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褪黑素合成酶AANAT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人类胆管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癌旁组织中AANAT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人胆管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癌旁组织中,AANAT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0.0%(18/60),而相应正常癌旁胆管组织阳性率为81.7%(49/60),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3.3%(44/60),而相应正常癌旁胆管组织阳性率为40.0%(24/60),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组织中,AANA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VEGF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AANAT与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45,P0.05)。结论:AANAT与VEGF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两者在胆管癌发生中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将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原发性胆管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胆管癌连同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胆管组织中Maspi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Maspin蛋白与p53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而p53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但胆管癌中Maspin蛋白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329,P=0.144)。Maspin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于阴性表达患者(χ~2=4.440,P=0.035),而p5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短于阴性表达患者(χ~2=8.231,P=0.004)。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aspin蛋白是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HR=0.094,95%CI=0.015~0.593,P=0.012)。结论:Masp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但其减少或缺失可能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蛋白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蛋白1(CDH1)及MutL同源基因1(MLH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6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H1及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其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CDH1和MLH1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98%(25/61),81.97(50/61)和54.10(33/61),86.89%(53/61),CDH1及MLH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CDH1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有关(P0.05),而ML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DH1和MLH1蛋白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调控酶polo样激酶1(PLK1)和Aurora A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4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胆管组织中PLK1和Aurora 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2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与15例健康人血清中PLK1和Aurora A的浓度。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患者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结果:肝外胆管癌患者中,癌组织中PLK1和Aurora 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胆管组织(66.7%vs.25.0%;63.0%vs.15.0%,均P0.05),且PLK1和Aurora A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均P0.05);术前血清中PLK1和Aurora 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434.85 pg/mL vs.256.00 pg/m L;644.64 pg/m L vs.375.73 pg/m L,均P0.05),术后两者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PLK1与Aurora A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血清中浓度具有一致性(r=0.55;r=0.64,均P0.05);无论癌组织或血清中,PLK1与Aurora A水平均呈正相关(癌组织:r=0.47,P0.01;血清:r=0.71,P0.01)。结论:PLK1与Aurora A水平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清均升高,且两者水平的升高与肝外胆管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肝外胆管癌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法检测FHIT在42例肺鳞癌患者癌组织及13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FHIT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7.6%vs.92.3%,P<0.05)。中/高分化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患者(54.2%vs.38.9%,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45.9%(17/37)vs.60.0%(3/5),P<0.05];期 期患者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期患者[55.0%(11/20)vs.45.5%(10/22),P<0.05]。结论FHIT基因在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有望作为判定肺鳞癌发生及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其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改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特点,以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46例人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的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中p16蛋白表达率为41.3%(19/46),而癌旁组织表达率为95.7%(44/46),两者有差异显著性(P<0.01)。p16蛋白阳性的19例胰腺癌标本中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p16蛋白缺失的27例标本中有18例检出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9.1%。p1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缺失有明显关系(P<0.05)。p16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与胰腺癌的大小,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p16蛋白的表达,它们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 C蛋白)导致肝门部胆管癌发生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酶(PAP)法对36例肝门部胆管癌及其癌旁肝组织的HCV C蛋白和ras p21及p16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HCV C蛋白对上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表达的影响.结果 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HCV 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1%(22/36),癌旁组织中HCV 核心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9%(14/36),两种组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CV C蛋白阳性组ras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9.1%(13/22)和81.8%(18/22),而HCV C蛋白阴性组ras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4.3%(2/14)和35.7%(5/14) .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与HCV感染有关;HCV C蛋白致癌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癌基因rasp21和激活和抑癌基因p16功能的受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管癌组织中凋亡基因Fas、FasL的蛋白表达及其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胆管癌组织及10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结果 :胆管癌Fas蛋白表达率为45.45%(10/22),显著低于对照组90%(9/10)(P<0.05);而FasL蛋白表达率为72.73%(16/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中Fas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FasL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中(P<0.05).Fas、FasL表达无显著相关性.FasL阳性而Fas阴性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 :胆管癌细胞中存在Fas表达下调而FasL表达上调现象,并与临床分期及是否转移密切相关.Fas、FasL基因异常表达是反映胆管癌恶性行为及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Oct4)和CD13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E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EHCC、30例癌旁胆管组织(TAC)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NBDT)中Oct4和CD133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EHCC中Oct4和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31/50)和68.0%(36/50)。EHCC中Oct4和CD13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TAC和NBDT(P0.05)。Oct4和CD133的表达与EHCC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P0.05),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检测Oct4和CD133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EH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nm23和PTEN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门部胆管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nm23和PTEN基因的表达,分析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nm23和PTEN基因的相关性。