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高效诱导表达并纯化具有活性的重组 PTP1B 融合蛋白(rhPTP1B),进行酶活性及抑制剂的实验。方法 重组体 pGEX-hPTP1B 转化 E.coliDH5α,诱导表达 rhPTP1B 并优化条件后,超声取细胞裂解上清液经 GST 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利用 rhPTP1B 水解特异性底物 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pNPP-Na2)的磷酸基团而产生颜色反应来测定 rhPTP1B 活性,并分析其与 rhPTP1B 浓度、底物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关系,钒酸钠(Na3VO4)抑制类型的研究,老鹰茶总黄酮(TFLC)对 rhPTP1B 的抑制性作用和浓度依赖关系。 结果 rhPTP1B 表达的最适条件是在 34 ℃ 和 2.0 mmol/L IPTG 下诱导表达 10 h,可被 GST 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其活性随酶浓度及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5 ℃ 时 rhPTP1B 的活性最大;钒酸钠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TFLC 对 rhPTP1B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诱导表达纯化的 rhPTP1B 融合蛋白可用于抑制剂的研究,TFLC 对 rhPTP1B 的强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途径获得胰高血糖素衍生物。 方法 根据胰高血糖素基因及凝血酶酶切位点序列,分段合成引物行 PCR 扩增,以 PCR 扩增得到的胰高血糖素-甘氨酸基因序列和 pET-30a 质粒转化 E.coli DH5α,获得重组质粒 pET-G。将重组质粒 pET-G 转化至 E.coli BL21(DE3),重组菌株命名为 E.coli BL21[pET-G]。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Tricine- 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对表达产物行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凝血酶酶切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后,行 SDS-Tricine-PAGE分析和飞行质谱分析,并以 ELISA 方法检测其免疫活性。 结果 PCR 扩增获得的条带与预期的DNA表达片段大小一致,重组质粒 pET-G 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SDS- Tricine-PAGE 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 E.coli BL21(DE3)的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经亲和层析纯化、凝血酶酶切和 HPLC 纯化后得到了完整的重组胰高血糖素-甘氨酸衍生物,SDS-Tricine-PAGE 分析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3500,飞行质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 3531,二者基本一致。ELISA 检测表明重组胰高血糖素-甘氨酸衍生物具有胰高血糖素免疫活性。 结论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胰高血糖素-甘氨酸衍生物,为通过体外酰胺化途径研制酰胺化胰高血糖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 6B11ScFv 与小鼠热休克蛋白 70(mHSP70)融合蛋白 6B11ScFv/mHSP70,并初步鉴定其免疫活性。 方法 根据 Genebank 上已发表的 mHSP70 基因序列(NM_010478)合成引物行 PCR 扩增,以扩增所得 mHSP70 基因插入 pET30a(+)-6B11ScFv 质粒后转化入 E.coli DH5α,获得 pET30a(+)-6B11ScFv/mHSP70 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 pET30a(+)-6B11ScFv/mHSP70 重组质粒转化入 E.coli BL21(DE3),获得 E.coli BL21(DE3)[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菌株。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行 SDS-PAGE 分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复性和 Ni2+-NTA 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 ELISA 方法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 结果 6B11ScFv/mHSP70 融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与理论序列相符。SDS-PAGE 分析显示,重组菌株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复性、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复性率达 20.9%,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 6B11ScFv/mHSP70 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104 000,ELISA 检测表明其具有 6B11ScFv 和 mHSP70 的免疫 活性。 结论 构建表达的 6B11ScFv/mHSP70 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卵巢癌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表达猪圆环病毒 2 型的 ORF2 蛋白,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小鼠免疫效力评价,为猪圆环病毒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根据 GenBank 中猪圆环病毒 2 型(PCV-2) ORF2 基因序列,设计了 1 对引物。从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死亡仔猪病料中提取基因组 DNA,用 PCR 方法扩增出 ORF2 去信号肽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获得重组质粒,经 PCR﹑酶切以及序列分析鉴定,表明插入的片段为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大小和阅读框均正确,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 pet32a-ORF2,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Blgold(DE3),用 IPTG 诱导表达并确定表达的最佳条件,表达产物经纯化后,以每只小鼠 0.2 mg 免疫 5 周龄的雌性小鼠,然后用 ELISA 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的产生情况。 结果 纯化的重组蛋白能使小鼠产生了抗猪圆环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第 7 d 开始产生抗体,第 28 d 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抗体可维持 7 周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 表达目的蛋白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Cyclin E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并纯化。方法:PCR扩增人Cyclin E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yclin E。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与XhoⅠ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组氨酸融合蛋白。