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何新民 《当代医学》2016,(12):43-44
目的 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 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血常规检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皆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 ,观察包括WBC、RBC、Hb、MVH、MVHC、Hct、MCV、PLT八种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 末梢血的WBC[(6.62±1.21)×109/L]、MVH[(26.31±4.35)pg]高于静脉血WBC[(5.35±0.67)×109/L]、MVH[(24.32±4.11)p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BC[(3.51±0.30)×1012/L]、Hb[(10.16±3.16)g/L]、Hct(0.41±0.11)、MVHC[(301.21±37.59)g/L]、PLT[(204.32±32.59)×109/L]、MCV[(81.13±9.67)fL]明显低于静脉组RBC[(3.87±0.31)×1012/L]、Hb[(12.15±3.21)g/L]、Hct(0.49±0.12)、MVHC[(327.15±42.32)g/L]、PLT[(231.57±35.21)×109/L]、MCV[(93.21±11.52)fL],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的重复检验结果 相较于静脉血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血方法 的不同其血常规检验方法 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静脉血采集的检验结果 较为准确,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应采用静脉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必净、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200 m L+酚妥拉明10 mg+多巴胺20 mg,静脉滴注;观察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100 m L每日2次静脉滴注,联合5%葡萄糖200 m L+酚妥拉明(10 mg)+多巴胺(20 mg),静脉滴注。治疗周期为15 d。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2.0%(21/50)、62.0%(31/50)和80.0%(40/50),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B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P<0.05)。治疗后观察B组患者WBC、CRP及PCT水平分别为(10.0±3.1)×109/L、(20±6)mg/L、(0.23±0.11)μg/L,且显著低于对照组[(17.2±5.8)×109/L、(61±8)mg/L、(0.71±0.19)μg/L]和观察A组[(17.6±2.2)×109/L、(61±9)mg/L、(0.69±0.2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LT和LVEF水平显著上升,Fib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A组PLT和LVEF水平为(160±45)×109/L、(57±5%),观察B组分别为(201±50)×109/L、(6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8±36)×109/L、(54±4)%],且观察B组显著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ib、D-二聚体水平为(3.9±0.9)g/L、(1.2±0.8)mg/L,观察B组分别为(3.2±1.0)g/L、(0.7±0.2)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0.9)g/L、(1.6±0.6)mg/L],且观察B组显著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AECOP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炎症、凝血功能及心脏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常规疗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治疗恶性浆细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7年9月间我院36例恶性浆细胞病并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分析置换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以评价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恶性浆细胞病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血浆Ig M、Ig G及Ig A球蛋白水平分别为[(82.12±25.59)g/L]vs[(50.98±15.95)g/L],[(76.36±13.55)g/L]vs[(45.36±11.88)g/L],[(104.36±27.70)g/L]vs[(64.75±22.36)g/L](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16.50±2.57)s]vs[(15.85±1.56)s],[(51.61±8.66)s]vs[(45.90±8.26)s](P0.05),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及血钾(K)置换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血小板(PLT)置换前后分别为[(157.25±44.27)×109/L]vs[(127.93±37.10)×109/L],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疗法能迅速有效清除恶性浆细胞病中异常分泌的单克隆(同源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延缓疾病的发展,为疾病的基础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血凝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的异常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D患者(AD组)2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VD组)3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非痴呆对照人群30例为健康对照组,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RP,Clauss法检测外周血液中Fib和D-D浓度。