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比较靶控输注(TCI)异丙酚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两种方法用于前列腺光汽化术(PVP)中的效果,将40例择期行前列腺PVP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CI组(T组)(7/=20):静脉给药芬太尼2.0~3.0μg/kg,异丙酚TCI,诱导时效应部位浓度设定为3μg/ml,术中维持为1.5~2.0μg/ml;CSEA组(C组)(n=20):于患者b、4处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5ml,术中监测SBP、DBP、HR、SpO2、Glu等指标。结果:T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SpO2明显下降,但术中能保持平稳,麻醉并发症较少;C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示CSEA和异丙酚TCI都适用于前列腺PVP术。且CS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2.
章启湘  倪晶 《中外医疗》2013,32(13):24-25
目的探讨经喉罩吸入七氟醚在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6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喉罩组)和B组(连续硬膜外组),每组33例。记录术中出现低血压的例数、收缩压(SBP)、心率(BP)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A组HR、SBP均波动很小,而B组HR、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吸入七氟醚全麻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麻醉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更好。  相似文献   

3.
解翔彬  陈霞 《当代医学》2011,17(8):122-12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门诊行隆乳术的女性患者48例,静注咪达唑仑2mg、芬太尼2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3~4μg/mL,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丙泊酚输注浓度,间断静注芬太尼0.05mg/次,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停药后10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5min、10min的SBP和DBP下降较术前明显(P〈0.05)。患者手术时间为(96±24)min,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分别为(8.3±2.2)min、(18.6±2.2)min。发生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2例;8例术中SpO2〈90%,经面罩加压给氧后好转。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术的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佳  李国艳  王楷容 《四川医学》2007,28(2):181-182
目的探讨单持硬膜外麻醉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30例择期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接受双持和单持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ECG、HR、MAP、SpO2、呼吸。结果A、B组都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受术者的SpO2均在95%以上。A组有10例出现低血压(66.67%),血压波动较B组(6.67%)明显(P<0.05)。结论单持硬膜外麻醉用于经皮肾穿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全身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咸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30例)和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30例). A组采用血浆靶控浓度4/μg/ml异丙酚诱导,术中用3-3.5μg/ml维持.B组采用0.1mg/kg咪唑安定、1mg/kg异丙酚诱导,术中采用10.8-6mg/(kg·h)方案输注异丙酚维持.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HR,观察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苏醒表现(烦躁、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3min后SBP、DBP、HR低于术前(P<0.05),气腹10min后SBP、DBP、HR高于诱导前、后3min及插管后(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苏醒质量好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LC比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好.  相似文献   

6.
赵淑芳  闫俊莲  张磊 《当代医学》2011,17(31):83-8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6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相同。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芬太尼组:芬太尼0.03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分别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情况,于患者苏醒后行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后VAS评分芬太尼组高于瑞芬太尼组(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麻醉维持效果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接近,而且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复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0例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妇女于手术前2h将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窿,麻醉方式为用1-1.1μg/kg芬太尼静注,3min后以200ml/h的速度静注异丙酚,待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改用120ml/h的速度维持麻醉。监测受术者术前、术中、术毕、清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各时点的SBP、DBP、HR、R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MAP于手术结束时升高(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良好,苏醒快且完全,不良反应少,很适用于门诊手术。  相似文献   

