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玉舟 《中外医疗》2008,27(19):6-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对96例患者142个乳腺病灶应用麦默通微创切除术,分析其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中超声检查证实肿块完整切除,乳房内血肿2例,局部皮下淤血3例.病理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3例(3.1%);乳腺导管内癌2例(2.o%),其余均为良性病变,乳腺纤雄瘤40例,乳腺腺病4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病理诊断良性病变患者术后临床和超声检查随访均未发现肿块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对30mm以下乳腺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可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具有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麦默通(Marmn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切除中的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48例605个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结果605个乳腺病灶被切除,成功率100%。病理结果乳腺癌7例,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1例行保乳术,其中3例病理组织中未见有癌细胞残留。良性疾病341例,其中不典型增生5例;纤维腺瘤30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腺病及增生症24例;其它6例。术后乳房上仅留有0.3—0.5cm微小瘢痕。发生局部血肿20例,皮下淤血12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3~6个月B超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麦默通乳腺病灶微创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几无手术瘢痕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丸其适合多发性乳腺肿块及隐匿性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3.
<正>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是在B超或钼靶立体定位引导下,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真空辅助高速旋切设备,利用真空负压吸引原理,进行乳腺组织微创切割的仪器系统。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的取样器与传统的活检针(Tru-cut针)类似,为粗针穿刺活检的一种,最初仅用于乳腺肿块的活检,由于可切取的标本量大,相继用于部分乳腺良性、恶性肿块的切除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块的切除。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亦明显增高,年轻女性纤维腺瘤及瘤样增生病变在临床中更多见了。传统方式的手术治疗需在皮肤上形成或大或小的一个或多个切口疤痕,既影响美观又给患者带来心理阴影,造成了身心的创伤。所以将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肿块的切除诊疗,确实体现了"微创"的特点,而且效果良好。现将麦默通切除13例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董财富  朱励民 《浙江医学》2018,(9):983-984,98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触诊阴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620例,共1475个肿块。本组患者乳腺肿块均不能经查体触及,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所有肿块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完全旋切,无病变残留。术后切除肿块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乳腺癌3例,其余均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纤维腺瘤528个,乳腺腺病485个,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趋势307个,乳腺囊肿(包括乳腺囊性增生)150个,乳腺脂肪瘤2个。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肿36例,局部皮肤瘀斑28例,乳头溢血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应用于乳腺触诊阴性肿块具有定位准确、直观,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对乳腺囊实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7例超声发现乳腺囊实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均采用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旋切活检,3个月后复查。结果:所有病灶均被准确、彻底切除,且乳房外形无改变。其中6例病理学诊断均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活检有助于乳腺囊实性病变的准确取材、定性诊断,尤其对于无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集治疗于一体,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8例经临床结合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 68例共161处乳腺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过程超声均清晰显示,其中66例(97%)完整切除,2例患者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发现有少许残留,68例患者病理结果阳性率100%,其中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余均为良性病变。术后68例患者均无手术疤痕。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定位准确、切除完整率高、病理诊断明确、创伤小、美观等优点,尤其适合对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的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的56例患者78个乳腺肿块,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乳腺肿块的大小,分为3组:≤1 cm、1~3 cm、≥3 cm,比较不同大小的乳腺肿块的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的出血率及其相关性,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大小不同的乳腺肿块手术切除率及术后并发出血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个肿块中73个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结果相符,有5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3.6%.结论 了解乳腺肿块的大小及良恶性可提高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切除率,并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触诊阴性乳腺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对128例402个触诊阴性乳腺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结果402个病变术中超声证实完整切除,8G旋切刀平均旋切12次(5~26次),11G旋切刀平均旋切10次(5~23次),手术时间平均15min(5min-35min),3例并发皮下血肿。117例术后6个月超声复查,6例发现病灶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是触诊阴性乳腺病变有效的诊治方法,对可疑恶性病灶能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女性患者53处乳腺良性肿块,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并评价其诊疗效果。结果:42例53处病灶,直径8~32mm,超声能准确定位并清楚显示肿块微创旋切全过程,术后病理显示乳腺纤维腺瘤46个,乳腺囊性增生5个,乳腺硬化性腺病2个。发生皮下淤血5例。术后复查中有2个肿块未被完整切除。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具有准确、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尤其适合25mm以下的乳腺小肿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麦默通与Tru-cut活检针对乳腺肿块活检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与Tru-cut活检针在乳腺肿块微创活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14例乳腺肿块患者分为麦默通与Tru-cut活检针2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活检,比较其取材成功率及病检符合率。结果:麦默通组与活检针组取材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0%,病检符合率分别为98.7%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穿刺乳腺肿块活检优于Tru-cut活检针,是目前病理活检诊断乳腺病变比较理想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癌肿瘤的可行性。方法:1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癌,术后进行开放手术进行残腔内活检,病理检查有无乳腺癌组织残留,并对穿刺针道进行活检。结果:13例患者当中,开放手术活检后病理提示有6例患者出现有癌组织残留,穿刺针道当中均未检出癌细胞残留。结论:在肿瘤体积小于2cm,超声显示肿瘤边缘清晰时麦默通旋切系统根治切除乳腺癌肿的手术方法是可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2例共461个经临床及超声显像检查明确为乳腺肿块的患者,采用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术后1~3个月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5.73%,并发症以创面血肿、皮肤青紫和术中出血为主,另有肿块残留2例。无1例有明显手术疤痕。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腺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直径在3cm以下的肿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mammotome)在乳腺肿瘤外科治疗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乳腺微创旋切治疗的68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肿块(0.4~3.6 cm)均被准确、完全切除,肿块的平均切除时间为8 min,皮肤切口0.3~0.5 cm。术中有1例穿破皮肤,术后8例出现皮肤凹陷,14例出现局部淤血,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手术刀口位置不同,瘢痕程度不同,多发肿块及较大肿块均可在局麻下完成,术后随访1~23个月。结论 B超引导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技术是一项集微创、安全、精确于一体的切除技术,但需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30例36处直径0.5-2.0cm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结果 29处乳腺纤维瘤,4处乳腺腺病,3处浸润性导管癌,术后1例小血肿形成,平均每处旋切15次(2-50次),用时30min(20-60min)。结论 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操作简易安全,创伤小,对直径〈2.0cm乳腺病灶可微创切除并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技术在麦默通(Mammotome)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引导及监护作用。方法:62例患者,78个乳房肿块,经超声检查诊断均为良性肿块,在高频超声引导并监护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结果:超声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过程中均能清晰显示病变,引导成功率100%。2例出现切除部位血肿、1例出现皮下青紫,局部血肿发生率共计3.23%(2/62)。术后3个月超声随访未发现病例在原手术部位有病灶残留,所有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高频超声引导技术在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有重要作用,是目前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首选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出血、皮下血肿、肿瘤残留、皮肤破损、感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复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短,疤痕小,同开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麦默通组与安珂组在术中出血、局部瘀斑、局部血肿及皮肤破损、感染、复发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残留方面安珂比麦默通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或安珂微创旋切系统,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观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手术指征及术中配合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在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系统对26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微创切除术,按肿块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10例,肿块直径〈3cm,对照组患者50例,肿块直径〉3cm。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灶完全切除率、肿物平均切除时间、平均旋切次数、术中出血、皮肤瘀斑、术后血肿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是一项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的微创技术,但对于肿块直径〈3cm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