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及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受PFNA治疗的10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骨盆双髋X线及CT平扫检查明确诊断,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基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探究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09例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13),骨折类型(P0.01),糖尿病病史(P=0.031)以及术前血红蛋白(P0.01)是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需要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输血与患者年龄(P=0.017),骨折类型(P0.01),糖尿病病史(P=0.023)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术前血红蛋白(P0.01)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性别(P=0.297),高血压病史(P=0.318),手术时间(P=0.325)等因素与围术期输血无显著关系。结论:年龄,骨折类型,糖尿病病史以及术前血红蛋白是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需要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有糖尿病病史,骨折越不稳定,术前血红蛋白越低,越有可能需要输血,这可能为临床围术期输血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心力衰竭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术前心力衰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 56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男522例,女1 047例;年龄81.00(75.00,90.0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896例,股骨颈骨折673例。根据术前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和无心力衰竭组,将心力衰竭设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并存病和血液学指标等,先进行单变量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心力衰竭组和无心力衰竭组患者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0d和1年的死亡率。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91例,男40例,女51例;年龄82.00(79.00,87.0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55例,股骨颈骨折36例。无心力衰竭组患者1 478例,男482例,女996例;年龄81.00(75.00,86.0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841例,股骨颈骨折6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心律失常和痴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死亡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因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5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至手术时间、合并内科疾病,以及入院时血红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营养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筛查患者术后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内固定术后2年内共27例(20.0%)患者死亡,其中16例(11.9%)于术后1年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内科疾病数量、入院时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是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合并2种以上内科疾病和术前白蛋白35 g/L是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高,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尤其是高龄、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和低白蛋白患者,应综合评估围术期风险,加强围术期管理,以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不同部位的髋部骨折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折部位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髋部骨折患者667例,根据骨折部位将髋部骨折分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和股骨颈骨折组,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04例,男96例,女208例,平均年龄(80.33±7.94)岁;股骨颈骨折组217例,男74例,女143例,平均年龄(79.82±9.33)岁。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资料、术后死亡率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ASA分级、麻醉方式差异不明显,但入院至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术后1、3、5 d白细胞计数较高,血红蛋白、白蛋白较低。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期间、术后1、3、6、12个月内死亡率较股骨颈骨折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存活患者中,出院时、术后1、3个月股骨颈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恢复更为满意,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相比,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机体应激较大,但排除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后,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比,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良好,但手术后1年,两者功能恢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0岁)资料,分析术后1年死亡率,通过病历总结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前合并疾病及其数量、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白蛋白、血钾、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患者161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1年累计死亡20例,死亡率为12.4%。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分型、术前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术前合并疾病的数量、术前白蛋白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以及术前白蛋白<35 g/L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术前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危险因素。改善术前健康情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防治术后并发症以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内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行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0岁)资料,分析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及其数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疏肝解郁健脾补血降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谵妄发生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80例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及安慰剂组:治疗组患者90例,服用加味逍遥散,其中男32例,女58例;年龄(72.12±4.92)岁;股骨转子骨折67例,股骨颈骨折23例;35例行动力髋螺钉固定,31例行髓内固定,2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安慰剂组患者90例,服用安慰剂,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72.91±5.43)岁;股骨转子骨折69例,股骨颈骨折21例;其中37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0例髓内固定,2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部位、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红蛋白、术后C-反应蛋白、谵妄严重程度评分及谵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谵妄恢复正常,治疗组中术后谵妄12例(13.33%);安慰剂组术后谵妄39例(4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两组监测指标对比:术后疼痛评分(P=0.002)、术后血红蛋白(P=0.012),术后C-反应蛋白(P=0.