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0例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联合使用了(CsA,5mg·kg-1·d-1)和泼尼松(30mg/d)治疗,并测定了CsA治疗前后病人的血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结果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由治疗前的平均7.67±3.00g/24h降至治疗后第1、2、3个月的4.93±3.64g/24h、3.52±2.94g/24h、2.23±1.60g/24h;血浆白蛋白由治疗前27.3±6.4g/L升至30.9±8.8g/L、34.3±7.6g/L、36.0±7.2g/L;治疗前后血肌酐、BUN、尿酸、CD4/CD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无明显变化,而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血清IL2显著下降。治疗后激素抵抗组NS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分别为22.7%,50.0%和27.3%;在激素依赖组分别为57.1%,429%和0。有5例患者因肝肾功能损害或严重腹泻而停用CsA。结论本研究提示CsA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激素依赖的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的免疫调节治疗唐政,曾彩红,姚小丹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免疫调节;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NS)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度浮肿及高脂血症。本文主要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在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组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SZ-58、64、65)酶免疫分析法测定26例老年UA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SFC)及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浓度。结果U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血浆Fg、SFC及血清FDP浓度(分别为3.7±0.6g/L、49.6±19.3mg/L、325.6±79.4μg/L)显著高于S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分别为3.2±0.6g/L、20.9±10.4mg/L、224.4±47.4μg/L)和健康对照组(均为P<0.01),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UA发作终止后血浆Fg和血清FD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栓形成是老年人UA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1〕。自1995年起我们应用小剂量肝素钙治疗糖尿病肾病高粘血症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00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具备下列条件:(1)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尿蛋白定性3次以上阳性,持续尿蛋白>0.5g/日,尿素氮<12mmol/L/日;(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和氮质血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50例(男33,女17),年龄29~78岁,病程7~14年;其中高血压40例,浮肿36例,大量蛋白尿>3.0g/24h24…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进展北京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谌贻璞肾病综合征(NS)包括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及浮肿,其中前两条必备,在除外遗传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所致NS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诊断成...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征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病综合征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王海燕肾病综合征,特别是成年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低蛋白血症,低于3g/L;及严重水肿,但常不伴有严重镜下或肉眼血尿)可见到一种特发性、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1]。肾病综合征病人出现少尿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不同方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近期疗效,12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尿蛋白由6.09±3.06g/24h降至1.02±0.92g/24h,血浆总蛋白从52.01±9.98g/L上升到65.03±8.9g/L,好转5例(41.67%),无效2例(16.66%),死亡5例(41.67%)15例小剂量比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后尿蛋白由6.23±2.73g/24h降至0.98±0.96g/24h,血浆总蛋白从51.40±10.45g/L上升到66.32±1.10g/L,好转10例(66.67%).无效2例(13.33%),死亡3例(2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在良恶性肝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肝恶性肿瘤患者46例,良性肝占位患者31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38例和健康献血员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清LN和CⅣ.用SN695型智能放射测量仪进行测量.结果肝恶性肿瘤组血清LN水平(247μg/L±92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5μg/L±21μg/L,P<001)与良性肝肿瘤组(106μg/L±51μg/L,P<001);肝恶性肿瘤组血清CⅣ水平(412μg/L±64μg/L)显著高于良性肝占位组(90μg/L±20μg/L,P<001)、其他恶性肿瘤组(99μg/L±37μg/L,P<001)和正常对照组(84μg/L±17μg/L,P<001).血清LN和CⅣ对良恶性肝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18%和896%.对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9%和913%.结论血清LN和CⅣ对良恶性肝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8-76岁,平均51岁。病史5天-2年,17例均无明确的肝炎患者接触史,既往均无肝炎病史及输血史。1.2临床特点 乏力、纳差、恶心15例,发热5例,腹胀1例,无不适症状体检发现1例,皮肤巩膜黄染5例,肝掌2例,肝肿大2例,肝区叩击痛5例,脾厚1例。1.3实验室检查17例中血、尿常规均正常,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增高(50-361)U/L,白蛋白低2例,分别为24g/L、36g/L,球蛋白增高3例为(31-37)g/L,总胆红素(TB…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研究内皮素、一氧化氮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肝硬变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504岁±110岁),其中腹水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68岁±124岁)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结果肝硬变组血浆ET及NO水平(570ng/L±254ng/L,3872μg/L±106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30ng/L±109ng/L,2923μg/L±545μg/L,P<001).腹水患者血浆ET及NO水平(675ng/L±247ng/L,4147μg/L±1071μg/L),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459ng/L±183ng/L,3272μg/L±702μg/L,P<001).NO与ET呈直线正相关(r=0772,P<001).结论肝硬变患者ET与NO水平升高,且腹水患者较无腹水者更升高;两者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常压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脑脊液、脑及主动脉血管中CGRP含量。结果SHR血浆CGRP水平(35.5±7.25ng/L)较WKY大鼠(49.6±10.3ng/L)显著降低(P<0.01);脑脊液中含量分别为48.7±9.4与50.3±10.5ng/L,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SHR脑、主动脉血管组织CGRP含量分别为103.0±17.4,69.3±19.3ng/g,较WKY大鼠(62.3±15.8,31.3±24.4ng/g)显著升高(P<0.001;P<0.005)。结论SHR体内CGRP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4例PHC患者的血清T3,T4,TSH和rT3,并以24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PHC组血清T3为1.60±0.14nmol/L,而对照组为2.37±0.08nmol/L(P<0.001)。PHC切除组血清T3,T4和rT3分别为1.94±0.16nmol/L,134.34±11.49nmol/L和2.61±0.39;而PCH未切除组分别为1.22±0.17nmol/L(P<0.05),104.01±7.24nmol/L(P<0.05)和1.35±0.36(P<0.05)。结论PHC患者血清T3降低,晚期患者出现血清T4降低和T3/rT3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13.
