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7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不稳定型骨折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从1986-1999年共收治骨盆骨折病人386例,对其中骨盆环遭受严重破坏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78例采用此支架治疗。 结果:平均随访3年零8个月,全部骨折骨性愈合,复位满意者65例,基本满意9例,有7例后遗创伤性骶髂关节疼痛。结论:骨盆外支架治疗骨盆骨折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特别适合骨盆骨折脱位致一侧半骨盆上移及合并出血性休克,多发性骨折,内脏损伤者。  相似文献   

2.
鞠光亚  张良  白刚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73-107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骨盆带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根据Majeed骨折评价标准评定,骨盆带固定2例,可2例;外固定架固定3例中良1例,可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0例中优9例,良1例。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盆不稳定型骨折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从1986年~1999年共收治骨盆骨折病人386例,对其中骨盆环遭受严重破坏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78例采用此支架治疗.结果平均随访3年零8个月,全部骨折骨性愈合,复位满意者 65 例,基本满意 9 例.有 7 例后遗创伤性骶髂关节炎疼痛.结论骨盆外支架治疗骨盆骨折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特别适合骨盆骨折脱位致一侧半骨盆上移及合并出血性休克、多发性骨折、内脏损伤者.  相似文献   

4.
张红卫 《中原医刊》2009,(10):26-27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器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急诊骨盆外固定架床边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27例均在入院1.5~6.5h控制休克,20例经床旁外固定术或床旁外固定加骨牵引术达到骨折间接复位至临床愈合,2例C2型及4例C3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96.3%。随访6~24个月,优良率92.3%。结论复杂骨盆骨折急诊床旁外固定术可迅速复位、固定,减少骨折端及盆腔出血,有利于早期纠治休克及进一步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多数病例可作为终末治疗手段直至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3月共收治16例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6例,Tile分类:C211例,C35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应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均获得11~18个月随访,平均14.8个月,定期摄骨盆正位X线片,随访复查未发现螺丝钉和接骨板松动、断裂等现象,无骨盆环明显畸形、骨折不愈合、双下肢不等长.其中外固定钉钉道处表浅感染3例,术后骶神经症状部分恢复.根据Matta评分标准,对术后骨盆X线片进行测量,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7%.结论 椎弓根螺钉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经骶骨骨折脱位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支架在非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一种急救治疗非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理想方法。方法 :应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非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 2 9例。结果 :无 1例死亡 ,术后随访 6~ 2 1个月 (平均 15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结合Matta( 1 ) 评定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优良率为 86.2 1%。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非稳定骨盆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 ,减少骨盆出血 ,具抗休克 ,固定可靠 ,复位较理想 ,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骨盆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 52例骨盆骨折,稳定型16例按骨折早、中、晚三期配合中医辨证用药保守治疗;21例严重骨盆骨折,及时休克治疗,处理合并伤,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术,4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52例患者中49例治愈,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3~36个月,所有骨折愈合,无骨盆畸形、尿道狭窄等后遗症.结论 及时补充血容量、多科协作、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环,能有效提高救治率,同时中药的应用对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罗晓东  叶茂 《海南医学》2004,15(7):61-6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4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病人 ,根据Tile’s分型及病人情况选择手术。多发伤、Tile’sB1型早期 (平均 8h)行骨折闭合复位及外固定架固定 ,单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sC型在伤后 5~ 7d行开放复位 ,用 3 .5~ 4.5mm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固定。结果 本组 3 8例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 2 4个月 ,骨折均愈合良好 ,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无论采取哪一种治疗方法 ,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 ,均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对75例多发伤伴骨盆骨折患者行骨盆骨折外支架固定术。结果:5例死亡,其中2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1例因脂肪栓塞死亡,2例伴发MOSF死亡。存活70例,随访4~30月,平均13月,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无跛行。结论:多发伤中骨盆骨折予外支架固定能固定骨盆环,减少出血,加强稳定,便于护理,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李明凯  张利   《中国医学工程》2012,(8):69+71-69,71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1年8月急诊治疗骨盆外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1-32min,平均23min。22例患者均于骨盆固定术后3-7h休克纠正,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3例C型骨折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行内固定治疗,余18例以床旁外固定或外固定器加骨牵引为终末治疗手段,无外固定架松动、脱钉、断钉等发生,未发生骨折再移位、不愈合及迟缓愈合。疗效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盆外固定器可迅速减少骨盆容量,有效控制出血,整复、稳定骨折及脱位,避免周围组织再损伤,操作时间短,创伤小,部分患者可为骨盆骨折终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外固定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32例(Tile 分型B型18例,C型1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32±8(21~56)岁。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15例,急诊应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22例中16例急诊外科或泌尿科手术,10例1-7天内应用外固定架固定,4例二期改用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将15例休克患者24小时内补液及输血量与1993年1月~1998年1月治疗的13例未早期应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骨折的休克患者补液及输血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随访34.7±14.57(6~66)个月;6~8周后扶双拐下床行走,12周后拆除外固定架,所有骨折均愈合。其中7例后遗症:3例长期腰骶痛,1例Morel-Lavallee损伤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力4级、胫前肌及伸趾肌肌力2级、足下垂、结肠腹壁造口术及腰骶痛,3例勃起功能障碍。本组15例休克患者24小时补液3785.0±1239.35ml、输入全血和/或成分血1030.00±546.35ml,与1993年~1998年组13例休克者24小时平均补液5801.54 ± 783.86ml/人、输血5801.54 ± 783.86ml/人对比,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补液=0.000;P输血=0.000)。 