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逍遥散通过其疏肝解郁、健脾补血之效,达到降低术后疼痛、炎症刺激及补充血容量的目的,能够明显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比较,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纳入69例。按照骨折类型分为股骨颈骨折组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解剖部位以及术前合并症等基本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 结果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8)岁(男性10例,女性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10)岁(男性12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238.33±97.82)ml ;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44.80±130.01)ml,P<0.05]、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14.46±130.30)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459.73±173.34)ml,P<0.05]、显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77.78±27.29)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160.42±51.03)ml,P<0.05]和总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92.24±133.62)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620.15±171.11)ml,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半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术)较股骨颈骨折组(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有较多的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P<0.05)。但两组内不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更多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在临床诊治中,尤其需要更加重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指导临床预判输血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1月1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出输血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模型效能进行评定。[结果] 174例患者中,79例围手术期输血,占45.40%。单项因素比较,与未输血组相比,输血组患者年龄更大、不稳定型骨折占比更高、ASA分级更重、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入院时Hb和HCT更低、Cr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66,CI=1.011~1.124)、术中出血多(OR=1.007,CI=1.003~1.011)、入院时低血红蛋白(OR=0.924,CI=0.899~0.950)、扩髓(OR=5.147,CI=1.472~17.994)是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逻辑回归结果所得的输血预测方程准确度为79.30%,临界值为0.595,敏感度为78.50%,特异度为81.1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高龄、术中出血多、扩髓、入院时低血红蛋白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输血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判断是否输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研究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5例,其中男61例,女64例,平均年龄(65.2±7.6)岁。收集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及诊断。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7例患者(21例次)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髋臼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14例次、股骨柄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1例次、重度贫血及输血4例次、脑梗死1例次和肺炎1例次。所有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正常康复。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和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贫血组和无重度贫血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后重度贫血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存在一定的假体周围隐匿性骨折风险,但是该种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不影响术后正常康复。同时,术后贫血仍然是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股骨外侧壁的完整性对髓内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方法:采用成人尸体同侧股骨标本12具,均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 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外侧壁完整PFNA组、外侧壁完整PF-LCP组、外侧壁破损PFNA组、外侧壁破损PF-LCP组,每组3具,4组股骨标本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进行压缩载荷实验,观察股骨标本的最大载荷力,并用游标卡尺测量骨折断端的压缩前后的间隔位移及骨折远、近端沿粗隆间的滑动位移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外侧壁完整PFNA组的最大载荷力大于外侧壁完整PF-LCP组,并且外侧壁破损PFNA组的最大载荷力也大于外侧壁破损PF-LC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前4组股骨标本的骨折端间隔距离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后外侧壁完整PFNA组的骨折端间隔距离、压缩前后的骨折端位移及骨折远、近端的滑动位移与外侧壁完整PF-LCP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侧壁破损PFNA组的骨折端间隔距离、压缩前后的骨折端位移及骨折远、近端的滑动位移均小于外侧壁破损PF-LC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强的载荷力,股骨外侧壁完整时髓内与髓外固定均有较强的稳固性,但股骨外侧壁破损时髓内固定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可见髓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2.
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永清  阮朝阳  项昶  张纲  朱群威  钱铮 《中国骨伤》2013,26(10):833-83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ur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高龄(80~9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54例(PFNA组),男22例,女32例;采用传统开放复位钉板内固定术32例(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再次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8例,女284例;年龄65~97(75.5±7.5)岁;股骨颈骨折19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61例;按照术后健侧髋部是否存在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类型、初次治疗方式、骨密度、医疗依从性、术后是否短期谵妄、伤前是否并存内科疾病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应用单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健侧骨折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52例患者中42例发生健侧髋部骨折,发生率为9.3%,两次骨折发生相隔时间平均(2.9±2.1)年。