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针刺法、温针法、温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 .结果 温针组和温针配合刺络拔罐组的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温针配合刺络拔罐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 针灸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灸临床证实,对于急重症痛证的治疗,必须有多种针具针法的有效组合,才能提高疗效.经过十余年的经验总结,创立针灸治痛的新疗法"三重法",即"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该法适用于各种痛证的治疗,其即刻止痛显愈率达91.8%.文章介绍了"三重法"的内容、操作,临床具体应用,治痛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三重法良好的治痛效果需与其它治痛法如,大椎穴合谷针刺法、毫针治痛法、火罐治痛法、三棱针治痛法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针刺合“三重法”治疗顽固性面瘫19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为针灸科常见病,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如患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2个月后面神经受损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出现面肌倒错等症状,此属顽固性面瘫.笔者通过近20年治疗顽固性面瘫发现单以毫针治之疗效欠佳,尚需与其他针具针法有机结合才能取佳效.近5年采取毫针刺配合“三重法”(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治疗199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种针具针法组合治疗继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该病临床疗效的针具针法组合以及组合后的适应症。方法:将12年内用多种针具针法治疗的继发性闭经患者680例,按不同时间段,不同针具针法组合分成3组。 A组: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毫针刺法为主,共95例;B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毫针刺法加“三重法”为主,共217例;C组: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毫针刺法加“三重法”加神阙穴震颤闪罐法加火针法,共368例。15天为1个疗程,分别治疗2~4个疗程后统计痊愈率和有效率,观察3组在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诊断、一般临床资料的疗效对比情况。结果:A组痊愈率11.58%,有效率32.64%;B组痊愈率29.96%,有效率70.09%;C组痊愈率49.46%,有效率87.78%。经统计学处理C 组的疗效显著优于A、B 两组( P <0.01), B 组亦优于A 组( P <0.01)。结论:继发性闭经需多种针具针法组合才能提高疗效,且不同针具针法组合有其特异性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刺络拔罐是将刺血术与拔罐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刺络即刺络放血法,是以三棱针、梅花针等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的浅表静脉,放出适量血液,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外治法;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  相似文献   

6.
<正>糖针和其他针法的不同点轻针浅刺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只是强调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证而已。如"九变刺"中的络刺,方法是刺体表细小浮络而治疗络脉病;毛刺,方法是浅刺皮肤治疗邪客皮部之痹证。在"十二节刺"中有浮刺,方法是斜针浅刺浮络于病痛处,治疗肌肉拘急而风寒束表者。"五刺"中有半刺,方法是快速轻浅进出针,如拔毛状,  相似文献   

7.
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永  林贤梅  成卓  吴凯 《新中医》2005,37(5):60-61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0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运动针法组40例,采用运动针法(取局部阿是穴即经筋结聚部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常规针刺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取穴:肩髃、肩髎、天宗、肩贞、臑俞、肩前、曲池、手三里、合谷)治疗;痛点阻滞组31例,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阻滞治疗。结果:愈显率运动针法组为77.5%,常规针刺组为63.3%,痛点阻滞组为51.6%。运动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痛点阻滞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针加刺络拔罐对单纯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35例分治疗组18例采用体针加刺络拔罐法,对照组17例只用刺络拔罐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2.3%.结论 体针加刺络拔罐因能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治疗单纯疱疹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用刺络拔罐法疗法.  相似文献   

9.
860例刺络拔罐疗效总结上海中医药大学刘炎(200032)刺络拔罐就是用滚刺筒(也称滚针筒,滚刺皮部络脉出血,或用三棱针、毫针等针具点刺穴位出血,再拔火罐使之加大出血量的治疗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治疗的860例病例作一总结和分...  相似文献   