结论:外固定架早期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对循环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亦可作为骨盆骨折最终固定物,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优点,可于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s are often treated in hospitals without the capacity to implement an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ORIF). This often leads to pelvic malunio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shock or even death due to uncontrollable pelvic hemorrhage and unstable hemodynamic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ole of early external fixation (within 7 days) for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32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treated with early external fixation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10 (Tile type B: 18 cases; C: 14 cases). The study comprised 28 males and 4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32±8) years (range, 21–56 years). Of these patients, 22 were treated with emergency pelvic external fixation and 10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within 1–7 days. Fifteen cases suffered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fluid infus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s within the first 24 hours of these shock patients with another cohort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out early external fixation from January 1993 to January 1998.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was (34.7±14.6) months (range, 6–66 months). Six to eight weeks after external fixation, patients could walk with crutches; by 12 weeks, external fixation was removed and all fractures had healed. Seven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equelae, including 3 patients with long-term lumbosacral pain, 3 patient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1 patient with Morel-Lavallee les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The 15 shock patients in this study (2005–2010 group) required significantly lower volumes of fluid infus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Pfluid=0.000; Ptransfusion=0.000) as compared to the 1993–1998 cohort.
Conclusions  The early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ixation in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patients positively affects hemodynamic stability, with outstanding efficacy as a final fixation option for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中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创伤分类,对从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6例进行分类并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36例,术后3d死亡1例,失访2例,33例获得3~24个月随访,总优良率为84.8%(28/33)。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特别是合并循环不稳定者,必须在伤后早期妥善固定这一概念和做法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骨盆骨折大出血得不到控制,以致休克程度加重,引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在急诊科救治时及早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至关重要。同时,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便于护理早期离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和并发症处理。方法:对9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h死亡2例,均为多发创伤并失血性休克,96例进行6-24个月随访,出现盆部并发症5例。按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4.8%。结论:应重视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手术治疗,防治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双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严重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应用双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多段严重胫腓骨骨折的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的52例。均为较复杂的多段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急症清创手术双臂外支架固定。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8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愈合率92.3%。4例骨折不愈合,针孔感染4例11孔,深部感染2例,固定针松动3例,经针对治疗后并发症治愈。结论:双臂外固定支架对于多段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金林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11-1313
目的:总结多发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79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9例病人,按Kirkpatrick创伤指数标准评定,平均分22分。静脉快速扩容179例,气道处理48例,辅助呼吸9例,颅脑手术21例,剖胸探查17例,剖腹探查28例,胸腔闭式引流20例。死于颅脑损伤6例,创伤性休克8例,失血性休克4例,骨盆骨折2例。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判断病情,合理把握抢救顺序,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及时手术及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完善创伤急救体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5月,平均16.3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根据影像学Matta法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优48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7%.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宜尽早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病情平稳后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治疗.早期及时的复苏、序贯合理的固定技术以及循序渐进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是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光汉  于仲嘉  鲍琨 《上海医学》2002,25(12):749-751
目的 评估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急诊遇到的闭合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必要时配合皮瓣转移或移植。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1992-1995年,我院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新鲜胫腓骨骨折100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外固定支架对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对无理想固定器械又不宜作内固定的粉碎性骨折,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27例)和常规复苏组(24例),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2 089 ml,复苏时间102.72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98.36 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2 965 ml,复苏时间246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79.90 g/L。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骨盆骨折早期救治的方法。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对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外固定,同期或分期处理合并损伤抗休克治疗,并对其疗效观察。结果1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或无其他脏器损伤患者,经4~13个月随访,无死亡病例,骨盆骨折愈合良好,无骨盆明显倾斜,患肢短缩〈1cm,1例出现钉道感染,2例长时间行走后出现骶髂部疼痛。结论早期外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操作简单,能迅速完成,可有效控制出血,利于抗休克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