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探讨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n=20)。在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中药组患者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冲洗种植周袋,同时以精细探针顺种植周袋壁缓慢插入至袋底,留置中药双黄补,缓慢后退探针使药物溢出至牙龈边缘;对照组患者采用3%双氧水、0.9%氯化钠注射液交替冲洗牙周袋,观察2组患者种植体治疗前后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采用Whatman1号滤纸条吸取治疗前后种植体周龈沟液(PISF),检测2组患者PISF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PIS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受试牙位牙周指数、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2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牙周指数(PPD、mSBI和mPLI)、PISF质量以及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药组患者PPD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双黄补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降低患者PISF中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联合奥硝唑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探讨该方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奥硝唑组、中药组和中药联合奥硝唑组(联合组),每组28例。对患牙进行基本牙周治疗(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后,对照组患者采用3%H2O2和0.9%NaCl注射液交替冲洗牙周袋,每周1次;奥硝唑组患者口服奥硝唑,每次1片,每日2次;中药组患者在牙周袋内注射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使药物溢出至牙龈边缘,每周1次;联合组患者在牙周袋内注射复合中药制剂,同时口服奥硝唑。各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数,包括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治疗1个疗程后各组患者龈沟液(PI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牙周指数、PISF中TNF-α和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PISF中PGE2水平降低(P<0.05);奥硝唑组患者PD和PISF中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mPLI、mSBI、PD和AL,PISF中TNF-α和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奥硝唑组比较,中药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mPLI、mSBI、PD和AL,PISF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患者mPLI、mSBI、PD和AL,PISF中TNF-α和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传统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联合奥硝唑对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最佳,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降低患者PISF中的TNF-α和PGE2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五倍子穿心莲内酯提取液联合超声荡洗和牙周内窥镜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过氧化氢(H2O2)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3组患牙均进行根管预备,术中分别使用蒸馏水、3% H2O2和五倍子穿心莲内酯提取液进行根管冲洗;根管预备完成后,使用超声荡洗并采用不同冲洗剂进行化学交替冲洗,封药,待炎症消除后封闭根管,且X线检查显示根管充填为恰填;3组患者均进行龈上洁治,在牙周内窥镜辅助下,进行龈下刮治,并分别使用不同的冲洗剂进行牙周袋内冲洗。各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数,包括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检测治疗1个疗程后各组患者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和GC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患者PD、AL和GCF中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mSBI、mPLI、PD、AL和GCF中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2O2组比较,实验组患者mSBI、mPLI、PD、AL和GCF中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药五倍子穿心莲内酯提取液联合超声荡洗和牙周内窥镜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并降低患者GCF中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口腔卫生宣教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牙周基础治疗后疗效维护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在接受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进行回顾研究。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专业检查和完成龈上洁治及较浅的龈下洁治治疗,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基础治疗后对其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对照组则不作此干预,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mPLI、mSBI的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首诊两组的mPLI、mSBI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复诊实验组的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牙龈出血指数(mSBI)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诊和末次复诊mPLI、mSBI女性均要优于男性。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对维护基础治疗后疗效起到稳定作用,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牙种植体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与牙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中骨钙素(OC)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标准,将30例51枚牙种植体分为牙种植体健康(HI)组、牙种植体龈缘炎(GI)组和牙种植体周围炎(PI)组,考察牙种植体周袋深度(P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和骨丧失(BL)情况,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PISF中OC水平。结果HI组、GI组及PI组牙种植体PISF中OC水平分别为(228.00±161.42)ng/ml、(241.48±141.09)ng/ml、(572.98±161.88)ng/ml,3组的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组OC水平大于HI组和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和G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水平同PPD、mBI、mPLI、BL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8,P<0.01;r=0.45,P<0.01;r=0.34,P<0.05;r=0.62,P<0.01。以OC水平≥410ng/ml作为诊断牙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截割点时,诊断实验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78%,阳性预报值为60%,阴性预报值为93%。结论PISF中OC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状况及骨组织的变化,并且有可能作为预测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7):1352-1355
目的:分析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疗效及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Βligand,RANKL)、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种植体周袋深度(peri-implant peripocket depth,P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cation sulcus bleedingindex,mSBI)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水平,并检测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RANKL及Shh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PLI、PPD、mSBI及BO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中CRP、TNF-α、IL-6、RANKL及Sh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治疗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其炎症反应状态,并可有效改善龈沟液中RANKL及Shh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氨酸喷砂对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探讨金银花连翘提取液用于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辅助作用,分析复合中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雷飞  倪菁  陶永炜  姜庆生  范晶  蔡卜磊 《西部医学》2018,30(11):1593-1598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对种植修复后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与种植体周围炎症及局部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80例牙列缺损并接受义齿种植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分为慢性牙周炎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完成后第1、3、6、12个月进行复诊,记录1年种植体的存留率。