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源性脑脓肿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源性脑脓肿发生发展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乳突腔进路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加强对这一疾病的再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10a中经我科诊治的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耳源性脑脓肿患者,均采用乳突腔进路手术治疗。结果 80%的患者发病初期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2例完全治愈,入院时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手术后即时完全消失,有4例在术后第3天才完全清醒,所有病例随访1~8a,均未见复发或重要后遗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生仍须对该疾病要有足够的认识,以期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危害。乳突腔进路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故认为此法在基层医院适用于大多数耳源性脑脓肿患者。脓腔能在最低处实施切开引流,引流充分,不易复发,疗效快而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长骨血管瘤临床特点、X线表现及治疗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长骨血管瘤10例。结果:患者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13.5岁,病程半个月至1年,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疼痛和肿胀;X线诊断特征主要有囊状或皂泡样骨质破坏、“网眼”征或“蜂窝”征、皮质增生性改变;根据临床症状、肿瘤部位及大小采用手术切除或病灶刮除治疗。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表现多样,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酷似胶质瘤的脑脓肿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典型脑脓肿的临床特点,总结在脑脓肿不同发展阶段的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不典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例脑脓肿脑炎期患者17例保守治疗治愈,3例手术后给予抗炎治疗治愈;18例脑脓肿包膜形成期患者16例手术加抗炎治疗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 不典型脑脓肿与胶质瘤在临床上往往不易鉴别,对于考虑胶质瘤不除外脑炎期脑脓肿的病例,给予诊断性抗炎治疗。对于考虑胶质瘤不除外包膜形成期脑脓肿患者,直接手术治疗,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病情复杂多变,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治,可突然死亡。对可疑脑脓肿患者,护理人员应严密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分析病情、早期诊断提供详细的资料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耳源性脑脓肿的治愈率,现将我院1963年10月至1979年  相似文献   

5.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严重并发症 ,病情进展迅速 ,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出现脑疝 ,危及患者生命。现对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耳源性脑脓肿 10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中男 8例 ,女 2例 ,10~ 6 3岁。单发脓肿 9例 ,多发脓肿 1例。 9例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引起 ,1例为急性乳突炎引起。均经CT明确诊断 ,行经乳突腔后脓肿穿刺冲洗术 ,住院 2 0~ 5 0d全部治愈出院。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皆有耳道流脓病史 2 0d~ 5 0年。脑脓肿患者皆呈急性感染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畏寒、呕吐、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两例较为典型畸表性骨炎的X线及病理改变,提高对paget’s病的早期诊断。材料与方法:对两例paget’s病患者进行了头颅、脊柱、骨盆及股骨等部位X线平片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穿刺活检病理改变。结果:例1患者从头颅、脊柱、骨炎及股骨X线平片及临床病理均符合典型paget’s病诊断;例2患者临床表现轻微,仅是胸椎、股骨X线诊断表现,碱性磷酸酶单项增高及病理改变而诊断为畸形性骨炎。结论:因该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极为罕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病理改变,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从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根据临床表现、X线和化验检查并结合治疗反应,对确定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一些非典型患者虽几经周折仍难明确病因,尤其是究竟属良性还是恶性积液较难肯定,具体来说,鉴别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常是临床医生的难题,但因二者疗法和预后截然不同,故必须加以明确区别。结核性胸膜炎及积液常具备以下特点:①结核中毒症状,如午后发热、盗汗、乏力和食欲不振;②呼吸系统表现:早期干咳,患侧胸痛且深吸气及咳嗽时加剧,为干性胸膜炎特点,随着渗液增多,胸痛常缓解,但出现胸闷气急;③体征:早期可听到胸膜…  相似文献   

8.
