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氯苯扎利钠(CCA)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及对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表明,CCA25,50,100mg·kg-1·d-1ig,5一8d对环磷酰胺(Cy,250和80mg·kg-1)诱导的小鼠DTH反应增高或降低呈双向调节作用。CCA对由伴刀豆球蛋白A。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增强作用。进而通过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CCA(50,100mg·L-1)使小鼠Lyt-2+细胞数增多,降低L3T4+/Lyt一2+比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抗包虫药物对细粒棘球蚴囊壁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甘油醛磷酸脱氢酶(GAPDH)的影响.方法:感染细粒棘球蚴囊达8-10个月的小鼠ig甲苯达唑(Meb)或吡喹酮(Pra)治疗,然后剖杀取囊,用生化方法测定GPI和GAPDH活力.结果:感染小鼠用Meb25-50mg·kg-1·d-1治疗,连续7-14d,未见对GAPDH活力有明显影响.若用Pra500mg·kg-1·d-1ig14d,囊壁的GAPDH活力被抑制265%.至于GPI,仅Meb25mg·kg-1·d-1×14d组的瘪囊示该酶活力被抑制332%.结论:GPI和GAPDH不是有效的抗包虫药的主要作用靶.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E对创伤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维生素E对创伤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VE体内应用(100mg/kg·d-1,i·m×4d)对创伤小鼠淋巴细胞白介素2(IL-2)mRNA、IL-2受体(IL-2R)mRNA水平,IL-2的生成,IL-2R的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转化具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可明显逆转创伤小鼠血清及淋巴组织中VE含量的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以及淋巴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并可改善创伤小鼠淋巴组织的损害。结果表明:VE可通过降低创伤小鼠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淋巴细胞膜,进而纠正创伤后淋巴细胞功能的受抑状态。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对烧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应用小鼠烧伤模型,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体内应用APS(250mg·kg-1,qd,连续5d),可明显提高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IL-2的产生及IL-2R的表达;体外分别应用50、100、250mg·L-1的黄芪多糖,发现其可纠正烧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IL-2的产生及IL-2R表达的受抑状态,并促进巨噬细胞产生IL-1,抑制PGE2合成,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体外去除烧伤小鼠脾细胞中的巨噬细胞后,APS对T淋巴细胞转化,IL-2产生及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消失。提示APS对烧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依赖于巨噬细胞,通过调节其分泌IL-1,抑制PGE2合成,而促进IL-2产生及IL-2R表达,进而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去甲乌药碱的药理作用与心脏β-AR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子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DMC)的药理作用以及与肾上腺素能β受体(β-AR)的关系的研究表明,0.5mg·kg-1的DMC可使正常小鼠心肌β-AR轻度上调,与异丙肾上腺素(ISO)相比,DMC能轻度激动cAMP,使其血浆含量升高,升高的峰值时间在10min左右。DMC的最小激动量为0.5mg·kg-1,最大激动量为5mg·kg-1。DMC对125I-PIN的竞争抑制实验表明,在1×10-6~1×10-5mol·L-1时,DMC可抑制125I-PIN与β-AR结合,与心得安比较抑制浓度大4~5个数量级。与ISO合并用药观察血浆cAMP浓度变化提示,0.5mg·kg-1DMC与小剂量(0.1mg·kg-1)和较大剂量(1mg·kg-1)的ISO合用时,既无协同作用,也未见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白芍总甙(TGP)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滑膜细胞功能以及脾淋已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GP50mg·kg-1·d-1×10dig可使AA大鼠滑膜细胞过度分泌白介素1,肿癌坏死因子(TN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功能恢复正常,继而下调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吲哚美辛2mg·kg-1·d-1×10dig抑制PGE2产生,但增加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白介素1与TNF,从而促进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TGP50mg·kg-1·d-1×10dig恢复AA大鼠脾细胞过低的伴刀豆球蛋白A(ConA)增殖反应与其下调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PGE2有关;体外实验亦证明,高浓度(0.4——6.4mg·L-1)TGP负调节脾细胞ConA增殖反应与其促进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PGE2有关。  相似文献   

7.
白芍总甙(TGP,0.01~100mg·L-1)对亚适浓度A23187(0.1μmol·L-1)激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呈现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而TGP对最适浓度A23187(1μmol·L-1)激活的PMΦ产生的PGE2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6.7mg·L-1。在整体模型上,TGP(50mg·kg-1×10d)能使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PMΦ产生过高的PGE2恢复正常水平。采用Fura-2/AM荧光法测定TGP对A23187(1μmol·L-1)诱导正常大鼠PM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发现TGP(≤10mg·L-1)对PMΦ[Ca2+]i无明显影响,而TGP在(10~100mg·L-1)时,对PMΦ[Ca2+]i有一定抑制作用。提示高浓度TGP对PGE2的负向调节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内钙有关。  相似文献   

