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吴茱萸碱对结肠癌Lovo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吴茱萸碱对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联合应用MTT法和形态学变化观察吴茱萸碱对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现象,并用丹(磺)酰戊二胺染色测定对自噬进行定量分析,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的表达,确认自噬的发生.同时检测吴茱萸碱和3-甲基腺嘌呤对Lovo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吴茱萸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活力(P<0.05),尤其在浓度为60 μmol/L时最为明显(60%),且在光镜下形态表现为细胞裂解和细胞间隙增宽.吴茱萸碱可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自噬(P<0.05),阻断自噬后,吴茱萸碱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活力的能力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吴茱萸碱可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自噬,但自噬却拮抗吴茱萸碱的抗肿瘤活性.联合应用吴茱萸碱和自噬凋节剂可增强其抗肿瘤作用,逆转其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vodiamine on autophagy of human colon a cleno carcinoma lovo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autophagy which was induced by evodiamine (EVO). Methods MTT assay combined with the morphologic change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cell viability. Monodansylcadaverine was used to detect autophagy by fluorospectrophotometer and the confocal las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Immunoblotting assa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Finally, evodiamine combined with 3-methyladenine to detect the cell viability with MTT assay and the apoptosis with the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Results Evodiamine inhibited the viability of Lovo cells in dose-dependent manner ( P < 0. 05 ), especially in 60 μmol/L that was obviously(60% ). Further more, the cell lysis and cell gap widened was observed by the light microscope. Evo triggered the autophagy, and after inhibition the autophagy by 3-MA, the killing capacities of the Evo was enhanced ( P < 0. 01 ). However, autophagy prohibited the apoptosis pathways.Conclusions Evodiamine can trigger the autophagy, which might play a self-defense role in evodiamineinduced cell death. The cytototoxicity of evodiamine can be augmented by the autophagy inhibitors. 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autophagy regulators with the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might enhance the cell killing effects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nd show a potent role in cancer drug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2.
芳香烃受体是一个配体依赖性激活的转录因子,外源性芳香烃化合物能与其结合并使其激活,从而引起多种代谢酶升高,活性增强,致癌性代谢产物增多,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现就芳香烃受体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整合素αvβ3与肿瘤关系密切.以其作为抗肿瘤靶点的研究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同时,炎症靶向治疗和显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整合素αvβ3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包括炎症细胞趋化、浸润,炎症部位组织新生血管内皮形成等.这为将整合素αvβ3作为靶点开发炎症靶向治疗和显影策略提供了依据.现将该领域的国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极易并发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等并发症并影响预后 ,是创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 1(IL - 1)、白介素 - 6 (IL - 6 )等前炎症介质快速升高 ,常诱发过度炎症反应。近来报道证实 ,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功能的白介素- 10 (IL - 10 )在创伤患者血浆中能被检测到[1 ,2 ] ,但有关血浆IL - 10水平与损伤严重度、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仍不甚清楚 ,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选择及分组 :选择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滴注LPS和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的3种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差异.方法 7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腹腔注射LPS组(10 mg/kg,LPS-IP组)及其假手术组(SHAM-1);气管滴注LPS组(5 mg/kg,LPS-IT组)及其假手术组(SHAM-2);盲肠结扎穿刺组(CLP)及其假手术组(SHAM-3).于造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的动脉血用于血气分析,并通过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蛋白测定法、血细胞计数板以及瑞氏-姬姆萨染色分别对肺泡灌洗液中的蛋白含量、细胞总数和类别进行统计,同时利用湿干比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来评价肺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 LPS-IT组和LPS-IP组的肺灌洗液总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湿干比明显增高(P<0.05),PaO2低于正常组及相应的假手术组(P<0.05);LPS-IT组和LPS-IP组肺组织有明显病理变化,包括肺水肿和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CLP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在急性肺损伤的3种大鼠模型中,LPS-IT组和LPS-IP组肺损伤较为严重,CLP组未见明显肺损伤.提示腹腔注射LPS及气管给予LPS更适用于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以及后续应用药物的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6.
内毒素多次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后可产生内毒素耐受现象,其机制主要为内毒素信号转导功能障碍导致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位受损.创伤、脓毒症、内毒素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均具有内毒素耐受特征,内毒素耐受现象应用于临床可能会降低脓毒症和SIRS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系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预测严重创伤和各种危重患者的预后,对于所有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问题。一些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APACHEⅢ及创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创伤后T细胞功能与抑制性T细胞(Ts)及反抑制T细胞(Tcs)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小鼠截肢伤模型,观察T细胞功能的变化,并测定Ts细胞对正常T细胞功能的抑制活性以及Tcs细胞对Ts细胞的反抑制活性变化。结果:创伤小鼠脾细胞的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降低,辅助性T细胞(Th)、Tcs细胞数目一过性减少,Ts细胞数目一过性增多;创伤后Ts细胞对正常T淋巴细胞转化、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IL2受体α(IL2Rα)表达、IL2mRNA及IL2RαmRNA水平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而Tcs细胞对Ts细胞的反抑制活性明显减弱;Ts细胞抑制率及Tcs细胞反抑制率变化与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降低均密切相关;去除创伤小鼠脾细胞中Ts细胞,则可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IL2生成及IL2Rα表达;正常Tcs细胞对伤后Ts细胞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逆转效应。结论:创伤后Ts细胞活性增强、Tcs细胞反抑制活性减弱可能均介导了创伤后T细胞功能的受抑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创伤后24 h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值超过肾糖阈8.96 mmol/L)严重创伤患者(ISS≥20,APACHEⅡ分值近似),随机分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分别于治疗后12、24、48、72 h检测两组血浆IFN-γ和IL-18水平。结果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浆IFN-γ和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以血浆IFN-γ为主的炎性介质水平,继而抑制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与进展,降低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负载脊髓匀浆蛋白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hpDCs)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促修复作用.方法 通过局部或腹腔注射hpDCs,并设立对照,利用BBB功能评分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其对小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和局部病变范围、空洞大小、胶质瘢痕厚度等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 注射后第84天,腹腔注射hpDCs组BBB评分为16.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腹腔或局部注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pDCs可延长Nestin表达时间,缩小损伤区范围、空洞面积、胶质瘢痕厚度.结论 腹腔或局部注射hpDCs均可改善局部环境并促进小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