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改革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性实验开设过程中,由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条件要求、实验过程差异较大而难以实施,是很多高校遇到的共性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放型设计性实验”的方法,把设计性实验与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相结合,解决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完整性,又解决了学生对实验室开放内容不感兴趣的问题,将实验室开放工作纳入实验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设计性实验开出比例和效果,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的教学组织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论述了设计性实验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并对设计性实验的具体实施作了较为详尽阐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进传授知识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自主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尝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优化实验结构,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自主实验,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综合评定实验成绩等手段,对药物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表明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自主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小中  李静  周咏梅  张玲玲  饶燕飞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15-1016,1018
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特定目的和要求,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进行设计和准备,并最后完成正式实验。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独立解决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探讨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并对其在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5级高职检验班的微生物检验教学中,进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和传统实验教学法的对比教学实验。结果: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是提高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设计性实验引入药理学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性实验.结果 设计性实验的引入使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 设计性实验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对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药物制剂专业三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药物分析实验中开设了设计性实验,并对实验的内容、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04年级医学检验专业专科学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结果 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设计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微生物学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授课氛围、提高学生实践性和创造性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敏  张晓清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36-1537
在生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设计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此对生物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内容的选取和实验实施的具体过程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药物化学实验中开设设计性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机能实验学课程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和意义。方法:以本科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学生独立自主设计和实施实验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协作精神,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结论:实施设计性实验能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开出的次数和学时数。  相似文献   

13.
《西北医学教育》2018,(1):140-144
目的探讨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3级护理本科生,并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制定病例、学生自主设计操作方案并实施、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点评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结果学生对综合设计性实验方式评价较好,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增进对外科护理工作的认识,提高综合能力。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融入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在2004和2005级预防医学专业的放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改革,并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意见.结果证明,设计性实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学寄生虫学的粪便检查实验教学中导入相应的临床病例,并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作寄生虫感染调查,将传统的验证式实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证明,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医学寄生虫学实验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促进了教师素质提高,并使基础与临床通过实验课更密切衔接,对今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建立并对其在实践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2002级学生339名,采用与往届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结果:70%以上的学生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教师普遍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较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明显活跃;实习生及毕业生所在医院反映2002级学生整体表现优于往届学生。结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实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设设计性实验,对设计性实验是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性实验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药理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方向。湘南学院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中开展药理学实验课程改革,将实验课程体系分成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阶段。实验课程体系以传统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以设计性实验各个环节完成的情况作为实验考核的成绩。药理学实验课程新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优点和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配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在98级医学生中曾组织34名学生进行了病生“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试点,收到良好的效果,试点的方法也受到多数参加试点学生的好评。本介绍试点的方法,结果以及对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的优点和可行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从实验方法的特点对比入手,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了不同类型实验课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开放式设计性实验环节的教学原则。结果:学生实验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创造性得到提高。结论: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创造性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