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夫妻关系对艾滋病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云南省德宏等6个州、33个县(市、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4对单阳夫妻和109对阳转夫妻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单阳阳性方回答夫妻关系好的比例为71.93%(82/114),高于阳转家庭先证阳性方52.29%(57/109)(P=0.002 1);30.97%(34/114)的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在知晓对方感染后更加关心对方,高于双阳家庭阳转方11.01%(12/109)(P=0.000);76.79%(86/112)单阳阳性方在检出阳性后与配偶讨论过如何预防夫妻间传播,高于双阳家庭先证阳性方54.13%(59/109)(P=0.000);在得知自己阳性后发生婚内性行为比例、配偶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后发生婚内性行为比例均为单阳家庭低于阳转家庭(P=0.013、0.003)。得知自己及对方检出阳性后婚内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为单阳家庭高于阳转家庭(P均=0.000)。结论良好夫妻关系、配偶知晓后对先证阳性方的关心、夫妻间能够讨论具体预防措施、节制夫妻性行为,夫妻性生活每次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阳夫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艾滋病疫情网络数据库进行整理,选取2008年底之前报告且配偶首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HIV单阳夫妻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感染危险行为和性病史、夫妻间安全套使用、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及阳转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843对HIV单阳夫妻纳入本研究;感染者中男性占61.7%,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78%.感染危险行为以非婚异性性接触史为主,占75.4%;截止2009年底,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夫妻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8.4%,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配偶HIV血清阳转率为0.74/100人年;配偶阳转的危险因素是诊断为AIDS,保护性因素包括随访次数多和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HIV单阳夫妻初次诊断时存在夫妻间HIV传播的危险,随着诊断时间的延长,传播的危险性有所降低,及早发现夫妻间HIV阳性方感染状况,及时开展感染者及配偶干预工作可能有利于预防夫妻间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HIV“单阳家庭”和“双阳家庭”中配偶间HIV性传播现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云南省5个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县和3个疫情中等程度的县,按时间顺序,对能随访且愿意接受调查的300户(600人)已婚HIV/AIDS及其配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在300户接受调查的家庭中HIV“双阳家庭”占40.7%,“单阳家庭”占59.3%;300名先感染HIV者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68.3%),其次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19.7%);配偶告知后,63.4%HIV“单阳家庭”和47.0%“双阳家庭”的性行为频次减少,HIV“单阳家庭”夫妻间安全套使用率从告知前的16.8%上升到告知后的95.0%,“双阳家庭”从8.2%上升到60.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配偶间HIV性传播的因素为:安全套使用、性行为频次、先感染HIV者患性病(男性);HIV“双阳家庭”和“单阳家庭”中先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分别为51.6%和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家庭内性传播是配偶中先感染HIV者的主要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性行为频率、患性病和先感染HIV者为男性是配偶间HIV性传播的影响因素.配偶告知可使配偶间性行为频次和安全套使用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近5年临沂市新发现HIV感染者检测阳性前配偶的感染状况以及影响配偶间经性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单阳家庭的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对相关医院和疾控中心所登记的具备调查条件的已婚HIV感染者及其配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合格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夫妻中先确证HIV感染者一方感染途径、先确证HIV感染者和后确证感染者或未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影响家庭内配偶经性传播HIV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调查并自愿参与的HIV感染者458例,HIV感染者中感染途径为非夫妻性行为215例(46.94%),静脉吸毒传播61例(13.32%),男性同性恋性行为5例(1.09%),不详32例(6.99%),单阳先感染者和双阳新感染者均以非夫妻性行为为主要感染途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单阳先感染者与双阳先感染者在性别、文化程度、既往性病感染情况、既往安全套使用情况、是否接受免费艾滋病防治教育以及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单阳感染者相比,双阳先感染者男性感染人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既往有性病感染史人数以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均明显减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感染者性别、既往感染情况、既往安全套使用情况、是否接受免费艾滋病防治教育以及确诊后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与配偶感染呈正相关,先感染者为男性、既往有性病感染史、既往少用安全套、确诊后未接受免费艾滋病防治教育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是配偶后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性传播依然是目前临沂市新发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增强艾滋病防治以及安全套使用意识,加强对性病感染者和确诊HIV感染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教育以及抗病毒治疗是改善HIV感染率以及先感染者配偶感染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经夫妻子女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艾滋病经夫妻子女间的传播情况、原因,为制定夫妻之间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艾滋病/HIV确认阳性一方的配偶及子女采用行为学和HIV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计算夫妻子女问HIV的感染情况,行为学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 