另外,同步检测3组WBC和PLT进行比较分析;将CRP与Fib或D-D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AD组患者CRP为(2.18±1.04)m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95±0.75)mg/L(q=3.250,P=0.002);VD组[(2.66±0.94)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372,P=0.167);AD组WBC为(8.4±1.3)×109/L,VD组为(8.9±1.7)×10~9/L,对照组为(7.8±1.4)×10~9/L,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Fib为(2.85±0.87)g/L,低于AD组的(3.82±1.22)g/L和VD组的(4.31±1.57)g/L(P<0.05);AD组、VD组D-D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PLT为(226±47)×10~9/L,VD组为(230±56)×10~9/L,对照组为(221±62)×10~9/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中CRP与Fib呈负相关(r=-0.71,P=0.008),与D-D无明显相关性(r=0.13,P=0.394)。结论 AD患者外周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和凝血指标均有一定异常;AD患者血液中的炎性反应很可能与凝血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 R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148例健康体检者和10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肺癌组与正常组比较PT、TT差异无显著性(P>0.05),APTT结果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Fib、PLT结果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肺癌临床分期(Ⅰ期-Ⅲ期与Ⅳ期)比较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TT结果延长,提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PLT结果增高,可致肺癌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肺癌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快速静脉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低右)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血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琥珀酰明胶组(n=60)和低右组(n=60),静脉输入平衡盐液500mL后快速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或低右,输入前后抽取静脉血行血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检测,并记录液体复苏6h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尿量。结果:与琥珀酰明胶组输入前比较,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入后血清Na+、Cl-、Ca2+水平、PT时间和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K+水平下降[(3.81±0.06)mmol/L比(3.96±0.06)mmol/L(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与低右组输入前比较,低右输入后血清Cl-水平增加[(104.75±1.32)mmol/L比(104.28±1.05)mmol/L(P<0.05)]、血清Ca2+水平增加[(2.46±0.08)mmol/L比(2.36±0.07)mmol/L(P<0.05)]、PT时间延长[(14.25±2.3)s比(12.8±0.98)s(P<0.05)],PLT计数明显下降[(115±40)×109/L比(189±46)×109/L(P<0.05)];与低右组输入后比较,琥珀酰明胶组输入后血清Ca2+水平下降[(2.12±0.06)mmol/L比(2.46±0.08)mmol/L(P<0.05)]、PT时间缩短[(12.9±1.9)s比(14.25±2.3)s(P<0.05)],PLT计数明显增加[(150±54)×109/L比(115±40)×109/L(P<0.05)];琥珀酰明胶组较低右组在输入后6h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尿量改善更明显(均P<0.01)。结论: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早期大剂量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对血清电解质水平及凝血功能影响小,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较低右更安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院8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凝血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病综合征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同期健康体检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对比PT (s)、APTT(s)、Fib(g/L)、TT(s)、PLT(×109)、MVP(fl)、PDW(%)、FDP阳性和D-D阳性率情况.结果 PT(s)、APTT(s)、Fib(g/L)、PLT(×109)、MVP(fl)、PDW(%)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阳性(%),D-D阳性(%)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评价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凝血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蓓  俞黎铭  叶大风 《浙江医学》2005,27(7):490-492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磁珠法测定74例卵巢癌和4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Beckman Coulter机计数血小板(PLT);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抗原125(CA125).