至左侧肋弓下缘,下至左侧髂窝,边界较清晰,表面光滑,包块固定,轻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Mus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水肿.血生化检查、血及尿淀粉酶、肿瘤标志物CEA、CA19-9值均正常.PLT 564×109/L.腹部CT检查:胰腺体尾部巨大囊实性肿瘤,大小约8.3 cm× 15.7 cm,沿左侧腹膜后生长,上至膈下,下至骨盆上缘,向前推挤压迫胃,部分包绕腹腔干、门静脉,完全包绕脾动、静脉,压迫左肾及左肾静脉,提示"胰母细胞瘤可能".超声检查:胰腺体尾部"蜂窝状"改变,左侧腹腔巨大囊实性混合多房性包块,包块来自于胰腺体尾部可能,胰腺囊腺瘤不排外.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2岁.因左上腹胀痛2d于2008年9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上腹距离左侧肋缘下5cm可扪及一包块下缘,约12cm×15cm,质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不佳.彩超提示:左肾外上方一大小约12.5cm×12cm囊性包块,囊壁粗糙,内见网状分隔,与脾分解不清,CDFI:囊壁上血流信号稀少.64排CT提示:脾脏增大,内见一巨大圆形低密度影,约10cm×12cm×12cm,壁薄,内见不规则分隔,增强扫描,囊壁有轻度强化,左肾受压向后向下移位(图1).9月23日在全图1 术前CT示巨大脾囊肿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7岁,常规体检透视时发现心影后圆形高密度影,无不适感。食管吞钡造影发现食管下段向右侧移位,局部受压,受压处左侧可见6.5cm×5.0cm圆形实变影(图1A)。胸部CT示后纵隔内7.1cm×5.3cm囊性病变,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约5HU,囊壁局部见少许钙化影。增强CT示囊内液性病灶无明显强化,囊壁轻度强化(图1B)。  相似文献   

15.
病例简介:女,28岁,因下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B超发现盆腔左侧囊性占位性病灶1周入院。入院查CT提示:盆腔子宫左后方、骶骨前方可见1个大小约8.0cm×6.0cm×5.6cm的边界清楚的囊性低密度灶,有壁,壁内可见点状及线状钙化,子宫、膀胱受乐无侵犯,周围间隙清晰,病灶密度均匀,CT值16HU,无强化(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病理、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及2001年10月收治的2例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女,55岁.主诉左腰部不适10 d.B超检查示脾 门区可见直径约3.9 cm囊实性包块,壁薄光滑,血供不丰富.CT检查示左肾上腺区4 cm ×4 cm低密度影,CT值为10 HU,增强扫描时其内强化不明显,CT值为20 HU.诊断为左肾上腺肿瘤.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上腺切除术.例2,男,17岁.主诉剧烈活动后肉眼血尿3周.B超检查示膀胱后方8.4 cm ×7.7 cm ×9.0 cm无回声区.CT检查示骶骨前下方9.0 cm×7.2 cm ×9.0 cm囊性病灶,壁薄,中心密度均匀,CT值8 HU.IVU检查膀胱充盈后顶部可见右高左低之平直压迹,下缘呈半圆形.诊断为骶前囊肿.硬膜外麻醉下行囊肿切除术. 结果 例l病理报告:组织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大部分衬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间有杯状细胞,上皮下有基底膜.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件囊肿.术后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例2病理报告:纤维囊壁组织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内可见杯状细胞,纤维组织中可见混合性腺体结构、少量软骨组织及肌组织,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 结论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罕见,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其囊性特征,少数可表现为高密度,但无特异性.对有症状的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手术切除预后较好,可预防恶变及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肾上腺囊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影像学、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非肿瘤源性囊性病变30例,肿瘤源性囊性病变8例。结果:囊肿内出血、感染或自发性出血所致高密度囊肿24例,单纯性囊肿6例。前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腹部胀痛,其中3例伴有贫血,2例伴有肝功能异常;后者均无临床症状。B超检查肿物内无血管,CT、MRI增强扫描肿物无强化,内分泌检查正常。肿瘤源性囊性病变患者中,嗜铬细胞瘤5例,皮质腺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5例有激素活性症状,内分泌检查部分有相应激素水平升高。B超、CT、MRI显示囊壁>0.3 cm,且厚薄不均,CT、MRI增强扫描后,囊壁可有强化,以嗜铬细胞瘤囊壁强化最为显著。手术治疗36例,除1例因车祸、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外,34例效果满意。结论:B超、CT、MRI可帮助诊断肾上腺囊性病变。无论是非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还是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只要条件允许,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Wang YL  Guo KJ  Zhao MF  Song SW  Xu YH  Ma G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8):1405-1408
目的 探讨胰腺大囊性浆液性囊腺瘤(MSAP)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例M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例,女性4例.结果 5例MSAP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3例,黄疸1例,无明显症状1例.超声和CT检查显示胰腺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其中5例均边界清楚、有分隔、囊壁强化、未见囊壁结节及乳头状突起;4例囊壁光滑、较薄;3例病灶为分叶状,2例病灶为类圆形;2例伴胰管扩张,1例伴胆道扩张.5例MSAP中,肿瘤发生于胰头2例、胰体尾3例,肿瘤直径均大于5.0 cm,平均直径8.8 cm.5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2例发生胰瘘,均治愈.随访8~3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MSAP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和CT等影像学特征与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相似,肿瘤逐渐增长并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后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9岁,因"左上腹部不适2周"入院.发病期间饮食大小便正常,无发热、全身乏力和体重下降.10年前曾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无异常;腹部B超:考虑血管源性脾病变.腹部CT:脾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3月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术中见脾大小12.0 cm×5.0 cm,质软,色暗红,于下极可见约3.0 cm×3.0 cm,质韧,突出脾被膜表面实性占位;术中出血约100 ml;标本切开见肿瘤包膜完整,瘤内充满网状结构组织.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病理报告:脾海绵状血管及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脾原发血管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2月至2018年1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59例原发血管性肿瘤CT资料。 结果20例脾血管瘤增强扫描后可有3种强化方式;6例错构瘤表现与血管瘤类似;6例淋巴管瘤CT增强后无强化;17例血管淋巴管瘤依其淋巴管和血管构成比例不同而表现不一;8例窦岸细胞血管瘤表现为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呈渐进性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血管肉瘤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瘤内出现坏死和(或)异常肿瘤血管,常伴发转移。 结论脾原发血管性肿瘤影像学表现虽然各具特征,但部分征象相互重叠,CT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鉴别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