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持久性观察,为今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使用与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辖区内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知情自愿为原则,于上臂三角肌处接种一剂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于接种前、接种后1、3、6个月和1年采集血清,检测不同时间段甲型H1N1流感HI抗体情况。 结果 学生免前甲型H1N1流感HI抗体阳性率为35.68%,免后1个月HI抗体阳转率为75.14%,阳性率为92.43%,GMT(倒数)为177.42,增长9.32倍,免后1年HI抗体阳性率仍在84.21%、GMT(倒数)93.03水平。 结论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与免疫持久性,免疫后1年不用再次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血凝素(HA)IgG抗体(抗-HAIgG)检测试剂,并用于对献血人群中甲型流感疫苗(甲流疫苗)接种者的抗-HAIgG检测。方法克隆表达甲型流感HA表位抗原(18-243aa),制备出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A试剂,并对106份甲型流感流行前的献血者血清(甲型流感前组)、97份接种甲流疫苗后的献血者血清(接种甲流疫苗组)做抗-HAIgG检测。结果甲型流感前组:4例抗-HAIgG为阳性,102例阴性,阳性率为3.77%(4/106);甲流疫苗组:78例抗-HAIgG为阳性,19例阴性,阳性率为80.41%(78/97)。结论ELISA法检测甲型流感抗-HAIgG试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安全性,其在献血人群中的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免疫血浆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德清县农村社区成人禽流感病毒H7N9、H9、H5、甲型H1N1、季节性H1、H3的血清抗体水平,探索各亚型流感病毒之间的关联。方法 2013年4月德清县发现2例H7N9患者,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血清抗体;利用已有的生物样本库,检测病例发生之前收集的725份血清和病例发生之后收集的503份血清的H7N9、H9、H5的抗体水平,了解疫情前后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在503份血清中抽取398份,检测甲型H1N1、季节性H1、H3的抗体情况,探索其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关系;血清检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H7N9、H9、H5以HI抗体滴度1: 20为阳性,甲型H1N1和季节性H1、H3以1: 40为阳性,对于部分阳性和阴性样本进行复测;计算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关联分析采用配对2检验并计算关联系数r。结果 H7N9的14名密切接触者中有2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4.3%;H7N9疫情出现之前,一般人群血清中未发现H7N9抗体(0/725),疫情出现之后发现1名隐性感染者,抗体阳性率为0.2%(1/503),H7N9疫情出现前后均未检出H5抗体,H9抗体阳性率没有明显变化,约为4.19%(22/503),标化率4.18%;甲型H1N1阳性率为4.77%(19/398),标化率5.73%;季节性H1为5.28%(21/398),标化率7.86%;季节性H3为11.31%(45/398),标化率6.28%;各个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联分析显示甲型H1N1血清抗体阳性者,H9血清抗体也趋于阳性(r=0.108, P 0.05);季节性流感病毒H1、H3抗体阳性者,甲型H1N1血清抗体也趋于阳性(r=0.504, P 0.05; r=0.111,P 0.05)。结论 德清县农村社区一般人群对H7N9和H5无免疫力,对H9、甲型H1N1和季节性H3、H1免疫保护水平有限,需要重点监测和保护。甲型H1N1和季节性流感病毒H9可能存在抗体交叉保护或共同暴露。  相似文献   

4.
龚震宇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09,24(12):985-985
2009年9月15日,有4家流感疫苗制造商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采用他们新制造的2009年甲型流感(H1N1)单价流感疫苗,预防2009年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大流行。现已经得到了减毒活的和灭活的2009年甲型流感(H1N1)两种单价疫苗,每种含甲型毒株A/加利福尼亚/7/2009年(H1N1)pdm。2009年甲型流感(H1N1)单价疫苗或季节性流感疫苗都不含辅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实施顾问委员会已经对2009年甲型流感(H1N1)单价疫苗的免疫最初目标人群提出建议,并发布了对其他人群努力扩大接种的指导方针。2009年甲型流感(H1N1)单价疫苗对年龄6个月至9岁的儿童应接种2剂量,间隔4周,年龄≥10岁者应接种1剂量。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部分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季节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 方法 2010年1月10日、25日、2月20日和3月20日随机选择山东省2家医院门诊就诊人群和血站献血人员分年龄组采集1617人份静脉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山东省4次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8.24%(GMT 13.86)、26.95%(GMT 16.65)、30.33%(GMT 17.74)和11.53%(GMT 12.72);0~5岁、6~17岁、18~55岁和56岁4个年龄组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8%、30.72%、19.03%和10.38%。 结论 山东省部分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逐步升高,但仍未达到免疫保护水平。2月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和GMT最高,6~17岁年龄组人群抗体阳性率较其他年龄组高。  相似文献   

6.