对117对一方艾滋病/HIV阳性的夫妻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夫妻之间在无防护条件下,HIV自然感染率为60.68%(71/117);其中双方同一时间检出HIV阳性55对,占77.46%(55/71);HIV流行率22.54%(16/71);母婴HIV传播率14.08%(10/71);家庭密切接触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 玉林市夫妻间艾滋病感染率高,艾滋病的流行首先危及的是夫妻及其子女,是构成艾滋病流行的重要部分,母婴传播的增加,殃及下一代,造成对社会的负担和不稳定,阻断艾滋病夫妻子女间传播是当前预防艾滋病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5-2008年尉氏县单阳配偶感染HIV情况调查,了解艾滋病单阳配偶间的传播情况,为调整单阳配偶管理措施、减少婚内性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尉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5-2008年单阳配偶感染HIV情况及随访检测记录,评价现行的预防艾滋病婚内性传播的措施及效果。结果 2005-2008年单阳配偶检测率平均为82.07%,阳转率平均为0.65%,发现配偶间性传播感染HIV者28人,4年间的HIV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年来男单配偶与女单配偶间的HIV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单阳配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单阳配偶检测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阳转率保持在1.00%以下。以后要对经常外出者和拒绝检测者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对涉嫌恶意传播者司法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贺州市HIV夫妻间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年后确证的单阳转双阳夫妻为病例组,与先证者确证时间相近的单阳夫妻为对照组,于2015年8—9月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夫妻双方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6对夫妻,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先证者感染途径均为异性性传播占92.3%;先证者在确证后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对照组几近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030);61.5%的对照组在确证后半年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而只有15.4%病例组在半年内进行了治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041)。确证后夫妻性行为不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为男方觉得带安全套不舒服(占87.5%)。结论感染者在确证后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和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预防夫妻间传播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阳家庭阴性配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影响,同时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在预防单阳家庭配偶间HIV性传播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2008—2016年使用非概率法选取开封市HIV单阳家庭的社会人口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在配偶间HIV性传播综合干预,记录家庭单位中阴性配偶的HIV抗体阳转变化,完成对该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在单阳家庭内HIV性传播干预的回顾性分析和夫妻间HIV传播关系的梳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选取开封市2008—2010年的288对、2011—2013年的345对和2014—2016年的382对HIV单阳家庭队列进行研究,2008—2010年出现了12.15%家庭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变化,2011—2013年出现4.06%阳转,2014—2016年出现1.31%阳转,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封市单阳家庭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且在本研究的随访时间中未发现HAART的预防作用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消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夫妻阴性配偶HIV血清阳转率及HBV、HCV、梅毒感染现状。方法“HIV单阳”夫妻是指夫妻双方中只有一方呈HIV抗体阳性,另一方为阴性。收集“HIV单阳”夫妻成员HIV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他相关信息,采集夫妻中HIV阴性配偶的血标本,并检测其HIV、HBV、HCV及梅毒感染状况。结果该市现有“HIV单阳”夫妻4301对,本次调查共采集“HIV单阳”夫妻阴性配偶血样3842份,问卷调查3738人。最近一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93.1%,85.9%的HIV感染者已发展为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率为77.8%。经检测有50人HIV抗体阳转,血清阳转率为0.65/100人年,抗-HCV阳性率为31.1%、梅毒阳性率为0.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4%、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率为0.8%,乙肝“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率为2.9%。结论驻马店市“HIV单阳”夫妻配偶的血清HIV抗体阳转率较低。建议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随访、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夫妻间性生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以控制HIV性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西省HIV/AIDS病例的配偶HIV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西省2017年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配偶HIV感染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HIV/AIDS病例的配偶HIV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65例,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的比例为31.37%;近三个月每次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8.17%。