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固表平喘膏方与激素吸入对小儿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哮喘缓解期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冬令膏方治疗61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以激素吸入治疗6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发作次数、过敏分值、血清总IgE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哮喘发作次数、过敏证候改善程度优于激素组,治疗一年后血清总IgE指数,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补肾固表平喘膏方3个月的整体调理,能减少哮喘发作、改善过敏状态,提高哮喘患儿体质,研究表明补肾固表平喘膏方可作为防治小儿哮喘发作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张骠老师运用滋肾健脾益肺固卫膏方调治缓解期哮喘患儿经验,张骠教授认为哮喘患儿缓解期多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治疗上注重三脏同调,辨证论治,运用冬令膏方联合夏季穴位贴敷综合调治,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孙浩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经验。孙教授认为,小儿哮喘关系到肺、脾、肾三脏,提出"急则治肺,缓则治脾肾"的观点,主张小儿哮喘缓解期应从脾肾论治,以温肾健脾法治痰之本,临床采用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
关丽霞 《光明中医》2012,27(3):509-510
目的 探讨应用补肺、健脾、化痰类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证见脾肺气虚、痰热内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医辨证为脾肺气虚者,应用自拟补肺健脾化痰方,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及呼吸道感染次数等主要疗效指标均明显下降,总降低减少率为42.46%,总有效率为98.72%;咳嗽喘息程度及次数、咳痰情况、面色、两便、舌质、舌苔、脉象等症候群均明显改善,临床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补肺健脾化痰方可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脾肺气虚等一系列症候群,补肺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脾肺气虚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广大中医药者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化瘀通络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哮喘患儿,30例予中药补肺健脾化瘀通络治疗;对照组30例吸入布地奈德同时口服顺尔宁。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结论:中药补肺健脾化瘀通络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健脾温肾法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惠勇  梁知 《新中医》1996,28(10):42-43
本文回顾总结了吴银根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通过对治疗65例哮喘病人2年随访,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达84.6%,并有9例(13.9%)得到根治,表明健脾温肾法膏方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冬令调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令膏方调治肺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慢性咳嗽、易感人群缓解期患者分为卫表不固、肺肾气(阳)虚、气虚痰湿、气阴两虚、痰瘀阻络五型,分别进行冬令膏方调治,对调治前后发作次数、症状减轻的程度等进行综合疗效评价,比较各疾病及各证型的有效率。结果:五种疾病有效率为86.47%,易感人群疗效最好,其余依次为哮喘、慢性咳嗽、慢阻肺、肺纤维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证型中痰瘀阻络证与肺肾气(阳)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冬令膏方调治肺系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健脾补肺活血汤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侠  刘双英 《陕西中医》2009,30(7):805-806
目的:观察中医药健脾、补肺、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自拟方健脾补肺活血汤(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半夏、莱菔子等),对照组40例采用酮替酚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标本兼顾,可延长缓解间期,减少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健脾益肺汤结合西药对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于襄汾县人民医院的120例小儿哮喘缓解期患儿,将采取单纯西药治疗、加用健脾益肺汤治疗的各6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研究组。组间对比疗效、不良反应率、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肺汤结合西药对小儿哮喘缓解期有显著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薛筠  杜文娟 《天津中医药》2015,32(10):581-584
从杜文娟主任应用杏苏散、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3个温法方剂治疗复感儿复感咳嗽、小儿迁延性干咳、小儿反复咳喘的病案出发,引出其对于温法治疗小儿咳喘的诸多观点,即反复迁延性咳喘患儿,多存肺脾气虚,痰湿痰饮内停的病机,温补脾肺,辛散痰饮的温法取效最捷,切忌见炎思热,虚虚实实。从辨证、选方、用药几个方面总结了杜文娟主任应用三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单兆伟教授膏方进补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兆伟教授先后从师孟河学派名医张泽生教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业医40余年,在膏方进补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膏方重补,但要补之有道;辨证施治,平衡为本,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调补得宜,不可孟浪行事。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春天更宜。适应人群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中老年体弱多病者;身体无病,日进补汤,犹无故发兵,空耗粮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型及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对国内三大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自建库至2015年12月的全部期刊进行检索,对符合要求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证型和证素进行归纳总结,原始数据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利用频数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11篇,其中哮喘发作期193篇,缓解期118篇。经统计得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证型包括热哮、寒哮、痰热壅肺等11个证型;缓解期包括肺脾气虚、肾气亏虚等16个证型。证素分布情况:发作期病位在肺,其次为肾、脾;病性为热与寒,其次为痰、瘀等。缓解期主要病位在肺,其次为脾、肾;病性主要为气虚,其次为阴虚、阳虚、痰湿等。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以实证为主,病性以热、寒、痰、瘀多见,病位在肺;缓解期以虚证为主,病性以气虚多见,病位主要在肺、脾、肾。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整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汪受传教授治疗门诊哮喘发作期患儿134例,所有病例均有效验,汪受传教授在儿童哮喘发作期以祛风涤痰、攻邪治肺为大法,擅用经方,总以麻黄为君药,平喘效佳。同时,汪教授提出儿童哮喘当分发作期、迁延期、缓解期三期论治,发作期重在泻肺平喘治标、迁延期虚实兼顾扶正祛邪、缓解期宜补益肺脾肾气阴阳以固其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固本防哮饮治疗,对照组以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积分、哮喘发作次数、上呼吸道感染次数、肺通气功能评估及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C—ACT评分、哮喘发作次数及肺功能评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防哮饮可作为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规律。方法: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结果:认为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动,痰气搏结,以实证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夹为主,表现为阳虚与饮伏、气虚与痰阻、气阴虚与痰热等;临床缓解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肺、脾、肾气虚。拟订有关证候诊断要点,并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结论:常见证候为三期十证候,即急性发作期的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阳气暴脱证,慢性持续期的阳虚饮伏证、气虚痰阻证、气阴虚痰热证,临床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为主要兼证,常兼见于上述证候中。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建新  陈华  张压西 《光明中医》2009,24(7):1398-1400
哮喘缓解期治疗是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中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此篇论述从脾肺肾肝虚、痰瘀等论治哮喘缓解期的内治和外治的中医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9.
郭振武中药干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按传统肺脾肾虚辨证依据不充分,郭振武教授以宿痰伏肺立论重新梳理缓解期哮喘的辨证标准,针对"无证可辨"者给予金龙固本合剂实施干预,再依患者兼肺脾两虚、肾虚或血瘀随证加味,以复发率、复发严重程度等终点结局指标判定疗效,优化诊疗方案,丰富中医治未病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继华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86-687
咳嗽变异性哮喘,至今中医尚无确切的命名,临床研究报道中多归属"咳嗽、喘证、哮病"等病,其治疗多以干预急性发作期为主,很少涉及分期管理。本病应从"风哮"论治,因病因及病变过程不同,其治疗则不同,重在分期论治,急性发作期治以疏风宣肺、慢性缓解期治以肃痰通络、稳定期治以健脾固表,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