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调查海南省安宁医院(571100)吴烈英将我院1974~1990年住院的65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0例,女性25例;发病年龄60~71岁,...  相似文献   

2.
对住院的 48例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医院内感染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非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为 1996年 1月~ 1999年 10月住我院的精神疾病患者144 0例 ,医院内感染 (入院 48小时后感染 ,后同 ) 80例(5 .6 % )。老年精神病患者 32 0例 ,医院内感染 48  相似文献   

3.
48例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对 48例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并与同期非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 ,现报道于后。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 1999年 10月住院精神病患者 144 0例 ,院内感染 80例。其中老年精神病患者 32 0例 ,院内感染48例。 48例中 ,男 38例 ,女 10例。年龄 6 0~ 78岁 ,平均年龄 6 8.8岁。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 (CCMD - 2 ) ,其中精神分裂症 2 0例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7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6例 ,神经症 2例 ,反应性精神病 3例 ,非老年组 112 0例 ,院内感染 32例。 32例中 ,男 18例 ,女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回顾分析发生肠梗阻的49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痴呆患者、合并多种躯体疾病、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便秘、联合使用多种精神药物的患者更易发生肠梗阻,且慢性肠梗阻多见。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易患肠梗阻,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63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沿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d持续12周.分别于入组前、入组4、8、12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入组4、8、12周末研究组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入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对照组入组前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人组前后BPRS、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60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突出,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精神病患者也相应增加。笔者对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彩超检查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肝胆是否异常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部超声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异常组为201例,腹部彩超异常结果包括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囊肿和急慢性胆囊炎;对照组为179例。经单因素卡方检验,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服用单一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病程≥10年、年龄≥70岁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9,10.587,8.279,7.451;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服用单一典型抗精神病用药、联合用药、年龄≥70岁及病程≥10年均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彩超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抗精神病类药物会对患者肝脏造成损伤,且与年龄、病程、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法相关。  相似文献   

8.
鉴于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减退 ,对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使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改良电休克治疗 (mE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老年精神病患者[1] 。本文拟介绍此疗法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我们以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4月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科及广州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科老年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 ,对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mECT治疗。1.1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 - 2 -R)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诊断标准[2 ] ;(2 )年龄≥ 6 5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对其进行MECT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本院电子病历数据库调取2016年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住院的患者病历共403例,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研究MECT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使用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探索其相关因素。结果 MECT治疗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使用率为25.6%。多因素分析显示,60岁≤年龄65岁(OR=0.433)、不合并心脏病(OR=0.362)、有自杀风险(OR=2.980)、诊断为情感障碍(OR=14.265)和精神分裂症(OR=17.260)的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更倾向于合并使用MECT。MECT组患者住院天数更少(OR=0.882),住院费用高于非MECT组(OR=5.157)。结论 MECT在精神专科医院老年患者中使用率较高,但年龄大、有心脏疾病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代币疗法通过一定的奖励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形成适应社会的良好行为。本文对此作一评价,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09年3月至11月精神科3个病区到康复科训练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共108例,其中男86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电子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所有住院年龄≤18岁且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人口学和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入组626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93例(14.9%)患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92例(14.7%)患者接受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441例(70.4%)患者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233例)、抑郁症(124例)、精神分裂症(108例)是诊断频率最高的三种精神疾病,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别为94.0%、74.2%和99.1%。使用频率最高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最常使用奥氮平;儿童组患者最常使用阿立哌唑,青少年组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男性患者最常使用奥氮平,女性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儿童组患者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剂量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男女两组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部分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时接受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同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不同,不同年龄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合并躯体疾病,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尽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有效改善精神病性症状,但应用于老年患者时更应注意评估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1])。本文报道1例伴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的情况,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精神病人诊疗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采取定点调查法,于2014-07-23记录在我院住院的105例老年精神病人当日用药与康复等治疗情况。结果诊断主要为精神分裂症占39.05%,老年痴呆占42.86%,老年性情感障碍占16.19%;合并躯体疾病者65例(61.90%)。105例患者均参与康复治疗,其中单一用药69例,合并用药36例。以抗精神病药治疗为主,83例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1例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结论加强老年性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关注合并躯体疾病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各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目的是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改善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其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需要得到重视。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分析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资料是860例精神病人的解剖学检查,这些病人在1953至1964年的十三年期间死于医院中。在700例中曾进行脑及其他器官的显微镜检查。这些死亡病例所患各种疾病的百分比是:血管性精神病占32.9%,传染病性精神病占18.8%,分裂症占11.4%,老年性精神病及老年前期痴呆占11%,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患者发生颅脑外伤日益增多。我院自1991年3月以来共收治颅脑外伤患者3575例,其中A组为精神病患者共63例,占1.76%;B组为非精神病患者共3 512例。现分析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17.
40例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病情况调查郑崇芬向虎李建勋羊礼军罗洁随着生活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明显增多,为探讨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发病情况,特进行本调查,均按年龄在60岁以上的病例进行统计。1资料和方法所有病例取自我院精神科19...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再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在入组及入组后2周、4周给予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评定.结果:接受健康教育护理的观察组患者N-BPRS总分在观察2周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随访5~10年的老年病例,临床表现系伴有妄想的言语幻觉症症状群。诊断上或为血管性精神病,或为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些病例其临床状态接近于晚期老年性痴呆,此类患者早期亦常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本文随访的两组病例如下:第1组29例,其中女性23例,男性6例。  相似文献   

20.
关于老年前期精神病的预后,文献资料极少,一般印象都说是病程迁延,而且在早期即可发生人格改变.许多人认为本病大多数预后不良.本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老年前期精神病的远期预后作长期(达8年)动态分析.病例选自列宁格勒市一个区的精神病门诊部,1962年,该门诊部一共诊断老年前期精神病153例,对此153例进行8年连续随访.随访中,16.3%的病例死亡.完成8年随访者占全部研究人数的78.3%,其中有1.9%的病例在随访过程中改变诊断.保持原诊断者117例.按疾病起始阶段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