结果:获得全长约为1200bp的人的Cyclin E基因片段。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Cyclin E转化E.coli 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000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诱导表达的蛋白为Cyclin E。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Cyclin E,并表达出重组蛋白His-Cyclin E,为进一步筛选在体内外能与Cyclin E和CDK2结合的新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植原体免疫主导膜蛋白A (IdpA)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制备抗血清.方法 以重组克隆质粒pMD18-T-IdpA为模板PCR扩增IdpA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将IdpA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PCR和双酶切进行鉴定.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IdpA蛋白,并进行纯化和鉴定,以纯化获得的IdpA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并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dpA,并在大肠杆菌中能稳定表达IdpA蛋白,经纯化获得了纯度大于90%的高纯度目的蛋白,用纯化的IdpA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效价高于1:320 000的强特异性抗IdpA蛋白抗血清.结论 成功进行了IdpA的原核表达并制备了抗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表达纯化可溶性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L)作为抗原,用以后期制备全人源抗α-HL抗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α-HL cDNA,将cDNA双酶切后与载体pCold-TF连接,转化E.coli TOPO 10,菌落PCR及测序验证插入基因的正确性。将测序正确的α-HL/pCold-TF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进行低温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表达产物的正确性。结果:PCR扩增得到的α-HL基因大小为900 bp左右;将重组质粒α-HL/pCold-TF转化E.coli BL21,经15℃低温诱导表达24 h,诱导得到可溶性的α-HL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大小为90 kD左右(载体上的TF分子伴侣大小为45 kD左右);经Western blot验证表达纯化的蛋白为α-HL融合蛋白。将纯化的α-HL蛋白注射BABL/c小鼠制备抗血清,结果显示抗血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良好,效价大于10 000倍。结论:成功对α-HL进行了基因克隆,并成功表达纯化到可溶性的α-HL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携带的ldh-1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为L.乳酸脱氢酶(L.LDH)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Newman菌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MRSA临床分离株(菌株号:1758)DNA为模板PCR扩增ldh-1,纯化DNA进行BamHI、Xhol I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并与做相应酶切的pET一28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对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用1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His标签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诱导表达后的重组菌经超声破碎离心后,使用Ni2+_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ldhl,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ldhl基因全长956bp,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u50株ldhl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100%。IPTG诱导表达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39-103Mr处见目的条带,Westernblot验证了重组蛋白L.LDH的表达。该蛋白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获得0.5g/L的重组蛋白。结论在MRSA(菌株号:1758)1~床分离株中成功克隆及表达了ldh.1基因,获得了纯化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进行L.LDH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分离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肠毒素A(SEA)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为肠毒素A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SEA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为模板PCR扩增SEA,纯化DNA进行BamHⅠ、XholⅠ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并与做相应酶切的pET-28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对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His标签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为模板,成功扩增了SEA基因,基因大小为774bp,重组PET-28a(+)-SEA双酶切鉴定可见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SEA在正确读框中,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其与相关报道核苷酸序列一致性达99.9%。经IPTG诱导后,SDS-PAGE可见pET-28a(+)-SEA/BL21在相应分子量(约30000Mr)条带大量表达,免疫印迹能检测到目的蛋白条带,说明其与His标签融合表达。结论克隆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EA基因,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中融合表达,为肠毒素A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MAGE-n159-167(QLVFGIEVV)表位肽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融合基因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PCR方法,将QLVFGIEVV的cDNA序列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将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QLVFGIEVV-HSP70;采用双酶切(Sac Ⅰ、Hind Ⅲ)及PCR鉴定后测序;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Ni Sepharose6FF亲和填料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检测表达及纯化结果。结果经PCR扩增成功获得约2.0kb的目的片段,重组体经Sac Ⅰ、Hind Ⅲ双酶切分析及PCR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正确。