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骨密度、医疗依从性、术后短期谵妄、伤前合并内科疾病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4.227)、骨密度(OR=4.313)、合并内科疾病(OR=5.616),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级低(OR=3.891),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骨密度、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级低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3年内要加强内科疾病的治疗,抗骨质疏松,改善髋关节功能,以预防健侧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回顾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优缺点,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策略。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6例行内固定手术,其中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固定(DHS组)165例,男78例,女87例,年龄38~98岁;股骨近端解剖钢板(anatomic plate)固定(AP组)103例,男48例,女55例,年龄39~89岁;可膨胀股骨近端钉(proximal femoral nail)固定(PFN组)58例,男31例,女27例,年龄41~92岁。根据Evans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分为I、II、III、IV型及逆粗隆间骨折共5型,各组病例数分别为DHS组(12、35、61、42、15),AP组(9、23、38、25、8),PFN组(6、13、21、13、5)。比较上述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DHS、AP和PFN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组较DHS、AP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术后功能恢复好,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明显多。各组手术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膨胀股骨近端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龚延海  丁国正  程文静 《中国骨伤》2022,35(11):1070-1073
目的: 探讨初次转子间骨折时腰大肌区域面积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7例在首次骨折时进行腰椎及髋部CT扫描,根据对侧髋部是否发生骨折分为两组,其中对侧髋部骨折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82.30±5.66)岁;非对侧髋部骨折组74例,男32例,女42例,年龄(79.70±5.84)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血白蛋白值,骨折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Barthel指数、术前合并内科疾病,以腰大肌指数(Psoas major index,PMI)比较两组术前CT腰大肌面积,评估初次骨折时腰大肌面积与对侧髋部骨折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2年以上,两组的P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PMI与对侧髋部再次骨折的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641,P=0.018)。结论: 对侧髋关节骨折患者腰大肌区域面积存在差异,故腰大肌面积可作为对侧髋部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比较动力髋钢板(DHS)、PFNA、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1例,女65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分别采用DHS(A组,80例)、PFNA(B组,36例)、InterTan(C组,20例)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2.5~14个月,平均4.1个月。B、C组与A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发生、骨折固定失败例数、Harris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的髋内翻及骨折畸形愈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均优于DHS,而InterTan在粉碎、复杂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更优于PFNA。  相似文献   

17.
卢冰  刘攀  王跃  袁加斌  魏丹 《中国骨伤》2015,28(11):1032-1036
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易被忽略的隐性失血现象,通过改善围手术期的治疗方式来保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髓内钉固定治疗的99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47例,女52例),其中围手术期采取输血支持47例(输血组),未输血患者52例(未输血组),根据Gross方程,用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压积(HCT)来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评估该类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结果:未输血组(男22例,女30例)手术时间为(62.13±4.01)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215 ml;术前Hb(103.22±9.01) g /L,术后(81.13±6.20) g /L;术前HCT(96.93±3.38) I/L,术后(308.00±11.81) I/L.输血组(男25例,女22例)手术时间为(60.12±3.27)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96 ml,平均输血量621 ml;术前Hb(92.15±5.46) g /L,术后(95.20±8.93) g /L;术前HCT(96.52±3.63) I/L,术后(392.70±14.03) I/L.按Gross方程计算,未输血组和输血组围手术期失血总量分别为(937.29±63.04) ml和(706.43±35.02) ml,其中隐性失血量占较大比例。术后1、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输血组优于未输血组,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因贫血导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机对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超  傅士平 《中国骨伤》2017,30(7):602-606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折受伤到手术开始时间的不同节点(72 h、96 h)分为72 h组、72~96 h组及96 h组。比较不同手术时间节点分组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手术时机(72 h、72~96 h、96 h)组别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分别为1.8%、8.1%、10.3%。72 h组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低于72~96 h组和96 h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前合并疾病及手术时机是影响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能降低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患者年龄越大、术前疾病越多及手术延迟越久则术后1年内死亡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9.
王雨辰  俞伟忠 《中国骨伤》2019,32(9):837-841
目的:评估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8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按处置方案不同分为加速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40例,加速康复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78.5±9.1)岁;传统康复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80.6±8.1)岁。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发症发生、入院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改良BADL量表评分。结果:80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4±2.6)个月。加速康复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组入院至手术时间(1.48±0.51) d,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4.35±1.55) d(t=11.185,P<0.01);加速康复组住院时间(6.4±1.1) d,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9.9±1.9) d(t=9.958,P<0.01)。术后12个月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方案在老年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