拍摄根尖片检测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量(MBL),记录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ELISA法检测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两组种植修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mPLI、mSBI、PD、MBL均呈升高趋势,不同观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种植修复后,慢性牙周炎组mSBI、PD、MBL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种植修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龈沟液中IL-1β、IL-6、MDA水平均逐渐增加,SOD、GP x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种植修复后各时间点,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中IL-1β、IL-6、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OD、GP-x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种植修复1年,各组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义齿种植短期内疗效可靠,但出现边缘骨吸收现象较为明显,种植体周围局部微环境存在炎症及氧化应激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行牙种植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感染控制。方法:选取进行牙种植手术的124例牙周炎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60例(植入种植体102枚)和对照组64例(植入种植体144枚),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感染控制,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进行全面的牙周检查,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感染事件发生率;术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和附着丧失(AL)。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植入了246枚种植体。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7%,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PISF、mSBI、PPD、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P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手术中合理的感染控制,能有效的降低牙周炎患者人工种植牙手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种植体周围炎中NF-κB的表达及其与RANK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行种植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45例(种植体61颗),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行种植治疗且无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患者45例(种植体52颗),纳入对照组。记录并对比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PPD)、牙槽骨丧失深度(DSB)、改良龈沟探诊出血指数(mSBI)和改良菌斑指数(mPLI),同时测定龈沟液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核因子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种植体周围炎及健康种植体的PPD、DSB、mSBI及mPL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214,0.233,0.257,0.313;P=0.012,0.011,0.008,0.024),且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龈沟液中NF-κB、RANK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872,1.017;P=0.001,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NF-κB及RANKL存在正相关(r=0.631,P=0.000)。结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NF-κB表达显著增高,且与RANKL存在明显相关,其随炎症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成人慢性牙周炎应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EA-S(elastase in supernatant)和细胞内弹性蛋白酶EA-P(elastase in the pellet)水平的变化。方法:挑选40例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将患者的左右两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实验组使用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实验时间持续4周,1周1次。对照组不使用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最后测试对比两实验小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EA-S和EA-P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龈沟液中EA-S和EA-P总量和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龈沟液中EA-S和EA-P总量和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和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应用对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在降低龈沟液中EA方面优于单纯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2.
种植体周龈沟液sICAM-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种植体周围组织在不同状态下的龈沟液 (PIS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的表达。方法 根据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和菌斑附着情况 ,将 30名患者的 5 1枚钛种植体分为健康组 (H)、龈缘炎组 (G)和周围炎组 (P) ,考察种植体周袋深度 (PPD)、改良菌斑指数 (m PL I)和牙龈出血指数 (GBI) ,用EL ISA方法检测 PISF中 s ICAM- 1的表达。结果  H组、G组和 P组的 PPD分别为 (2 .6 4± 1.0 0 ) mm、(3.6 5±0 .6 0 ) mm、(4 .39± 1.4 6 ) mm ,s ICAM- 1为 (348.10± 313.2 7) ng/m l、(898.30± 5 0 1.14 ) ng/m l、(114 9.36±10 35 .78) ng/ml,H组与 G、P两组之间的 PPD和 s ICAM- 1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无论是健康还是有炎症的种植体周围组织 ,龈沟液中均有 s ICAM- 1表达。菌斑的聚集可能是 s ICAM- 1表达上调的始动因素 ,炎症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 s ICAM- 1表达的上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龈下菌群中有益菌和可疑致病菌菌群失调的关系。方法:筛选16名患者的32枚种植体,按照自身对照的配对设计分为健康组和炎症组,观察指标包括PD、mPLI和GBI及牙种植体周围龈下菌群的构成比,细菌鉴定方法为PCR技术和微量生化实验。结果:炎症组和健康组的PD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炎症组中G-厌氧杆菌占44.86%,G^+兼性厌氧球菌占32.68%,健康组中则分别为17.41%和47.36%,其中Pg、H、Fn、Ss和Vp的构成比在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G^+兼性厌氧球菌和G-厌氧杆菌比例失调,尤其是有益菌和可疑致病菌的比例失调导致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二极管激光(Diode lase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龈下刮治和激光治疗,对照组常规龈下刮治。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两组检测牙周临床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实验组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极管激光联合龈下刮治能显著改善种植体周围炎症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机械刮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固齿丸促进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牙槽骨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33例GTR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常规进行术后维护,一组在常规进行术后维护后给予补肾固齿丸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摄数字化X光根尖片.借助治疗前后拍摄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应用ODIS-Ⅰ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测量牙槽骨吸收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补肾固齿丸治疗组患牙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表明比常规进行术后维护有更明显的牙槽骨再生.补肾固齿丸治疗组患牙的治疗前后牙槽骨吸收率的变化(即牙槽骨增长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常规术后维护组治疗前后的牙槽骨虽然有所增长,但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有促进引导组织再生术牙槽骨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牙列缺损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植入75枚种植体,另选择50例植入67枚种植体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并检测两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结果研究组75枚种植体中有2枚自行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97.3%;对照组无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7,P=0.098)。术后6个月研究组 mSBI 、PIS 、mPLI 、P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研究组龈沟 IL‐2、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种植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拟败毒清热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急性牙周脓肿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败毒清热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牙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点数(BO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D、CAL及BOP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败毒清热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急性牙周脓肿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牙周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