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省各地开展设备质量控制监测和场所防护监测现状,结合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报告,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的标准,开展各类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性能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调查表。结果 21.4%的监测点缺少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设备,不能开展质控检测,检测报告中存在不规范现象,调查的八类职业类别中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大,工业辐照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低,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不够。结论 增配质量控制监测设备,完善检测报告,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全面掌握所管辖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影像质量和机房防护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放射卫生监督工作。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威海市荣成市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疗机构X射线装置进行年度状态检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X射线机115台次,透视设备性能合格率高于X射线摄影机性能合格率。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2013年高于2010年水平,两年检测机房外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结论 县区乡镇医疗机构X射线机质量控制指标存在一定问题,基层放射诊疗监督管理下一步应重点完善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控制并普及放射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理使用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身体健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各级医院X射线影像诊断场所进行放射防护监测。结果 除某一级医院的一个监测点不合格外,其余均符合国家放射防护要求。结论 应加强对各级放射诊断机构的管理,确保医用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指标进行调查检测,以了解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依据和参考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放射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较高,二级以下医院合格率较低。结论 放射诊疗单位应加强对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重视与改进,基层医院需加强对X射线诊断设备的日常维修与更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49家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山西省各级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方法 依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对山西省部分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省管医院放射防护工作较好,场所合格率较高,但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管理较差;市管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一般,尤其是CT机房的防护较差;县管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较大,场所多为改建,防护差,防护意识淡薄。结论 各个级别的医疗机构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藏日喀则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记录,根据放射卫生相关标准规范对所选取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设备进行性能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检测设备13台,放射工作场所13个,合格率均为84.62%;其中DR合格率80%,CT合格率100%,影像增强透视机合格率为75%,不合格主要指标为DR的曝光时间指示偏离和影像增强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个人防护用品平均配置率1.3件/台。结论 调查的5家医疗机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足,工作人员防护意识缺乏;场所防护和设备性能检测均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建议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管理与检测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原某军区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状态,提高放射防护水平。方法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该军区各级医疗单位的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状态检测。结果 经质量控制状态检测,该军区X射线摄影设备合格率为84.7%,透视设备合格率为92.4%,总合格率为88.7%。未发现不同级别医疗单位间合格率的差异。结论 该军区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医疗单位,特别是低级别单位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某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收集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机构设备进行检测。结果 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配有放射诊疗设备754台,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男女比例3∶1;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5%、78%、98.4%;全部机构均配置了防护用品,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项目符合率分别为97%和94.1%;随机抽取的17家放射诊疗机构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1.8%,放射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8.4%;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结论 该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总体良好,但设备种类、人员来源、放射防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医用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浙江省嘉兴市医用X射线的放射防护现状,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该市66家医用X射线应用单位,进行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及放射防护区辐射水平监测。结果 抽查128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率为100%;调查106台X射线机,放射室门窗屏蔽率为25.64%,防护设施完整配备率为41.03%;辐射水平监测,总合格率为83.49%,候诊区合格率仅为65.22%。结论 该市放射防护的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防护区及患者候诊区的辐射水平超标严重。加强依法管理,是做好放射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灾后绵阳市某县乡镇卫生院放射防护情况,为灾后放射场所科学重建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依据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和GBZ130-2002《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标准》要求,对灾后正常运行的某县乡镇卫生院放射场所综合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某县乡镇卫生院放射场所面积合格率66%;放射人员操作位防护合格率94%;放射人员持证率90%;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72%;放射人员健康体检率72%。