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和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表达水平与诺维本+顺铂(NP)方案化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已手术Ⅱ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水平,所有患者行NP方案化疗,并随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D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统计学分析Stathmin和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DFS和OS的关系.结果 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β-tubulin-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DFS及OS均无显著相关(P 〉 0.05).结论 Ⅱ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和β-tubulin-Ⅲ蛋白表达水平不能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及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酶基因(PTEN)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6月65例NSCLC患者及23例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中PTEN蛋白表达,比较NSCLC组及正常肺组织组PTE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TEN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PTEN蛋白表达阳性及PTEN蛋白表达阴性NSCLC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结果 NSCLC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3.85%)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组(91.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54.80±10.07)个月]较PTEN蛋白表达阴性患者[(27.56±7.33)个月]显著延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5年生存率(49.32%)亦显著高于PTEN蛋白表达阴性患者(17.4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N蛋白在NSCLC组织中出现表达缺失,恶性程度越高、病理晚期(Ⅲ+Ⅳ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PTEN蛋白表达越少,其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中叉头框蛋白Q1(FOXQ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胸科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术后病理为NSCLC患者石蜡标本共8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FOXQ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FOXQ1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FOXQ1在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1.7%(77/84)。FOXQ1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以及FOXQ1蛋白表达水平均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FOXQ1蛋白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3-16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Kras 通路分子CylinD1、Caspase-3 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 年3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Ⅰ~ⅢA 期NSCLC 患者,检测NSCLC 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ylinD1、Caspase-3 的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NSCLC 组织中CylinD1 的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Caspase-3 的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ⅢA 期、低分化NSCLC 组织中CylinD1 的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NSCLC 组织(P<0.05),Caspase-3 的mRNA 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中高分化NSCLC 组织(P<0.05);CyclinD1 表达水平≥中位数的NSCLC 患者PFS 较CyclinD1 表达水平<中位数的NSCLC患者缩短(P<0.05),Caspase-3 表达水平≥中位数的NSCLC 患者PFS 较Caspase-3 表达水平<中位数的NSCLC 患者延长(P<0.05)。结论 NSCLC 中Kras 通路分子CyclinD1 表达升高、Caspase-3 表达降低与病理进展、预后恶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PBIDC)患者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情况、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以及与生存的关系,为临床根据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82例HPBIDC患者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这些患者肿瘤组织SSTR、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与生存的关系,探讨HPBIDC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PBIDC肿瘤组织SSTR表达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总生存率(OS)分别为59.1%、76.2%、85.2%和100.0%;病理分级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的患者5年累积OS分别为94.1%、90.6%和60.0%;根据肿瘤(T)、结节(N)及转移(M)情况进行分类的癌症分类法(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的患者5年累积OS分别为100.0%、86.0%、56.3%和25.0%.结论:HPBIDC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和E3泛素连接酶Cbl-b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保存的NSCLC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各165例,制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中PD-L1和Cbl-b蛋白表达,并分析NSCLC组织中PD-L1与Cbl-b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PD-L1、Cbl-b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PD-L1和Cbl-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 73%(120/165)、38. 79%(64/165),癌旁组织中PD-L1和Cbl-b阳性表达率均为7. 88%(13/165); NSCLC组织中PD-L1和Cbl-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5. 292、3. 076,P <0. 05)。PD-L1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直径、阳性淋巴结数、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P> 0. 05)。Cbl-b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性别及肿瘤病理类型有关(P <0. 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肿瘤直径、阳性淋巴结数及病理分级无关(P> 0. 05)。NSCLC组织中PD-L1和Cbl-b蛋白表达呈直线关系(R2=0. 075,P <0. 01),其模型为y=21. 464 93+0. 532 65x。PD-L1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5. 0、52. 0个月,PD-L1蛋白高表达与低表达NSCLC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75例鳞状细胞癌患者中,PD-L1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 0、81. 0个月,PD-L1蛋白高表达的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中位OS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P <0. 05)。90例腺癌患者中,PD-L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50. 0、39. 0个月,PD-L1高表达与低表达腺癌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bl-b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NSCLC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9. 0、54. 5个月,Cbl-b蛋白高表达患者的中位OS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P <0. 05)。