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鼻咽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鼻咽较隐蔽,早期不易发现,现介绍3例误诊病例并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例1,男性,46岁,1980年4月无意发现右侧颈部有1.0×1.0cm2大小肿物。在当地医院按颈淋巴结核治疗,肿物迅速长大,10月左侧颈部出现一条索状肿物。此期间无其它不适症状。1981年1月来我科检查,右颈部有8.0×8.0cm2、6.0×6.0cm2两个肿大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差。左侧淋巴结约3.0X4.OCm’,双锁骨下及腋下均有大小不等肿大淋巴结。左侧鼻咽部有结书状肿物,取病理确诊鼻咽癌。经放疗及中药治疗,肿瘤消失,淋巴结最大缩小至拇指甲大…  相似文献   

2.
朱明勋,男,52岁干部1968年7月以左耳听力下降三月、鼻衄一月、伴双颈上淋巴结肿大就诊。体检:双上颈扪及直径约3×3cm大小之淋巴结各一枚、质硬、活动、无压痛、左耳膜混浊。鼻咽镜检;鼻咽左顶侧壁结节状肿物直径约0.5cm大小。钳取活检:鼻咽未分化鳞状上皮癌。颌下颅底位片示:左侧颅底骨质破坏,符合颅底骨质转移。于1968年7月20日~1968年10月16日行钴~(60)放射治疗,原发灶  相似文献   

3.
<正> 病例:许××,男,73岁,1982年9月18日入院。患者缘于1976年7月发现颈部两侧各有3~4个蚕豆大淋巴结,无触痛,质硬。曾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瘤”,“颈淋巴结转移癌”。此后,颈淋巴结逐渐增大,硬韧,与皮肤粘连。先后三次检查鼻咽部均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4.
淋巴结与软组织嗜酸细胞肉芽肿主要好发部位为颌面部腮腺区,亦可累及眼睑、颌下、颏下、上臂,但累及咽部软组织属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何××,女,18岁,南海县人。因咽部异物感伴右颈淋巴结肿大2个月,经抗炎治疗无效,于1982年10月12日来我院门诊。体查:发育营养佳,体温正常,心、肺、肝、脾无异常,咽后壁可见弥漫性表面不平、硬、韧呈肉芽肿样肿物,上至鼻咽部,下达会厌水平,表面有散在小脓灶,右颈淋巴结2×3  相似文献   

5.
患儿,12岁,男。因不规则发热2个月入院。体检:颈、腋下淋巴结如黄豆至蚕豆大小。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3cm,剑突下8cm,质韧,脾不大。血常规正常。胸片双上纵隔阴影增宽。右上纵隔旁有一4×2.8cm大块状影。颈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何杰金氏病(淋巴细胞为主型)。经2个疗程  相似文献   

6.
鼻咽结核2例     
鼻咽结核在临床上罕见,其症状与早期鼻咽癌有相似之处,有时很容易混淆和误诊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32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伴右耳鸣,痰中带血丝2个月而就诊。体检全身状况良好,胸透阴性,右胸锁乳突肌中段有3×3×4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压之有轻痛。鼻咽粘膜轻度充血,鼻咽顶部粘膜粗糙不平,表面有灰黄色分泌物覆盖。初步诊断:为鼻咽癌、粘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为鼻咽结核。服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雷米封,3个月后.颈部包块消失。最后诊断为:鼻咽结核。例2男,25岁,因耳鸣、耳闷、重听伴有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7岁。因全身皮肤搔痒7年,皮肤肿物7个月住院。于7年前出现全身皮肤搔痒伴出疹。皮肤粗糙。曾于多处医院以神经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近7个月来在前胸后背皮肤出现多个进行性增大的肿物。查体:双侧锁骨上,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处均触及数个1×1×2~2×3×4cm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差无触痛。右眼上睑、前胸后背皮肤触及数个3×3×3~4×4×4.5cm大小肿物,质中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活检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20例鼻咽癌颈淋巴结活检病例,与我科同期行鼻咽活检临床资料基本相同的25例患者对比分析。结果颈淋巴结活检组与鼻咽活检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0%、20%;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颈淋巴结活检明显增加远处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例 1 ,患者 ,男 ,5 0岁 ,已婚 ,广东澄海市人 ,因右耳鸣 ,右耳听力下降 4月 ,右鼻塞 1月于 1 999年 3月 8日入院 ,入院时伴右颞部持续性隐痛 ,右侧面麻 ,无复视 ,无吸涕血 ,无声嘶。查体 :鼻咽顶后壁偏右菜花样肿物 ,约2cm× 1cm ,侵及右侧咽隐窝。右侧头面部及颊粘膜浅感觉减退 ,伸舌右偏 ,右鼻唇沟变浅。右上颈肿大淋巴结 1个约 2cm× 3cm ,右中颈肿大淋巴结 1个 ,约 0 .5cm× 0 .5cm ,均质硬 ,活动受限。鼻咽及颅底CT平扫 :鼻咽右侧壁 ,顶后壁明显增厚 ,右侧咽鼓管口及咽隐窝变浅 ,右咽旁间隙消失 ,颈动脉鞘界限不清 ,颅底…  相似文献   

10.
<正> 女39岁,右腋下发现包块三个月,近一月增长较快,肿块不痛不红。右腋肿块三个分别是3.5×3cm、2×1.5cm、1.5×1.5cm,但右乳房未发现包块,其余检查无殊。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性癌。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发现颈部肿物8年余。开始如核桃大,近1个月来增长迅速,伴憋气、疼痛、声音嘶哑,于1978年1月24日入院。体检:颈前可扪及肿块10×6cm,质硬,分叶状,随吞咽可有轻度上、下活动,右侧肿物上缘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约1.5×1.5cm。X片见气管左移。术中见右侧甲状腺约4×3.5cm大小,质硬,与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食  相似文献   