浮肿、少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1岁,因浮肿、少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1月余伴咯血4天1998年1月20日入院。于入院前一月(1997年12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浮肿,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3+,WBC2+,血浆白蛋白16-4g/L,球蛋白22-4g/L,CH/TG7-4/3-1mmol/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当时尿量1000ml/24h,BUN13-78mmol/L,SCr149-88μmol/L,24h定量尿蛋白18-0g。B超示右肾长114mm,左肾长117mm,皮质回声增强。12月15日行经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减量应用胰岛素的血糖标准。本对68例DKA患随机分为A组(13.9mmol/L组,N=32例)及B组(10mmol/L组,N=36),直至酮体转阴。结果:A组及B组酮体转阴所需时间分别为26.7±5.4h及15.8±4.3h(P〈0.01),血糖≤10mmol/L所需时间,分别为24.6±7.1h及13.7±3.9h(P〈0.01)。两组均无低血钾,低血糖及脑水  相似文献   

15.
增效联磺致全身剥脱性皮炎肾病综合征1例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067000)朱菊平女患,24岁。于入院前20天因孕足月,在当地计生站行引产术。术前查尿蛋白(-),镜检未见异常。胸透正常。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2.0×109/L。术后为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6.
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本方法在回顾我国多年来建立的各种尿碘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推荐的同类方法中控温酸消化尿样的技术,结合我国的国情,经过反复实践,制定的适于一般实验室可操作的方法。本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5μg/L(取尿样0.2ml);线性范围为0~300μg/L;精密度:当尿碘含量57.5,138.7,224.4μg/L时,变异系数(CV)分别为4.9%,2.6%,3.6%(n=6);准确度:当尿样碘本底值为28.3,58.7,136.7μg/L,加标量为25.0,50.0,100.0μg/L时,回收率分别为96.4%,96.5%,98.0%(n=6);测定低、高两种浓度的冻干人尿碘标准物,其相对偏差分别为1.1%和-0.4%(n=6),本方法所规定的实验步骤及技术指标均经过实验室和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7.
肌钙蛋白T检测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清肌钙蛋白T(cTnT)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18例稳定心绞痛患者及2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cTnT、肌酸激酶(CK)和其同工酶(CK-MB)的测定,并观察住院期间的心性事件发生率。结果60例UAP患者中32例(53%)cTnT≥0.3μg/L,明显高于余28例(分别为0.75±0.24μg/L和0.12±0.04μg/L,P<0.001),但CK、CK-MB差异并无显著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cTnT升高组30天内其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TnT正常值(43.8%比7.1%,P<0.01);对上述心脏事件,定量cTnT检测的敏感性为87.5%,阴性预期值达92.9%,准确性为66.7%。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cTnT升高对判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233例老年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233例老年人检测血清铁蛋白含量为108.3±51.9μg/L与青壮年人(59.7±31.7μg/L)对照比较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而血清转铁蛋白含量为2171.2±572mg/L与青壮年人(2590.5±540.8mg/L)对照比较则有明显降低,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测定,对老年人的衰老检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Fas受体的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受体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sFas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难治复发患者sFas含量(ANLL9.69±3.51μg/L; n=8,ALL7.14±2.18μg/L; n=7)显著高于( P<0.01)正常对照(3.49±2.36μg/L)和CR组(ANLL4.23±1. 98μg/L;n=8,ALL 3.72±0.72μg/L; n=7)。 ANLL与 ALL患者 sFa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结论:初步提示血浆sFas水平升高与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探讨硒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利用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分散培养技术,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硒(62.5μg/L,125.0μg/L,182.5μg/L)并以神经生长因子(NGF)作阳性对照,测量了16h、24h、36h、48h不时后神经元最长突起长度及平均每视野神经元存活数(3d、5d、7d)。结果显示,低浓度的硒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见加硒组存活数增加,突起生长早且长。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