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志静 《腹部外科》2005,18(1):50-51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03年 阑尾炎术后近期再手术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失血性休克、腹壁肌层出血、盆腔脓肿、切口窦道、机 械性肠梗阻及误诊为回盲部肿瘤各1例,再手术后均痊愈。结论 主观上重视,客观上严格按手术要 求操作,可避免或减少阑尾炎术后再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阑尾炎再手术原因,探讨预防或减少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的原因为漏诊结肠癌、阑尾恶性肿瘤5例,阑尾残株炎2例,Meckel憩室、回肠末端结核、阑尾动脉出血、盆腔脓肿、腹腔动脉卒中、盲肠瘘、粘连性肠梗阻、腹壁窦道形成各1例,予相应的再次手术治疗,除1例腹腔动脉卒中患者术后死于短肠综合征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重视阑尾炎术前及术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重视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可减少或避免再手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β��������20������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预防或减少阑尾炎再手术的措施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因各种原因施行再手术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再手术者因结肠肿瘤而漏诊7例,其它疾病误诊4例,因明显技术操作不当致再手术4便,其中2例表现为失血性休克,1例阑尾残株炎,1例腹壁下动脉损伤;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腹壁窦道2例,粪瘘1例,腹膜外脓肿1例,盆腔脓肿1例。结论 掌握外科基本功,遵循外科基本原则,避免惯性思维,减少误诊机会,常能够避免或减少阑尾炎再手术的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3月~ 2012年12月行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1例,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清除脓肿,寻找阑尾,处理阑尾残端.结果 31例均行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 ~120 min,平均55 min.无出血、肠漏、切口感染、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均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7~12 d出院.31例随访6个月,无残端炎、腹痛发生.结论 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清除联合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5.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为肠梗阻5例,腹腔脓肿4例,阑尾类癌2例,阑尾残端瘘、腹腔出血、阑尾残株炎、回盲部肿瘤、回肠憩室各1例,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出现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是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中彻底清除腹腔残余感染、仔细探查、彻底止血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可降低阑尾炎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阑尾腹壁悬吊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阑尾腹壁悬吊行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月,168例阑尾炎行阑尾腹壁悬吊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中急性阑尾炎156例,慢性阑尾炎12例。镜下找到阑尾后,于其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并扩大,对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人带有7号丝线的大三角针,穿出三角针将7号丝线的一段留置腹腔内,引过系膜戳孔于阑尾根部拟结扎点远端0.8~1.0cm处结扎阑尾,腹壁外提拉丝线完成阑尾悬吊。通过观察孔trocar套管内分离钳送出的悬吊线取出阑尾标本。结果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165例,手术时间32~95min,平均48min。中转开腹3例,其中2例网膜、肠管致密粘连形成炎性包块,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粘连致阑尾无法显露。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及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13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穿刺孔疝、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及慢性窦道形成。结论阑尾腹壁悬吊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简便可行,改善了术野显露,降低镜下精细操作难度,有利于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对69例急性阑尾炎行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在右下腹麦氏点处做1.5~1.8 cm的切口,用免气腹悬吊装置,提起右下腹壁,建立腹腔镜操作空间。阑尾切除的方法有以下3种:完全腹腔外切除阑尾;腹腔内先游离阑尾,然后再在腹腔外切除阑尾;在腹腔内完成阑尾切除术所有的操作。如果有局限性腹膜炎,或阑尾残端炎症严重或残端处理不满意,则在右下腹放置引流管,并从切口处引出。结果 3例需要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成功66例,平均手术时间51 min(38~72 min),术中出血10 ml,无邻近肠管损伤。手术后24 h内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例局限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无腹腔出血。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4450例。采用三孔法操作,阑尾系膜单极电凝,体外打结结扎阑尾根部,简易标本袋取出阑尾。结果 4413例成功完成LA,37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190分钟,平均(56.00±15.50)分钟;术中出血2~35 ml,平均(10.0±5.5)ml;术后住院1~12天,平均4.2天。术后切口感染10例,术后肠梗阻及术中肠道损伤各1例,无术后肠漏、残端瘘、腹腔脓肿、切口疝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LA治疗阑尾炎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麦氏切口阑尾切除 ,由于切口小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容易忽略术中的常规探查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总结了 5例阑尾切除术后粪石残留致再手术的原因。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12~ 2 1岁 ,平均年龄 15 .4岁。其中男 1例 ,女 4例 ,均未婚。二、诊断与治疗 :5例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均有腹膜炎体征。3例外院手术 ,2例我院手术 ,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例。距第二次手术时间 :2年者 2例 ,1年半者 1例 ,2周者 2例。作者单位 :0 43 0 0 0 山西省侯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 2 89医院术前 3例经腹壁窦道造影确诊 ,2例B超检查发现腹腔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8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6例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再手术病例全部治愈。再次手术的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粪瘘2例,腹腔残余脓肿并切口感染1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最长8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有其它并发症。结论正确诊断,规范手术操作,术中仔细的探查和正确处理常常可以避免或减少阑尾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由于诊断或处理失误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总结分析了1991-2000年因诊断或处理失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病例。结果 因诊断或处理失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12例,包括回盲部肿瘤漏诊4例,阑尾残株地长和遗留远侧阑尾各1例,阑尾系膜出血2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2例,盲肠扭转1例,宫外孕误诊1例,再次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 诊断或处理失误,缺乏经验,对阑尾炎和阑尾切除术重视不够,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儿童阑尾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行LA治疗儿童阑尾炎患儿共148例,对比同期13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置腹腔引流率、拔腹腔引流管时间、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差异、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IA组与OA组比较,两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腹腔引流率、拔腹腔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较OA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适于治疗各型儿童阑尾炎,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佳,是阑尾炎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脓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2年3月65例小儿阑尾脓肿的临床资料。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9例,中转开腹阑尾切除2例;7例仅行抗感染治疗;2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5例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64±23)min,术中出血量(13±7)ml;7例因脓肿〈5 cm抗感染治疗11~23 d,平均16.7 d;7例因脓肿〉5 cm穿刺置管引流,其中2例超声引导,5例CT引导。65例随访3~66个月,平均37.4月。14例抗感染治疗及穿刺引流患者中,2例择期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因再发急性阑尾炎急诊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所有手术患者无腹腔出血及肠漏。1例耻骨上trocar口感染,换药治疗后痊愈。结论合理运用超声及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及腹腔镜阑尾切除等措施诊治儿童阑尾脓肿,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10年11月9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无胰瘘发生,术后肺部感染9例,腹部伤口感染6例(其中伤口裂开2例,右胸腔积液2例,胰腺残端出血、腹腔脓肿形成、胃排空延迟各1例),术后因高渗性昏迷死亡1例.结论 完全性胰液外引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照研究162例肛周脓肿患者,其中治疗组106例采用一切根治术,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95.28%,肛瘘发生率4.72%;对照组治愈率33.93%,肛瘘发生率66.07%,治疗组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仅19例治愈,且治愈者均为低位、浅表脓肿,分别为肛周皮下脓肿10例,低位肌间脓肿9例。未愈或形成肛瘘者根据肛瘘手术方式,低位采用肛瘘切开术,高位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除对照组有3例括约肌上瘘经第3次手术治愈外,其余均于第2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防止术后肛瘘的形成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786例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86例均痊愈出院,无残株炎、粪漏、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孔法、三孔法相结合无钛夹LA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灵活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04年12月906例患者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30°~45°体位下行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术后1例并发切口出血,13例切口感染,无残株炎、粪漏、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0°~45°体位腹腔镜拖出式阑尾切除术较四孔法、三孔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等优点,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