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文献考察的方法,综合炮制的历史源流及方剂学科的知识,从炮制理论起源,方剂配伍与炮制的关系,炮制对方剂的疗效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出方剂学科和中药炮制学的相关性。结论:众多的炮制理论起源于方书,方剂的配伍也属于炮制的范畴,炮制是方剂用来控制其作用方向的一个手段,药物的不同炮制品对方剂的疗效有影响。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方剂与炮制从历史源流来看,方剂对炮制学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炮制又给方剂以促进,增加了方剂的疗效,扩大了方剂的主治范围和用药范畴,使得方剂学科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应用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炮制技术整体上仍处于机械化炮制发展阶段,炮制设备种类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低。炮制过程中缺乏炮制参数的精确控制,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不均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药炮制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更新,逐渐转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中药饮片联动化生产技术将炮制过程中的单一炮制设备组合优化为可进行连续式生产的中药饮片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基于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等的炮制经验数字化技术及在线检测技术是中药饮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主流趋势,也是中药炮制工艺参数标准化的重要前提。而进一步通过将炮制过程及炮制设备与互联网进行对接,实现中药饮片生产流程智能化管控是未来中药饮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过程。该文通过对中药炮制技术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炮制理论的应用发展、炮制设备的演变及现阶段中药炮制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实现炮制技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及中药饮片高效、高质生产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庄建幸  郭泉 《中成药》1997,19(7):18-19
矾石的炮制,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在中药炮制的各个重要发展时期,矾石的炮制都有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矾石炮制的历史沿革探讨,来窥视一下中药炮制的历史,并希望现代的中药炮制能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书斌  孙敬勇 《中成药》1995,17(9):21-22
山楂药用始于唐,盛于金元。历代山楂的炮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净制中的去核及用不同的方式加热炮制两个方面,在加热炮制中,以炒法为主,另有蒸法和辅料制法,但应用较少。研究了山楂炮制的历史沿革,并综述了山楂炮制的现代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山楂的炮制原理和改进炮制工艺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五年中药炮制学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近5年中药炮制研究进展:中药炮制研究相对比较重视实验研究,其中以方法工艺研究和炮制化学研究为其主要方向,其次为炮制药理研究,而质量标准、炮制与复方研究等还十分薄弱,文献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理论探讨不够深入等情况。作者认为目前研究中主要问题有:综合性深入研究不足,缺乏中医药理论指导,从复方角度研究中药炮制十分薄弱,不能全面揭示炮制意义;历史沿革及炮制理论研究不够等。炮制文献研究应在搞清古人炮制意图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研究结果提出新见解;炮制化学研究应重视多种成分分析与鉴别;炮制药理研究应结合中药作用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并加强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阐明炮制原理;炮制工艺研究以全面系统研究传统方法与新工艺研究相结合相比较;质量标准研究中强调多指标成分的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安医家吴正伦在所撰《养生类要》一书中阐发中药炮制新论,创新中药炮制方法,通过系统总结与深入研究吴氏的中药炮制学术思想,以期为当前中药炮制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重振“徽派中药炮制”学术流派做出贡献。方法:基于新安医家吴正伦所撰《养生类要》一书,搜集该书中有关中药炮制的学术内容,对吴氏中药炮制特色学术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对吴氏中药炮制特色工艺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吴氏认为五行理论可以指导中药炮制,对中药炮制基础理论有所创新;吴氏拓展酒制法的四种内涵,弥补前人对酒制法认识之不足;吴氏将玄明粉炮制流程规范为“八法”并对其加以补充,同时详细描述了其他诸多的中药炮制工艺。结论:《养生类要》所载诸多中药炮制理论与炮制工艺开辟新径,创新理法,记载详实,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诃子的炮制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对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结果认为诃子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炒制、煨制、蒸制、辅料制等几大类,约15余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对其生品和炒、煨、砂烫全诃子,诃子肉,核主要成分,鞣质含量分析,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诃子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探讨,筛选出临床用之安全有效的炮制方法,使其炮制工艺和炮制理论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诃子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香没药炮制沿革,找出其规范炮制。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调查走访乳香、没药的炮制及炮制衍变。结果:乳香、没药炮制虽较繁杂,然当今文献仍以清炒、醋制、灯心草制为主流炮制。其它衍变没有依据。结论:乳香、没药的炮制工艺应按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川楝子的炮制历史沿革作了研究探讨。历代近百部医药历史文献记载了川楝子的炮制资料,涉及炮制工艺超过30种,应用的炮制辅料有20多种,反映了前人炮制川楝子的长期实践和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对吴茱萸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总结了历代沿用至今的一些炮制方法及其不同功用,并综述了吴茱萸炮制的现代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的炮制原理和改进炮制工艺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现代化必须从中药生产的源头抓起,笔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中医药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中药材的质量对中药的科研、临床应用、中药制剂生产和中药的国际贸易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应从种植采收、收购、加工炮制、供应销售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药材品种混乱、来源不一、化学成分复杂以及制剂工艺不规范、制药装备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特点,现行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难以有效地控制和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该文围绕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现状,针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制药工程质量观及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策略.通过从"药材源头-制剂工艺-制药装备-中药制剂"全...  相似文献   

13.
