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能代表80%以上基因变异状态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为基础,探讨骨连接蛋白(SPARC)tag SNP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及并发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KASP基因分型平台对107例冠心病患者及1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和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5个SPARC tag SNP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 rs1054204 GC和rs3549 GC杂合型冠心病患者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是野生型携带个体的3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和P=0.029)。携带CCTAC单体型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大幅度升高,是未携带个体的10.5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34×10-4)。rs1054204、rs3210714、rs3549变异等位基因型数目均与冠心病患者受累的冠状动脉数目成正相关(P0.05)。结论携带SPARC rs1054204 GC、rs3549 GC杂合型或CCTAC单体型的冠心病个体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增高;同时rs1054204、rs3210714、rs3549与受累的冠状动脉数目成正相关,更容易发展为严重性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武开宏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37-1637
目前研究认为血浆内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成正相关,即血浆内LDL的浓度越低,其患冠心病的风险越低。但是这种观点还缺乏长期的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支持。为此,得克萨斯州立大学Cohen等进行了一项为期15年的大样本研究,研究枯草杆菌前蛋白转化酶9丝氨酸蛋白酶基因(PCSK9,能够降低体内L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关系,发现PCSK9基因变异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N Engl J Med,2006,354:1264-1272)。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I0001-I0001
一个国际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可增加黑素瘤发病风险。新发现有助于医学界开发出防治这种恶性皮肤癌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2):130-130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携带常见基因变异(与减慢阿司匹林代谢相关)的妇女,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危险;但是没有基因变异的妇女,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则无显著减少结直肠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4-4
我国武汉同济医院肿瘤科袁响林教授研究发现.TGFB1基因变异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近日举行的第91届美国镭疗协会年会上,这一研究成果被认定为国际首次发现。这意味着医生可在放疗前,通过抽取外周血检测患者TGFB1基因有无多态性变化,来预测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袁响林教授还发现,TGFB1基因变异预示着肺癌患者有更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和更高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能引发炎症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作风险,且该遗传性改变在已发生过心脏病的患者中较为常见。这种变异可能也与一种被称为泌乳素-2(galactin-2)的蛋白相关,且该蛋白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物靶点以阻止心脏病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基尔大学的科学家已确认侵袭性牙周炎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基因关联。德新社援引基尔大学临床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舍费尔在一个学术会议上的讲话说,基尔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侵袭性牙周炎患者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异时发现, 与这一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体与冠心病患者身上的有关基因变异体是同样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种简单的显像技术可识别携带有致肥厚型心肌病 (HCM)基因的高危患者。HCM可导致心肌肥厚患者的早期猝死。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6月 3日在线出版的Circulation上。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只要双亲中一方是患病基因的携带者 ,其子女就可患病。HCM是年轻患者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每 5 0 0人中就有 1人患此病 ,包括职业运动员。该病的特点是左心室扩大。目前已发现引起HCM的 14 0余种基因变异 ,涉及 10个基因。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发生在 β肌球蛋白重链 ,它是心肌的重要组成成分。肌…  相似文献   

9.