转入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得到71kD左右的目的蛋白条带。用Ni Sepharose6FF亲和填料分离纯化,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QLVFGIEVV-HSP70,并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为基于MAGE-n的肿瘤疫苗研制提供良好的抗原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可表达力达霉素(LDM)辅基蛋白基因与抗 IV型胶原酶单链抗体(scFv)融合蛋白的重组菌株,获得既具有靶向性、又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scFV-LDM。方法 以大肠埃希菌-链霉菌穿梭质粒 pBS03 为基础构建同源双交换质粒 pBS-scFv,利用接合转移将该质粒转入球孢链霉菌(S. globisporus)C-1027,根据抗性差异筛选获得重组菌株。用 PCR、DNA 印迹法对重组菌株进行验证。用 SDS-PAGE 检测重组菌株中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用抑菌圈试验检测重组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结果 经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菌株 S. globisporus C-1027- scFv。PCR 显示重组菌株扩增产物与预期一致,DNA 印迹分析显示重组菌株得到与预期吻合的杂交片段,表明 scFv-LDM 融合蛋白基因已经成功取代 LDM 辅基蛋白基因。SDS-PAGE 结果显示重组菌株不再产生辅基蛋白。抑菌圈试验显示重组菌株发酵液在第 5 天能够检测到抑菌活性。初步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产生 scFv-LDM 融合蛋白。 结论 成功构建了可产生 scFv-LDM 融合蛋白且具有分泌活性的重组菌株。这对改造和研发新型单抗导向药物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和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基因,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多克隆抗体,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诊断。方法用核酸扩增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分离产生肠毒素B的标准菌株,采用高保真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中扩增全长SEB,目的片段经TA克隆后DNA序列测定,重组质粒pGEM—SEB经酶切获得的SEB基因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GEX-4T-3连接,将重组真核载体pGEX-4T-3-SEB转化人E.coli BL21(DE3)株,在0.1mmol/LIPTG诱导下,诱导SEB基因在E-coli BL21(DE3)株中表达,用谷光苷肽Sepharose4B柱分离纯化GST融合蛋白,用SDS—PAGE检测重组SEB(rSEB)的表达,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并用抗血清与天然的SEB和rSEB进行Westembolt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822bpSEB基因,编码272个氨基酸,在E.coli BL21(DE3)株中表达了rSEB,分离纯化的rSEB能够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此抗体不仅能够与rSEB反应,而且能够与天然的SEB特异性的反应。结论重组SEB具有抗原特性,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可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将能够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对SEB在抗肿瘤机制、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3.
TLR4胞外段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谷胱甘肽转硫酶-TLR4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研究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PCR从含TLR4全长cDNA序列的质粒中扩增其胞外段,约1800bp,然后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测序确证后重组入谷胱甘肽转硫酶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用IPTG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PCR扩增的TLR4胞外区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TLR4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HBl01后用IPTG诱导,获得Mr92 000的GST-TLR4融合蛋白;37℃,O.2mmol/L IPTG诱导4h,SDS-PAGE电泳后,经薄层凝胶扫描分析该融合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34.25%,部分以包涵体存在,可溶性蛋白约占27.84%;亲和层析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blot证实GST-TLR4融合蛋白能与TLR4单抗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TLR4,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效表达,获得了纯度大于90%的可溶性GSI-TLR4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制备TLR4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D基因(entD),表达和纯化其重组蛋白(rSED),以进一步制备抗rSED抗体,研制SED金标免疫快速检测试纸条。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筛选产肠毒素D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扩增entD基因,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蛋白,Ni-NTA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抗原活性。结果分离获得1株产肠毒素D金黄色葡葡球菌标准株.成功克隆entD序列.测序表明该基因共684bp,与其他entD序列(GenBank登陆号:M28521)具有99%的同源性。rSE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表明.rSED蛋白能被抗天然SED抗体识别。结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重组SED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井申荣  邹全明  洪愉  毛旭虎 《免疫学杂志》2006,22(4):399-401,405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融合蛋白,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IL-10。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Nco Ⅰ和BamH Ⅰ双酶切目的基因IL-10,插入到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载体IL-10/pET32a,测序正确后转化E.coli BL21(DE3),不同温度、低浓度IPTG诱导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和Westem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ELISA和MC/9细胞增殖法分别测定 IL-10的含量及生物学活性。