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收集1980年以来有关肺气虚的现代研究资料,对肺气虚的实质研究作一综述。供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1肺功能改变王会仍等[1]。将慢阻肺患者分为肺气虚组及肺气未虚组,分别测定肺功能,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肺气虚组的肺活量、肺最大通气量、第1秒时间肺活量、肺中期流速变化均比止常组低。肺活量的流速一容量曲线变化在肺气虚组全部异常,气道阻力有34%异常,而肺气未虚组则全在正常范围;残气/肺总量百分比肺气未虚组高于正常人,但较肺气虚组明显降低。王素黄等[2]观察106例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情况.发现肺气虚型有轻度低氧血症和…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24-2225
目的:探讨寒环境因素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肺组织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邪组、肺气虚组、肺气虚加寒邪组,每组10只。肺气虚组模型复制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与烟熏的复合方法。造模28 d后,肺气虚加寒邪组与寒邪组给予寒环境7 d,4 h/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组、寒邪组和肺气虚加寒邪组大鼠肺组织中(RSV)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寒邪组、肺气虚组比较,肺气虚加寒邪组肺组织中(RSV)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1肺气虚模型大鼠肺组织中(RSV)含量增加;2人工模拟寒环境会引起正常及肺气虚大鼠肺组织中(RSV)含量增加,对肺气虚大鼠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肺气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探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了解肺气虚证患者(哮喘、慢支)的免疫学表现。分组:共分四组进行观察,分别为肺气虚哮喘组、肺气虚慢支组、多脏器虚慢支组和健康对照组。观察指标:血清IgA、IgG、IgM、唾液SIgA、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CD8。结果:与健康组相比,三组患者均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肺气虚慢支组的免疫功能要好于多脏器虚组:肺气虚慢支组和肺气虚哮喘组的免疫功能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肺气虚与肺扫描、肺功能的关系(附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肺灌注扫描、肺功能检查,对50例慢性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的肺气虚者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肺气虚”的肺血流情况与肺通气功能,从客观指标上说明“肺气虚”的实质。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哮喘病肺气虚与气道反应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造反应性是指各种刺激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倾向。一般认为,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病理特征之一。中医认为,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肺的虚实变化对哮喘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肺气虚是哮喘病变机制的关键一着。为明确哮喘病中肺气虚的现代病理生理基础,为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部分客观依据,我们以气道反应性为客观指标,对一些肺气虚型哮喘息者进行了检测,并与肺气未虚的哮喘息者和部分健康人群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测试对象:受试对象43例,随机分成3组,即健康组、肺气虚组和肺气求虚组。…  相似文献   

6.
肺气虚证之古训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南 《江西中医药》1999,30(6):49-50
阅中医古代文献,笔者深感古人对肺气虚这一常见病证论述颇深颇精,可使今人发蒙解惑,故有意作一归纳并析之,以与同道共习。纵观肺气虚之古训,此证可呈现肺气不足、肺气虚冷、肺气脱陷3个不同的病理阶段,其病势递增,现分而论之。1 肺气不足《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肺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气虚型与呼吸肌力和呼吸驱动的关系.方法对48例COP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组为肺气虚型和肾气虚型,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MVV)、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和口腔阻断压(P0.1),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MVV)明显下降(P<0.01),其中肾气虚组与肺气虚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COPD肺气虚组MIP下降(P<0.05),而MEP无明显变化(P>0.05);肾气虚组MIP、MEP均下降(P<0.05);COPD患者无论肺气虚组,还是肾气虚组,其P0.1均升高(P<0.05).结论COPD肾气虚患者与肺气虚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更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但是两者的呼吸驱动均增强,表明无论是在通气功能,还是在呼吸肌疲劳方面,肺气虚到肾气虚均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对92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局部某些病理改变的初步观察结果。发现正常人鼻粘膜脱落细胞以鳞状上皮细胞占优势,而患者以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占优势,肺肾两虚型者较肺气虚型者更为明显。患者纤毛细胞脱落愈多,"易感冒"的发生率也愈高。患者鼻分泌物中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肺气虚者较肺肾两虚者为明显。患者与对照组间 SIgA 水平无明显区别,但肺气虚组较对照组为高,肺肾两虚组较肺气虚组显著低下,文中并对上述改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蛋白质芯片技术对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的研究意义以及两证的血清IL-1β、IL-8、TNF-α表达水平。方法:将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的血清通过Array-ELISA蛋白芯片平台检测。结果:COPD肺气虚组、COPD肺阴虚组、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肺气虚组与COPD肺阴虚组、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与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比较,COPD肺阴虚组和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肺气虚组与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COPD肺阴虚组与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比较,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肺气虚组、COPD肺阴虚组、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点的灰度值(发光信号值)明显比健康组点的灰度值高;COPD肺阴虚组和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点的灰度值比COPD肺气虚组和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的高;COPD肺气虚组点的灰度值与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的、COPD肺阴虚组点的灰度值与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的相近。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用于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是可行的;肺气虚和肺阴虚证是一种慢性以肺部为主的全身炎症综合症,且肺阴虚较肺气虚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患者虚证证型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药物干预后艾滋病(AIDS)患者中医虚证证型的分布. 方法 对243例接受HAART药物干预的AIDS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对中医虚证证候分布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筛选出频次出现较高的虚证证候,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结果 AIDS患者虚证出现最多有124例占51.0%,主要为脾肺气虚证(23例),肺气虚弱证(17例),脾气亏虚证(8例);肺气亏虚患者的CD3+、CD4+、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均最高,CD3+、CD4+计数与脾气亏虚和脾肺气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亏虚患者的病程最短,脾气亏虚和脾肺气虚患者的病程较长,3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HAART治疗的AIDS患者虚证具有复杂的特点,涉及脏腑主要为脾肺两脏,脾肺气虚为最常见的虚证证型,肺气虚弱证患者疾病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1.
