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丹  吴昊  刘晨  王洪彬 《中国针灸》2015,(1):98-100
为针刺临床试验提供便捷而切实有效的对照针具,使针刺的双盲试验成为可能,通过对毫针基本结构的改造,将针柄设计为空心,针身上1/3改为空心,针身下2/3为实心,上下两段由弹性件连接,同时附加以针垫,设计并开发出新型假针针具。新型假针针具能模拟进针、行针及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而不刺入人体,为完善针灸临床的随机对照盲法试验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安慰针刺研究设计合理的辅助装置,使双盲安慰对照成为可能.此新型辅助针刺装置包括外观完全一致的真针刺装置与安慰针刺装置,两者均由半球形底座与伸缩管构成,通过伸缩管在底座槽口内的转动,实现在15°~165°范围内调整进针角度,通过伸缩管的水平转动和垂直滑动可进行捻转和提插手法的操作;底座内部设置有硅胶针垫,能够模拟进针时...  相似文献   

3.
磁极针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针灸针具,该新型针形状与普通不锈钢毫针相同,但针尖带有磁性,把针刺作用与磁疗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针刺与磁疗的作用,为世界首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全面总结不同针具在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此病的相关文献,对针具在治疗背肌筋膜炎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 在各种针具中毫针选取运用最多,且常结合手法运用,以及与电针、留罐等方法配合使用。除毫针外,临床上还将针刀、火针、三棱针、芒针、浮针、皮肤针、毫刃针、梅花针、锋钩针、铍针等各种针具应用于背肌筋膜炎的治疗中。结论 各种针具均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特点,既丰富了针刺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手段,也为针具的发展提供了临床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
再谈针刺对照组的设计与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有关针刺的研究越来越多,关于对照组(即安慰针刺对照)在各种针刺科研课题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这使得针刺对照组的方法和标准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探索。通过对假穴深刺对照、假穴浅刺对照、安慰针具对照、空白对照、药物对照、假激光针刺对照、假电针法对照等针刺对照方法的介绍,并提出更好的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毫针针刺在各种眼科疾病治疗中卓有成效,临床选穴在配合远部取穴同时,眼周选穴必不可少.颜面部尤其是眼周是痛觉敏感区域,因此眼周穴位针刺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恐惧心理.探索一种更舒适同时又保持与针刺治疗等效的治疗方法代替或与毫针针刺交替使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源自古代"九针"之提针演变而来的浅针以其操作简便、无痛、安全等特点,成为我省各级中医院临床针灸的特色疗法之一.浅针治疗时针尖没有插入患者皮肤,因此无痛感,且其具刺激温和、安全等特点,尤适合于眼周穴位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探索针刺廉泉穴过程中针感与脑效应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8~35岁右利手健康受试者20例,采用随机交叉设计法将其随机分为两部分各10例,一部分受试者先接受真针刺,间隔7天洗脱期后再接受假针刺;另一部分受试者先接受假针刺,间隔7天洗脱期后再接受真针刺。将最终获得的40例次数据中接受真针刺时收集的数据归为试验组,接受假针刺时收集的数据归为对照组。真针刺为针刺廉泉穴,行手法1 min,留针8 min,再重复1次,共干预18 min;假针刺为针刺类廉泉穴,针灸师手拿针柄但不行手法持续1min,留针8 min,再重复1次,共干预18 min。针刺过程中采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针感量表对针感进行评分,对受试者全脑进行f MRI扫描,以低频振幅分析(ALFF)指标评估受试者针刺后脑区功能活动的变化;对试验组针感评分与差异脑区的ALFF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索脑功能活动变化与针感之间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针感中酸痛、深压痛、沉重感、胀痛、刺痛、如鲠在喉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疼痛、麻木感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刘燚  许仕海 《江苏中医药》2015,47(12):63-65
"卧针"是斜刺针法的一种,虽早在《内》、《难》二经成书之时,即已有关于"卧针"斜刺针法的描述,但后世在众多针刺法中其关注度较低。卧针的治疗机理,在于增加了针体与结缔组织的接触面积,因而刺激量加大。"卧针"斜刺针法在现代所用针具,已不只局限于毫针、芒针等传统针刺工具。关于适应证,"卧针"斜刺针法对局限性疼痛疗效显著,如常见的急性扭伤、损伤、慢性软组织痛、脊柱相关疼痛、风湿痹痛等,而类似纤维肌痛综合征疼痛、骨质疏松疼痛等全身性疼痛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总结分析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优化临床针刺方案及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检索毫针刺法影响针效的相关文献,重点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影响针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对针效的影响各不相同,选择与病证相适应的刺法是提高针效的关键。毫针刺法与针效的关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尚缺乏临床试验与机理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3毫针及特殊针法刺天突、天容,三棱针刺络少商、商阳,火针速刺天突、膻中、气海,大椎、至阳刺络拔罐等针具针法组合治疗食道癌之完全不能主动进食症而获愈;巧妙运用"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三重法"治疑难病之运动神经元病而获佳效。说明针灸临床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多种针具针法组合能显著提高疗效,并对针具针法组合治疗疑难病的相关问题作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仿生针针刺合谷穴,观察进针、出针疼痛的程度,行针时对针感的影响。方法:以疼痛感为观察指标,分别选用仿生针和毫针,对60例受试者进行自身对比研究,并观察两组的疼痛感受。结果:两组间进针出现疼痛情况经Ridit分析,R=0.267,P=0.002,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仿生针组的疼痛明显轻于毫针组。