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共治疗8周。采用HAMD、MOSPM及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在治疗1周末HAMD评分和MOSPM评分即明显下降,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度洛西汀组较阿米替林组在治疗1、2、4周后各相应时间段以上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8周末有效率分别为86.04%、8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痊愈率分别为46.5%、32.5%,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易耐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度洛西汀组(31例)和阿米替林组(30例),并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分别在治疗的第1、2、4和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末,度洛西汀组HAMD减分较阿米替林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有效而安全,且起效时间早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3.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度洛西汀不良反应轻微,治疗的依从性好。结论度洛西汀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脑卒中后抑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各45例,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86.67%,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1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31例。帕罗西汀组30例。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和CGI-SI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减分相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明显比阿米替林组轻,在植物神经,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是治疗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疗效相似,但度洛西汀见效较快,不良反应轻。结论:度洛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见效快、不良反应轻的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西肽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西肽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于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肽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两组间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接近,但西肽普兰组的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 西肽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46例,阿米替林组42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HAMD、HAMA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6周末,两组HAMD、HAMA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但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在治疗期间TESS总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舍曲林组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且程度轻,其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两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相当,但舍曲林的安全性明显较阿米替林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更年期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更年期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组(研究组)和度洛西汀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1%,提示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8周后,两组HAMD17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第2、4周末研究组HAMD17和HAMA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两组间比较其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方面,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更年期女性首发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80例抑郁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用西酞普兰,另一组服用阿米替林,治疗8周。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2.5%,总有效率95%;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67.5%,总有效率92.5%。起效时间:西酞普兰为11天,平均(13.4±2.6)天。阿米替林为15天,平均(16.2±2.1)天。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4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副反应小,安全性大,可作为一线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1.
帕罗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40例,帕罗西汀组40例,共治疗6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和CGI-SI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减分相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明显比阿米替林组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结论帕罗西汀是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成文拉法辛组51例和阿米替林组5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1)文拉法辛组痊愈16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有效率65.48%;阿米替林组痊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19例,有效率63.46%;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时,文拉法辛组与阿米替林组之间HAMD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治疗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8周末,文拉法辛组WHOQOL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因子分均高于阿米替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不良反应方面,睡眠障碍(文拉法辛组嗜睡4例.阿米替林组失眠、早醒8例)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均较轻微.结论 与阿米替林相比,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 14 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 70例 ,阿米替林组 70例 ,分别治疗 8周 ,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2、4、8周用HAMD、HAMA、CGI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全部完成研究 ,无脱落 ,米氮平组有效 6 7例 ,有效率 80 .14 %。阿米替林组有效 6 8例 ,有效率 80 .2 8%。结论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米氮平组不良反应轻 ,较安全 ,服用简便 ,疗效好 ,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各21例,疗程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76.2%、66.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一周末帕罗西汀组评分显著下降,与阿米替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帕罗西汀相对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各30例).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20~40 mg/d,阿米替林为100~250 mg/d.疗程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7%,有效率为92%,与阿米替林组的70%及90%相当;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且轻微.结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期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西酞普兰具有服用简便,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4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7例,度洛西汀剂量30~60 mg/d,帕罗西汀10~20mg/d,治疗8周,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 度洛西汀组有效率88.9%,治愈率44.4%;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8.9%,治愈率40.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第1周末HAMD评分度洛西汀组小于帕罗西汀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度洛西汀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口干、困倦、头晕等,与帕罗西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起效更快,不良反应与帕罗西汀相似.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8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被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24例)和阿米替林组(24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83 .3%,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79.2%,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作用的发生率及种类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 提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良好疗效.帕罗西汀具有不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较好等特点,是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6 0例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治疗 ,共治疗 6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 SI)及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万拉法新组显效率为76 .7% ,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 73.3% ,治疗结束后两者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万拉法新起效快于阿米替林。万拉法新组的副反应明显比阿米替林组轻 ,仅在失眠上较为突出。结论 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起效快 ,副作用轻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93.33%;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76.67%,有效率为96.67%。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酞普兰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头痛等,但发生率较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0.
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噻奈普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的对照研究。噻奈普汀组36例,阿米替林组35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噻奈普汀有效率86.1%,显效率63.9%;阿米替林组分别为85.7%和62.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噻奈普汀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结论:噻奈普汀治疗抑郁症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可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