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摇头丸使用者的一般情况及防御方式特点。方法:以定式问卷和开放性问卷进行晤谈。结果:摇头丸使用者25岁以下占57.19%,绝大多数为中等教育程度,多药滥用者占21.62%,防御方式调查发现摇头丸使用者比正常人更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结论:摇头丸滥用者中青少年占大多数,对摇头丸的危害认识不足,容易形成流行趋势;摇头丸使用者比正常人更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特征.方法 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对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65例进行评定.结果 抑郁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熟型防御因子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应该对患者防御方式进行干预,保持稳定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3.
酒精依赖自愿住院患者64例防御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愿戒酒的酒精依赖患者的防御方式,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64例酒精依赖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其进行测评,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酒精依赖患者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均分高于正常人,而成熟型防御机制均分低于正常人(P<0.01);伴有药物滥用的患者更不善于使用成熟防御方式来应对应激事件(P<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防御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甲基二氧苯丙胺依赖患者特定的防御方式及其与行为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A型行为问卷(TABQ),对72名亚甲基二氧苯丙胺依赖患者进行测试,并与72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亚甲基二氧苯丙胺依赖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退缩[(4.26±2.07)分Vs(5.56±2.31)分]、躯体化[(4.23±l.77)分Vs(5.22±2.15)分]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理想化、假性利他,较少使用幻想和期望.其中A型行为者在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上显著多于非A型行为者;A型行为者TABQ总分与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方式、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呈负相关.结论 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亚甲基二氧苯丙胺依赖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和睡眠质量,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5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心理防御方式(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因子和掩饰因子的因子分高,成熟防御因子分低)和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PSQI的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睡眠质量差,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惠群  吴娟  岑洪舟 《海南医学》2007,18(10):154-154,106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及与正常人的差别.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3例正常组做对照研究.结果 癌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之幻想、分裂,成熟型防御方式之幽默,中间型防御方式之隔离,同一化,否认,消耗倾向得分较高,掩饰因子得分较低,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5).结论 癌症患者使用正常人不同的防御方式及机制.  相似文献   

7.
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睡眠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和睡眠质量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 (D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 5 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心理防御方式 (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因子和掩饰因子的因子分高 ,成熟防御因子分低 )和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相关分析发现 ,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PSQI的总分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 ,睡眠质量差 ,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调查了 10 6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和 5 1名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 :两组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神经症防御机制差异有显著性。认为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更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神经症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特定的防御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A型行为问卷(TAB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72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72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退缩、躯体化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理想化、假性利他,较少使用幻想和期望。HAMD量表分与退缩、躯体化、解除和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HAMA量表分与解除、交往倾向和期望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型行为者在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上显著多于非A型行为者(P<0.05或P<0.01);A型行为者TABQ总分与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方式、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呈负相关。结论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抑郁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以及二者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EpQ个性问卷对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防御机制评定和人格测定,用PANSS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特征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都与EPQ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成熟防御方式与内外向(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较男性患者更多采用幻想、退缩、躯体化、升华等防御方式;阳性亚型患者比阴性亚型患者更多采用分裂和制止防御方式,较少采用交往倾向防御方式;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明显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性差、敏感多疑、攻击性强、自我中心、冷漠。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病态人格,更多地使用不成熟及中间防御方式,精神分裂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相互关联,有关结论可以指导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机制、个性及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52例焦虑症患者和4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及其幻想和退缩得分(4.16±0.79,6.06±2.07,5.37±1.68)显著增高,成熟防御及其压抑及幽默得分(5.04±1.07,5.13±1.75,3.96±1.12)显著降低;EPQ神经质个性维度与消极应付方式得分(60.08±10.85,4.85±1.54)显著增高,EPQ内外向维度及积极应付方式分(46.35±12.23,2.71±1.23)显著降低.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神经质个性维度及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焦虑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消极应付方式,存在个性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6例正常受试者加以比较.结果 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父:r=0.451,P<0.01,母:r=0.468,P<0.01),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父:r=-0.306,P<0.05,母:r=-0.355,P<0.01);而惩罚、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和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且防御机制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和社会支持 ,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 (DSQ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 5 0例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组心理防御方式 (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因子和掩饰因子的因子分高 ,成熟防御因子分低 )和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SRS的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 (P均 <0 .0 5 ) ,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SRS的主观支持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 ,社会支持差 ,两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校学报编辑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7名高校学报编辑进行了测查。结果高校学报编辑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关,与不成熟防御方式相关程度最高;健康组与症状组在不成熟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选择上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健康组动用成熟防御机制倾向比症状组明显;高校学报编辑在总体上表现出动用成熟防御机制和部分中间型防御机制较明显。结论高校学报编辑防御方式有成熟的一面,也有不成熟的一面,应加强引导,帮助其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统,促进编辑的心理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6例正常受试者加以比较。结果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父:r=0.451,P<0.01,母:r=0.468,P<0.01),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父:r=-0.306,P<0.05,母:r=-0.355,P<0.01);而惩罚、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和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且防御机制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防御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s questionnaire,DSQ)对60例门诊及住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及60名正常人进行人格评定及防御方式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组在猎奇性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躯体形式障碍组在躲避伤害性维度上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在奖赏依赖性维度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在不成熟防御方式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成熟防御方式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维人格特征中的躲避伤害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r=-0.612),奖赏依赖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350).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具有猎奇性、躲避伤害性以及依赖性等人格特征;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包括投射、抱怨、退缩、躯体化;人格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潜水员的防御机制和个性特征,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 (16PF)对414名海军潜水员进行团体测验.结果潜水员主要应用成熟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分以期望最高,升华次之,但压抑偏高,幽默偏低;防御机制与个 性之间相关显著.结论潜水员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高,受个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焦虑症患者防御机制与个性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机制、个性及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 52例焦虑症患者和 4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及其幻想和退缩得分 (4. 16±0. 79, 6. 06±2. 07, 5. 37±1. 68)显著增高,成熟防御及其压抑及幽默得分 (5. 04±1. 07, 5. 13±1. 75, 3. 96±1. 12)显著降低;EPQ神经质个性维度与消极应付方式得分(60. 08±10. 85, 4. 85±1. 54 )显著增高,EPQ内外向维度及积极应付方式分 ( 46. 35±12. 23, 2. 71±1. 23)显著降低。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神经质个性维度及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焦虑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消极应付方式,存在个性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军校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防御方式问卷对347名军校医学生的防御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和相关分析.结果三种因子均分以成熟防御机制(D2)分值最高,不成熟防御机制(D1)分值最低,中间防御机制(D3)居中.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无性别差异.结论军校医学生较多应用成熟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及大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医学院校大学生529名,用防御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成熟防御机制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成正相关(r=0.192,P <0.01,r=0.168,P <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r=0.249,P <0.01,r=0.117,P <0.01),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r=-0.189,P <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可影响到孩子防御机制的形成,医学生防御方式以成熟型防御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