8.
郭克梅 《中外医疗》2014,(14):120-121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该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2年12月实施人工流产190例,随机原则分为异丙酚芬太尼联合应用组(联合组)和异丙酚单用组(对照组),联合组静注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50μg,对照组仅单用异丙酚2~2.5 mg/kg进行诱导,观察镇痛效果并监测记录诱导前及诱导后2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MAP)、SBP、DBP、HR、SPO2等指标。结果联合组镇痛总优良率99.1%,对照组总优良率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MAP、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MAP、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5),SPO2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镇痛效应不明显,单用时用量较大,联合芬太尼能减少异丙酚的使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效应室靶浓度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双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ERCP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A、B、C 3组(n=30)。ERCP术前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设为3.0、3.5和4.0 ?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设为1.5 ng/mL,靶控输注泵显示二者效应室浓度达目标浓度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时停止靶控输注。于麻醉诱导前(T0)、进镜时(T1)、镜至十二指肠乳头(T2)、术中(记录术中任意3次取平均值)(T3)、患者清醒(T4)时监测血压(SBP/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用量、SpO2最低值、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记录需麻黄碱静注、体动、呛咳和打鼾的患者例数。结果 3组SBP、DBP、HR、SpO2数学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C组的打鼾患者比例最高(P<0.05)、SpO2值最低(P<0.05)、苏醒时间最长(P<0.05)。A组体动和呛咳的患者比例最高(P<0.05)。C组出现2例SpO2<85%,3组均无出现心率失常的不良事件。结论 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3.5μg/ mL复合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5 ng/mL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ERCP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行LC患者选择气管插管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μg/ml,术中维持异丙酚靶浓度为3~3.5μg/ml。通过对其诱导前诱导时气管插管时CO2气腹完毕时等心率(HR)、血压(SBp、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R、SBp、SpO2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IP气腹后明显升高(P〈0.01)。结论 TCI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LC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明显优于其它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10例碎石成功或取出,成功率90.2%。其中上段结石成功率78.1%(25/32),中段为89.3%(25/28),下段96.8%(60/62)。仅12例碎石失败。结论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下段,手术效果好,病人损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低,可作为输尿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396例.结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成功率92.68%(367/396),并发症发生率5.3%(21/396).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邓洁 《中外医疗》2012,31(24):93-94
目的研究异丙酚靶控镇静下,行消化内镜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变化,探讨异丙酚靶控镇静在消化内镜治疗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60例需行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采用异丙酚靶控镇静,持续监测并记录患者术前、置入内镜后1min至术后10min的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舒张压(SBP/DBP)。记录内镜术持续时间,术后至Ramsay≤Ⅱ级时间及手术30min后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术中表现和主观回忆。结果异丙酚靶控诱导剂量时,患者HR、SBP/DBP、RR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内镜后1min及术后10min时心率、SBP/DBP与诱导剂量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SPO2〉95%。苏醒时间短,术中躁动1例(1.6%),恶心9例(15%),呕吐0例(0%),呛咳5例(8.3%),痛苦回忆2例(3.3%)。结论异丙酚靶控镇静在内镜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应激状态,减少躁动、恶心、呕吐等相关副反应,术后苏醒快,痛苦记忆存留少,是较好的介入性操作的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两种麻醉方法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铁君  高滨 《黑龙江医学》2006,30(6):432-432
目的我们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身麻醉两种方法,并观察这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们选用ASAⅠ~Ⅱ级的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L2,3或L3,4行硬膜外麻醉,B组丙泊酚-芬太尼全身麻醉方法。对两组的血压、心率、SpO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血压、心率、SpO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都可以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陈志辉 《吉林医学》2009,30(9):797-799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中的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组(Ⅰ组n=15例)和异氟醚组(Ⅱ组n=15例)。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入室至麻醉苏醒期间持续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中T1、T2、T3和T4的SBP、DBP、HR值与基础值(T0)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气腹后T2、T3时点Ⅱ组SBP、DBP、HR值均高于Ⅰ组,Ⅱ组气腹毕(T4)SBP、DBP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中各时段血压与诱导前相比低且平稳;Ⅰ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与N2O吸入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择期LC手术患者200例。随机等分成静吸复合麻醉组(静吸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全静脉组)。静吸组诱导时设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ng/ml。意识消失后静注司考林1.0mg/kg,快速诱导插管,插管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减为2ng/ml,异丙酚浓度维持不变,术中吸入40%N2O和间断性静注司考林维持麻醉。全静脉组常规给药后,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司考林1.0mg/kg。插管,继之以芬太尼1.0mg,司考林500mg配入0.9%NS 500ml复合液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SBP、DBP、HR、SpO2、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拔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全静脉组在气腹后10min的HR、SPB、DPB及术毕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静吸组术中无明显变化。此外,静吸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静脉组。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靶控输注与N2O吸入复合麻醉用于LC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地减少静脉给药量,降低成本,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何桂香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113-1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异丙酚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靶控输注麻醉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实施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诱导前SBP、DB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SpO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靶控输注血流动力指标相对平稳,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麻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彭丹晖  黎阳 《海南医学》2009,20(12):85-86,81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无痛内镜下行食管扩张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食管扩张术和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50例分为无痛内镜组28人、普通内镜组22人。无痛内镜组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两组均记录术前、内镜经过声门时、术中、术毕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操作的耐受情况及内镜医师对两组患者镜下视野及蠕动情况满意度。结果无痛组患者内镜经过声门、术中、术毕时的SBP、DBP、HR、RR、SpO2与术前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普通内镜组术中引起心率增加,血压明显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镜下操作时间较普通组明显缩短(P〈0.05)。无痛组患者术中呛咳很少出现,较普通组明显减少(P〈0.01),恶心、呕吐、躁动亦减少(P〈0.05),且对内镜操作的耐受性明显提高,而医师对无痛组视野清晰度及食管蠕动情况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组(P〈0.01)。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内镜下的食管扩张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9.
蔡传湘  胡明新  杨军  冯增光  邓宁 《西部医学》2009,21(11):1888-1890
目的使用大脑状态指数(CSI)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观察靶控(TCI)异丙酚麻醉时芬太尼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芬太尼组靶控芬太尼1.5ng/ml,效应室浓度稳定10min后给予靶控异丙酚(维持靶控芬太尼);对照组则只靶控异丙酚,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每5min递增0.5μg/ml,试验开始后每20s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并记录实时靶浓度值、CSI值和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至MOAA/S为0分后调整以原靶浓度继续5min停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组丧失语言反应(LVC)和意识消失(LOC)出现在更高的CSI值和更低的异丙酚的效应室靶浓度(EC)值。研究计算得出了两组患者出现LVC、LOC时相应的CSI和异丙酚的EC(μg/ml)及其它们的95%可信区间。结论芬太尼明显增强异丙酚的临床镇静效果。研究得出的相应的各CSI值和异丙酚的各EC值为CSI麻醉深度监测和靶控异丙酚提供了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不同给药方式用于颅脑手术病人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56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靶控榆注组(TCI组)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5μg/mL,病人意识消失后降为3.2μg/mL,单次静注组(BI组)予异丙酚2 mg/kg静注,所有病人静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2 min后气管内插管.记录病人神志消失时间、神志消失时异丙酚用量、气管内插管所需时间、气管内插管时异丙酚总用量,并记录病人麻醉前、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3 min SBP、DBP、HR及BIS.结果 TCI组诱导后神志消失时间显著短于BI组(P<0.01),神志消失时异丙酚用量显著大于BI组(P<0.05),两组气管内插管所需时间及气管内插管时异丙酚总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插管前SBP、DBP、HR及BIS显著低于麻醉前值(P<0.01),插管时及插管后3min SBP、DBP、HR显著高于插管前值(P<0.01)、但低于或接近麻醉前水平,插管时及插管后3 min BIS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或单次静注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普通颅脑手术病人全庥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