12.
我科门诊自2000年8月~2002年4月用穿琥宁治疗急慢性颈淋巴结炎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人均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男38例,女35例,年龄1~12岁,病程3天~3个月。肿大的淋巴结3~12枚,大小为0.8cm×0.6cm×0.5cm~2.0cm×2.0cm×1.8cm,实性,质软,光滑,活动,界限清,轻度压痛或无压痛。发热21例,咽部充血11例,扁桃体肿大34例。血常规化验示:白细胞总数在(4.2~11.0)×109/L,其中淋巴细胞在0.55~0.85,血小板均在正常范…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2003年3月右上颈部扪及一个3.0cm×2.5cm的肿大淋巴结,质硬、界清、无痛,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颈部转移性上皮样肉瘤。术后予局部放疗,右上颈60CoDT59Gy,40天完成。放疗后3天,发现右舌根部一0.5cm的肿块,2个月后肿物迅速增大,右上颈淋巴结复发,舌根肿块活检报告:上皮样肉瘤。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我院治疗。CT示:右舌根一4.0cm×2.6cm软组织肿块,右上颈一2.1cm×1.5cm肿大淋巴结。肿瘤标记物NSE42ng/ml。我院再次取舌根肿物和右颈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图1):右舌根和右上颈淋巴结均…  相似文献   

14.
颅外段颈动脉瘤的手术方法较多,手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我们冶疗两例,报告如下: 例1、颈部包块3个月,声音嘶哑。查颈右有一12×10×8cm~3之搏动性包块,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杂音。喉镜检查:右侧声带瘫痪。颈总动脉穿刺造影示右侧颈总动脉颈段动脉瘤,大小5×7cm~3。在降温、降压复合麻醉下切除右侧颈内动脉瘤12×10×8cm~3,病理诊断为假性动脉瘤.术中发现右颈内动脉内侧壁缺损3.5cm,切取右侧颈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男性56岁,农民.发现软腭新生物1月余,门诊活检病理确诊为悬雍垂鳞状细胞癌Ⅰ°~Ⅱ°而人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双侧颈淋巴结未扪及.悬雍垂上有一菜花样新生物。向软腭方向侵犯,约2cm×3cm,边界不明显,鼻、鼻咽、喉咽正常.血、尿,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均正  相似文献   

16.
冯岗  李慧  李雪松 《四川医学》2005,26(8):871-871
患者,男,58岁。2003年2月患者偶然发现右侧颈部2cm×3cm大小肿块,可活动,无压痛,彩超检查提示:该肿块下面有一1cm×1cm大小的肿块。患者当时无涕血、头痛、潮热,盗汗等,自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未行进一步治疗。2003年12月患者因肿块增大于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当时查体:右侧中颈部扪及一4cm×4cm大圆形肿块,质地中等,不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无发红、破溃,其余浅表淋巴结未扪及。CT检查提示:右侧咽深间隙及颈深外侧淋巴结肿大,直径2cm,鼻咽未见异常。给予肿块切除活检,病理提示:4个淋巴结有低分化鳞癌转移。进一步行胃镜检查提示:食管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4岁发热(最高达40℃)数月,伴颈部双侧淋巴结呈蚕豆大小肿块,质较硬,不活动,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右颈淋巴结活检:淋巴结组织一枚,大小为3×1.7×1.1cm,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镜检: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为坏死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纤维组织增生呈结节状,结节中可见少量巨细胞,核较大,浆偏红,有些结节中可  相似文献   

18.
<正> 发生在颈部的巨大淋巴结增生为一种较为罕见的淋巴结良性病变,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51岁。以右颈部外侧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3年入院。既往无颈部红、肿、疼痛病史;无肺结核病史。有鼻出血史20年。临床检查:鼻咽部无新生物,X 线鼻咽腔拍片无异常发现。右胸锁乳突肌区、右颈后三角区膨隆,可扪及6×3cm 实质性包块,中等硬度,境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手术见右胸锁乳突肌上中1/3处后方、颈外动脉前方有一  相似文献   

19.
<正> 例1,男性,14岁。右耳闷、耳聋伴鼻塞5个月,偶有痰中带血。曾以“分泌性中耳炎”接受激素、抗生素治疗多次,疗效不佳。20余天前始出现双耳后迅速增大之无痛性肿块,被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腮腺炎”,因治疗无效而来本院就诊。检查见:全身状况良好,两颈侧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巨大肿块,各为3×4.5cm和3×5cm,质偏硬,不活动,无压痛。因张口较小,直接予鼻咽部内窥镜检查,见:右鼻咽顶后壁灰白色新生物1.5cm×1.5cm大,表面有糜烂坏死。活检病理诊断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经转院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颈部与鼻咽部肿块消失,现正在进  相似文献   

20.
女婴,3个月。因逐渐面黄伴食欲差1月入院。第4胎,第4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4kg。前3胎均为男孩,第1胎7个月早产,生后2天死亡;第2胎4个月流产;第3胎足月顺产,为先天愚型,生后4今月因病死亡。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体温36.8℃,脉搏108/min,呼吸30/min,中度贫血貌。皮肤、粘膜苍黄。颈、腋下均可扪及高梁米大小的淋巴结。腹软,肝助下3cm,剑下2cm,脾肋下3cm,白细胞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