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对40例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和心理指导,并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前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前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压,并能改善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
李虹  曾茂兰 《全科护理》2013,(25):2397-2398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膳食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社区79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营养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的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高血压病人的膳食结构趋于合理,豆制品、粗粮、鱼禽类、乳类的摄入量增多,食盐摄入量、饮酒量下降。[结论]社区营养护理干预改善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3.
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康复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育珊  钟华荪 《现代康复》2000,4(12):1823-1824
目的:探讨老年临界高血压患通过神区康复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社区180名临界高压病人进行改进饮食结构、限制钠盐、增加运动,控制烟酒、调节情绪等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对临界主血压的不良行为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血清胆固醇和确诊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性。结论:社区健康干预是一种有效的行为疗法,是防止临界高血压转为持续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社区120例实行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患者进行随访,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实施健康教育、营养干预、运动锻炼等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干预后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状况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建档后定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有连续性、系统性,随访方便,是降低患者血压、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谢亮球 《家庭护士》2009,7(8):739-739
[目的]观察营养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控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社区已确诊的非住院病人104例采用配对设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采用膳食指导、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措施; 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血压情况.[结果]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明显降低,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营养干预对防治高血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84例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分成4组,分别从健康教育、运动锻炼、营养干预、放松训练方面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病人的卫生知识(知)、合作态度(信)、生活行为(行)比干预前好;病人的血压、体重、血脂等指标也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血压恢复正常者240例.[结论]对社区临界高血压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降低血压、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及靶器官损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继发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营养饮食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血压控制、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社区本地居民的高血压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实施系统的营养饮食干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教育.6个月后观察其体重指数、血压控制、血脂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营养饮食干预组在控制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重指数、血压、甘油三酯的降低程度尤为明显(P<0.01).结论 营养饮食干预更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血压,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保健知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进行5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进行社区常规高血压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健康保健知识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增强社区中青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效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晓华  傅爱瑛 《中国康复》2002,17(4):249-25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促进健康中的作用。方法:对12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组)采取每周监测血压1次及每月上门家庭干预1次等方法连续跟踪随访3年。结果:3年内干预组并发症为4.13%,无1例致残;对照组并发症为26.23%,致残率为9.02%。3年后干预组死亡率为7.44%,对照组22.13%。结论: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特别是正确规范的家庭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将所辖社区145例高血压患者列为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员。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心理咨询、观看录像、VCD、图片、分发健康资料及处方,建立健康档案,给予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指导,定期监测血压等护理干预。结果: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性及血压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某10个社区≥60岁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5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在社区门诊定期复诊,护士给予相关疾病知识的指导,研究组患者出院后在社区门诊定期复诊,并由专职医护人员通过电话或随访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每月1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9个月后)血压、血糖、血脂各项目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血糖、血脂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改变阶段干预的效果,为社区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某社区随机抽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已制订的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健康教育方法。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血压、运动阶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学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血压、运动改变阶段、生活质量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血压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KTH整合式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探索适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选择衡阳市某区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接受KTH整合式干预,1次/周,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家庭访视,1次/月.干预前、干预期间和干预后测量2组患者血压,同时干预前和干预后用WHOQOL-100量表测量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对照组,且随着干预时间的推进,血压日趋平稳;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和生活信念5个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组患者独立性领域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KTH整合式干预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并能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保护动机理论,促进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接受基于老年高血压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采用生理指标、健康行为、自制老年高血压保护动机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健康行为得分及保护动机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36.85±15.32)mmHg,舒张压(80.78±10.54)mmHg,胆固醇(4.49±0.83)mmol/L,服药依从性得分为(7.69±0.7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18.03±1.75)分,易感性得分为(18.32±3.04)分;对照组分别为(139.28±13.44) mmHg、(89.25±8.78)mmHg、(5.33±0.91)mmol/L、(7.24±1.04)分、(16.82±1.97)分、(16.56±4.2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5.17,4.98,3.36,3.69,2.11;P<0.05);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腹围、血压测量频次、定期复诊率、自测血压情况、自备血压计情况及保护动机问卷中严重性、内外部奖励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形成保护动机,建立健康行为,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老年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120例,按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社区护理。比较2组患者疾病复发、血压变化、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疾病复发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783,P<0.001; t=10.642,P<0.001),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Z=-2.584,P=0.010),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个性化社区护理路径可降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能力和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本社区≥60岁的9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限盐、适当运动、禁烟酒、控制体重及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生活方式(限盐、运动、吸烟、饮酒及体重控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5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指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压监测等,比较干预措施前后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管理前后病人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病人的血压水平,提高其血压控制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820例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对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不N人群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指导以提高疗养效果。方法对2007一05—2009一05在我院疗养的38~92岁的疗养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其中70~79岁的老年疗养员高血压患病率最高。820名被调查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5.6%,治疗率为83.2%,控制率为703%。60岁以下的疗养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良好生活方式的比例均低于60岁以上的疗养员。其中服药时间、血压控制的理想水平、降压药的种类、血压平稳后是否需要终生服药等问题的知晓率较低。结论要针对不同人群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个体化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对60岁以下的疗养员以加强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宣教,养成良好行为方式为主;对60岁以上疗养员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主。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1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例,干预组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组SCL-90因子干预前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干预后SCL-90因子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实施多种形式、多途径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压,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138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6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s well as the system of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only was given simple drug treatment.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SCL-90 factor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hinese modul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SCL-90 factor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as 92.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various forms and more way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quality of care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