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AECOPD)患者中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应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通畅气道、呼吸兴奋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观察组除了上述常规治疗外,加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采用通气口鼻面罩,采用S/T(自主呼吸定时模式),氧流量1.6 ~3.0L/min.吸气压(IPAP)由6~8cmH2O逐渐增加到15~20cm H2O;呼气压(EPAP)设定为4~ 6cmH2O.通气时间为每次2.5小时,2~3次/天.治疗前及治疗后48小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 pH、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记录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机48小时后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心率及呼吸频率减慢,差异有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均降低.结论 双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早期治疗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S/T模式,给氧流量2~5升,呼吸频率12~16次/分,IPAP以8 cmH2O开始,逐渐上调至22 cmH2O,EPAP 4~6 cmH2O,每天上机4~16小时,分2~4次进行。在上机前、上机后2 h、24 h、机械通气结束时做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 h、24 h及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27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患者病情加重,家属不同意气管插管而死亡。2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可减少住院费用,减低病死率,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Ⅱ型)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阻肺Ⅱ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和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2h及通气结束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14例治疗成功,另外2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中9例治疗成功,7例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4例治疗成功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前后pH、PaCO2明显下降、PaO2显著升高。结论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以提高BiPAP无创通气的疗效,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刘作良  杨明施  肖雪飞 《医学争鸣》2008,29(17):1597-1599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络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06/2007-06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络酮.通气前、通气3 h及通气24 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26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8例治疗成功,12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人机同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中经治疗成功的患者,其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pH为7.22±0.20,PaCO2为(87.2±10.0)mmHg(1 mmHg=0.133 kPa),PaO2为(68.6±12.3)mmHg,在平均无创通气治疗24 h后pH为7.41±0.05(P<0.01),PaCO2为(61.7±6.0)mmHg(P<0.01),PaO2为(79.2±11.1)mmHg(P<0.01).对照组治疗3 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 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0.05、PaCO2为(83±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52±0.08(P<0.01)、PaCO2为(61±9)mmHg(p<0.05),PaO2为(84±15)mmHg(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 ,探讨在重症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吸衰竭病人 3 2例 ,均行有创机械通气 ,脱机后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 (治疗组 )和BiPAP呼吸机组 (对照组 )。上机 45min ,1 2h后测动脉血气 ,并计算重新插管率。结果 :BiPAP组治疗后 45min的pH ,PaCO2 ,PaO2 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P <0 .0 5 ) ;1 2h的值pH ,PaCO2 ,PaO2 与 45min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iPAP组重新气管插管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病人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BiPAP呼吸机能够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 ,提高PaO2 ,降低PaCO2 ,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 ,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肺栓塞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肺栓塞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4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aO2、PaCO2和SaO2、心率、呼吸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插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肺栓塞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武夏 《大家健康》2013,(21):118-119
目的:评价和认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32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为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PaCO2、PH、RR、HR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较对照组低。这一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为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郭玉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11-111,116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洛酮。通气前、通气3h及通气24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26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例;对照组治疗成功18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2例。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3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②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无创通气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分析、有创通气率等指标。③结果治疗后3天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H值、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治疗后3天无创通气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有创通气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9.29%( P <0.05)。④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组(治疗组)及拒绝无创正压通气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病死率、RICU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2小时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患者24小时后的呼吸频率、PaCO2较治疗前降低,pH、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2小时后、2,4小时后PaO2较对照组同时间PaO2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RICU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创BiPA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无创正压组(常规治疗 无创BiPAP机械通气)分析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3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1例无创正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72小时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BiPAP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探讨在重症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病人32例,均行有创机械通气,脱机后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BiPAP呼吸机组(对照组),上机45min,12h后测动脉血气,并计算重新插管率。结果:BiPAP组治疗后45min的pH,PaCO2,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12h的值pH,PaCO2,PaO2与45min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iPAP组重新气管插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人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BiPAP呼吸机能够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PaO2,降低PaO2,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治疗婴儿急性呼吸衰竭在减少气管插管,改善呼吸功能等方面的疗效.方法:对15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病例,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N组)76例和有创通气组(Ⅰ组)82例,记录两组患儿入ICU时的基础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血pH值、PaCO2及PaO2/FiO2;记录ICU住院时间,住院死亡例数及N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并对NIV治疗结局影响因素:PaCO2,是否有肺炎,是否早产儿,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N组ICU住院时间(6.12±2.37)d,有创通气22例,比Ⅰ组[ICU住院时间(7.66±2.74)d和有创通气82例]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I组在行机械通气(无创或有创)前及lh和5h点RR、动脉血pH值、PaCO2及PaO2/FiO2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V治疗结局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CO2、肺炎、早产儿、MODS为NI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NIV应用于婴儿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量,缩短ICU住院时间;肺炎、早产儿、MODS是NIV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45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IPPV+常规综合治疗,23例)和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22例).监测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6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Q2)]及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值均<0.05),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的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0%和4.3%,对照组分别为22.7%和9.1%.结论 NIPPV具有无创伤、可早期使用、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提高PaO2,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对于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54例中、重度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在通气2h、24h和治疗结束时作血气分析,比较pH、PaO2 、PaCO2 值的变化,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气管插管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通气后2h、24h,结束时pH值和PaO2 逐渐上升,PaCO2 逐渐下降,气管插管率下降、临床症状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70例COPDⅡ型呼衰患者中随机分成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对症治疗和低浓度氧疗,通气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采用通气口鼻面罩,设定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4—20次/min,氧浓度40%左右,吸气压(IPAP)以10cm H2O开始,逐渐增加压力至25cmH2O,呼气压(EPAP)3—6cmH2O,每日上机2次,每次3h,7d为1个疗程。结果通气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PaO2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改善,减轻呼吸肌疲劳,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呼吸困难减轻。结论本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效,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177;0.05、PaCO2为(83&#177;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177;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32&#177;0.08(P&lt;0.01)、PaCO2为(61&#177;9)mmHg(P&lt;0.05),PaO2为(84&#177;15)mmHg(P&lt;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患者通气前、通气后30分钟、通气后48小时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通气30分钟后PaO2显著高于观察组通气30分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通气30分钟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通气30分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48小时后PaO2和PaCO2分别与对照组通气48小时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邓朋亮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01-1503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心率、呼吸、血压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h后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24 h和7d后,pH、PaCO2及Pa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pH、PaCO2、PaO2、心率及呼吸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通气功能,纠正CO2潴留和低氧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