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研究用γ射线照射制备小鼠血虚证模型,通过四物汤及其三味药组方对血虚证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四物汤补血作用的配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四物汤全方治疗血虚证效果最好;作用靶点不同,四药的君、臣、佐、使含义各一。  相似文献   

2.
中医血虚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血虚证的现代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气血理论,而且对临床血虚证的诊断及治疗起着广泛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医学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血虚证实质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1 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 刘氏等应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的计算机软件,根据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所修订的血虚证诊断标准,对河北省承德地区及湖北省武汉市的17家单位的3312人进行了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血虚证的总体患病率为5.53%。与血虚证发病有关的8个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虚证病因学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对河北省承德地区及湖北省武汉市的十七个单位,进行了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在3312人中共查出血虚证患者183例,对其中配对完整的175对病例-对照资料,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以探讨血虚证的病因。研究结果肯定了中医血虚证的传统病因认识,增加了“药毒损伤”这一具有发病意义的因素,使血虚证的病因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4.
眼血虚证诊断依据及其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亢泽峰  庄曾渊 《中医杂志》2000,41(3):178-180
眼血虚证是血虚证的一种,是因血虚而引起的以眼部病象为主要表现的证侯。因眼部的血管是人体唯一能直接观察到的血管,从而扩大了中医四诊的范围。为研究眼血虚证提供方便,本文在回顾过去对其辨证诊断的认识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科学研究思路及方法作一些初步探索。1 眼血虚证诊断研究现状1.1 传统中医对眼血虚证的辨证诊断认识:依据眼部症状结合全身血虚证的表现进行诊断,这是传统中医眼血虚证诊断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症状:视物模糊或不  相似文献   

5.
发与血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文 《河南中医》1994,14(2):82-83
为探讨血虚证实质以及发与血的关系,本项研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力学强度、脆性测定原理及光学扫描电镜技术,提示血虚证患者头发强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血虚证患者的头发应力强度和应变强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其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毛小皮纹络紊乱,边缘不整、缺损,毛小皮剥离,洞状损伤,毛干鼓状膨大以及毛干赘生物等。这为血虚证提供了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虚证患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中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虚证患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地甘口服液治疗血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30例服用地甘口服液后的血虚证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周期素(CyclinD1)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和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血虚证患者细胞周期明显受阻,CyclinD1 mRNA表达下降,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经地甘口服液治疗后,骨髓细胞周期素基因转录的表达增加,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分化增殖加速,从而减少了骨髓细胞的凋亡,降低了细胞凋亡率.结论:血虚证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周期素及凋亡相关基因有关,地甘口服液能减少造血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分化成熟,使外周血不断得到更新,从而达到治疗血虚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十全大补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全大补胶囊对醋酸氢化可的松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有显著的提高;能增强环磷酰胺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能促进失血性血虚证小鼠RBC、Hb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试论脾血和脾血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俊峰 《广西中医药》1990,13(6):29-31,34
论述脾血之有无、脾血的生理病理和脾血虚等问题。认为脾血虚证的诊断应以血虚症状为主,并有脾虚之症。归脾汤为治疗脾血虚证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9.
血虚模型动物制备及当归补血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目的:对原有的血虚模型进行改进,并观察当归补血汤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酰苯肼60mg/kg和环磷酰胺160mg/kg联合造成小鼠的血虚状态。取血测定小鼠的外周血象,取股骨测定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及以电镜观察骨髓超微结构,观察模型小鼠的游泳时间、体温及放免法测定血浆 cAMP、cGMP的比值。同时观察了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证的作用。结果:当归补血汤能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的红细胞、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改善网织红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及骨髓超微结构,并能延长模型小鼠的游泳时间、升温体温、提高血浆cAMP/cGMP比值。结论:实验制备的血虚动物模型属于血虚证的范围,反映了血虚证的主要特征,可作为血虚证模型之一。当归补血汤通过补气补血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气血两虚状态。  相似文献   

10.
肾精、肾气及肾阴肾阳在血液的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临证治疗血虚证时可从肾脏论治:填精益髓以资血,补益肾气以养血,滋肾阴、温肾阳以生血.肾脏衰退可产生血虚证,反之血液亏损又可因血不养肾而引起肾血虚证.肾血虚证的病变特点在于骨、耳、发等失于肾血濡养而导致的腰膝疼痛无力、耳鸣或耳聋、白发或脱发等,且常与肾精虚、肾阴虚、肾气虚等证并存.  相似文献   