10.
刘景全 《光明中医》2010,25(9):1720-1721
<正>刺血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或其他针具在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少量的血液,排出血脉中郁积的病邪,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灵枢·官针》篇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属针灸疗法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刺络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络疗法,古时称为“刺血络”、“刺络”法,早在《内经》中就已经对刺络疗法的针具、针刺手法及适应症有所记载。拔罐疗法目前最早记载见于《五十二病方》,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曾记载“角法”,主要指外科治疗疮疡是吸血排脓。两者结合即为刺络拔罐法,具有简便、快速、实效的特点,临证屡收奇效,因此,倍受临床医生青睐。笔者在临床将其多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外侧皮神经炎、带状疱疹、亨特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椎穴施以“三重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之风痰阻络或痰瘀互结所致言语不利案、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案、运动神经元病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案、重症强直性脊柱炎之血沉异常案以及调和营卫治疗疲劳综合征案,从而证实大椎穴与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三重法”有效组合是针灸临床治疗内外风的特效疗法,是快速升补阳气的强壮疗法,能及时有效地强壮机体以疗虚损,也是强力祛风胜湿的疗法,可止痛止痉,利水消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和火针疗法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和火针组各30例,分别采用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及火针疗法治疗。每2~3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1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4组疗效。结果:温针组脱落1例,余3组均全部完成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4种疗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4组患者治疗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齐刺组VAS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拔罐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火针组疗效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温针组。火针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刺络拔罐组总有效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P0.01),愈显率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疗效优于齐刺、温针、刺络拔罐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疗效优于齐刺和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及清热利湿针法治疗湿热热毒型面瘫的疗效。方法:(1)对照组:按照"十五"规划教材取穴:四白、颧、颊车、地仓、翳风、曲池、合谷。面部穴位选患侧,合谷选对侧。留针20m in,隔日治疗1次,10次1疗程。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配合清热利湿针法。即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下治疗:①大椎、风门(双)、肺俞(双)、胃俞(双),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留罐10m in;②针刺中脘、水分、天枢(双)、丰隆(双),采用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1疗程。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湿热热毒型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对该型面瘫的清热、解毒、利湿作用明显增强,治愈、有效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对近5年来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文献作以综述,主要从刺络拔罐疗法的单独应用、刺络拔罐法配合体针疗法的应用、刺络拔罐法配合药物疗法的应用、刺络拔罐配合局部TDP照射、刺络拔罐法配合其他疗法等5个方面阐述了刺络拔罐法治疗本病的确切疗效,并对临床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刺血疗法是依据“血实宜决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用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刺络放血的针具有三棱针和梅花针两种,或可两针并用,也可与拔罐疗法联合应用。该法可用于救治多种疾病,下举验案数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基本病机为"不通则痛",笔者受左常波老师"三调一治"观点的启发,运用刺络放血配合解结针法治疗偏头痛。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刺络放血和解结针法的功效、操作要点、操作部位选择,并附上医案一则,以证明刺络放血配合解结针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思路和快捷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18.
拔罐疗法 ,古称“角法” ,有关的文字记载首见于战国时期的医籍《五十二病方》中。刺络 ,又称“放血疗法” ,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内经》中 ,《灵枢·官针篇》云“刺络者 ,刺小络之血脉也” ,可见刺络拔罐疗法历史之悠久。笔者几年来应用此法治疗了 46例哮喘病人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供同道参考指正。1 一般资料本组 46例病人中 ,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者 11岁 ,最大者 6 5岁 ;病程最长者 42a,最短者 2个月。2 治疗方法2 1 取 穴 第一胸椎至第七胸椎脊柱两旁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大椎、定喘、肺俞、膈俞、丰隆。2 2 治 法…  相似文献   

19.
对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从单纯刺络拔罐法、刺络拔罐疗法配合药物疗法、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耳尖放血、耳穴压丸)疗法、刺络拔罐配合其他疗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对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从单纯刺络拔罐法、刺络拔罐疗法配合药物疗法、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耳尖放血、耳穴压丸)疗法、刺络拔罐配合其他疗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