通常当某一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病毒抗体(抗-H1N1)阳性率>60%时,该人群中不会暴发甲型流感.为了解普通人群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情况,更好地应对今年春、秋可能发生的甲型流感疫情,做好其间的无偿献血工作,保障医疗急救用血[1],我们应用EIA法对舟山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的抗-H1N1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疾病监测》2009,(9):686-686
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用于此型病毒所致流感流行的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8.
龙江  李勤  凌华  冯燕  肖达勇  王豫林  肖帮忠 《疾病监测》2010,25(10):777-780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疗机构就诊病例及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分析和预测流感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38名门诊病例和171名健康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不同年龄组血清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HI总体阳性率为15.4%(95%CI:12.1%~9.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高滴度者(≥1∶160)占阳性数的6.4%(95%CI:0.4%~19.5%);性别之间、2周前是否出现过流感样症状之间、5~岁年龄组与其余3个年龄组间和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之间阳性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率、滴度分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2周前出现过流感样症状者为主要影响因素,但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免疫水平较低,易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免疫血清针对我国流行株的抗体水平及我国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性. 方法 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疫苗接种前后的血清,利用流感流行株和疫苗株作为病毒抗原,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三价流感疫苗对我国A(H1N1)Pdm09亚型流行株产生的抗体平均几何滴度(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血清抗体滴度 40的比例为57.0%~63.3%;对我国A(H3N2)亚型流行株产生的GMT与针对疫苗株病毒的GMT类似,血清抗体滴度超过40的比例为57.6%~63.0%;对B型流行株产生的血清抗体GMT低于针对疫苗株的GMT,不过超过了疫苗株抗体GMT的50%.不同年龄组的血清抗体反应不同,成年组相对较高. 结论 2013-2014年季节性流感疫苗与同期流行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行株Yamagata系流感病毒较为匹配;H3N2亚型疫苗与流行株的匹配性较低,有可能会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国各地都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减少特定人群中暴发疫情,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甲型H1N1大流行的危害,本着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结合某校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于2009年10月28日和29日,对该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接种.共接种9 979人,其中有140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反应,现将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九江市2011年至2015年职业暴露人群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和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以期为九江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马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禽类养殖人群H5N1血凝素抗体;real-time PCR对环境标本进行A型检测,对A阳性进一步检测H5、H7和H9亚型;结果 1340份职业人群血清H5N1血凝素抗体均为阴性;5个年度中1461份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A型阳性率为30.94%,其中H5、H7、H9阳性率分别为10.47%(153/1461)、0.55%(8/1461)、21.77%(318/1461),A未分型阳性率为3.90%(57/1461).结论 九江市禽类中存在H5、H7、H9亚型感染,存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应加强禽流感病毒感染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以便对易感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4日~12月8日在发热门诊就诊,具有流感样症状的发热病人,采用RT-PCR法分别检潮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中甲型流感病毒的H1及N1核酸,H1及N1均阳性时判断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结果 2968例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 1878例,阳性率63.3%;男性患者1 510例.阳性率60.9%(919/1 510),女性患者1 458例,阳性率65.8%(959/1 458),经统计学分析,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10岁以下、11~15岁、16~20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分别占总阳性的24.3%(457/1 878),33.7%(633/1 878)和19.8%(371/1 878),随年龄增长感染的比例逐渐下降,整个"甲流"人群明显呈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1~15岁的年龄段,而且25岁以下各年龄组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毒病毒阳性的病人中,2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阳性病人的77.8%.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故青少年和儿童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的临床安全性与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观察接种反应率和3型抗体阳转情况,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流感抗体。结果接种试验疫苗后,儿童、成人、老年组整体全身反应率4.13%,局部反应率为4.13%,与对照疫苗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疫苗免疫后各血清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H1N1 88.34%、H3N2 77.67%、B(亚)型83.62%,与对照疫苗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清保护率分别为H1N1 99.26%(400/403)、H3N2 97.27%(392/403)、B(亚)型为92.31%(372/403),H,N。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H1N1、H3N2和B(亚)型HI抗体GMT平均增长倍数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分别为12.3、10.8、12.1和20.2、16,0、9.7,平均增长倍数均大于2.5倍,B(亚)型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试验疫苗的免疫效果达到欧盟标准,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李正华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77-1278