中药现代化包括中药材现代化、中药饮片现代化、中药提取现代化、中药制剂现代化四个方面。从品种、种植、栽培、采收、仓储等方面阐述中药材现代化;从中药炮制现代化、生产中的问题及建议、技术手段 等方面阐述中药饮片现代化;从现状、发展趋势势等方面阐述中药提取物现代化;从中药新剂型研究、中药制剂 的质量稳定均一性问题等方面阐述中药制剂现代化。对中药现代化模式进行综述,为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实现中药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北京琪景饮片厂是我国首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做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地区实施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的试点企业,一年来的体会可归纳为一个决心(决心为改变中药饮片的落后现状承担历史使命),两到位(宣传到位、服务到位),三满意(医院、药房、患者满意),四不变(炮制规范不变、片型规格不变、服用方法不变、称准分匀不变),五方便(储存、运输、携带、调剂、使用方便)。本文就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的生产与推广模式进行探讨,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跃华  路金才 《中草药》2016,47(1):149-156
对《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附录中收载的毒性药材及我国法定药材标准中毒性分级为大毒(剧毒)的药材进行了整理,大毒药材共有51种。确定大毒药材名单可为《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附录的修订提供参考;为我国中医院加强毒性药材的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为加强处方含大毒药材的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自然环境、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陕西省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应着力于:1.加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2.加强重点药材GAP建设,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药材产业化;3.运用生物技术,增加中药材的科技含量;4.加强中药材深加工,重视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中药炮制机理研究,揭示其炮制内涵变化实质,是确定中药饮片最佳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发展炮制学科理论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材名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道地药材、常用中药材、源于濒危物种的中药材及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统计数量的中药材名录,分析整理各类文献收载中药材的种类,并应用Excel对各类文献收载中药材种类的异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977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合计894种,《中国道地药材》、《生活中的300种道地药材》、《中华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图典》共收载道地药材495种,《中国常用中药材》、《常用中药材用法用量》共收载常用中药材32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红皮书、限制进出口等濒危中药材共280种,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统计数量的中药材有360种。由于各类文献编著的目的不同,在收载中药材名录方面,药典的一致性比较高,珍稀濒危的一致性比较低。85%以上的道地药材和常用中药材被药典收载过,80%以上的常用中药材为道地药材,药典和道地药材中有10%~20%的需要保护。结合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际,经过统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需要统计资源量的中药材563种,需要进行资源变化情况监测的中药材457种,需要进行濒危情况评价的中药材280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药材认证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做了简要说明,对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要求及其应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主要生产技术环节及其认证要求。介绍了GAP认证对人员、设备和档案的要求,并对认证准备工作中需要建立的文件、资料和档案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指纹体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李晓波  屠鹏飞 《中草药》2003,34(5):385-387
建立反映中药材整体信息的指纹体系是现阶段全面、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手段。中药材指纹体系是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基因指纹图谱来分别表述、控制中药材的多元化学组份和源于生物体的特性,从有效成分和遗传物质两方面实现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基因指纹图谱可从遗传物质上进一步佐证中药区别于化学药品的特性。基因指纹与化学指纹相结合,对于中药的品种鉴定、质量评价、药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中药材指纹体系,首先要建立药典品种的含多种检测方法的化学指纹和基因指纹图谱库,其次要建立指纹图谱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