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祥志 《安徽医学》2013,34(4):423-425
目的探讨Orem理论指导下自制肠内营养液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自制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23例与成品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两组间血常规、生化指标、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术后第10天血常规、生化指标、TF、RBP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给予自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围术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用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和PN组,各25例;两组分别给予EN支持和PN支持,疗程为术前3 d~术后8 d。观察并对比两组围术期血糖控制情况、术前1 d及术后8 d的营养状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及营养支持花费。结果 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和PN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5.35±0.77)d和(7.82±0.93)d,EN组明显早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和PN组患者营养支持花费分别为(720.46±65.32)元和(2894.35±394.05)元,EN组明显少于PN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围术期营养支持可以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与PN支持相比EN支持能更快地恢复胃肠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21-25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复杂性上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的复杂性上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76例,术后随机分为PN组(接受肠外营养)和EN组(接受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体重变化、营养指标、溃疡愈合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PN组相比,EN组在术后24 h、48 h、72 h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性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术前降低,而术后EN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比PN组升高。EN组术后2周和术后4周的溃疡面积均较PN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2周和4周溃疡H期和S期比率较P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后行三腔胃肠管下EN可使患者受益,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栋  罗继文  任杰  饶志勇  胡雯   《四川医学》2023,44(2):134-140
目的 比较和探讨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拟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PEN)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相应的营养治疗,收集并比较每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以及临床结局指标。结果 EN组和PEN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PN组(P<0.05);PEN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和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EN组和PEN组(P<0.05);PN组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PEN组(P<0.05),EN组分别与PN组和PE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N组患者出院时体质量明显低于术前(P<0.05),三组患者体质量丢失程度排序为:PN组>EN组>PEN组(P<0.05);PEN组住院时间短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和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早期分别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PN组BUN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EN组患者术后第8天免疫学指标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及IgA、IgG、Ig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均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而EN在降低高分解代谢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日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EN组和PN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1天、术后第8天体重、血常规、血清白蛋白和转氨酶,并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 EN组患者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下降幅度均小于PN组(P<0.05),转氨酶上升幅度低于PN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1),作为免疫指标的淋巴细胞计数EN组较PN组恢复升高更快(P<0.01).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EN较PN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内(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免疫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各30例,PN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浆IgA、IgG和IgM水平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浆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PN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明显低于EN组(P<0.05):EN组患者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且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PN 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术后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38例。术后均给予营养支持7 d。观察两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排便等情况,以及血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AST、ALT、肌酐水平变化。【结果】PN组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5.8 d,EN组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4.1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平均排便时间为4.6 d,EN组平均排便时间为3.2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时,两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较术前1 d明显下降,PN组和EZ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第4~8天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上升幅度明显高于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ALT和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够早期恢复肠道功能,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较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DEN)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EN组(n=58)及DEN组(n=48),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状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EN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恢复及感染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EN组相比,EEN组术后早期饥饿感较少、力量恢复评分较高、首次排气时间较短、精神状况评分较高,住院费用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EEN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高于D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低于DE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EN可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手工吻合术后营养状况及肠道功能恢复,并不增加E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维持和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7 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EN,每组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术后每天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统计术后感染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后第8天,EN组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血糖水平及胆汁引流量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第4天起,患者每日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7 d累计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1).术后早期感染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无严重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PN相比,EN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英  冯娟 《吉林医学》2010,(26):4502-4502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63例,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1例。结果:EN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明显短于PN组,住院时间短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日。在进行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时,还要在营养管、管饲过程的护理和胃肠道观察、营养监测方面做好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和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肝功能损害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后患者体质量均下降但幅度较小(P〉0.05)。两组术后第8天较第2天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肛门排气EN 组较PN 组明显缩短(P〈0.05)。 EN 组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计数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2天明显改善(P〈0.05)。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血糖波动EN组明显少于PN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能改善胃癌术后营养状况,而EN更符合食物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探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对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86例合并T2DM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N组(术后EN支持)和PN组(术后PN支持), 每组各43例,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糖、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 术后1周EN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小时血糖(2 hPG)无明显变化(P>005), 而PN组则显著高于术前(P<005), 且术后1周EN组FBG、2 hPG均显著低于PN组(P<001);术后PN组体重(BW)、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蛋白(PA)、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 且显著低于EN组(P<005);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1)。结论 T2DM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EN效果优于PN, 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远端胃癌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方法:64例远端胃癌术后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联合肠外营养组(EN+PN)各32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予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在研究期间无死亡,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EN+PN组免疫指标比PN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比P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更少,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全腔镜食管癌术后患者创伤应激反应以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329例接受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病案资料,按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分为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组(EN)和序贯营养支持组(SSN),比较三组患者恢复过程中的肺功能、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创伤应激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肠功能恢复时间、CRP、皮质醇水平、术后第1天测量时WBC水平、第1天及第8天测量营养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与PN组、SSN组在术后肺功能恢复,肺部感染,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第4天及第8天的应激指标,术后第4天测量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与SS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采取个体化营养方案,但不同方案中,序贯营养因其兼顾了肠内与肠外营养优点,能有效应对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适用于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袁超 《吉林医学》2011,(35):7468-746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以来的52例进展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D2)的病例,术后全肠内营养(TEN)的28例,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24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予营养支持,回顾分析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结果: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时间TEN组较EN加PN组略短(P>0.05),胃肠道相关并发症(腹胀、恶心等)TEN较EN加PN患者多(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EN应联合应用PN,逐渐过渡TEN,既能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又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刘林  杨新辉  王海江  尹东  王琦三 《吉林医学》2012,33(18):3850-385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营养支持的方法以及效果观察。方法:186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经费上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EN组的体重、血红蛋白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与PN组,在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以及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峰  吴志勇  李睿  姬德宇 《安徽医学》2010,31(5):471-472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传统静脉补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本组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及静脉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均于术后第1日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日、第8日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8日两组患者体质量均较术前下降,但静脉营养组较肠内营养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静脉营养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可避免传统的静脉营养之不足,降低手术和静脉营养支持的相关并发症,节省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管理的方法。方法 10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及腹腔镜辅助食管癌二野根治术,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36小时起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剂(能全素),并行相应肠内营养管理。分别于术后EN前及EN的3、5、9天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术后3、5、9天开始同时检测血生化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肠内营养期间有无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因导管留置引起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早期EN,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指标评定包括白蛋白较EN前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血红蛋白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予EN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规范化、精细化的护理措施保障EN顺利完成的关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魏飞 《当代医学》2014,(36):83-8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实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n=20)。比较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营养情况、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第1、8天患者体质量较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术后第3天较术前明显下降,但术后第8天不同程度回升,尤其EN组更加明显,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和排便的时间明显短于PN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患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静脉炎、腹泻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