8.
马钱子碱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观察镇痛剂量的马钱子碱( Bru) 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绵羊红细胞( S R B C) 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及脾抗体分泌细胞( A F C) 水平, 二硝基氯苯( D N C B) 所致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 D T H) ,以及丝裂原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 I L 2 能力。结果  Bru(10 及20 mg·kg - 1 ,ip 显著增强小鼠对 D N C B 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但5 ,10 及20 mg·kg - 1 不影响对 S R B C 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对环磷酰胺( Cyc) 降低的上述反应,3 个剂量的 Bru均有显著恢复作用( P< 005 ~001) 。 Bru 10 mg·kg- 1 ip增强 Con A 及 L P S 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 P< 005) ,对 Cyc 所降低的脾淋巴细胞尤其 T 细胞增殖反应, Bru 5 ~20mg·kg - 1 范围内均使其恢复( P< 005 ~001) 。 Bru 01 ~100 mg· L- 1 在体外对丝裂原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 I L 2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镇痛有效剂量的 Bru 对小鼠淋巴细胞具有功能依赖性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安吉复注射液对小鼠实验性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Cy80mg·kg-1SC)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采用碳粒廓清法、单向免疫扩散法、二硝基氟苯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法、3H-TdR参入法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有关免疫指标。结果:安吉复注射液(0.01、0.1mg·kg-1·d-1×10d,im)可使小鼠降低的K值、α值、血清IgG、耳片肿胀度、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值等明显升高;同时可使小鼠外周血减少的L3T4+细胞增多,从而致降低的L3T4+/Lyt-2+细胞比值增高。结论:安吉复注射液对小鼠实验性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创伤小鼠T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膜流动性、T细胞功能的变化以及维生素E(V-E)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T细胞MDA含量增加;T细胞质膜,线粒体膜及微粒体膜流动性降低;T淋巴细胞转化、白介素2(IL-2)的产生、IL-2受体(IL-2R)的表达以及IL-2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受抑。这些变化同MDA的改变均密切相关。V-E(50或100mg·kg-1·d-1,im×4d)可明显逆转各指标的变化。表明创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导致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及T细胞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而V-E则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10-羟基-2-癸烯酸(10-HDA)对小鼠#FST#FK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和白介素2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10-HDA 1, 5, 25 mg·kg-1·d-1 ip, 5 d可拮抗环磷酰胺100 mg·kg-1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抑制作用. 体外给药,10-HDA可促进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白介素2. 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10-HDA可增加小鼠胸腺L3T4+细胞数,而对Lyt-2+细胞无明显影响. 结果提示10-HDA可调节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胡可松  孙鹭榕 《淮海医药》2002,20(3):182-183
目的 探讨吸毒者血清 IL - 2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方法 应用 EL ISA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 IL- 2含量和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吸毒者血清 IL- 2含量 ,外周血 CD+ 3、CD+ 4细胞数和 CD+ 4/CD+ 8细胞比值均比正常人组为低 (P<0 .0 1)。结论 吸毒者存在有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的紊乱  相似文献   

13.
华蟾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娜  陈兴平 《医药导报》2007,26(1):14-16
目的 研究华蟾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小鼠脾淋巴细胞,PHAP刺激其增殖分化,并和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共培养,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分泌IL-2的水平.结果 0.20,0.40 mg/mL华蟾素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华蟾素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分泌IL-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Bcl-2及Bax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肝组织中淋巴细胞的表达与T、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7例慢乙肝患者肝脏活检组织和20例肝血管瘤患者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正常肝组织淋巴细胞中Bcl-2,Bax的分布及数量的变化,并同时进行CD3和CD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与表达Bcl-2、Bax的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阳性细胞的计数和分析数据均使用病理图像分析仪获得.结果:随着肝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增加,慢乙肝患者肝组织中表达Bcl-2、Bax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同时T、B淋巴细胞数量也增多,均明显多于正常肝组织(P<0.01).结论:Bcl-2、Bax在慢乙肝患者肝组织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T、B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关,并影响慢乙肝患者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sIL—2R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华  李全新 《河北医药》1999,21(4):228-229
探讨细胞免疫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T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外周血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检测了5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肿瘤患者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EC_3bR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升高。CD_4、CD_4/CD_8比值降低,CD_8和SIL 2R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E c_3bRR与CD_4、CD_4/CD_8呈正相关,与CD_8、SIL 2R呈负相关。结果提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T细胞亚群、血清SIL 2R水平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T)对海洛因 (Her)依赖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 2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连续scHer建立海洛因大鼠依赖模型 ,并同时随机设一组给予MT保护。 42d后随机分组 ,设MT治疗组、美沙酮治疗组、自然戒断组、依赖组 ;另选正常大鼠为溶媒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MT对ConA诱导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 2的产生。结果 MT保护组 37 5mg·kg-1,bid与依赖组比较 ,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 2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MT 12 5、37 5、6 2 5mg·kg-1,bid 3个剂量组与美沙酮治疗组、自然戒断组比较 ,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 2的产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 MT对海洛因造成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预防和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才吉淋巴细胞(PBL)增殖反应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情况。方法 淋巴细胞增殖法及IL-2检测法,结果 SLE患者PBL的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正常人,但SLE患者PBL产生IL-2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SLE患者PBL增殖反应提高和其产生IL-2能力降低可能与T细胞两亚群TH1/TH2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淋巴细胞 (PBL)增殖反应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情况。方法 淋巴细胞增殖法及IL 2检测法。结果 SLE患者PBL的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正常人 ,但SLE患者PBL产生IL 2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SLE患者PBL增殖反应提高和其产生IL 2能力降低可能与T细胞两亚群TH1 /TH2 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L-2-PE40对免疫活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及细胞毒试验。结果IL-2-PE40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有十分强的细胞毒性,能选择性地抑制MLC中抗原活化的T细胞活性,保留未活化T细胞对ConA诱导的丝裂原反应,在培养d3加入IL-2-PE40比培养开始时加入对MLC抑制作用强。结论IL-2-PE40能够高度选择性抑制免疫活性T细胞,是IL-2R靶向治疗中具有潜力的一种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