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肠菌群对两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外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ng X  Pang Q  Wu X  Zhang N 《卫生研究》2010,39(5):611-614
目的探究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被发酵利用的规律。方法以直肠菌群为研究对象,以去淀粉麦麸和甘蔗渣分别作为底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体外发酵,分别在发酵0、4、8、12和24h取样,测pH、运用选择性平板计数、气相色谱测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以去淀粉麦麸和甘蔗渣为底物的发酵培养基在发酵24h后,pH分别降到了5.35和5.43;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拟杆菌属以及总厌氧菌的数量在两种底物的培养条件下不同的时间段数量变化均不显著;去淀粉麦麸和甘蔗渣两种底物均能被肠道菌群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在发酵24h后丙酸含量最多,且分别为0.58和0.56mg/ml;乳酸在发酵过程中被积累并能被一些肠道菌利用而消耗减少。结论不溶性膳食纤维能被肠道菌群利用,并且在发酵过程中可能有不同菌属的生长演替。  相似文献   

2.
麦麸膳食纤维清除羟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欧仕益  李炎 《营养学报》1999,21(2):191-195
探讨人体摄入麦麸膳食纤维后膳食纤维上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动态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模拟试验测定麦麸膳食纤维发酵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麦麸膳食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发酵后,结合于其上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阿魏酸和黄酮类物质能部分释放出来,麦麸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阿魏酸释放率分别为86.7%和67.9%,黄酮类物质的释放率分别为13.7%和11.7%。这些自由基清除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得发酵液具有强烈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结论:结合于膳食纤维上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物质可能在防治结肠癌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糊粉是从小麦麸分离出的、很有开发前途的膳食纤维资源。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从小麦麸及小麦糊粉的抗氧化、抗自由基、影响肠道菌群、对胆汁酸的作用以及减少肠道内致癌物质的生成等方面,综述了小麦麸及小麦糊粉在抗衰老和预防某些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早产低体重儿静脉营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及传统两种静脉营养早产低体重儿的疗效。【方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1周内营养摄入及2周内体重增长情况、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结果】早期静脉方案生后1周内每日摄入的热卡量、2周内平均增重均高于传统静脉方案(P<0.001);两组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无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静脉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武汉市武昌区孕妇孕中期营养摄入状况,为制定孕妇合理膳食干预措施保障胎儿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记录孕妇在被调查前24 h内所摄入的各种食物种类和数量,录入营养分析软件.结果 能量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基本满足机体需要,实际摄入量分别占推荐摄入量(RNI)的88.00%、107.04%、96.66%、83.44%;铁、锌摄入量分别占RNI的96.32%、86.91%;钙,镁,维生素A、C、B1、B2摄入不足的人数比例超过50%;胆固醇摄入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人数比例为82.18%;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分别占脂肪酸摄入总量的29.67%和70.33%;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配比为22.08∶38.28∶39.64.结论 孕妇对孕期营养方面的认知存在不足.矿物质铁、锌摄入充足,钙和镁摄入不足;维生素摄入不足,胆固醇摄入过量;脂肪酸配比不合理,早中晚三餐配比不合理.必须从扩大社会宣传力度、壮大营养保健专业队伍入手,提高孕妇对合理的膳食营养摄入认识.  相似文献   

6.
茶叶: 有人将茶叶拌于饲料中,喂给身上有癌细胞的小白鼠,结果发现3周后癌细胞受到抑制有所减少.另据报道,茶叶中的某种物质经血液循环可抑制全身各部位的癌细胞. 麦麸: 麸皮不仅能辅疗糖尿病、血胆固醇、血脂过高、便秘、肥胖症、龋齿等病症,还可预防肠癌的发生.麦麸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不溶性纤维,能稀释肠道内的多种致癌物质,加快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促使排便,减少致癌物和肠道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都市孕早期妇女蔬菜和水果摄入与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104例成都市孕早期妇女,使用膳食频率问卷收集其蔬菜和水果摄入情况,并分别依据蔬菜、水果摄入量中位数将孕早期妇女分为摄入量高组和摄入量低组。使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孕早期妇女粪便样本肠道菌群,比较组间肠道菌群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探讨蔬菜、水果摄入和孕早期妇女肠道菌群的关系。结果 孕早期妇女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中位数分别是90.0 g/d和200.0 g/d。孕早期蔬菜、水果摄入高低组孕早期妇女肠道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无统计学差异。LEfSe分析显示,孕早期妇女多个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在蔬菜、水果摄入量高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和能量摄入后,孕早期妇女蔬菜摄入量与Eubacterium siraeum group相对丰度呈正比(β=0.007, P=0.012),与Bacteroides相对丰度呈反比(β=-0.167, P=0.023);水果摄入量与Ruminococcus gnavus group相对丰度呈正比(β=0....  相似文献   

8.