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FIB为(4.29±2.01)g/L,PLT为(248.53±86.66)×109/L,较良性卵巢肿瘤患者(2.94±0.60)g/L、(177.90±49.87)×109/L明显升高(t=-4.513,-5.142;均P<0.01);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PT、TT及APTT分别为(13.40±0.95)、(16.93±2.34)、(38.62±6.22)s,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比较(13.04±0.63)、(16.98±1.16)、(37.66±3.78)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1);Ⅲ Ⅳ期卵巢癌患者FIB(4.62±2.26)g/L和PLT(273.35±87.09)×109/L较Ⅰ Ⅱ期卵巢癌患者(3.62±1.17)g/L、(198.88±61.77)×109/L明显升高(t=-2.132、-3.892,均P<0.05),而PT、TT及APTT分别为(13.49±0.96)、(16.69±1.87)、(39.59±6.69)s与Ⅰ Ⅱ期卵巢癌患者(13.22±0.91)、(17.70±3.07)、(36.68±4.70)s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低分化卵巢癌患者FIB含量(4.63±2.24)g/L较高、中分化癌患者(3.65±1.28)g/L明显升高(t=-2.091,P<0.05),而PT、TT、APTT及PLT的含量分别为(13.43±0.88)、(16.70±1.80)、(39.63±6.59)s及(255.94±97.59)×109/与高、中分化患者(13.36±1.08)、(17.36±3.12)、(36.72±5.04)s及(234.52±60.14)×109/L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与PT、FIB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1;r=0.229,P<0.05),而与TT、APTT及PLT之间无相关性(r=-0.054、0.130、0.198,均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FIB和PLT含量升高,血凝功能的测定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并可预测卵巢癌的一些不良生物学行为,抗凝治疗应作为卵巢癌患者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云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0例作为肺炎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各组受试对象肘静脉血5 mL,分别检测血浆D-D、Fib及CRP水平。结果肺炎组D-D、Fib、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61±18)mg/L比(105±8)mg/L,(5.41±0.63)g/L比(3.24±0.23)g/L,(84.3±7.1)mg/L比(4.3±0.4)mg/L,P<0.05]。混合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肺炎患者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细菌感染患者Fib、CRP显著高于真菌感染患者[(6.4±0.4)g/L、(5.3±0.4)g/L比(4.6±0.3)g/L,(97.5±8.5)mg/L、(83.8±6.9)mg/L比(72.2±6.1)mg/L],混合感染患者Fib、CRP显著高于细菌感染患者(P<0.05)。高危、中危肺炎患者D-D、Fib、CRP显著高于低危患者[(642±21)mg/L、(579±18)mg/L比(436±14)mg/L;(6.7±0.7)g/L、(5.3±0.5)g/L比(4.1±0.3)g/L;(93.9±7.8)mg/L、(88.5±6.9)mg/L比(65.9±5.4)mg/L],高危患者D-D、Fib、CRP显著高于中危患者(P<0.05)。≥80岁年龄肺炎患者D-D、Fib、CRP显著高于63~79岁年龄组[(648±19)mg/L比(484±15)mg/L,(6.1±0.6)g/L比(4.8±0.5)g/L,(89.9±8.4)mg/L比(79.3±6.7)mg/L,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体内存在的炎症反应会诱导血液高凝和纤溶亢进,从而导致血浆凝血指标发生变化;D-D、Fib、CRP可以作为老年肺炎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的调控,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血栓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监测20例活体肝移植患儿术前及术后1、3、5、7 d的凝血功能并进行分析,术后用肝素5~20 U/(kg·h)持续泵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 ml/(kg·d)调节凝血功能;前列腺素E1 5 ng/(kg·min),持续泵入2 h,每天3次扩张肝血管。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为正常值的1~2倍,如果过长,则减少或停用肝素,或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18.72±4.40)s,P=0.001]、第3天[(16.96±3.03)s,P=0.043]PT明显延长,而第5天[(16.42±4.75)s,P=0.101]、第7天[(15.50±5.94)s,P=0.332]延长不明显;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均无明显变化[APTT术前(44.21±24.16)s,术后第1天(55.74±20.47)s,术后第3天(55.19±23.80)s,术后第5天(54.59±23.84),术后第7天(40.35±12.63),F=1.810,P=0.1334,TT术前(19.44±8.29),术后第1天(18.80±4.74)s,术后第3天(20.58±4.54)s,术后第5天(19.81±3.56)s,术后第7天(18.62±4.16)s,F=0.44,P=0.779],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术后第1天[(1.48±0.54)g/L,P=0.005]、第5天[(1.37±0.63)g/L,P=0.001]及第7天[(1.56±0.46)g/L,P=0.012]明显降低,而第3天变化不明显[(1.73±0.75)g/L,P=0.071],血小板在术后第1天(107.70±51.82)×109个/L、第3天(132.00±70.25)×109个/L、第5天(175.70±73.89)×109个/L及第7天(158.40±60.83)×109个/L明显下降(F=15.43,P=0.000),所有患儿没有引起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没有血栓形成。结论: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是可用药物调控的,调控的目的是控制出血倾向,防止高凝状态、避免血栓形成;同时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诊断肝脏血管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红细胞输注量对受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30例择期手术患者输入红细胞后6 h内主要凝血指标的变化和临床出血情况.