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扎离断结合激光腔内闭塞微创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2007年6月36例42条下肢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肢行内镜下高位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属支、离断小腿段所有交通支、激光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住院6 d,平均手术时间(43±5) min.术后两组症状消失,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B超,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8个月,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高位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属支,并离断小腿段所有交通支,激光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使大隐静脉与体循环彻底隔绝,不需抽剥大隐静脉,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它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的特点,术后无瘢痕或少瘢痕,感染几率小,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且恢复迅速等诸多优点,是近年新开展的一种是微创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7~2003年诊治血管瘤3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患者,男性,64岁,农民.左下肢"盘筋",因左大腿内侧实质性肿块3年入院.查体:左大隐静脉曲张,左大腿中部内侧肿块,大小3cm×3cm×3cm,质硬、边界清.B超提示实质性肿块.术前诊断:左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左大腿中部内侧纤维瘤.手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各属支,剥离子不能通过左大腿内侧肿块处,切开该处皮肤、皮下组织,分离肿块,发现其上下与大隐静脉相延续,切下肿块,分段抽剥左大隐静脉,术毕剖开肿块实质为干固性凝血块,质坚硬.术后病理报告:血栓性血管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保留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79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保留大隐静脉主干组47例(55条患肢),和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对照组21例(24条患肢)。各组均采用点式小切口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病例手术后7 d患肢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及卵圆窝处皮下血肿情况和3个月后,患肢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小腿曲张静脉团硬结情况。结果 7 d后治疗组患肢的疼痛、肿胀情况、皮下瘀斑、卵圆窝处皮下血肿及3个月后患肢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小腿曲张静脉团硬结情况,保留组明显好于。结论两组中保留大隐静脉主干组术后短期恢复明显优于剥脱组,在术后早期有利于疼痛、肿胀的减轻,具有操作简单、恢复迅速的优点,而且,前者保留了大隐静脉主干可以作为自身的血管库,以备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ELVT)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隐静脉曲张患者,共62肢体,采用激光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深静脉无血栓形成。部分病例小腿治疗处可触到硬结;少数大隐静脉走行的皮肤青肿、皮下瘀王斑。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疗效明确,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光引起静脉壁的热损伤,继发血栓形成,造成静脉主干闭塞。  相似文献   

5.
一项新的研究证明,血液中肌酸激酶浓度的显著增高与患者接受隐静脉移植物血管成形术后的死亡率有关。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用隐静脉作为移植物,但它有可能堵塞血管,之后不得不通过血管成形术来清除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内踝处为操作入路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9条肢体),于内踝部穿刺进入大隐静脉,DSA引导下,通过导管释放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于大隐静脉主干以及小腿部静脉分支曲张明显处,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39条患病肢体全部手术成功,每条肢体泡沫硬化剂用量平均为7.8ml,术后可见曲张主干以及分支静脉曲张消失,小腿部局限性浅静脉炎5例(条),经对症理疗后症状消失.三月后复查彩超显示34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闭塞,5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可见窄条血流通过,6例(条)小腿部轻度浅静脉曲张.全部患者下肢酸胀不适感均减轻或消失.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内踝入路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满意,且具有微创、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担心可能发生移植物痉挛,仍然经常使用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架桥。移植血管畅通度是预测长期生存的关键。因此,在控制偏倚的情况下,随机选择患者和血管进行本试验,以确定桡动脉和大隐静脉移植血管的畅通率。方法:在13个中心共纳入561例患者。左胸廓内动脉作为旁路前循环,随机指定桡动脉作为下方(右冠)区域或横向(旋支)区域之一主要血管的旁路移植血管,大隐静脉作为另一区域的移植血管(对照)。主要终点为移植血管闭塞,根据术后8~12个月的血管造影结果确定。结果:1年后对440例患者进行了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显示,8.2%…  相似文献   

8.
腔内激光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正国 《医学争鸣》2007,28(17):1592-1592
1 临床资料 2004-09/2006-09收治的股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4例,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静脉剥脱组. 激光治疗组患者32(男20,女12)例,平均年龄46岁,病程1~36 a. 脉剥脱组患者32(男19,女13)例,平均年龄47岁,病程2~39 a. 先做逆行静脉造影,然后选择0~Ⅱ级患者,标记小腿部曲张浅静脉.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激光治疗组患者的手术采用DIOMED激光治疗仪810 mm. 首先,于耻骨结节外下方取一长约1.5 cm横切口,然后,分离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再将激光光纤至分离大隐静脉处,确认大隐静脉主干,钳夹切断大隐静脉主干,近端双重结扎,远端结扎后行腔内激光治疗,设定功率12~14 W,每个脉冲时间1 s,间隔时间0.8 s;静脉剥脱组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小腿曲张静脉行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1].  相似文献   