双阳组先确诊方和单阳组性别、年龄、传播途径、性病史、安全套使用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文化程度、首次CD4检测值和接受抗病毒治疗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确诊方为男性、≥50岁、罹患性病、异性传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配偶出现HIV抗体阳性的风险分别是先感染HIV方为女性、15~49岁、未患性病、同性传播、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0.374倍、2.451倍、7.207倍、3.383倍和0.219倍。结论江西省配偶间HIV传播较为严重,配偶间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配偶间性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夫妻传播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庄柯  桂希恩  王兮  张永喜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59-1360
目的 了解夫妻间HIV传播情况。方法 对某艾滋病高发农村有偿供浆员及其配偶作询问调查并采静脉血作HIV检测 ,对其中一方为供浆员且HIV阳性 ,配偶为非供浆员的 5 4对夫妻作分析研究。结果  5 4对夫妻中 6对发生HIV传播 ,传播率为 11 1% (6 / 5 4 )。HIV由丈夫传给妻子占 8 3% (2 / 2 4 ) ,妻子传给丈夫占 13 3% (4/ 30 ) ,无明显差异 ,P >0 0 5。艾滋病 (AIDS)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ARC)病人HIV传播率 (2 3 8% )显著高于HIV携带者(3 0 % ) ,P <0 0 5。结论 在艾滋病高发地区 ,夫妻间HIV传播是造成AIDS进一步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HIV婚内性传播率比较有多个性伴侣者低 ,提示家庭内一般接触造成HIV传播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沂市农村外来媳妇配偶间HIV二代传播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艾滋病感染者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在临沂市农村外来媳妇HIV感染状况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建立队列;收集整理该人群常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等资料。结果自2004年始至2018年5月31日止,共调查检测外来媳妇16 605人,238例配偶接受了HIV抗体检测,确证HIV阳性73例,HIV夫妻传播率为30.67%(73/238);其中58例为外来媳妇感染者确诊前感染,传播率为24.37%(58/238);单阳家庭配偶间传播15例,HIV夫妻传播率为8.57%(15/175)。"无保护性生活年限"(OR=0.73)、"以前是否听说过艾滋病"(OR=0.18)和"夫妻一方确证HIV阳性前性生活频次"(OR=0.53)为导致未知情家庭夫妻间HIV传播的影响因素(P0.01);单阳家庭中夫妻性生活中安全套使用率低会增加HIV感染风险(P0.01)。所有被感染的配偶均未发生过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供血、输血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排除了非配偶传播的可能。结论临沂市农村外来媳妇感染者导致家庭内配偶间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婚后艾滋病病毒性传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了解伊宁市艾滋病病毒(HIV)经异性性传播状况。方法 对1997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间婚检查出的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建立队列,运用比例风险模型进行HIV抗体阳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对象做到知情同意。结果 通过对22对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夫妻的随访研究发现,婚后HIV阴性一方通过夫妻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32.49/100人年,女性通过性传播感染HIV的发病密度为33.74/100人年。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IV感染者配偶的阳转时间较短,平均HIV抗体阳转时间仅为2.43年。性生活频次为HIV感染者配偶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影响因素(≥3次/周和<3次/周:RR=1.984,95%CI:1.045~3.767)。病毒载量对于夫妻性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HIV抗体阳转的配偶的CD4~ /CD8~ 比值显著低于未阳转者(t=4.77,P<0.01)。结论 新疆伊宁市婚检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该地区已进入艾滋病高流行期。建议在HIV高流行性地区开展婚前HIV咨询和检测,同时加强婚检制度的管理,以控制HIV向一般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4.
Pan XH  Yang JZ  Chen L  Xu 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1023-1026
目的 调查浙江省农村外来婚嫁女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09年对全省既往主动和被动监测发现的118例感染HIV或AIDS患者的外来婚嫁女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危险行为及夫妻间安全套使用、配偶及子女HIV感染状况等信息,利用EpiData 3.0和SPSS 13.0进行数据库建立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8例调查对象嫁人浙江省以前原户籍主要在云南省[53.4%(63/118)],少数民族占33.1%(39/118),HIV抗体检测发现阳性时配偶同时检测阳性的比例为30.6%(33/108),女性单方HIV抗体阳性夫妻随访中配偶HIV抗体阳转率为2.09/100人年(3/143.5人年).调查对象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占83.9%(99/118),69.5%(82/118)的人在原籍有前男友或配偶;调查对象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时配偶同时检测阳性的有36对夫妻,检出前夫妻间性行为从来不用安全套的占63.9%(23/36).单因素分析显示,外来婚嫁女嫁入浙江省与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时间间隔为2年以下[12(20.7%)]、2~5年[9(31.0%)]、5年以上[11(57.9%)]的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08,P=0.003);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嫁入浙江省与检测发现阳性时间间隔长是配偶感染的危险因素(OR=2.223;95%CI:1.288~3.836).