根据输注红细胞量分为6U组、10U组和20U组,每组10例,输注前检测各组主要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果 患者输入红细胞6U、10U、20U后,血小板(PLT)分别为(166±50)×109/L、(85±25×)109/L、(30±2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3±2)s、(16.2±2.2)s、(22.6±2.8)s;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26.0±8.4)s、(49±11)s、(69.0±7.6)s;纤维蛋白原(Fg)含量分别为(3.1±0.9)g/L、(1.9±0.6)g/L、(0.8±0.5)g/L,各组间四项凝血指标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出血情况分别为渗血不明显、渗血明显、渗血十分明显.结论 输入红细胞>10U时应立即补充相应的凝血成分,以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嘎狗噜水煎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采用阻断股动脉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各10只,分别以嘎狗噜全草水煎液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肝(Cr)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T和APTT显著缩短[(9.03±0.74)s比(9.89±0.72)s,(20.45±1.70)s比(24.24±5.41)s,P0.05)],Fib含量增加[(1.86±0.17)g/L比(1.67±0.22)g/L,P0.05],TT变化不显著(P0.05);LDH、Cr含量显著增高[(791.10±213.6)U/L比(526.50±182.33)U/L,(32.44±6.47)μmol/L比(26.85±4.09)μmol/L,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PT[(10.15±0.78)s]和APTT[(25.36±2.08)s]显著延长(P0.01),而Fib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TT[(20.65±3.03)s比(24.94±2.41)s]显著缩短(P0.01);LDH[(573.90±142.37)U/L]、Cr[(24.34±5.92)μmol/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嘎狗噜能够通过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及代谢环境,有效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综合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6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合并组32例和未合并组7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CT水平、总胆汁酸(TBA)、胱抑素C (CysC)、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计算三组受检者的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血清PCT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PCT [(4.02±1.20)μg/L vs (0.33±0.02)μg/L vs (0.13±0.03)μg/L]、WBC [(6.03±1.03)×109/L vs (3.94±1.82)×109/L vs (5.51±1.29)×109/L]、CRP [(6.24±1.92) g/L vs (5.73±1.24) g/L vs (1.60±0.39) g/L]、Cys-C [(2.34±0.32) mg/L vs (0.79±0.11) mg/Lvs (0.67±0.20) mg/L]、TBA水平[(33.29±3.94)μmol/L vs (23.39±3.04)μmol/L vs (20.39±2.02)μmol/L]比较,合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24 h-Ccr水平为(62.48±6.02) mL/min,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83.12±8.22) mL/min和对照组的(90.38±8.34) 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24 h-Ccr呈负相关(r未合并组=-0.278,r合并组=-0.600),与患者的CRP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4,r合并组=0.605),与患者的Cys-C水平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7,r合并组=0.530)。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PCT升高,则其患有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概率较高,血清PCT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9,(6):718-72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初治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另选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指标水平,分析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组患者PLT、Fib、D-D水平高(P<0.05)。肺癌组患者PLT、PT、APTT、Fib、D-D水平与年龄、性别及有无基础疾病无明显关系。Ⅳ期肺癌患者的PT及D-D水平高于Ⅱ、Ⅲ期肺癌患者(P<0.05),而PLT、APTT、Fib水平与分期无明显关系。肺腺癌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它类型组肺癌患者。结论:肺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Ⅳ期患者及腺癌患者更易出现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家娅 《中原医刊》2007,34(21):F0004-F0004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5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206例肺癌患者和1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体(D-D)水平,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 206例肺癌患者中35例(17%)血小板升高,PT延长8例(4%),APTT延长37例(18%),Fib升高115例(56%)、D-D升高128例(62%)。