11.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治疗提供辨证依据。方法按Petersen等(1999)制定的诊断标准选择有记忆力下降主诉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历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拟订MCI的基本证型为肾虚证、脾气虚证、心血虚证、痰浊证、血瘀证、肝郁证,建立了包括西医量表及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观察表》,对入选的44例MCI患者进行辨证。结果44例MCI患者的最常见证候是肾虚证,其后依次是心血虚证、血瘀证、脾虚证、痰浊证,未见有肝郁证。而其中虚实夹杂者占68.2%,单证者占9.1%,2证者占34.1%,3证以上者占56.8%。MCI与正常组之间比较结果提示,两组之间心血虚证、脾气虚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的肾虚证、痰浊证、血瘀证及肝郁证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CI为本虚标实之证,在肾、心、脾3脏虚损的基础上,兼有痰、瘀等实邪。其中心血虚、脾气虚可能是认知损害的基本病理因素。这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客观资料,对探索有效中医干预途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物汤对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CD 34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60Coγ射线或环磷酰胺诱导的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CD34抗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血虚证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荧光标记小鼠骨髓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 测定CD34+细胞在骨髓有核细胞中的比例,同时做小鼠骨髓细胞 落培养。结果与结论:四物汤可促进血虚小鼠骨髓中干祖细胞增生,增加CD34抗原分子的表达,为四物汤治疗血虚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气虚、血虚、气血两虚与血红蛋白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13例气血虚证血红蛋白量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血虚证与气虚证相比,血虚证与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两虚证中则是以中重度为主,与气虚证、血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诊断气血虚证时,在证型上虽然有气虚证、血虚讧、气血两虚证的区分,但在治疗时都应采取气血双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四物汤中不同组分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晓钦  高月  梁乾德  谭洪玲 《中成药》2005,27(10):1189-1193
目的:探讨四物汤中不同组分对血虚小鼠模型造血功能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实验各组采用3.5Gy60Coγ射线全身一次照射制作小鼠血虚证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7 d,进行外周血象检测及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四物汤的多糖部分及非多糖部分均有补血作用.60%~80%醇沉物、80%醇沉上清部位正丁醇萃提物、80%醇沉上清部位乙酸乙酯、正丁醇萃提后剩余物均能升高辐射损伤性血虚证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数;但20%~40%醇沉物、40%~60%醇沉物及60%~80%醇沉物的补血作用均不及20%~80%醇沉物.芍药苷具有补血作用.结论:四物汤通过多成分、多环节改善血虚证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四物汤及其各单药对辐射小鼠骨髓造血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各单药对射线诱发小鼠血虚证骨髓造血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3.5或5.5Gy^60G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制成血虚证模型小鼠,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四物汤及单药对NFS-60细胞,外周血象,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及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四物汤,地黄,当归能升高辐射小鼠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增加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刺激NFS-60细胞增殖;白芍则降低外周血象,抑制NFS-60细胞增殖;川芎能增加造血细胞集落数,抑制骨髓细胞凋亡,结论:四物汤及各单药作用的靶点和强度不同,。其变化规律符合中医的君臣佐使理论。  相似文献   

16.
用寡核苷酸芯片研究血虚小鼠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佟丽  陈苏红  马增春  黄坚  丁雨  王升启 《中草药》2003,34(7):625-629
目的 应用细胞因子寡核苷酸表达谱芯片检测血虚小鼠不同脏器组织内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差异表达情况,寻找差异表达基因,为血虚证治疗药物机制研究及治疗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5.5Gy^60Co-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制备血虚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提取正常和血虚小鼠不同组织总RNA,反转录成不同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对扫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血虚小鼠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在各组织中共发现2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3类:促细胞生长或增殖,免疫调节,诱导血细胞形成或促造血祖细胞形成集落。结论 照射后上述细胞因子基因的下调,使机体的造血功能下降,造成血虚,证明细胞因子间形成造血调节网络,整体调节机体造血。这与中医的全局理论是一致的。实验证明应用芯片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血虚形成的机制是可行的,可为进一步的血虚证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赤白芍对血虚证动物模型补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基源和同基源赤、白芍对血虚证动物模型外周血象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其补血作用。方法:应用综合放血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常规及Na+-K+-ATP酶活性。结果:血虚证动物模型外周血象及Na+-K+-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变化。当归(2.4 g/kg)、野生芍药(2.4 g/kg)对血虚模型降低的RBC有显著升高作用,同时野生芍药(2.4 g/kg)对降低的HGB也具有显著升高作用。结论:当归(2.4 g/kg)、野生芍药(2.4 g/kg)对血虚模型有明显补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肝血虚证的主症、次症和舌脉表现,客观揭示肝血虚证的本质,以指导临床辨证,并为病证的规范化及客观化服务。方法:搜集古今文献及临床病案资料308例肝血虚证患者,建立数据库,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征询研究分析肝血虚证病位、病性特征。结果:肝血虚证主症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或雀盲、爪甲不荣、月经量少、经色暗淡、月经愆期;次症为胁肋隐痛、头晕、寐差、精神疲惫、肢倦乏力、面色萎黄、面白无华、耳鸣;若出现肌肉动、肢体拘急则为血虚生风证;舌脉为舌质淡白,苔薄白或白润,脉细、弦细、沉细或弱。结论:因子分析及专家意见征询可以应用于五脏系统病证规范化研究,可以为病证规范化提供方法学平台。  相似文献   

19.
血虚证是中医临床上常见证候,多由生血乏源、失血过多、肾精亏损、大病之后等引起。肿瘤是一种恶性消耗性疾病,二者在临床上经常同时出现。本实验旨在阐明血虚证与肿瘤发展的关系及四物汤的干预作用。材料与方法1·动物C57BL/6小鼠,体重(18±2)g,雌性,购于上海医学科学院实验动  相似文献   

20.
血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虚证是中医常见证候之一。近年来 ,陈如泉教授带领血虚证课题组对它的实质进行过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总结了我们课题组及部分国内同道近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报道如下。1 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刘卫民等(1) 对河北省承德地区及湖北省武汉市的17家单位的 3312人进行了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血虚证的总体患病率为 5 53% ,与血虚证发病有关的 8个有意义的因素按顺序分别是 :情感因素、饮食失宜、后天体质状况、疾病病程、失血病史、生育因素、药毒损伤及先天性体质。在年龄分布上 ,不同年龄组均可发病 ,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