9.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经皮、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10例均在术前行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7例增强CT见下腔静脉内血栓者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股静脉切开导管取栓,取栓术后经皮、大隐静脉置5 F导管鞘溶栓;3例直接行取栓溶栓治疗.10例均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结果 静脉造影示髂静脉再通率100%;术后患肢肿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手术取栓、经皮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腹部和下肢增强CT检查可明确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形成从而为置入滤器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 病例男患,28岁。因左大隐静脉曲张二年来院手术治疗。在做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时,误将股静脉认做大隐静脉,予以离断结扎。术中见左下肢轻度肿胀,肢体发白。遂请上级医生会诊:见大隐静脉入口下方0.8cm处之股静脉已离断结扎,两断端间距约4.0cm,难于对端吻合,故将大隐静脉4.0cm行股静脉两断端架桥术。术后患肢功能正常。讨论 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为常用简单手术,曾有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误伤股动静脉之报告,误把股静脉视为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浅曲张的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浅曲张病例60例85肢,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泡沫硬化剂栓塞曲张浅静脉团块。结果: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消失,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复发。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曲张静脉注射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微创伤,恢复快,达到美腿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扎离断结合激光腔内闭塞微创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将39例、45条下肢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肢行内镜下高位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属支、离断小腿段所有交通支、激光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结果 术后患肢症状消失,均未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6 d,平均手术时间(46±5)min.术后1个月复查B超,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高位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属支,并离断小腿段所有交通支,激光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有微创、安全、可靠的特点,术后无瘢痕或少瘢痕,感染几率小,且患者恢复快,是一种微创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和分析泡沫硬化剂辅助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作用,并讨论如何能取得较好的长期疗效.方法 3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在造影指导下进行手术,剥脱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对小腿严重屈曲成团的静脉进行点状剥脱,最后对明显的曲张的浅静脉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术中再次静脉造影,对残留的曲张静脉再次注入泡沫硬化剂.直至完全闭合.结果 本组38例患者54条患肢第一次泡沫硬化剂注入后进行静脉造影发现42/54患肢存在小腿深部有残留曲张静脉,在造影指导下再次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后绝大部分曲张静脉闭合.术后第5天复查时静脉造影发现有8例皮下深层有曲张静脉团.再次注入泡沫硬化剂后曲张静脉闭合.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结论 在驱血止血状态下,在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小隐静脉主干结扎,小腿点式剥脱后在静脉造影指导下应用泡沫硬化剂闭合曲张静脉可以安全,有效,微创,彻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2年4月对68例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导管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68例均治疗成功,术中、术后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例出现小腿局限的轻度肿胀,6例出现小腿部大隐静脉走行轻微浅静脉炎,经应用抗生素、活血化瘀对症处理3d症状消失,8例出现色素沉着,逐渐消退。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6个月,患者患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肯定、安全、微创,操作简单,学习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曾伟  张丽峰  刘洋  刘源  林瑶  何春水 《西部医学》2013,(10):1492-149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0例25条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根据影像学特征差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大隐静脉主干残留及大隐静脉剥脱不全4条,小隐静脉曲张4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条,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8条,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2条、左髂静脉受压1条,布加氏综合症2条。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后,以上病例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根据不同复发原因要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可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对于儿童而言,发作性睡病可能是脑部损伤或遗传性疾病的症状,本文报道2例严重的发作性睡病-猝倒病例,2例患者均从儿童期发病,与肥胖和早熟密切相关。发作性睡病-猝倒与青春期早熟相关@Plazzi G.$Dipartimento di Scienze Neurologiche Dell' Università di Bologna, Via Ugo F  相似文献   

17.
血管移植物的进展汪忠镐管径相当的自体血管移植物显然为最佳的移植材料,其中大隐静脉移植已十分普及和成熟。但因其管径小,又有约20%病人的大隐静脉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切取。用于管径大的血管,如腔静脉则需以数段大隐静脉剖开加以拼接后移植,此法也只能用于短段血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腔内钬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静脉腔内钬激光技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51例(59条肢体)。结果51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所有病例在术后3~4周内均出现曲张静脉消失,色素减轻。结论钬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式简单,疗效明确,损伤小,术后恢复快,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方法--激光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浅静脉剥脱术相比,观察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进口激光治疗仪对2003年初至今的43例患者施行激光治疗,均为大隐静脉主干曲张型且病情较轻者;常规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穿刺内踝上方大隐静脉主干,向上插入泥鳅导丝,顺导丝导入导管,撤出导丝交换激光光纤,确认在大隐静脉主干,开启激光,设定好功率,边烧边退,同时助手沿大隐静脉沿途压迫,使静脉腔闭合,全程大约50~80s。烧灼完毕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2d出院,2周后解除弹力绷带,配弹力袜3~6个月。结果与同期常规大隐静脉手术组比较,激光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止痛剂应用例数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隐静脉的激光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主干型且分支曲张病情较轻者效果良好,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改良微创法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自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置入静脉剥脱器抽拨大隐静脉主干后,在小腿段驱血带辅助下行曲张静脉团多点状切口绞拉法切断,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手术时间50~70min,出血量50mL左右,患肢疼痛轻微,外观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病例。结论改良术式实用、疗效肯定,出血少、并发症少,病人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