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桂英  连俊勤  郭浩 《安徽医学》2014,(10):1400-140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适应证,并发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26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资料。结果上颌窦囊肿14例,霉菌性上颌窦炎8例,上颌窦息肉4例。所有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术腔上皮化,无面部肿胀麻木、溢泪、视物模糊、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是一种创伤小,手术视野广阔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清除病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虎军  谢金 《安徽医学》2012,33(12):1626-126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复发性上颌窦炎伴息肉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囊肿1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泪前隐窝入路解剖或不解剖鼻泪管,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去除上颌窦前内下壁骨质,所有患者均行下鼻道开窗。结果随访6个月~1年,复发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病例,术腔局部黏膜囊性泡状隆起;真菌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水肿,3次换药及鼻腔冲洗,创面逐步上皮化。所有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膜性鼻泪管损伤或面颊部麻木发生,下鼻甲形态正常无坏死,下鼻道开窗口引流通畅。结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视野宽阔,清除病灶彻底,术后换药视窗清晰。该方法为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提供了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的优越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单县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1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术后复发患者,包括上颌窦息肉8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及轴位CT,若为单侧上颌窦病变,加行鼻窦MRI检查.经检查所有病变经中鼻道手术均无法彻底清除.手术均在控制性降压全麻下进行,选择泪前隐窝手术入路.随访8~12个月,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经泪前隐窝入路行病变清理术,术中可充分暴露上颌窦各壁,病变清理彻底.术后病理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病理未见恶变.其余8例上颌窦息肉术后病理符合鼻息肉术后复发.术后患者病变无复发,保留了鼻腔结构和功能,术后无面颊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结论 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复发性病变,可充分暴露视野,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还保持了正常的鼻腔形态和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鼻内镜手术的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路径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5例经临床确诊的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的Caldwell-luc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是有效、安全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3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36例,上颌窦息肉4例,上颌窦囊肿24例,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鼻腔及上颌窦真菌病6例。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上颌窦囊肿24例均位于上颌窦内壁、底壁、前下壁,怀疑内翻性乳头状瘤行MRI扫描,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无法清除病变,改用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清除病变,随访5个月~2年,头昏、头痛、鼻出血、闷胀、鼻涕倒流、臭味、流鼻涕等症状逐渐消失,其中,有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在随访过程中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口发现上颌窦有新生物,清除并行病理证实为复发,其根用电凝吸引器电凝,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35例经鼻内镜随访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窗口形态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创伤小,便于上颌窦内病变的观察和清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正常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36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患者完整随访4~12个月,无复发,无鼻腔干燥、面部麻木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术眼的溢泪,经眼科会诊考虑泪总管阻塞,给予置管处理后缓解.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可保留鼻腔正常结构、减小手术创伤、彻底清理上颌窦腔内病变,降低手术复发率,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灶的一种可靠的微创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瑞 《中外医疗》2016,(21):59-6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5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分为A、B组,各25例,A组采取单纯的中鼻道开窗手术治疗,B组采取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5±16.4)mL;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0±14.5)mL,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采取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少,治疗效率高,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晋舒  宋鑫 《四川医学》2017,38(8):895-898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彻底切除上颌窦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107例上颌窦内的息肉、囊肿、真菌、良性及恶性肿瘤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内翻乳头状瘤28例、上颌窦炎伴囊肿24例、复发性真菌20例、出血坏死性息肉17例、上颌窦骨瘤6例、上颌窦含牙囊肿5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4例,上颌骨囊肿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手术先切除鼻腔和其他鼻窦病变,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病变,术后肿瘤患者行下鼻道开窗。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良好显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无面部麻木、溢泪、眼眶青紫、视物模糊、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非肿瘤患者随访3~6个月、肿瘤患者术后一直随访。内翻乳头状瘤有4例复发,3例术后1~2年上颌窦口附近复发,经局部切除后随访3~5年未再发,另1例术后6个月中鼻甲残端处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病灶及中鼻甲,随访3年,未见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腔上皮化。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腔,彻底切除上颌窦前内下壁及窦腔内的病变,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观察方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家森  谭汉提  殷海  刘柏松  何引  郑文 《重庆医学》2013,(27):3302-3305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开窗治疗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的手术进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行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囊肿"开窗术"。手术切除大部分囊肿壁,保留部分外侧或后壁、下壁囊肿壁,使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为一个腔,常规于下鼻道开窗,以便术后引流及观察。结果术中暴露囊肿充分,囊肿壁大部切除。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无鼻泪管损伤和下鼻甲坏死;15例患者囊肿术腔黏膜均于术后2~3个月上皮化;1例开窗口闭合,但囊肿明显缩小。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简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便于观察术腔情况。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胡煜  孙敬武 《安徽医学》2012,33(4):423-425
