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景寒温并用法贯全部《伤寒》,究其施治之法,一为寒热错杂证施以寒温并用之法;一为证外寒热错杂,而治以寒温并用。  相似文献   

2.
寒温并用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深厚的源流,在各科临床运用中有丰富的经验。因妇科临床中常见阴阳失衡、寒热错杂、邪正相交的复杂病机,所以临床运用寒温并用法既可调和寒热、协同阴阳,又可顺应女性的生理特点,已成为妇科临床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法。  相似文献   

3.
寒温同用法是针对寒热错杂、正邪相交的病机,将寒凉与温热之药性相对立的药物配伍组方,使之相反相成而发挥综合治疗效应的一种治疗大法,如交泰丸、半夏泻心汤、炙甘草汤等都是体现寒温同用法的临床常用经方。心血管疾病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常出现寒热错杂、气机失调的病机,故寒温同用法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从寒温同用法的基本概念、临床经方举隅、在心血管疾病治疗应用方面对其做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4.
寒温并用法源于《内经》,仲景加以发挥,成为其遣方用药的独特风格。寒温并用法,即以寒凉药与温热药相互配伍应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其不仅是寒热错杂一类病证的主要治则,同时也是临证用药时不可或缺的配伍技巧。仲景寒温并用法,方药组成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为后世制定和应用寒温并用的药方提供了理论基础。寒温并用法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多用于病在卫表,或半表半里,或寒热夹杂,或风温郁热、温遏热伏等证。笔者现就寒温并用法治疗外感急性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的基本治法。“寒温两用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寒热错杂证的一大特色,对指导临床治疗疑难杂证具有重要意义。1.1 寒温两用法的含义 “寒温两用法”是指寒热药同用组方,以治疗疾病寒热错杂证的一种特殊治法。它既解决了疾病中寒的矛盾而又不损伤阳气,又解决了热的矛盾而不致耗伤阴津,达到“治热当热去而不冷,治冷当冷去而不热”之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李文龙 《河南中医》2011,31(10):1088-1089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系统阐述了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的辨治规律。真寒假热之证,当辨明疾病本质,治宜破阴回阳,宣通内外上下;内外寒热并见之证,当分清表里虚实,治宜外散表寒,内清里热;上下寒热错杂之证,当分清病位病性,治宜寒温同施,上下兼顾;寒热互结中焦之证,当明辨痞满虚实,治宜寒热并用,通上下交阴阳。  相似文献   

7.
寒热错杂是慢性胃肠疾病的重要病机,胃肠道症状是寒热错杂证主体证候群。追溯寒热并用的源流,通过探讨寒热并用理论的三种代表治法——辛开苦降法、温清并用法、寒热合化法,阐明寒热并用是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  相似文献   