药物与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利用之间常有双关系:一方面,某些药物的使用常可导致机体对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由于药物与营养素肠道内发生多种物理化学反应降低了维生素、矿质或药物的吸收量,如果药物引起的营养素吸收碍持续发生而未得到及时补充,则体内营养素将生耗竭,这种耗竭不仅取决于药物剂量、摄入持时间、摄入频率,还取决于是否与食物一起摄入;外,药物还可以抑制营养素的新陈代谢或促进肾排泄,膳食营养素的缺乏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这些都使机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另一方面,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对药物的使用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肠道不仅是一个消化器官,而且在能量控制和糖内稳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肠道糖异生通过门静脉葡萄糖感受器,信号转导控制食物摄入,从而控制能量摄人,维持血糖稳定,通过增加全身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糖代谢的内稳态.另外,术前禁食能够诱发肠道糖异生,影响糖代谢,加重术后胰岛素抵抗.术前禁食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妊娠期糖尿病(GDM)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GDM孕妇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及24 h回顾性膳食调查,分析其膳食结构及各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结果 调查195例GDM孕妇中,孕前体重超重占19.4%,低蛋白血症占6.3%,贫血占3.1%,血脂异常普遍;膳食调查结果与有关饮食控制标准比较,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偏高,蛋白质摄入量不足;部分微量营养素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粗杂粮摄入量少,大豆类摄入不足;水产品摄入量高于畜肉类,油脂类摄入普遍偏高.结论 GDM孕妇膳食中能量摄入偏高,3大营养素供热比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应强化GDM孕妇健康教育工作,及早进行合理膳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纤维与肠道     
纤维是胃与小肠对摄入植物中不能消化部分的总和,其主要组成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藻酸盐和木质素。除木质素外全是多糖。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对肠道的化学作用,在某些方面是有区别的。如果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但麦麸则不能。它们的作用决定于物理性质,颗粒大小以及和其它纤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决定于肠道菌群和胆汁酸。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们,在过去的500年间逐渐降低了对植物纤维的摄取,而增加了蔗糖和精制谷类的消费量。随食品消耗模式改变的同时,发生了一些难于解说的结果。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不同成分对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扬  李珏声 《营养学报》1997,19(2):182-185
在雌性大鼠的高脂饲料中添加10%的膳食纤维,考察膳食纤维的不同成分麦麸、果胶、纤维素对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理。实验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40只刚断奶雌性Wistar大鼠喂养三个月后,用阴道涂片法对大鼠进行性周期的鉴定,选择同一性周期的大鼠采取血清,并同时收集尿样和粪样,使用放免法测定样品中雌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麦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及尿样中雌三醇都显著性地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而粪样中雌二醇的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说明麦麸能够通过增加粪中雌激素的排出量来降低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而果胶和纤维素的降低血清中雌激素含量的作用不显著(P>0.05)。膳食纤维对雌二醇、雌三醇的体外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麦麸的吸附作用最强,由于麦麸有很强的吸附作用,降低了肠道中雌激素的重吸收量,使随粪便排出的雌激素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因此,膳食纤维不同成分降低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作用的高低是通过影响雌激素的肝肠循环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尽管载脂蛋白A Ⅳ (apo AⅣ )表现出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本文重点综述其对摄食的短期与长期调节作用 ,其中包括作者领导的实验室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apo AⅣ是由人体肠道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啮齿类动物的小肠和肝脏均可分泌apo AⅣ ,但循环中的apo AⅣ主要来自于小肠 ,脂肪的吸收可明显刺激apo AⅣ的合成。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实验室最近发现在大鼠的下丘脑可以合成apo AⅣ。乳糜微粒的形成是肠道apo AⅣ形成的诱导信号。来自回肠的一种可能是酪氨酸 酪氨酸肽 (PPY)的因子同样也可增加肠道apo AⅣ的合成。apo AⅣ对食物摄入的抑制作用是通过神经中枢而介导的。脂肪的吸收可在短时间内刺激肠道apo AⅣ合成与分泌。因此apo AⅣ可能对食物摄入的短期调节发挥作用。另有研究表明apo AⅣ也涉及到对摄食和体重的长期调节作用。长期摄入高脂肪膳食可使肠道apo AⅣ对脂肪的摄入反应迟钝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期摄入高脂肪膳食的人和动物都易于发生肥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与肠道感染的关系,找出一般规律以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aGVHD患者44例,其中肠道未感染者24例,肠道感染者20例,对比分析其腹泻程度、持续时间、量及病原菌的分布,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肠道未感染者腹泻程度主要集中Ⅰ、Ⅱ度,分别占66.67%、25.00%,肠道感染者腹泻程度主要集中在Ⅲ、Ⅳ度,分别占45.00%、25.00%;腹泻持续时间及腹泻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道感染者粪便中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24.00%、22.67%.