针刺手法两组间经Ridit分析,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仿生针组的针感明显优于毫针组。出针两组间经Ridit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疼痛情况相同。结论:仿生针组在进针降低疼痛感方面优于毫针组,在行针刺捻转手法时仿生针组疼痛感轻于毫针组,在出针疼痛感方面仿生针组与毫针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比较针刺经穴与假针假穴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HAMD各因子分值的影响。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经穴组(36例)、针刺假穴组(39例)和安慰针组(37例)。3组均进行针刺疏肝调神经穴或假穴或用假针(安慰针)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前后的总分差值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HAMD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结束时,针刺经穴组总有效率为77.78%、针刺假穴组为71.79%、安慰针组为48.65%,针刺经穴组总有效率均优于针刺假穴组和安慰针组(P0.05)。3组治疗后,HAMD总评分及7个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组治疗结束时组间比较显示,针刺经穴组HAMD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假穴组和安慰针组;针刺经穴组与针刺假穴组对睡眠因子评分改善均优于安慰针组(P0.05)。结论:针刺疏肝调神经穴可以显著改善郁障碍患者的HAMD-24评分,取穴准确及针刺得气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同时也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多功能针灸的结构及研发思路。一次性可拆卸的多功能针灸针涉及的是针灸医疗器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13 2 0630630.8。该专利将中医针灸毫针与西医注射器针头的优点相结合,方便临床医师在一次针刺中施行针刺手法和穴位注射治疗。该专利在传统针灸毫针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中空的针体,在针尖后侧作一个侧方开口,药液经中空的针体后从此处流出,针尾部组件可灵活拆卸,能够安装透明气囊保障针刺安全,或装配注射器注射药液,满足了医师施行针刺手法后进行药液注射的需要。针体上有刻度,能够准确定量针刺深度,临床与教学均可采用,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医理论的普通毫针针刺与基于西方肌筋膜激痛点理论的"干针疗法"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临床疗效均较为理想,且因操作便捷、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从普通毫针针刺与干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理论根源和临床应用出发,对二者的施术原则、施术部位、操作方法、作用机制研究、临床适用范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总结,并对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的毫针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参考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15.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毫针手法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进针手法、出针手法、各种运针手法和附加手法。其中尤以各种运针手法为针刺手法的核心内容。现有针刺手法的归类奚氏[1]把毫针手法分成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两类,将“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称为行  相似文献   

16.
古代九针传承至今,唯毫针为各代针灸医家所独爱,但论针灸疗效今非昔比,究其缘由"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陈振虎教授认为临床疗效与针具关系紧密,在对古代九针的潜心研究和现代各类针具不断尝试后,取法于古代九针,利用现代材料和工艺研发了"岐黄针",以经筋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黄帝内经》"五刺法"的灵活运用,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岐黄针疗法体系。本文将从针具变迁的角度探讨针具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介绍岐黄针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研究中,不同的假针刺方法广泛地用于评价针刺对某种病症除安慰效应外是否具有内在的治疗作用.为使试验结果可信和更有可比性,有必要对假针刺方法做个统一的规范.方法:回顾了最近14年高质量的针刺RCT研究,评价其中的各种假针刺方法的恰当与否.结果:根据进针部位、破皮方式、所用仪器的不同,这些假针刺方法主要可以分为5类.结论:最常用的假针刺方法有穴位旁开针刺、远部非穴部位针刺和不破皮假针刺3种,其中远部非经非穴部位针刺可能是比较理想的假针刺对照.另外,对照的设立应结合考虑RCT研究的目的和设计,如非劣效性、等效性、优效性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针皮下针刺并动留针治疗网球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以毫针皮下针刺并动留针治疗,对照组60例以传统局部围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与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毫针皮下针刺并动留针治疗网球肘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一、取穴:取穴为两点、一透、一交叉。两点是取双侧合谷;一透是阳白透鱼腰;一交叉是地仓透下关与颊车透四白。二、操作方法:用1.5寸毫针,针尖向上(针柄与第二掌骨夹角为75°)刺双侧合谷穴,针感达肩部以上为佳。用2寸毫针直刺阳白穴,当针刺入皮下后向上扳倒针柄透刺至鱼腰穴。用5寸毫针直刺颊车穴,当针刺入2分后扳倒钵柄横刺至四白穴。用5寸毫针直刺入地仓穴,当针刺入表皮与口腔内粘膜1/2时扳倒针柄横刺至下关穴。运针时用捻转提插手法,新病采用泻法,久病采用补法。刺双合谷穴术者用双手同时运针,刺面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针刺手法与针感的关系,按定量描述针刺刺激量的M-QNS规则,进行若干实验,提示针刺和电刺激强度常为变量,手法与"针感峰值"可不存在确定性关系,手法产生的"针感峰值"在一定条件下是随机变量。假针刺不一定具有零刺激量的特征。故针灸和药物的研究对象具有某种异质性,以神经科学的基础框架为主要作用机理的针刺应以监控针感及"针感峰值"为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