结果 构建的表达重组载体IL-10/pET32a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完全正确,诱导工程菌可以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IL-10-Trx,同时也存在包含体融合蛋白,经Westem blot鉴定存在有目的蛋白IL-10,MC/9细胞增殖法测定可溶性的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IL-10-Trx,有助于下游纯化和制备hIL-10基因工程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牛Fcγ2R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方法:提取健康成年牛的白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牛Fcγ2R胞外区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Easy,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Not 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再将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R,转化E.coli BL21(DE3)经LPTG诱导表达组氨酸融合蛋白。结果:获得682bp的编码牛Fcγ2R胞外区基因片段。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R转化E.coli 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0000的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E.coli BL21(DE3)的胞质中,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蛋白能和牛IgG2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R,并表达出重组蛋白。为研究牛IgG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天花粉蛋白(TCS)突变体基因,并在原核系统进行表达及纯化。方法:应用计算机预测TCS分子上可能的抗原决定簇(FYY163-165),并进行定点突变。以栝楼基因组DNA为模扳,经PCR扩增突变基因,与pRSET-A表达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法鉴定和Ni-NTA层析纯化。结果:构建了带有TCS突变体基因(TCSFYY163-165CSA)的重组表达质粒,使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得到均一的TCS突变体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TCS突变体基因TCSFYY163-165CSA,并获得高效表达,为基因工程方法改造TCS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膜结合型 CD40 配体(CD40L)的 CHO 细胞系。 方法 将编码膜结合型 CD40L 的重组质粒 pcDNA3.1- fCD40L 用 BgI Ⅱ 和 XhoⅠ 酶进行双酶切鉴定。电穿孔法向 CHO 细胞转染该重组质粒,G418 筛选抗性克隆,有限稀释法获取单克隆阳性细胞后扩大培养,获得 2 个整合了 fCD40L 基因的 CHO 细胞(CHO-fCD40L)克隆。用 RT-PCR、流式细胞仪分别从 RNA 和蛋白质水平对 2 个CHO-fCD40L 克隆细胞中膜结合型 CD40L 的表达进行检测;ELISA 法检测 2 个 CHO-fCD40L 克隆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 CD40L(sCD40L)的含量。 结果 重组质粒 pcDNA3.1-fCD40L 经双酶切和电泳检测到符合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该重组质粒转染 CHO 细胞后经克隆化培养获得 2 个 CHO-fCD40L 克隆,分别命名为 C10、E11。RT-PCR 检测显示 C10、E11 细胞中有膜结合型 CD40L mRNA 的转录;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C10、E11 细胞表达 CD40L 蛋白达 90% 以上;ELISA 法检测到显示 C10、E11 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有 sCD40L 蛋白表达。 结论 成功获得稳定表达膜结合型 CD40L 的 CHO 细胞系,为比较膜结合型 CD40L 与 sCD40L 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IP-10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构建人His标记的IP-10 (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0)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获得有活性的IP-10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新的抗炎途径提供基础。 方法: 从人肺cDNA文库中PCR扩增无信号肽的IP-10基因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载体pET-14b/IP-10;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后,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以THP-1细胞进行微室跨膜迁移(transwell)实验鉴定融合蛋白活性。 结果: 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载体pET-14b/IP-10构建正确,并纯化得到高纯度的IP-10融合蛋白。而且该蛋白具有诱导单核细胞THP-1跨膜迁移活性。 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IP-10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纯化得到具有活性的IP-10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IP-10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化以往构建的以预防 1 型糖尿病为目的的全长谷氨酸脱羧酶(GAD)65 DNA疫苗,尝试构建GAD 65片段与IL-10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GAD65质粒中扩增出GAD190-315片段和GAD490-570片段的cDNA,以overlap PCR法将之分别与hIL-2信号肽cDNA拼接,得到SGAD190-315、SGAD490-570融合基因。以p43.2-mIL-10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IL-10基因。将SGAD190-315、SGAD490-570融合基因分别与IL-10基因依次克隆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构建出2种双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Bud-SGAD190-315/IL-10和pBud-SGAD490-570/IL-10。2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COS-7细胞,转染后48和72 h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裂解产物及上清液中SGAD190-315和SGAD490-570融合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结果 核酸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SGAD190-315、SGAD490-570融合基因和IL-10基因序列与报告序列一致。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方法均检测到SGAD190-315/IL-10和SGAD490-570/IL-10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2种GAD65片段与IL-10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1型糖尿病的基因疫苗预防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