老年与中青年肺结核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及中青年肺结核各自的临床特点,针对老年肺结核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诊断策略。方法:选择89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及同期住院60岁以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124例,从肺结核临床表现、痰菌检查、胸部X线特点、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表现各有特点,结核菌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线胸片特征及病灶类型不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发症多、易误诊、痰涂片找结核杆菌阳性率高,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故临床医师应掌握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书讯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方法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作者的临床体会。结果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其呼吸道的症状误诊为原发肺部疾病复发加重,明确诊断已属于晚期,本组患者多属于此情况。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癌临床诊断困难,需仔细询问病史,注意临床观察及全面检查,可望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结果:73%的肺炎性假瘤患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常规X线胸片和CT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24%和37%,4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肺炎性假瘤在术前诊断上与肺癌较难鉴别,对诊断不清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肺炎性假瘤可能存在恶性潜能和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无特异性,螺旋CT、高分辨CT增强后对肺栓塞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1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1例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结论:对于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相关检查早期确诊,减少误漏诊率及规范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提高本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92例脑脓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开勇  毛伯镛  游潮 《华西医学》2001,16(2):173-174
目的:分析、总结脑脓肿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收治的92例脑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感染中毒症状起病者相对较少,占27.3%;多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首发症状,占52.63%。CT扫描和手术发现多数为囊性病变(占78.26%),部分为实质性病变(占19.57%);感染源:耳源性18例(占19.56%)、血源性9例(占11.11%)、外伤性5例、鼻副窦源性2例。原因不明者(隐源性0占63.04%。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占34.38%。结论:大多数脑脓肿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仅有少数患者病程中具有感染中毒症状,诊断时不能因无感染中毒症状而排除脑脓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肺的临床特点、胸部X线特征及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尿毒症肺患者10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105例尿毒症肺患者中,无呼吸道症状占21.90%,有轻度呼吸道症状占60.95%,中度呼吸道症状占11.43%,重度呼吸道症状占5.71%;X线胸片以肺淤血、肺间质水肿、肺泡性肺水肿为主要征象,其中前两者占74.29%;共有7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例死亡;腹膜透析22例病情好转;未进行透析治疗13例,无效及死亡6例。结论:尿毒症肺临床表现不典型,其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充分性透析(尤其是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肺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叶梗塞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对其诊断价值及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叶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特点,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脑叶梗塞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偏瘫、言语不清、头前,顶叶、颞叶多发、单叶累及较多。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经溶栓、脑保护剂等治疗,症状改善77.27%,无改善11.36%。结论:脑叶梗塞在脑血管病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随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心力衰竭常见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将704例4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45-59岁为老年前期组,60-79岁为老年组,80岁以上为高龄组。分别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心衰各有特点,随着年龄,出现多方面的不同:(1)舒张性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的比例亦显著增加;(2)年龄越大,症状越不典型;(3)随着年龄,心脏增大的比例逐渐降低,单纯心率增快比例显著增加;肺部阳性体征明显增加,哮鸣音和湿罗音的比例显著增多;(4)辅助检查的阳性率逐渐增加,尤其是高龄心衰肺部X线检查、心电图Ptf-V1阳性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5)肺、肾、脑、消化道、各种栓塞等并发症显著增加。结论:不同年龄心衰临床表现各具特点,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不典型,尤其是高龄老人,一旦出现心衰,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易在短期内并发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早期辅助检查对高龄心衰诊断有较大帮助;不同年龄心衰治疗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小儿心源性脑脓肿32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曦  李渝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25-1026
目的:回顾小儿心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以便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并进行及时治疗。方法:对小儿心源性脑脓肿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头痛、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抽搐、神志改变是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头颅CT发现占位性病变。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易患心源性脑脓肿,及早诊断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脑脓肿CT与临床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脑脓肿的CT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有典型临床症状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17例脑脓肿患者行头颅CT平扫和增强扫描,部份病例行2-4次CT复查。结果:脑脓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形状、脓肿壁厚度、脑室情况及脑干受压体征与临床症状、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有密切相关。结论:CT扫描是早期诊断脑脓肿的首选方法,病灶的动态观察与预后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刘昆鹏  王保仓  王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40-3742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病理诊断明确,X线资料完整的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软骨母细胞瘤有其自身特点,主要发生于长骨骨骺,如股骨近端与远端或胫骨近端。具有转移倾向。主要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主要辅助检查为X线、CT等。治疗以局部病灶清除+自体或异体植骨为主。结论:软骨母细胞瘤临床少见,需结合病史、辅助检查做出正确诊断与处理,防止复发与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发病和临床表现的新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得到改善,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对肾结核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膀胱镜检加膀胱粘膜活检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月间,经抢救和治疗的6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胸部X线、诊断及治疗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症状包括干咳或咳泡沫痰、胸闷或呼吸困难、咯血及胸腔积液。早期肺部体征阴性,肺泡性肺水肿期两下肺可听到湿性哆音。本组病例在肺淤血期和间质性肺水肿期的X线表现早期不明显.直到肺泡性水肿才表现特征性改变。全部病人均在大剂量氯磷定、阿托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尿脱水剂、皮质激素、抗生素,重者给予呼气未正压呼吸(PEEP)给氧等治疗。66例患者中58例(87.9%)治愈好转出院,死亡6例,占9.1茗。其中死于肺水肿致呼吸衰竭3例(4.6%)。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是一严重临床表现。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早期表现不明显,易被中毒的其它全身表现所掩盖。在治疗措施上,既要针对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又要考虑到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与心源性肺水肿治疗有不同的地方,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