目的探讨在复杂上颌窦病变中应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彻底切除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6例不同类型的复杂上颌窦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内翻乳头状瘤1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4例:复发性上颌窦炎伴囊肿3例:复发性鼻息肉1例:上颌窦骨瘤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内翻乳头状瘤行MR检查。手术先去除鼻腔和其他鼻窦病变,开放并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再行泪前隐窝入路清除上颌窦病变,术后下鼻道开窗术。观察术中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能良好显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无鼻泪管损伤、无鼻甲萎缩、坏死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内翻乳头状瘤有2例复发,1例术后3个月上颌窦口上方与眶底交界处复发,经局部切除后随访1年,另1例术后7个月筛窦局部复发并累及眶纸板,再次手术切除病灶及局部眶纸板,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腔上皮化。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能够充分显露上颌窦腔,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手术操作方便,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少,术后观察方便,疗效满意,对于复杂的上颌窦病变,特别是良性病变,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胡煜  代建  黄诚  汪涛  程兆海 《安徽医学》2014,(3):343-344
目的:分析内镜下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P)的效果,为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22例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rouse(2000)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 T 1期4例,T2期6例,T3期12例;随访6个月~7年。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联合鼻外入路下完整切除肿瘤,并发症少。总复发率为13.63%(3/22);单纯鼻内镜手术10例,1例复发,复发率10.00%(1/10);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7例,1例复发,复发率14.29%(1/7);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入路5例,1例复发,复发率为20.00%(1/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IP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对于T 1、T2期I P可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对于累及上颌窦的T3期病变,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和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入路,疗效相似,但泪前隐窝入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上颌窦手术方法的对上颌窦炎治愈率的差异。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病例116例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手术,A组清理中鼻道阻塞因素、切除钩突后,不扩大上颌窦黏膜口,B组清理中鼻道阻塞因素、切除钩突后,切除上颌窦黏膜口。结果:随访12个月以上。依照海口1997年标准,A组75侧,治愈68侧,治愈率为90.7%,B组80侧,治愈74侧,治愈率为92.5%;A组好转7侧,好转率为9.3%,B组好转6侧,好转率为7.5%。结论:鼻内窥镜下两种上颌窦炎处理方法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上颌窦囊肿、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在手术过程中可充分暴露视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上颌窦手术不同入路视野的差异与效果。方法:选择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性为A患者,女性为B患者;A左侧上颌窦腔、A右侧上颌窦腔、B左侧上颌窦腔和B右侧上颌窦腔),都进行上颌窦腔的观察,然后对A右侧上颌窦腔进行前壁开窗术、中鼻道开窗术和下鼻道开窗术检查,并同时应用CT三维重建分析。结果:病例A的窦腔的容积、窦底深度明显多于B病例,同时气化良好、颧骨隐窝较深与泪前隐窝比较明显(P<0.05)。前壁开窗下前壁、后壁、外侧壁、顶壁、内壁、窦底、颧骨隐窝及泪前隐窝的视野都比较好,中鼻道开窗下外侧壁和颧骨隐窝有很好的视野,下鼻道开窗下内壁与泪前隐窝相对比较差,不同入路方式的总体视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三维重建也显示前壁开窗入路对于上颌窦的暴露较中鼻道开窗和下鼻道开窗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鼻内镜的应用有很好的应用优势,能清晰地显示腔道结构,经标准上颌窦前壁开窗的视野范围较大,从而有利于鼻窦窦病变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5.
许超  何刚  李正权  汪晓玲  廖素伟 《四川医学》2007,28(10):1187-118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双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及尖牙窝入路手术。结果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6,(5):526-52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对照组采用中鼻道及下鼻道开窗联合进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术后复发率为2.5%,均低于对照组的1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复杂性上颌窦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复杂上颌窦病变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经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上颌窦前壁开窗术、中下鼻窦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1.34±6.47)min,显著少于B组(63.49±6.98)min和C组(65.83±6.77)min(P0.05);A、C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术后复发率10.00%显著低于C组60.00%(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B组70.00%(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复杂性上颌窦病变疗效满意,损伤小,窦腔暴露充分,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的病变,术后观察方便,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8.
吴家森  殷海  刘伯松 《右江医学》2011,39(3):311-313,404
目的评价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15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观察术后的创面愈合和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8~24个月,15例中仅2例复发,1例患者术后3个月上颌窦后壁乳头状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4个月上颌窦下壁乳头状瘤复发,经清除肿瘤,电凝烧灼基底部,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便于观察术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双径路与鼻内镜下中鼻道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A 组),53例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B 组)。术后随访1~2年,定期行鼻窦冲洗及鼻内镜复查。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A 组治愈36例(90%),好转4例(1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B 组治愈45例(84.9%),好转1例(1.9%),无效及复发7例(13.2%),有效率为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 =0.018)。结论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可先行中鼻道开窗术,对真菌球不能彻底清除者,加用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性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柯-陆氏手术、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3种术式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单纯鼻内镜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者80例作为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收集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 结果 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鼻内镜手术组(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Ⅰ期、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鼻内镜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于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P<0.05),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于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0例,3组Ⅱ期和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但治疗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适合采用鼻内镜+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