结论 Cbl-b和PD-L1蛋白在NSCLC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D-L1与Cbl-b蛋白表达呈直线相关。Cbl-b蛋白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及OS有关。PD-L1蛋白表达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有相关性,但PD-L1蛋白表达与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 IF-4E)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60例以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l F4E的表达。NSCLC患者术后均接受2周以上的榄香烯联合顺铂化疗,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地随访评价,分析e IF-4E的表达与无瘤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e IF-4E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00%,显著高于正常癌旁组织(33.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及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的e IF-4E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及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 IF-4E低表达患者的DFS和O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 IF-4E基因在NSCLC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榄香烯联合顺铂化疗后e IF-4E低表达患者的DFS和OS明显延长。e IF-4E高表达水平可作为NSCLC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杨琼  吴春龙  沈益敏  颜海希 《浙江医学》2019,41(19):2054-2059,2066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派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dNL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503例NSCLC患者的NLR、dNLR及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等临床资料,不同NLR、dNLR水平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率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NLR选取3.6为最佳截点,低NLR组(NLR≤3.6)与高NLR组(NLR>3.6)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除吸烟史、T分期、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dNLR选取2.4为cutoff值,不同dNLR水平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年龄(≥60岁)、T分期(T2~T3)、N分期(N1~N2)是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较短的危险因素。而对于NSCLC患者的DFS较短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性别(男)、年龄(≥60岁)、T分期(T2~T3)、N分期(N1~N2)、NLR(>3.6)。结论术前NLR升高提示NSCLC患者预后不良,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NLR与NSCLC患者的OS和DFS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潜在的肿瘤标记物CHCHD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35例癌旁组织中CHCHD2蛋白的定位与表达,分析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 数、总生存(OS)之间的关系。运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CHCHD2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 示CHCHD2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7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7.1%),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 关,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无关;Oncomine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CHD2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 高表达(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在NSCLC中CHCHD2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 性组患者,log-rank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CHD2在NSCLC中高表达,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参与了 NSCLC的发生、发展,并促进其侵袭和转移,有望作为NSCLC早期诊断及判断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6):540-54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苦参素型锌指蛋白4(ZMAT4)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检索包含ZMAT4 mRNA表达值与对应生存预后资料的49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信息,在线利用UALCAN数据库检索ZMAT4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数据,分析ZMAT4 mRNA水平在甲状腺癌组织与对应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甲状腺癌组织中ZMAT4 mRNA表达与相应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甲状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下ZMAT4 mRNA表达与总生存期(OS)的关系;并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不同亚组中ZMAT4 mRNA表达与OS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组织中ZMA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 <0. 01)。甲状腺癌组织中ZMAT4 mRNA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有关(χ~2=59. 604、10. 705、8. 535、31. 234,P <0. 0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M分期、肿瘤多灶性、肿瘤大小、根治程度无关(χ~2=0. 000、2. 851、0. 016、0. 374、0. 221、4. 330,P> 0. 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ZMAT4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OS低于低表达组(Log Rank=8. 767,P <0. 05); TN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患者中,ZMAT4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OS低于低表达组(Log Rank=10. 291、6. 148,P <0. 05);在乳头状癌、N0分期患者中,ZMAT4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OS低于低表达组(Log Rank=11. 586、11. 807,P <0. 05)。结论 ZMAT4低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是候选的抑癌基因。ZMAT4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OS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tathmin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成对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癌和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Stathmin mRNA的表达,对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癌和癌旁组织43对,癌组织中Stathmin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76.7%,癌旁组织中为60.5%,癌组织的Stathmin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5.359,P=0.000);无论是癌还是癌旁组织,男性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女性(χ^2=5.059、5.799,P=0.024、0.016).癌组织中,鳞癌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腺癌(χ^2=5.821,P=0.016)、中央型明显高于周围型(χ^2=4.308,P=0.038).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hmin 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中鳞癌、中央型肺癌和男性患者中增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Stathmin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athmin蛋白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NPC和30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NNET)标本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结果Stathmin在NPC中的表达较NNET上调(P〈0.01);与高分化和中度分化的NPC比较,原发NPC中Stathmin蛋白在低未分化NPC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Stathmin在Ⅲ~Ⅳ期NPC病例中的表达较Ⅰ~Ⅱ期病例明显上调,Stathmin表达水平越高,越易复发(P〈0.01),Stathmin表达与NP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复发相关(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NPC组织中Stathmi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tathmin在NPC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NPC分化、临床分期、进展及复发相关(P〈0.01),提示Stathmin在NP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检测Stathmin对NP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际君  高敬华  邢荣格 《疑难病杂志》2013,(8):609-611,F0003