结论 浙江省农村外来婚嫁女婚前有不安全性行为、婚内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嫁入本省后检测发现迟是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艾滋病单阳家庭性行为方式安全性转变的有效干预模式,从而降低其配偶及性伴经性途径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方法 对既往在册或新发感染且已婚的29个艾滋病单阳家庭给予VCT服务、心理支持等综合性关怀,提高配偶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结果 5年间,先后接受艾滋病综合关怀29个艾滋病单阳家庭夫妻阴性者一方每年接受HIV抗体检测1次,新增HIV抗体阳性1例,其余28例均为阴性.结论 艾滋病综合关怀有效促进艾滋病单阳家庭性行为方式发生安全性转变,对降低配偶间经性途径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河南省艾滋病单方阳性配偶管理状况及阳转情况.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感染家庭随访管理分析系统”收集2006-2010年全省艾滋病单方感染家庭相关资料,对单方阳性配偶管理状况及阳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艾滋病单方阳性配偶2006-2009年HIV抗体的阳转率分别为1.94/100人年、1.79/100人年、0.59/100人年和0.41/100人年,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年阳转病例中,除2007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其他年度男女性别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转时间>2.5年病例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绝大多数单方阳性夫妻间的性生活频率在1~4次/月,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河南省单方阳性配偶人群规模稳定,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单方阳性配偶随访检测率逐年提高,阳转时间延长,绝大多数夫妻能坚持使用安全套,艾滋病家庭内传播的阳转率得到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单阳夫妻双方(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丙型肝炎病毒(viral hepatitis C,HC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HIV单阳夫妻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指标和血样,并进行HCV抗体检测,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HCV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582对HIV单阳家庭中,夫妻双方均感染HCV有12对(2.1%),仅一方感染HCV有138对(23.7%)。HIV阳性配偶HCV感染率为23.2%,HIV阴性配偶HCV感染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1,P<0.001)。男性配偶中,HIV阳性者HCV感染率为32.6%,HIV阴性者HCV感染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28,P<0.001);女性配偶中,HIV阳性者HCV感染率为4.6%,HIV阴性者HCV感染率为4.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配偶中35~46岁、景颇族、HIV阳性、吸毒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德宏州HIV单阳夫妻特别是HIV阳性男性配偶中HCV感染率高,HCV存在性传播的潜在威胁,有必要加强对HIV单阳家庭的丙型肝炎防治,对男性和女性配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镇宁县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病例的型别、流行病学特征,明确HIV病毒型别,加强对HIV感染途径的认识. [方法]对2003~2007年期间监测检验的高危人群、自愿咨询检测者、县直医院术前病人3 951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检测,HIV抗体阳性者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确认. [结果]HIV抗体阳性200例,其中经血液传播137例,经性接触感染8例(5例为与性服务小姐发生性关系感染,3例为HIV感染者配偶),55例感染途径不详. [结论]该县HIV感染均为HIV-1型,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4:1,血液传播与性传播感染途径均已存在,加强妇女艾滋病防制知识宣传培训,做好职业暴露防护,控制HIV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尉氏县HIV婚内性传播流行趋势,对HIV单方阳性者配偶(以下简称单阳配偶)实施干预前后的干预效果进行的比较,以完善干预措施,加大干预力度,有效地避免单阳配偶间的性途径传播,降低婚内性传播率。方法查看HIV网络直报数据库和单阳配偶管理数据库,统计出2004年及以前—2007年间历年的单阳配偶数和婚内性传播数,分析比较婚内性传播率和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干预前后有何不同。结果2004年及以前(实施干预前)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为0.99%,2005—2007年(实施干预后)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分别为0.62%、0.39%、0.46%,婚内性传播率分别为5.58%、2.45%、1.59%、1.31%。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单阳配偶间的性传播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4.60,P<0.01)。婚内性传播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4.34 P<0.01)。结论继续加强单阳配偶的管理工作,加大干预力度,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对HIV阳性人员中的未婚、丧偶、再婚人群重点进行随访及时掌握他们的婚姻状况、配偶情况,定期对他们进行随访检测可有效降低婚内性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配偶的艾滋病感染率和抗体阳转率等,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409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配偶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等信息,采血检测HIV抗体,并进行宣教咨询、发放安全套等干预。半年后对138名基线调查中HIV抗体检测为阴性的配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基线时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9%;80.3%最近半年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50.2%未每次使用安全套;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4.7%。随访时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升为98.6%;84.1%最近半年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其中仅有2名随访调查对象未每次使用安全套;138名随访调查对象HIV抗体阳转率为0.7%。结论宣传干预与随访管理,在预防艾滋病经婚内性途径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单阳配偶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配偶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