医药信息     
科研进展 科学家发现抗癌致癌双面基因科学家找到了一种能帮助实验鼠免受肠道肿瘤侵害的基因,但这种基因同时也可能会增加乳腺癌扩散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患有类似人类唐氏综合症疾病的实验鼠所携带的一种Ets2的基因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这一发现解决了一场持续多年的争论,即这种遗传性疾病是否同时具有防止癌症肿瘤发生的作用。该项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22-26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156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1998年5月13日~2018年5月13日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优秀硕博论文库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汉族人群MMP-9 C1562T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分析含有突变基因T的(TT+CT)基因型个体相对于CC基因型个体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以及T等位基因相对于C等位基因的风险(通过OR及95%CI)。采用stata11.0进行统计,计算相应的效应指标。结果 15个相关研究共计纳入冠心病患者2831例,对照人群2522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TT+CT)基因型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OR=1.75,95%CI=1.45~2.11,P0.01);T等位基因相对C等位基因其风险亦较高(随机效应模型,OR=1.69,95%CI=1.41~2.03,P0.01)。结论 MMP-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携带突变基因T的个体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高,提示携带突变基因T可能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燕 《中外医疗》2009,28(26):46-46
冠心病的发生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密切相关,载脂蛋白CⅢ可以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来抑制甘油三酯水解,使血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新近发现的载脂蛋白CⅢ基因变异可以使载脂蛋白CⅢ功能丧失,血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     
B级食管炎患的多模式疼痛刺激;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延迟与生活质量下降的关系;憩室病患结肠肌束的神经收缩:内大麻醇和P物质的作用;英国人群中乳糜泻患MYO9B基因变异体的联合缺失;无线胶囊内镜与回肠结肠镜在诊断克罗恩病术后复发中的比较:一项前瞻性研究;LKB1种系突变携带的癌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ABCA1基因R1587K及M883I与血脂及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基因R1587K,M883I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广东人群中的发生情况,以及该多态性与脂代谢及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2例,同地区正常人108例,以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rimer-introduced restriction analysis-PCR,PIRA-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ABCA1的R1587K,M883I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中国人1587K等位基因携带率为28.9%,883M等位基因的携带率为68.9%.R1587K位点冠心病组及正常人组K携带者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携带者(P<0.01),R1587K基因型对HDL-C水平的影响有显著性(P<0.001).联合分析R1587K及M883I多态性对冠心病患病风险影响发现.与携带1587RR和883MM或MI基因型比较,携带其他组合基因型者冠心病患病风险无明显降低.结论 中国人1587K,883M等位基因携带率明显不同于欧洲人及日本人.R1587K可显著影响冠心病及正常人血浆HDL-C水平,R1587K及M883I与冠心病患病风险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Michel Nussenz Weig等人对携带两个嵌入人基因(转移基因)小鼠的肿瘤发生率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一种影响免疫系统细胞发育的人基因可以降低小鼠的肿瘤发生率。这些转移基因中有一种基因可刺激肿瘤生长。这种基因名为C-myc。携带C-myc动物中有半数在117天时发生肿瘤。肿瘤在源自免疫系统即前-B细胞的淋巴腺体内形成。研究人员又使小鼠携带了第二种人基因mIgμ,此基因可影响B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微创医学》2012,(4):342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某种特殊的基因变异可能与心脏骤停有关,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脏骤停。来自美国、加拿大、芬兰和荷兰等国的研究人员参加了这项研究。为探  相似文献   

16.
乔彦 《西部医学》2012,24(1):197-199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TG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1]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预测因子[2]。载脂蛋白A5(Apolipoprotein A5,ApoA5),一个2001年发现的血浆载脂蛋白家族新成员,被多项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发现对TG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其过度表达可引起血TG水平下降。ApoA5的基因变异及其对血脂代谢影响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就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吸烟妇女患乳腺癌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天吸20支以上香烟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3倍。在明确表明吸烟与乳腺癌之间关系的第一项研究中,美国的研究人员认为,50%的白人妇女有使她们乳腺对烟草致癌物易感的遗传基因突变。在其他种族人群中也发现了这种易感性基因突变。西方国家约十分之一的妇女发生乳腺癌,但至今仍未将其病因归罪于吸烟。有关研究认为乳腺癌与摄入脂肪类食物太多、激素替代疗法、口服避孕药和接触放射线有关。目前,乳腺癌是西方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浏  侯小霞  杨冬华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61-2261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死因之一,研究表明,染色体基因结构变异与M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识别这些潜在基因变异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度评估,并为其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最近冰岛学者Helgadottir等对来自3个国家5个医学中心的4587例冠心病患者及12767例正常成人进行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发现,人染色体9p21存在一种常见基因变异,人群中约有21%的个体是该变异体的纯合子型,它发生MI的预测危险度是非变异体的1.64倍,在MI早发患者中其相对危险度是非变异体的2.02倍,而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在全部及早发患者中分别为21%、31%。因此,认为染色体9p21变异与MI易感性高度相关,并将该研究报道发表于近期的《科学》杂志(Science,2007,316:1491-1493)。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临床病毒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为双链DNA病毒,其长链(负链)携带了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包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架。由于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逆转录酶缺乏纠错功能,导致病毒基因变异的发生十分常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可以引起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在引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和预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病毒4个开放读码框架内基因变异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医学数字     
《西部医学》2011,(4):775-77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胰腺癌基因研究方面发现新变异线索:出现此类基因变异的病人,生存时间较其他形态变异的病人生存时间长出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