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与中医体质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便秘问卷调查表与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分布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瘀血质、痰湿质、特禀质、平和质;2便秘的中医体质多以兼夹为主,单纯体质所占比例较小;3便秘的发生与8种偏颇体质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平和质呈负相关(P0.01)。结论 1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所占比例较大,偏颇体质多呈兼夹存在;2便秘的发生与中医体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12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该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及兼夹体质情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偏颇体质中,1人带有1种体质的占26.95%,1人带有2种或2种以上体质的占73.05%;1人3种体质的居于前4位的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阴虚质,男生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女生中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结论 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兼夹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痛经的好发体质。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611名调查对象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痛经女大学生中两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三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女大学生痛经情况普遍存在,尤以兼夹体质出现较多。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体质状况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辨体施养,为预防女生痛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失眠情况进行调查,并了解其中医体质的分布类型。方法首先采用阿森斯(Athens,AIS)失眠自测量表,对甘肃中医药大学1 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筛查出失眠患者,再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测评。结果检出失眠患者210例,占21.3%;大学生失眠者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占全部失眠患者体质类型分布总数的91.20%,其中阴虚质最多,其次为气虚质,平和质占8.80%;男生以湿热质和特禀质为主,女生以阴虚质和气虚质为主,男、女生体质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偏颇体质中1人2种体质的分布以气虚质和阴虚质常见。结论在校大学生失眠状况值得关注,失眠与阴虚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09级中医医疗系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该人群的中医体质规律,并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总人群中平和质占36.41%,偏颇体质占63.59%;偏颇体质中,居于前4位的分别是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男、女生体质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意义,男生以平和质为主,女生以气虚质为主.兼夹体质中,1人带有1种体质的占19.35%,1人带有2种或2种以上体质的占80.65%.结论 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男、女体质分型构成存在差异,应及早针对不同体质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及合并焦虑抑郁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焦虑抑郁的相关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肾阳虚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大学生功能性便秘多数为兼夹体质,占72.5%,其中又以阴虚质出现频次最多,湿热质、痰湿质次之;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倾向,其中抑郁倾向更明显。结论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为主,其中以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多;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类型、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临床上需辨证论治,配合中医体质调理和精神心理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甲亢和甲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与评定表对117例甲亢患者和172例甲减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甲亢、甲减2组兼夹偏颇体质进行比较。结果甲亢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郁质63次、阴虚质41次、气虚质37次、平和质28次、痰湿质28次、阳虚质25次、湿热质15次、瘀血质9次、特禀质7次;甲减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91次、阳虚质82次、气郁质58次、阴虚质49次、痰湿质46次、平和质29次、湿热质25次、瘀血质15次、特禀质13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患者均以兼夹复合体质类型为主。结论甲亢、甲减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老年女性高血压病体质分析,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自愿参与实验的中老年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病组女性平和质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兼夹体质所占比例高于普通组;兼夹体质中出现频率按高低排列为: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特禀质。结论:高血压病女性以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兼夹为多的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临床应以益气活血、养阴滋阴为主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军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中医体质状况和类型特征,为推进和保障预选士官学员教育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军校531名首批预选卫生士官进行中医体质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与地方院校大学生的体质差异以及兼夹体质情况。结果531名被调查者中,按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别为285、66、15、39、37、44、11、20、14例。平和质与8种偏颇体质呈负相关,偏颇体质之间呈正相关。体质相兼的前3位是气虚质与痰湿质、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痰湿质。偏颇体质的前4位是气虚质(156例)、痰湿质(124例)、湿热质(114例)、阴虚质(95例)。结论首批军校预选卫生士官学员中,64%为单纯体质和“基本是”单纯偏颇体质,36%为兼夹体质,兼夹体质现象客观存在。其中气郁质、痰湿质明显低于全国部分地区和同龄大学生人群的水平,军校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少弱精子症致不育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并分析其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宁波市中医院男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4例,填写《少弱精子症致不育临床症状调查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记录一般信息及精液参数并判定体质类型,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患者中医体质与精液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广泛,各体质所占比例分别为气虚质19.81%、湿热质15.62%、阴虚质15.38%、气郁质12.35%、痰湿质10.72%、血瘀质8.62%、阳虚质6.99%、平和质6.29%、特禀质4.20%。患者精液参数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提示,阴虚质与非阴虚质比较,精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非气虚质、痰湿质与非痰湿质比较,精子总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与非湿热质比较,正常精子形态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分布为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患者的精子浓度与阴虚质存在关联,精子总活力分别与气虚质、痰湿质存在关联,正常精子形态比例与湿热质存在关联,提示临床可通过中医体质结合精液参数进行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2.