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确诊病例增长迅速,这一疫情极有可能发展为大流行。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为此,国际社会全力加快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2009年9月8日,中国成功完成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实验和证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国内开始推广接种。由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新研制的产品,加上试验时间短,范围小,所以做好接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回顾2009年11至12月期间接种人群的护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9甲型(H1N1 pdm09)流感大流行后,几个单价大流行性流感疫苗通过快速程序被许可使用。发作性睡病作为疫苗的副作用被发现,主要是在接受用欧洲的灭活纯化协议生产的AS03佐剂A(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感染野生甲型(H1N1)大流行流感病毒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也在增加,这提示此种病毒抗原的作用在发作性睡病疾病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本文进行了发作性睡病背景简介,概述了流感疫苗制剂的不同类型,探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然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均无发热反应,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8%和2.1%(P>0.05),均为轻度反应;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93.6%、80.4%、88.8%,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9.0%、77.3%、86.6%,H1N1(亚)型HI抗体总阳转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23.9倍、8.6倍和12.9倍;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增长倍数分别为20.0倍、6.6倍和9.7倍.HsN2、B(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分别为94.8%、99.4%和87.0%;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分别为92.4%、100%和83.0%.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部分指标优于进口同类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无偿献血者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效果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评价无偿献血者接种甲型H1N1型流感(简称甲流)疫苗的效果,为临床采集、储备甲流抗体血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2月的1027名东莞市无偿献血者分为甲流疫苗接种组(n=899)和对照组(n=128),应用ELISA法检测2组的人H1N1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H1N1阳性率:甲流疫苗接种组为77.53%(697/899),对照组为15.63%(20/128),2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χ2=203.76,P<0.01);抗-H1N1阳性结果S/CO值,甲流疫苗接种组为1.27±0.18,对照组为1.08±0.07(t=4.71,P<0.01);甲流疫苗接种者中,接种时间71—80d组的抗-H1N1阳性率、S/CO值均高于接种时间小于70d的各组。在甲流疫苗接种组中37例自诉有接种副反应,占4.12%,但无严重副反应。结论无偿献血者接种甲流疫苗安全且能有效产生抗-H1N1IgG,建议在接种疫苗70d后采集甲流抗体血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和常规监测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随机选择11株2013年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RNA,One-step RT-PCR扩增HA基因并双向测序。以世界卫生组织疫苗推荐株A/California/07/2009(H1N1)(GenBank:CY121680)和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的HA基因为参考序列,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HA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分子进化树,进行HA变异分析。结果 2013年宜春市11株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进一步参考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到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HA没有发生较大变异;其HA基因序列二硫键、糖基化位点未发生变异;尽管有7株毒株同时在抗原决定簇区A区和受体结合位点130环或其附近发生单个位点氨基酸替换变异,但未形成流行病学变异新种。结论 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仍对人群有保护作用,而抗原决定簇和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提示仍需要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再次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分析接种国产甲型H1N1 流感疫苗者的安全性。方法 按照集中自愿的原则,对我院3 300例医务工作者接种上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909012 的甲型H1N1 流感疫苗,并观察其接种后不良反应,包括接种半小时内、3 天内和1 周内不良反应例数及表现症状。结果 3 300 例接种H1N1 流感疫苗者中,有自觉不适或全身不良反应者占1.18%(39/3 300)。接种疫苗后半小时内出现不适者占0.15%(5/3 300);接种疫苗后1 ~ 3天后出现不适者占0.70%(23/3 300);接种疫苗后3 天至1 周内出现不适者占0.33%(11/3 300)。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国产甲型H1N1 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其安全性可靠,是目前预防甲型H1N1 较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疾病监测》2009,(9):672-672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10个疫苗厂家在7个省份开展的,13000多志愿者接种了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