肺阳的概念及其与肺气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代医籍在论述肺之生理病理或肺病的辨证论治时,多言肺气、肺津或肺阴,很少提及肺阳.究其原因,可能是以肺气代替肺阳,而将肺气虚与肺阳虚混同,"肺在病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肺阳的升散作用,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肺的阳气不足即指肺气虚,而不再单论肺阳虚.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机体的抗病能力,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肺为气之本","诸气者,皆属于肺"。可见气与机体抗病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以肺气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先后从多方面对肺气虚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初步证实了肺气虚时机体在许多方面确实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肺气虚的实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使肺气虚的诊断更为客观和定量化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兹将这方面的工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气管炎系多年反复发病,本虚标实,其病理特点为咳喘日久,耗气伤津致肺气虚;肺气虚损不化水液,聚湿生痰,痰湿蕴结中焦又伤脾;脾气亏虚,运化失职,后天失养,穷必及肾又造成肾气虚。肺气虚而不敛、脾  相似文献   

14.
慢性咳喘病中医辨证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咳喘病是以咳嗽、喘、哮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喘证”、“哮证”等范畴,现代医学多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在中医临证过程中,我们发现慢性咳喘病中医辨证基本有一个由实证(肺气未虚)逐渐发展到一脏虚(肺气虚)、二脏虚(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检索国内近20年(1996~2015年)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的有关报道,统计分析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纳入的268篇文献中共出现42个证型,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个证型分别是肺脾两虚证、肺气虚证、气虚痰瘀证、肺脾肾虚证、肺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其累计频率为86.8%。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证候以虚证、虚实夹杂证为主。单纯虚证以肺脾两虚证、肺气虚证、肺脾肾虚证最常见;虚实夹杂证主要为气虚痰瘀证;实证中以痰瘀阻肺证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从瘀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 ,其病机大多以外邪犯肺、痰浊阻肺、正气亏虚为主。笔者通过十余年临床观察 ,认为“血瘀”贯穿于此病的整个病程之中。故临床上辨证应用化瘀法非常重要 ,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1 瘀血的形成1 1 久病肺气虚致瘀 肺主表、卫外 ,故外邪入侵 ,首先犯肺 ,致肺气宣降不利 ,久则肺虚而主气功能失常 ,肺主气 ,为诸气之枢 ,肺气通调 ,则全身气机畅达 ,而久患肺病 ,肺气必虚 ,肺气虚 ,则无力助心行血 ,从而形成血瘀。1 2 痰浊致瘀 痰的产生 ,病初由肺气郁滞 ,脾失健运 ,津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检索国内近15年(1996-2010)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杂志肺心病缓解期研究的有关报道,统计分析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纳入271篇文献中共出现62个证型,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项证型分别是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肺气亏虚、阳虚血瘀、肾虚失纳、肺脾两虚、痰热壅肺和水凌心肺,其累计频率为89.1%。结论:肺心病缓解的中医证候以单纯本虚为多,本虚标实和标实证候也不少见。本虚以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肺气亏虚最为常见;本虚标实以气虚血瘀证较常见;单纯实证以痰瘀互结证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脏腑虚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COPD稳定期脏腑辨证为肺气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肺脾肾虚)患者共58例,进行肺功能测定、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及运动心肺功能测定(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比较不同脏腑虚损程度COPD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静态肺功能结果比较发现,肺肾两虚(肺脾肾虚)组1s用力呼气肺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显著低于肺气虚及肺脾两虚组;随着脏腑虚损程度的加重,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逐渐降低;肺肾两虚(肺脾肾虚)组mMRC及CAT评分均较肺气虚及肺脾两虚组显著增高。运动心肺功能结果比较发现肺肾两虚(肺脾肾虚)组运动最大功率、最大公斤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显著低于肺气虚组和肺脾两虚组,最大氧脉博显著低于肺脾两虚组,氧通气当量显著高于肺气虚组和肺脾两虚组。结论:肺肾两虚(肺脾肾虚)型COPD患者在运动耐力、心功能及气体交换功能方面较肺气虚、肺脾两虚患者均显著下降,提示在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注重对肾的保护,防止疾病演变及肾,造成病情恶化加重。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在肺,涉及脾脏,病久至肾;病属本虚标实,肺气虚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初起肺津受损,久之伤阴,易产生血瘀,阻遏气机,致肺萎不用。众多医家都遵循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因病机,认为存在肺气虚、肾气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等证型,故给予补肺纳气、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治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肺结节(PN)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71例肺结节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肺结节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北京地区肺结节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肺结节的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浊、痰湿、气虚、血瘀和阳气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肺结节的中医证候以肺气虚证占比最多(34.3%),其余依次为肺气阴两虚证(19.2%)、瘀血阻络证(17.7%)、痰热郁肺(16.2%)、肝郁气滞(12.5%)。结论:肺结节的病位主要在肺,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可分为肺气虚证、痰热郁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瘀血阻络证,其中以肺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占比较高。在治疗和辨证过程中,要首重气阴两虚的问题,适时加用补气养阴,强肺气,润肺脉,使气血调达通畅,则邪无以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