血浆的D-D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肺癌IV期的D-D值显著高于Ⅰ-Ⅲ期D-D值(P〈0.01),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项凝血指标PLT、PT、APTT、Fib和D-D在肺癌患者均增高,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浆D-D水平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凝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肝癌患者,与同期收治的11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检测两组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D-二聚体(D-dimer,D-D)和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人群PT、APTT、TT、Fg、D-D和PLT检测结果分别为(12.58±5.51)s、(36.31±9.87)s、(15.86±7.04)s、(3.00±2.00)g/L、(1.20±2.20)μg/mL和(220.58±47.85)×109/L;观察组人群PT、APTT、TT、Fg、D-D和PLT检测结果分别为(15.04±2.63)s、(39.89±5.30)s、(19.73±1.50)s、(2.35±1.20)g/L、(4.90±2.98)μg/mL和(150.45±80.38)×109/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D-D明显增加,Fg、PL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检测也可用于肝癌患者病情的监测,对肝癌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玉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492-1492,1550
目的:观察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0例败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栓调节蛋白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患者的MPV(12.12±1.44)fl,PLT(175±86)×109/L,P-LCR(41.11±11.64)%,PDW(15.39±3.86)%,TM(79.90±29.16)μg/L.对照组分别为(10.97±1.01)fl、(213±64)×109/L、(30.96±8.86)%、(13.75±2.51)%、(20.42±7.71)μg/L,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败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和血栓调节蛋白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病原体感染能影响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并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肺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活检,并检测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148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经病理组织学检测确诊为肺癌125例,良性肿瘤23例;肺癌组血清CEA[(78.5±9.4)μg/L]、NSE[(22.9±3.2)μg/L]、CYFRA21-1[(15.2±1.5)μg/L]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14.9±1.3)μg/L、(10.4±1.6)μg/L、(2.9±0.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小细胞肺癌组27例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98例[(43.2±7.3)μg/L比(17.3±1.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穿刺活检诊断为金标准,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灵敏度(79.2%,99/125)、准确度(75.7%,112/148)和阳性预测值(90.8%,99/109)。结论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能够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存在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的子痫前期患者血液中凝血、抗凝血指标的测定,观察子痫前期产妇女与易栓症的关系。方法取子痫前期妇女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正常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正常非妊娠妇女20例测定活化蛋白C比率(APCr),作为APCR阳性的判定标准。取外周静脉血4ml,其中2ml应用血球计数仪获取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值;1.8ml应用血凝仪获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加入活化蛋白C(APC)后的aPTT值,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HCT、PLT、Fbg水平、aPTT时间分别为35.51±3.56%、178.87±81.66×109/L、3.68±0.98g/L、33.83±4.77s;轻度子痫前期组为33.15±2.64%、179.60±59.85×109/L、3.83±0.70g/L、32.00±3.51s;正常妊娠组为33.65±2.92%、194.98±62.01×109/L、3.91±0.77g/L、31.70±2.56s。HCT及Fbg水平在子痫前期APCR阳性组中分别为36.80±3.25%、4.52±0.74g/L;在APCR阴性组中为33.71±3.38%、3.57±0.77g/L。HCT水平重度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高;aPTT在重度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延长。子痫前期APCR阳性组中,HCT及Fbg值均比APCR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液呈血栓前状态,这种状态以APCR阳性的子痫前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接受自体血回输,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量[(703.27±105.69)mL]少于对照组[(2 135.34±392.52)mL],凝血酶原时间[(11.31±1.78)s]短于对照组[(15.35±2.5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119.25±24.56)g/L]、红细胞比容[(0.33±0.05)L/L]和血小板计数[(175.37±31.29)×10~9/L]均高于对照组[(104.21±18.65)g/L、(0.24±0.04)L/L、(105.36±18.4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