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入院早期即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肢位在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比较两组4周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的摆放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良肢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100例)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偏瘫常规护理和肢体被动运动方法.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康复组患者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80例,88%以上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78例,71%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组是在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应用良肢位摆放配合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观察两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良肢位摆放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早期患者可明显降低中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肢位在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比较两组4周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的摆放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5—10月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采用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实施训练3周后,观察2组方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脑卒中的并发症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脑卒中患者采用良肢位的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地减少肢体的痉挛,预防肩关节脱位及患足跖屈、内翻,异常运动模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3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同步早期良肢位摆放。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减低致残率,防止废用综合症,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入院后2组均接受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早期并全程采用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早期并全程采用自由体位摆放。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并全程进行良肢位摆放,可以大大降低肢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良肢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抢救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发病早期即采用良肢位,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功能位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及早采用良肢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早期应用良肢位摆放护理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间内仅在护理的后期使用良肢位摆放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能力。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能力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移动式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障碍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移动式平板训练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对照组加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Tecnobody本体感觉评估系统(ATE及Time值)、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评估2组患者的本体感觉、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8周后,2组ATE值及Tim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BBS、MBI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移动式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PNF疗法;对于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两者未见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0),康复组采用舒适护理加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和Fegl-Meyer积分对比。结果 康复组在日常生活能力(P〈0.05)和运动功能(P〈0.01)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及早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贯穿于环境、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按脑出血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训练组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良肢位保持及床上训练、痉挛期体位转换及恢复期步态及行走平衡训练,训练中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Fugl-meyer(FMA)评定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时,2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训练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时,训练组各项指标评分与4周时比较继续上升(P0.01),对照组则上升不明显。结论: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按摩足底反射区及关节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体住护理,另外实验组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按摩足底反射区及关节训练 ;采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评价病人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结果]病人BI、NIHSS、Fugl-Meye评分实验组各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组干预后各个时点BI、NIHSS、Fugl-Mey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早期按摩足底反射区及关节训练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建立出院家庭访视档案,分别于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1,2,3个月进行家庭访视,给予心理护理、下肢功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下肢功能活动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活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访视康复指导,能延伸健康教育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2,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2,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日常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各50例。对照治疗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方法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行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康复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治疗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D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P<0.05)。康复治疗组复发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预后较好,但治疗费用相比常规治疗高,临床上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卒中单元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时,应同时关注运用效果和治疗费用,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  相似文献   

18.
胡靖然  陈小飞 《中国康复》2020,35(12):633-636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Lokomat下肢机器人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BBS和FMA-L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Rejoyce手功能测试(RAHFT)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UE、RAHFT及FIM评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2组FMA-UE、RAHFT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joyce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康复作业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及手的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