结果:4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63.6%,15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PTEN及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高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与PTEN及nm23基因表达可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γ-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SNCG)在胆管癌及胆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NCG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60例胆管癌及34例胆管正常组织中SNCG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SNCG表达阳性率为73.33%(44/60),高于其在胆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88%,2/3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CG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SNCG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相关,可能在胆管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SNCG有望成为新的胆管癌的肿瘤标志物,为预后判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 ankyrin repeats, Gankyrin)在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黏膜组织检测Gankyrin蛋白的表达,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各组资料的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在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3%,其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χ2=24.109, P<0.01);Gankyrin蛋白在同一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χ2=6.722, 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χ2=6.139, P<0.05),在TNM分期中,(Ⅲ+Ⅳ)期的癌组织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阳性表达率(χ2=5.130, P<0.05);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有无浆膜浸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FPI-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胃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6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PI-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FPI-2 mRNA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FPI-2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TFPI-2蛋白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TFPI-2 mRNA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TFPI-2 mRNA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TPFI-2基因是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调节因子,其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wist蛋白和E-钙粘蛋白在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检测40例R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wist蛋白、E-钙粘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RCC组织中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7.5%)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中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2.5%);RCC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2.5%)明显低于其在癌旁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Twist蛋白和E-钙粘蛋白表达在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wist的异常表达与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钙粘蛋白的异常表达与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两者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直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Twist蛋白可能是RCC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144m/z蛋白峰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利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3144m/z蛋白峰的表达。结果3144m/z蛋白峰阳性率为33.9%(111/327),明显高于CEA阳性率(21.1%,69/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5.6%(149/327)。3144m/z蛋白峰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1)、神经浸润(P〈0.01)、肿瘤大小(P〈0.01)、脉管瘤栓(P〈0.05)、淋巴结转移(P〈0.05)、CEA表达(P〈0.05)及浸润深度(P〈0.05)有关。3144m/z蛋白峰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44.7%和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经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3144m/z蛋白峰表达并未被证实为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7)。结论3144m/z蛋白峰有可能成为胃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COX-2和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的切除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病灶中COX-2和MMP-7的表达情况。分析COX-2和MMP-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COX-2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和72.7%。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01),而与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COX-2和MMP-7的表达呈等级正相关(P〈0.001)。结论:COX-2和MMP-7与胃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是胃癌组织高侵袭能力和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COX-2和MMP-7可作为反映胃癌组织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VHL基因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5例大肠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VHL、HIF-1α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VHL基因在16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8%,在2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1%(P〈0.001);HIF-1α蛋白在16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2%,在20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P〈0.001);VHL基因的阴性表达与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器官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果表明,VHL基因表达下调和HIF-1α蛋白表达上调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及其磷酸化STAT3(P-STAT3)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TAT3、P-STAT3及上皮细胞间质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p-STAT3及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50)、76%(38/50)和26%(13/50),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则分别为24%(12/50)和26%(13/50)及68%(34/50),结直肠癌组织STAT3和p-STAT3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而E—cadherin的表达则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STAT3、P-STAT3及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STAT3和P—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STAT3和p-STAT3可能通过对E—cadherin的抑制作用进而引起EMT现象,从而导致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管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urvivin及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43例胆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收集同期行胆肠内引流术和胆管修复的1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和胆管损伤患者的正常胆管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及正常胆管组织中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Survivin及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对胆管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STAT3、p-STAT3、Survivin、COX-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 (30/43)、65.1%(28/43)、72.1% (31/43)、79.1%(34/43),在正常胆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5/12)、8.3%(1/12)、16.7%(2/12)、41.7%(5/12).p-STAT3、Survivin、COX-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36,9.811,4.679,P<0.05).p-STAT3、Survivin、COX-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局部浸润转移有关(x2=14.700,5.959,4.075,P<0.05);p-STAT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神经侵犯有关(x2=10.384,P<0.05);Survivin、COX-2蛋白表达与胆管癌患者肿瘤神经侵犯无关(x2=2.718,3.024,P>0.05);p-STAT3、Survivin、COX-2蛋白表达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无关(x2=0.148,0.720,1.835,1.040,0.236;0.001,0.009,0.029,1.863,0.197;0.433,0.686,0.002,2.974,0.029,P>0.05).Survivin及COX-2蛋白的表达与p-STAT3呈正相关(r=0.524,0.583,P<0.05).43例胆管癌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156例胃腺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家族成员CD44s、CD44v5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44s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0.0%(78/156)和40.3%(63/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5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9.3%(77/156)和63.4%(99/1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7.6%(12/156)和0(均P〈0.05)。3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CD44s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D44v5的表达仅与胃癌浸润深度相关;CD44v6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Lauren分型相关。CD44s、CD44v5及CD44v6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8%和52.5%(P〈0.05)、38.9%和49.3%(P〉0.05)及26.2%和75.4%(P(0.05),仅CD44v6表达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I.931,95%CI:1.183—3.152)。结论CD44参与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CD44可能成为胃癌预后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