1 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初步了解安徽省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 003例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结果:平和质561例,单纯偏颇体质247例,兼夹偏颇体质195例。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气虚质最多(235例,单纯气虚质与兼夹体质中气虚质例数之和,下同),其次为湿热质(128例)、气郁质(122例)、痰湿质(80例);阳虚质(71例)、阴虚质(52例)和瘀血质(42例)最少,阴虚质与瘀血质主要出现在兼夹体质中。结论:9种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医体质辨识资料,探讨日照市体检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并提出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沈阳瑞康健康管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瑞康中医体质辨识判定软件3.0和4.0对3146位体检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结果根据标准化的九种中医体质量表,3130例中单一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1404例、阳虚质532例、湿热质261例、气虚质229例、痰湿质182例、阴虚质172例、血瘀质165例、气郁质133例、特禀质52例;单一体质1027例,占32.8%,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2103例,占67.2%;阳虚兼气虚质121例(3.9%),阳虚兼血瘀质84例(2.7%),湿热兼痰湿质75例(2.4%)。结论单一体质中,除平和质外,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兼夹体质中两种体质兼夹还有一定倾向性,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异同。【方法】选择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78例典型哮喘患者和3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评分和判定,分析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中医体质分布频次情况:典型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咳嗽变异性哮喘组的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2)中医体质分类占比情况:典型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9.74%(31/78),兼夹体质占比60.26%(47/78);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单一体质占比36.36%(12/33),兼夹体质占比63.64%(21/33)。(3)兼夹体质关联情况:兼夹体质中,典型哮喘组关联程度最强的是气虚质-阳虚质,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中医体质视角探讨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方法:使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简表(SF-36),随机抽取宁波市3所高校大二学生进行现场自填问卷调查。结果:(1)平和质大学生生活质量在8个维度得分最高。在健康状况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生理功能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生理职能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特禀质存在显著性(P0.05);平和质在身体疼痛与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和质在活力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社会功能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情感职能平和质与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精神健康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是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领域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是对生理、心理领域起负面作用的因素;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是对生理领域起负面作用的因素;湿热质、气郁质是对心理领域起负面作用的因素。结论:纠正偏颇体质,提升体质平和状态,可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丰富和发展中医体质形神相关理论.方法 2009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北京市2所大学的540名大学生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①内外向维度:平和质人群得分最高[(56.52±8.48)分],气郁质人群得分最低[(45.88±11.13)分];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人群得分较平和质显著较低(P<0.01).神经质维度:气郁质人群得分最高[(59.31±9.70)分],平和质人群得分最低[(44.08±8.55)分];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人群得分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质维度8种偏颇体质人群得分均与平和质人群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以平和质为对照,8种偏颇体质人格特征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维度是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神经质维度是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结论 9种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均表现出相应的人格心理特征,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其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2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并患有高血压病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身心康经络传感仪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心血管危险因素、传导系数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情况为:平和质22例(4.6%)、阴虚质64例(13.3%)、痰湿质127例(26.5%)、湿热质115例(24.0%)、血瘀质61例、(12.7%)、气郁质48例(10.0%),由高至低顺序排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高血压病痰湿质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比例最高,是涉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多的体质,其中,同时存在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占比均最高,比例分别为79%、60.9%、71.9%和50%;在糖尿病患病情况方面,痰湿质与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情况方面,痰湿质与平和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情况方面,湿热质与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异常方面,湿热质与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是高血压病患者最常见的3种体质类型,且同时合并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最常见的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中小学生中医体质进行调查,了解该社区学生体质状况,为中医参与学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辖区内中小学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1)中小学生以平和质为主(64.71%),男生平和质比例比女生高(67.09%和62.18%),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和质呈下降趋势(78.21%、63.25%、46.24%)。(2)特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是中小学生各年龄段主要的偏廉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和质呈减少趋势,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呈增多趋势。(3)平和质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减少,痰湿质和阴虚质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中小学生中医体质类型与成人不同,在进行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根据中小学生体质特点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长沙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于长沙地区工薪阶层的体检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抽样调查。结果1.NAFLD的中医体质分布如下:(1)第一体质构成比:平和质42.9%、痰湿质17.1%、湿热质10.2%、阳虚质9.9%、气虚质6.2%、阴虚质6.0%、气郁质4.5%、血瘀质1.9%、特禀质1.3%;(2)不同性别、年龄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比不一(P0.01);2.NAFLD主要中医体质与生活方式存在相关性:(1)痰湿质中保护因素:睡眠较好(Exp(β)=0.432,P=0.023);危险因素:很少运动(Exp(β)=2.524,P0.01);(2)湿热质中保护因素:偶吸烟(Exp(β)=0.326,P=0.003)、不饮酒(Exp(β)=0.266,P0.01)、偶饮酒(Exp(β)=0.487,P=0.011)、清淡饮食(Exp(β)=0.105,P=0.002);(3)阳虚质中保护因素:睡眠较好(Exp(β)=0.318,P=0.01);危险因素:很少运动(Exp(β)=4.378,P0.01)。结论 1.长沙地区NAF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存在兼夹体质;不同性别、年龄的NAF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不同。2.NAFLD中医体质与饮食、烟酒、睡眠、运动关系密切,其中很少运动是体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痰湿质以偏咸及肉荤饮食、常饮酒、常失眠、很少运动为主;其中睡眠较好为保护因素,很少运动为危险因素;(2)湿热质以辛辣饮食、嗜烟酒、很少运动为主;其中少烟酒、清淡饮食为保护因素;(3)阳虚质以清淡饮食、常失眠为主;其中很少运动为危险因素,睡眠较好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广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 对6 525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2 635例)、痰湿质(2 029例)、阳虚质(1 556例)、气郁质(1 308例)、湿热质(778例)、瘀血质(551例)、平和质(474例)、阴虚质(443例)、特禀质(23例).广州地区个体体质分布前5位:痰湿质(806例)、气虚兼痰湿质(787例)、气虚质(665例)、阳虚质(577例)、气郁兼气虚质(554例).结论 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