结论 放射人员防护较好,但今后需加强放射场所建设项目的防护评价与卫生监督工作,提高放射人员与公众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除口腔诊所或门诊)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情况、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情况和监测点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对大连市所有医疗机构的调查和对15家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X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市277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X射线诊断学,开展率为100%;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有14家,占5.1%;开展核医学的有5家,占1.8%;开展放射治疗的有8家,占2.9%。全市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诊断的人次数为4 140 427,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 285 306人次,占55.2%;CT诊断1 740 424人次,占42.0%;其它诊断114 697人次,占2.8%。15个监测点医疗机构、141个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合格,X射线装置的性能检测均合格。结论 CT机的使用率非常高,应注意CT机使用的正当性,并加强辐射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拉萨市部分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计监测24家医疗机构,68台设备和64个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75.00%和92.19%。其中2016年共监测5家医疗机构,共计22台放射治疗设备和20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59.09%和75.0%。2017年共监测19家医疗机构,共计46台放射治疗设备和44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82.61%和100.0%。结论 西藏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监测率较低,监测合格率不高,有关方面应引起重视,加强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天津市81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 35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护措施中,符合率最低的为警示标志和个人防护用品。46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中,防护措施评价合格率为73.9%~100%,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个人防护用品;放射防护管理评价合格率为95.7%~100%,其中防护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为97.1%,设备质量控制验收初检合格率为98.6%。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完成率、机房单边和面积、工作场所布局和分区、通风、屏蔽措施、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等均全部满足法规或标准的要求,部分评价内容如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评价工作,特别是不符合项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北京市东城区牙科X射线机质量控制的基本状况,探讨辐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放射防护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牙科X射线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81—2017)对东城区18家医疗机构中的牙科X射线机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41台牙科X射线机总体合格率为92.68%,进口设备的合格率为100%,国产设备检测合格率为76.92%。6个性能检测指标中,“加载时间偏离”指标合格率为92.68%,“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合格率为95.12%,其余性能指标合格率均为100%;机房防护水平全部合格。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牙科X射线机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个别机构重视机房的放射防护,忽视口腔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建议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机构要加强对WS 581—2017标准的宣贯和普及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各机构人员对牙科X射线机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共同维护放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31家抽样医院的调查,了解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布和应用情况,估算我省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度,为做好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普查诊疗设备数量、放射诊疗类型等信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医院31家,含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11家,一级医院15家,通过读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抄录等方式调查2016年度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住院人数、常规X射线诊断(含CR和DR)、数字胃肠机、CT诊断等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中的应用人次等信息,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线性回归方法估算全省X射线诊断照射应用频度。结果 全省配备医用诊断X射线机6 210台,每万人拥有0.76台设备。调查的31家医院中,受检者男女性别比为1∶0.93,40岁以上人群的受照比例最高为52.35%。不同类型X射线检查在相同等级医院应用最多的是胸部摄影,占比19.19%,CT检查占比升高最显著。采用线性回归方程估算全省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总人次数2 899.87万;应用频度355.17人次/千人口。估计全省不同等级医院同种类型检查的受照人次,二级医院中X射线应用最多,占总应用的66.65%。结论 我省X射线设备数量、照射人次、频度均比"九五"期间显著增长,对于我省X射线诊断设备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甘肃省部分放射诊疗设备开展防护及质量控制状态检测与评价,加强医院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及防护.方法 选择72家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及防护检测,共检测203台放射诊疗设备及工作场所,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203台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2.1%,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我国医疗照射防护中放射诊断相关的标准及标准化工作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根据医疗照射防护的原则,分析我国放射诊断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结果 至2018年12月,医疗照射防护中有关放射诊断的现行有效放射卫生标准共21项,标准内容较为全面,基本覆盖了在放射诊断过程中实践医疗照射防护原则所需要的各个方面,但诊断参考水平等标准需要加强。结论 我国医疗照射防护中有关放射诊断的放射卫生标准较为完备,标准内容涵盖全面。在诊断参考水平、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38家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总结分析相关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情况。方法 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设备质量检测以及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等措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结果 人员配置情况、防护措施核实情况和放射防护管理与事故应急与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分别达94.7%、68.4%、71.1%。DSA、DR、CT、牙科设备性能检测首次检测通过率分别为100%、82.6%、92.6%、100%;相关设备机房防护辐射监测首次检测通过率为100%、100%、92.6%、100%。性能检测中,DR性能检测新标准的实施,增加了专用检测项目暗噪声、探测器剂量指示(DDI)和信号传递特性(STP),用于测试的预处理图像获取困难,部分厂家产品尚未开放相关功能;机房防护辐射监测中监测值较高的区域出现于观察窗、机房门体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处。结论 现阶段医疗机构放射危害防护意识有所提高;相较于较早时期的检测与评价,性能和防护检测结果符合程度有明显改善;医疗机构的设备年检、质控等管理工作有所加强,放射防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