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5 0例急性细菌感染的患者 ,硫酸依替米星每次 2 0 0 mg,qd,疗程 5~ 10 d,其中 4例联合使用其它抗生素。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变化。结果单独使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率为 95 .6 5 % ,治愈率为 82 .6 1% ,不良反应率为 4.35 %。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对各部位的感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07年2月~2008年3月1256例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有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单一抗生素458例,联合用药79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有8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9%,其中听力平衡异常16例,发生率为1.27%;肝功能异常5例,发生率为0.39%;肾功能异常9例,发生率为0.72%(9/1256)。消化系统反应38例,发生率为3.02%。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是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氨基苷类抗生素,但仍有一些不良反应的特性,要合理使用硫酸依替米星,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注射用氨基糖苷类新品种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采用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系统感染 2 2 12例。给药方法分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 ,前者每次 10 0 mg,q12 h或每次 2 0 0 mg,qd;后者将硫酸依替米星与已获批准文号的抗菌药物合用 ,疗程 5~ 10 d,结果显示 :单一用药总痊愈率为 6 1.2 % ,总有效率为 91.8% ,细菌清除率为 91.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 ;联合用药总痊愈率为 48.5 % ,总有效率为 85 .1% ,细菌清除率为 8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一般反应轻微 ,患者可耐受 ,其中听力平衡功能异常 14例 ,发生率 0 .73% ,肝肾功能异常 7例 ,发生率0 .37%。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性较低 ,安全有效的新产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 期临床结论相似 ,对重度感染患者联合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硫酸依替米星与大观霉素治疗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淋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用国产硫酸依替米星与大观霉素随机对照治疗急性淋病 6 8例 ,其中硫酸依替米星组 32例 ,用药方法为 0 .1g,q12 h,静脉滴注 ;大观霉素组 36例 ,用药方法为 :2 .0 g,qd,肌肉注射 ,两组疗程均为 3d。两药临床治愈率分别为 93.75 % (30 / 32 )和 94.4% (34 /36 )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其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6 .2 5 % (2 / 32 )和 0 % ,反应轻微 ,均可以耐受 ,结果表明硫酸依替米星是治疗淋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硫酸依替米星对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对象为确诊为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病例 15例 ,其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例、肺炎 5例、肺癌伴肺部感染 6例。硫酸依替米星 2 0 0 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7~ 10 d。观察指标包括咳嗽、咳痰、肺部罗音、血白细胞记数与分类、痰细菌培养、血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显示 ,15例呼吸道感染经依替米星治疗后痊愈 5例、显效 3例、进步 5例、无效 2例 ,临床总有效率 86 .6 7% ,细菌清除率 90 .9% ,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升高。无其他不良反应。认为硫酸依替米星使用方便、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杨道锋  周际安  田德英 《医药导报》2001,20(11):693-694
目的:评价硫酸依替米星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硫酸依替米星200mg溶于100mL灭菌溶液中静脉滴注,bid,疗程5-10d,进行多中心开放试验。结果:感染性疾病421例,单用药组358例,治愈率66.2%,总有效率91.1%,细菌阳性率80.4%,细菌阴转率90.6%,细菌清除率92.6%。其中对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外科感染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50.0%,83.3%,75.0%,94.8%;75.9%,86.2%,73.6%,98.1%。联合用药组63例,治愈率、总有效率、细菌阳性率、细菌阴转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2.9%,81.0%,76.2%,81.3%和81.6%。1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其中3例因不良反应严重而停药。结论:硫酸依替米星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8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氯沙坦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K )、血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氯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治疗早期DN,均有明显降压、降尿蛋白的作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联合用药组舒张压降低程度与单独用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UAER降低幅度较氯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明显,分别为59%、53%、50%;各组BUN、Cr、HbAlc、K 、CH、TG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更有效、更合理,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型感染者的临床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应用硫酸依替米星 ,对照组应用阿米卡星 ,每天 0 .2 g,10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细菌学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 ,而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型感染上是一种疗效高、安全性好的新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2822例患者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3%(142/2822),其中听力平衡异常发生率为0.567%(16/2822);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0.14%(4/2822);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0.425%(12/2822)。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硫酸依替米星组100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硫酸阿米卡星40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5-10d。结果:硫酸依替米星组和硫酸阿米卡星组各有30例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及86.7%,细菌清除除率分别为88.5%及88.0%,两组安全性评价各为30例,耳聋性不良反应分别为3.3%和3.3%,肾毒性不良反应分别为3.3%和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硫酸依替米星用于骨科术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依替米星用于骨科手术后抗感染治疗 2 6 5 5例 ,其中单用 5 79例 (0 .1g静脉滴注 ,bid,5~14d) ,有效率 96 .9% ,无效 3.1%。联合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 2 0 76例 ,有效率 99.4% ,无效 0 .6 %。细菌培养330次 ,392株菌中 ,耐药 2 3株 ,耐药率 5 .9% ,12株对庆大霉素、阿半卡星、奈替米星耐药者仍有效。不良反应 ,皮疹 6例 ,耳鸣 1例。结果显示 ,硫酸依替米星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 ,联用效果亦佳。  相似文献   

12.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30例。 30 0 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平均疗程 7.5± 2 .3d。临床总有效率 83.3% ,细菌清除率82 .7% ,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病原菌对依替米星高度敏感率为 89.6 % ,高于庆大霉素 (P<0 .0 5 ) ,与奈替米星无显著差异 (P>0 .0 5 ) ,未见不良反应。结果表明依替米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放对比研究比较硫酸依替米星 (ETM)与奈替米星 (NTL)以评价 ETM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未用过抗生素治疗或虽用抗菌药物但无效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给 ETM或 NTL。结果显示 ,ETM与 NTL的有效率分别为 87.5 % (2 8/ 32 )及 90 .6 % (2 9/ 32 ) ,细菌清除率为 87.5 % (2 1/ 2 4)与 83.33% (2 0 / 2 4)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2 5 % (2 / 32 )与 3.12 % (1/ 32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 ETM与 NTL相仿 ,抗菌谱广 ,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对下呼吸道感染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软组织感染的疗效。 10 9例外科软组织感染病人 ,硫酸依替米星 40 0 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 5~ 10 d。临床有效率 91.7% ;细菌清除率 84.7%。除 2 8例轻度眩晕外 ,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表明硫酸依替米星是一种治疗软组织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依替米星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41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59a±s14a(27~86a),采用依替米星静脉滴注。≥70a,10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q12h;<70a,15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q12h;疗程8.2d±2.8d。结果:有效率88%(36/41),细菌清除率76%(26/34)。除2例轻微头晕、恶心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耳、肾毒性。结论:依替米星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依替米星治疗脑出血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依替米星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将 2 0 3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36例 ,采用依替米星 0 .1g,静脉滴注 ,q12 h;对照组 6 7例 ,采用头孢呋辛 1.5 g,静脉滴注 ,q12 h,两组疗程均为 7~ 14d。依替米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9.7% ,细菌清除率为 79.1% ;头孢呋辛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 ,细菌清除率为 79.3%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依替米星对肺部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剂量均为 1 0 0mg ,溶于 1 0 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bid,疗程 5~ 1 2d。入选病例 1 65例 ,其中依替米星组 82例 [男性 43例 ,女性 39例 ,年龄 (44±s1 3)a] ,临床疗效评价病例 80例 ,安全性评价 82例 ;奈替米星组83例 [男性 45例 ,女性 38例 ,年龄 (44± 1 3)a] ,临床疗效评价病例 80例 ,安全性评价 83例。结果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和86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6 %和 8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 %和 6 % ,2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依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安全、有效 ,与奈替米星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