结论 aGVHD发生后肠道感染的比例明显增加,特别是重度aGVHD易引起真菌感染,提示护理人员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的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并就学龄前儿童不同种类食物摄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肥胖儿童作为研究组,按同性别、年龄±0.5岁非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儿童早晨新鲜粪便,使用粪便DNA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样本中粪便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肠道菌群检测。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通过儿童家长对入组儿童前1日摄入食物量进行调查,并根据《实用儿童营养学》相关标准对儿童每日食物摄入量达标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及食物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肥胖儿童(研究组)790例,男童458例,女童332例,平均年龄(4.15±0.54)岁;非肥胖儿童(对照组)784人,男童447人,女童337人,平均年龄(4.16±0.61)岁;2组儿童性别分布及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儿童的变形菌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含量在2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儿童的油脂摄入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蔬菜类、粮食类、奶制品类摄入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蛋制品摄入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01),肉类和蛋制品摄入超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01)。结论学龄前肥胖儿童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现象,以变形菌门含量升高为主,同时学龄前肥胖儿童相比健康儿童摄入油脂量过大,肉类和蛋制品摄入超标率较高,蔬菜、粮食和奶制品摄入不足,建议对肥胖学龄前儿童通过饮食结构调节或服用益生菌制剂的方式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期改善其肥胖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肠道疾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内就诊异常情况监测和报告系统”(简称“就诊监测报告系统”),对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世博园区内肠道疾病逐例登记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世博园区内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与最高气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世博园区内肠道疾病发病高峰在7~8月份,就诊病例以青年为主,15~39岁年龄组占50.53%;散客发生肠道疾病达11630例,占就诊肠道病例总数的71.87%;游客肠道疾病的日平均发生率为20.14/10万;世博园区内每日肠道疾病发生率与最高气温具有相关性;入园前可能的不洁饮食史是肠道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肠道疾病发病特征与上海市历年肠道疾病发病特征相符;在大型活动保障中,组织者应加强对活动场所周边地区餐饮行业饮食卫生的管理与督导,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及生大黄泡服对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名;对照组:手术后采用常规治疗;研究1组: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手术后24小时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针;研究2组:手术后在研究1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泡服生大黄.观察3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研究1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1),研究2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研究1组(P* *<0.01、P# #<0.01).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及生大黄泡服能促进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8.
<正> 人体肠道内共栖微生物可分二大类:一类对人体有益(如嗜酸乳杆菌类),另一类对人体有害(如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类),平时这二类微生物互相制约,处于平衡,肠道功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人体摄入大量有害病原菌或长期服用大量抗菌素时,都会使制约失调,平衡紊乱,而出现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目前,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有:1.  相似文献   

19.
可用平衡法和同位素法求得成人经消化道吸收的铅量。平衡法是测定经口摄入的铅量和从尿、粪中排出的铅量的方法。此法不能测出体内的内生粪铅(即主要经胆汁、胃、胰排泄而转移到胃肠道的内吸收铅),所以不能确定由肠道吸收入血的真实铅含量。同位素法则是追踪口服给予的同位素铅的方法,用此法可通过求出Pb/U的比值来估计内生粪铅。这里,P_b是内生粪铅的排出率,U是尿铅的排出率。Chamberlain等已用同位素法测得成人从肠道吸收的铅大约是经口摄入铅的15~20%。 幼儿经消化道吸收的铅量还只有平衡法的报告,其值约为40~50%,但未考虑内生粪铅排出量。至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咸阳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咸阳市居民燕麦食品的摄入情况。方法在咸阳市市区、郊区、县城随机抽取643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燕麦食品平均摄入量为54g/d;不同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摄入量较高的为燕麦片、麦麸饼干和燕麦面包。结论咸阳市居民摄入燕麦食品量不高,呼吁居民长期食用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