目的研究微管不稳定Stathmin蛋白在十二指肠乳头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37例,并取其中25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tathmin蛋白表达水平与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37例中Stathmin蛋白表达阳性26例(70.3%),癌旁组织25例中表达阳性7例(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管不稳定Stathmin蛋白过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r=0.007、r=-0.003,P>0.05),而与临床病理分级、肿瘤淋巴结转移及FNM分期有关(r=-0.879、r=0.592、r=-0.727,P<0.05)。结论微管不稳定Stathmin蛋白可能与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潜能有关,有望成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判定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athminmRNA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离和培养小鼠的树突状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0h、3h、12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经RT-PCR反转录为cDNA,再通过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Stathmin的mRNA水平。结果定量PCR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且融解曲线峰单一,表明已成功建立了准确、特异的实时定量PCR方法。经LPS刺激后,树突状细胞Stathmin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P〈0.01)。结论树突状细胞的Toll样受体4信号途径与Stathmin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脏层胸膜浸润(VPI)情况,阐明VPI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门诊随访2007-2011年本院经外科根治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Ⅰ~Ⅱ期NSCLC患者261例,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将患者分为VPI组(130例)和无VPI组(131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类变量分析;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疾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VPI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0.77%,无VPI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3.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I组患者3和5年总生存率(69.23%和63.85%)低于无VPI组(80.15%和74.05%)(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大小和VPI是影响NSCLC患者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VPI是术后早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对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标准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RRM1)蛋白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RRM1蛋白表达阴性及阳性对不同方案辅助化疗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回顾性检测51例Ⅰ~ⅢA期NSCLC根治术后标本RRM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状况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其对不同含铂二联方案辅助化疗患者DFS的影响。结果:(1)RRM1蛋白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RM1蛋白表达阴性时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铂类方案辅助化疗患者DFS优于非GEM/铂类方案(P〈0.05);(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RM1蛋白表达状况(P〈0.01)、病理分期(P〈0.01)为D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RM1蛋白是预测NSCLC患者GEM/铂类方案辅助化疗疗效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顺林  施敏骅 《浙江医学》2010,32(11):1643-1645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鼠类淋巴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Bmi-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NSCLC临床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肺癌组织、29例癌旁肺组织及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mi-1水平的表达在NSCLC组织中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P〈0.05),而在肺良性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mi-1在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低分化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肺癌(均P〈0.05),但中分化和高分化肺癌间无明显差异(P〉0.05);Ⅲ、Ⅳ期肺癌标本中Bmi-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Ⅰ、Ⅱ期肺癌间无明显差异(P〉0.05);Bmi-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Bmi-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肺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Bmi-1可作为评估肺癌患者病变范围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BRCA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RCA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ⅢB/Ⅳ期NSCLC患者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标本。用Trizo1一步法提取RNA,RT—PCR检测BRCA1mRNA基因表达水平。并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标本BRCA1mRNA均有表达,以中住数0.52为界,36例高表达,39例低表达。表达高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3),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无显著性相关,P〉O.05。BRCA1低表达患者有明显较高的有效率41.0%(16/39),而BRCA1高表达组有效率为19.4%(7/36),P=O.0430KPS评分高者(80~100分)有效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1。疗效与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化疗方案无显著相关性.P〉0.05。BRCA1低表达、高表达者患者中位0s分别为14个月、1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6.4%(22/39)、27.8%(10/36),2年生存率分别为38.5%(15/39)、11.1%(4/36),Log-rank检验,P=O.003。0S与临床分期(P=0.044),KPS评分(P=0.004)显著性相关。COX由归分析显示:BRCA1mRNA为NSCLC患者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21。结论BRCA1mRNA表达可作为NSCLC化疗敏感性及预后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