8.
正寒热并用法,是中医学针对寒热错杂的病机,将寒凉与温热之药性相对立的药物配伍组方,使之相反相成而发挥综合治疗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中便有:"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之论述,而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更是对寒热并用之法进行了详细、系统的论述和应用,为寒热并用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肺系疑难重症中,寒热并用法往往能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为厥阴病证主方,融寒温药于一方,原用以治疗虫积、下利不止,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于各科,治疗寒热错杂病机的疾病。笔者临床常运用乌梅丸治疗寒热、虚实交杂的呼吸系统疾病,所举案例乃虫积于内所致过敏性咳嗽,病机乃阴阳错杂、风气内动,予乌梅丸从肝治肺后悉获全功。由肝风内动,干扰他脏,寒温错杂之象,不需拘于虫病、下利之症,此为厥阴之病机,均可运用乌梅丸;其治重在制肝敛风,便可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0.
吴群  苗瑜李  秦林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77-3079
目的 文章针对近年来枳实药性的寒温属性意见分歧,运用传统中医的认识方法,进一步观察考证枳实的寒温属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5年来枳实的中医临床文献资料进行进一步考证,制定考察原则,比较枳实治疗寒热病证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近来中医临床资料中,枳实用于寒热错杂或寒热不明显者最多,其次为热性病证,寒证最少.结论 枳实的药性可能偏寒,枳实的寒温属性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1.
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病情缠绵,病程较长,病理多见气滞血瘀,故易形成寒热错杂证。周围血管疾病寒热错杂证常见的证候类型为上寒下热证和上热下寒证,在辨证时需重视舌脉和四畔辨证。治疗上应治病求本、内外合治,根据辨证,或从湿论,或从虚论,祛邪护正,给邪出路,并注意调畅气血,用药上寒温并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伤寒论》对寒热错杂方证的认识,包括表寒里热证、中焦寒热夹杂证、上热下寒证、少阳失和证、阴阳失调证5方面证治。提出寒热错杂的形成与感邪性质及机体体质密切相关。且寒热错杂易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其与脾胃生理特性及脏腑之间的病传密切相关。仲景《伤寒论》首创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寒热错杂之证,尤其注重脾胃气机升降之要,明察气机升降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立法处方重视脾胃升降,寒温并用,以平调寒热,斡旋中焦气机为治疗寒热错杂之根本。本文从“辛开苦降以畅中焦、清上温下以畅中焦、解表清里以畅中焦、和解少阳以畅中焦、调节阴阳以畅中焦”五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旨在探讨寒热错杂致中焦枢机不利的机理及证治,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结肠炎类病,中医认为其病变主要责之于脾胃。此类病变多呈慢性过程,治疗方法颇多,但综观其所用方药,无论虚实皆以调理脾胃、佐以化湿为主旨。而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又常以寒温并用之法治疗,如以黄连、黄柏、栀子、柴胡类性寒之药配伍白豆蔻、半夏、吴茱萸、砂仁等温热药,究其原因实与此类疾病的病机密不可分。脾为中土,其治如衡,宜寒温相配,以制性存用。且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太阴,其气易虚易寒,胃肠为阳明,受邪易实易热。加之木郁不达,湿邪浸淫,更易见寒热错杂之证。又湿邪乃脾土之气,其为阴邪非温不解。本文拟对慢性胃肠病寒温并用法的病机进行阐析,旨在为慢性胃肠病的辨证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痹证是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肿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本病病程复杂.常出现寒热错杂证候。寒热并用法是治疗寒热错杂证的一种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倍受古今医家推崇。外邪侵袭久而化热、人体禀赋偏胜、失治误治等皆可成为寒热错杂证形成的原因。寒热并用法乃从古至今治疗痹证常用的方法。临床中要因势利导。运用寒热性味各异的对药进行治疗.且应注意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应分清寒热的孰轻孰重.据此来调配寒热药物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寒热并用法在临床中广泛地被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对于寒热并用法中寒性药物组与热性药物组各自功效的发挥方向实难把握.寒热并用就是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配伍方法.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从该条文可以看出,用寒性药物或热性药物治疗热性或寒性疾病,疾病的病性与药物的药性相反,若疾病为寒热错杂,则需寒热并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信 《河南中医》2008,28(2):9-10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制,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仲景寒热并用法临证举隅益阳地区人民医院(413000)夏远录主题词张机,寒热夹杂/中医药疗法张仲景对寒热错杂证善用寒热并用法调治,疗效不凡,曾为后世医家所遵崇。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每遇寒热错杂之疑难病证亦喜运用这类方剂,且累获良效。兹举验案三则报道...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主要表现在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寒热夹杂证、反佐寒热并用四个方面,四者虽均为寒热并用法,但深究其用药仍有细微不同.临证遇到寒热错杂的病情时,当根据病位不同、寒热轻重差异及病情缓急遣方用药,而药物配伍、用药剂量及煎服法等方面亦应随证变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寒热并用法为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属"和法"的范畴[1]。寒热并用法是指将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使用,两者性味相反而功用协同,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易寒易热、多因致病,脾胃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导致临床上脾胃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证候。张声生教授临证强调治疗脾胃病应当首辨其寒热虚实、结合病变脏腑,并根据疾病的特点常采用相应寒热并用法,如温中清胃法、温中清肝法、暖肝清胃法、清上温下法、温上清下法等,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寒热错杂十方的方证特点,梳理出寒热错杂证主要病位是中焦脾胃,与肝胆疏泄失职关系密切,病程较长伴有正气不足的病机特征,其主证为脾胃系病证(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痞满、纳呆)、肝胆系病证(寒热往来、胁痛)及其他(四肢厥逆、乏力)。同时,基于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复杂的疾病状态,结合《伤寒论》寒热错杂十方证疾病状态、病势及用药规律等方面,总结出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为补脾土以安五脏、斡旋中焦气机以平调寒热。总之,寒热错杂证高度概括胃癌前病变复杂的疾病状态,以八纲辨证中"寒、热"立论,执简驭烦,简化胃癌前病变辨证论治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胃癌前病变复杂难治疾病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