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芪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在肝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丹芪软肝颗粒,每日2次,口服。3个月后观察两组总体疗效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LN、PCⅢ、Ⅳ-C水平与血浆PRA、AngII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芪软肝颗粒通过抑制肝脏RAS表达,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作用,对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TBA、HA、LN、Ⅳ-C、PCⅢ的水平含量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和RIA检测TBA和对肝纤四项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HA、LN、PCⅢ、Ⅳ-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促肝细胞生长素 (pHGF)对慢性重症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 62例慢性重症肝炎随机分为pHGF治疗组 ( 3 0例 )和对照组 ( 3 2例 ) ,采用放免法 (RI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A、Ⅳ -C、PCⅢ、和LN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HA、Ⅳ -C、PCⅢ和LN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 1~ 1.5个月后 ,pHGF组HA、Ⅳ -C和PCⅢ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对照组仅HA降低 (P >0 .0 5 ) ,Ⅳ -C、PCⅢ和LN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治疗后pHGF组HA、Ⅳ -C和PCⅢ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pHGF具有抑制慢性重症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胆管结扎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病理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阳性对照药、低剂量逍遥散、高剂量逍遥散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PCIU、LN、Ⅳ—C水平。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血清ATJT、AST、TBIL、HA、PCⅢ、LN、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阳性对照药组、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HA、PCⅢ、LN、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5)。结论逍遥散对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与肝纤维化标志物4项(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9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ALB、SB主肝纤维化4项指标。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SB和肝纤维化4项指标(PCⅢ、Ⅳ-C、LN、H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血清AL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清ALB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B、SB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血清 HA、PCⅢ、Ⅳ-C、和 LN 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对180例慢性肝病患者分别采用 RIA 测定血清HA、PCⅢ、Ⅳ-C 和 LN 水平。结果表明,血清 HA、PCⅢ、Ⅳ-C、和 LN 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是血清 HA、PCⅢ、Ⅳ-C 和 LN 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四项联合检测是判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无创伤性的、相对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国敏 《中医学报》2011,(8):956-957
目的:观察养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造成肝纤维化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HA、PCⅢ、LN、Ⅳ.C的水平.结果: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后,可使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升高,应用养肝胶囊可纠正上述血清学变化.结论:血清HA、PCⅢ、LN、Ⅳ.C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正相关,在肝纤维化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观察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自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期-S4期,分别比较观察组、健康对照组及观察组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受试者血浆Hcy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差异;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浆Hcy水平、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Hcy、HA、LN、PCⅢ、Ⅳ-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分级相邻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患者血浆Hcy水平及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0.701,0.712,0.705,0.708,0.698,P均<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血浆Hcy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上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4项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48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血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4项指标.结果:HA、LN、PC-Ⅲ、Ⅳ-C四项指标在正常组和乙肝轻度组间差别无显著性,而正常对照组与慢性乙肝中度、慢性乙肝重度、肝硬化、肝癌4组P<0.05,表示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A、LN、Ⅳ-C、PCⅢ水平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3):161-164
目的:探讨中药软肝饮对HBV转基因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将50只雌雄各半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高、中、低剂量软肝饮)、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恩替卡韦分散片)以及10只非HBV转基因小鼠作为空白对照,药物干预灌胃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酶(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比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软肝饮高剂量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对照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软肝饮中剂量、低剂量组ALT、AST、TBI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N、HA、Ⅳ-C、PCⅢ水平明显比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软肝饮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LN、HA、Ⅳ-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软肝饮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CⅢ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软肝饮中剂量、低剂量组LN、HA、Ⅳ-C、PC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软肝饮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实验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γ-干扰素治疗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γ-干扰素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9周后给大鼠每天肌肉注射γ-干扰素10万国际标准单位,共21天,以正常和模型组作为对照,第12周处死动物,测定体重、HA、LN、PCⅢ、Ⅳ-C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结果γ-干扰素治疗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生化指标HA、LN、PCⅢ、Ⅳ-C放免测定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而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的分级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0.01),大鼠体重较正常组和模型组稍有下降(P>0.05).结论γ-干扰素能有效抑制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其作用表现为IFN-γ不仅能够抑制 胶原纤维进一步形成,更有强劲的促进胶原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并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周荣华 《中外医疗》2011,30(19):73-7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0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HA、LN、Ⅳ-C、PCⅢ水平,并与15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度肝病患者血清LN、Ⅳ-C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HA、PCⅢ的水平升高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及肝硬化患者的4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A、PCⅢ、LN、Ⅳ-C与肝脏炎症及其纤维化的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对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及其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为NAFLD组94例和健康对照组3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瘦素、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PCⅣ)、层黏蛋白(LN)的浓度.结果 NAFLD组的瘦素PCⅢ、HA、PCⅣ、L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联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负相关(P<0.05),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PCⅢ、PCⅣ、HA和LN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参芍软肝汤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为对照组(n=12)和造模组(n=60),造模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0.154 mg·kg-1·d-1)、低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23 g/mL)、中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46 g/mL)及高剂量组(每100 g体质量2 mL,含参芍软肝汤生药0.69 g/mL)各12只,均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的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大鼠全部为0期标准,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PC-Ⅲ、LN、Ⅳ-C、HA检测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血清SOD检测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参芍软肝汤能有效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抑制过氧化物产生,减轻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连蛋白(LN)在慢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52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HA、PC—Ⅲ、Ⅳ—C、LN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并与病程发展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检测是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逍遥散低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8 g·kg~(-1)灌胃)、逍遥散高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16 g·kg~(-1)灌胃),均连续给药8周。结果:干预8周后,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逍遥散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降低ALT、AST水平)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及PD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木丹颗粒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留恋瘀毒型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1 86例,随机分为清木丹颗粒治疗组1 2 4例和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62例,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 ,并观察患者症状,肝、脾肿大及肝掌、蜘蛛痣等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3月后,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肝功能恢复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Ⅳ-C下降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清木丹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留恋瘀毒型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和其他肝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合格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各项指标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N、Ⅳ-C、HA、PCⅢ浓度明显更高,其中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发展程度与患者血清中LN、Ⅳ-C、HA、PCIII各项指标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 IA)检测160型慢性乙型病毒性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并与肝组织活检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