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汉黄芩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功能障碍的作用和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的损伤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hRMECs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渗透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给药组(30 mmol/L葡萄糖+10、20、30、40 μmol/L汉黄芩苷)。通过CCK-8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小管形成与单层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成管能力和细胞膜通透性,ROS、NO、GSH-ST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qRT-PCR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IL-1β、IL-6的表达水平和含量,Western blot检测VEGF、HIF-1α和SIRT1蛋白表达。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STZ组)、汉黄芩苷组(Wog组)和汉黄芩苷治疗组(STZ+Wog 组),10只/组。模型组和汉黄芩苷治疗组腹腔注射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pH=4.5)溶解的STZ,剂量为6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与单独的汉黄芩苷组给予等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1 周后给予汉黄芩苷治疗,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连续 6 周。比较4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损伤、HIF-1-α 、ROS、VEGF、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sir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诱导hRMECs异常增殖和迁移,提高了hRMECs小管形成能力及细胞膜通透性(P<0.05),同时高糖诱导的hRMECs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上升(P<0.05)。而与高糖组相比,汉黄芩苷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s细胞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0.05),此外汉黄芩苷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RMECs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P<0.05)。SIRT1在高糖诱导的hRMECs中低表达,30 μmol/L剂量汉黄芩苷处理后高糖诱导的低SIRT1表达部分恢复(P<0.01),干扰SIRT1表达可逆转汉黄芩苷对高糖诱导hRMECs异常增殖、迁移、小管形成、细胞膜通透性、炎症及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Z组视网膜组织厚度增加(P<0.05),而汉黄芩苷治疗后能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大鼠视网膜增厚(P<0.05)。同时STZ处理提高了VEGF、HIF-1α、IL-1β、IL-6 和 ROS 的水平(P<0.001),汉黄芩苷的处理降低了 STZ 诱导的大鼠视网膜损伤且上调了 SIRT1 的表达(P<0.001)。结论 汉黄芩苷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中医"通肾络、益脾肾"治法,探讨通络益肾方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SIRT1、BNIP3、P62、Bax表达的调控影响。[方法] 成熟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方法计算出大鼠所需中药灌胃浓度:高剂量浓度4.76 g/mL、中剂量浓度2.38 g/mL、低剂量浓度1.19 g/mL,灌胃10 d取含药血清备用。足细胞分6组,正常组5.6 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中、低剂量大鼠血清、高渗组甘露醇24.5 mmol/L+10%正常大鼠血清。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状况及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SIRT1、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表达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高剂量组不能改善凋亡情况(P>0.05);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结果也证实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自噬标志蛋白SIRT1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SIRT1、BNIP3、P62、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中剂量、低剂量通络益肾方能够启动细胞自噬减少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降糖三黄片对db/db小鼠血糖调节和胰岛细胞损伤的影响以及糖脂毒性诱导的胰岛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初期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db/db+JT(L)(1.32 g/kg)、db/db+JT(H)(2.64 g/kg)、db/db+Met(0.225 g/kg),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n=10)。干预8周,检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变化。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细胞(MIN6),将其分为4组:Control组(5 mmol/L葡萄糖),HH组(22 mmol/L葡萄糖+0.1 mmol/L棕榈酸),HH+JT组(高脂高糖组条件基础上+5%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和HH+JT+SP600125组(降糖三黄片组条件基础上+20 μmol/lSP600125)。流式术检测MIN6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初期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水平(P<0.05),延缓体质量持续增长(P<0.05),但对饮水量改善效果不明显(P>0.05)。HE染色发现降糖三黄片可修复胰岛细胞损伤。体外实验中,流式检验发现HH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HH+JT组可以减缓其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会显著减低由高脂高糖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以及自噬初期相关蛋白的高表达(P<0.05)。干扰内质网应激可显著降低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对高脂高糖诱导的MIN6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胰岛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降糖三黄片对MIN6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红素氯合酶-1(HO-1)干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含药血清;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空白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空白血清)、糖肾方低剂量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低剂量含药血清)、糖肾方高剂量血清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剂量含药血清)。使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糖肾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HO-1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的长梭形,细胞核呈梭形改变。MTT检测:与空白组比较,高糖组光度值明显增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在培养24 h后吸光度值均有下降,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光度值下降强于低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对比,高糖组中TGF-β1、α-SMA含量增加;经过含药血清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TGF-β1、α-SMA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低剂量组血清比较,在降低TGF-β1方面,高剂量组效果较好(P<0.05),在降低α-SMA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O-1在高糖诱导后含量稍升高,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糖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后,含量升高,与高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方高低剂量组血清比较,升高HO-1含量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肾方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干预TGF-β1、α-SMA、HO-1相关分子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逆转上皮-间质转分化,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及金属基质蛋白酶-1(metal matrix proteinase-1, MMP-1)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SD大鼠30只,中药灌胃,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UVECs,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HUVECs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益气活血通络方低、中、高浓度组,高糖刺激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益气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收集上清及细胞,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IL-1β、TNF-α、MCP-1及MMP-1蛋白的表达。结果 细胞培养48 h 后,33.3 mmol/L高糖组(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高糖刺激可引起IL-6、IL-1β、TNF-α、MCP-1及MMP-1蛋白的高表达(P<0.05),益气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显著抑制IL-6、IL-1β、TNF-α、MCP-1及MMP-1蛋白的高表达(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高表达,对高糖损伤的HUVEC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毛蕊花糖苷(acteosides, Act)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和不同葡萄糖浓度组(33,40,50,60 mmol/L)HK2细胞活性,筛选最佳高糖干预浓度;检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5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mannitol, Man)组(5.5 mmol/L葡萄糖+44.5 mmol/L甘露醇)、不同浓度Act组(50 mmol/L葡萄糖+25,50,75,100,150,200μmol/L Act)和卡托普利(captopril, Cap)组(50 mmol/L葡萄糖+100μmol/L Cap)HK2细胞活性,筛选最佳Act干预浓度。HK2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5.5 mmol/L葡萄糖+44.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50 mmol/L葡萄糖)、Act组(50mmol/L 50 mmol/L葡萄糖+100μmol/L Act)、卡托普利组(50 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转染Gremlin质粒或Gremlin siRNA质粒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ouse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MMCs)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BrdU)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MCs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正常糖+甘露醇组(NG+M,24.5 mmol/L甘露醇)、正常糖+空质粒组(NG+V)、正常糖+Gremlin质粒组(NG+P)/正常糖+Gremlin siRNA质粒组(NG+gremlin si)、高糖组(HG,30 mmol/L)、高糖+空质粒组(HG+V)以及高糖+Gremlin质粒组(HG+P)/高糖+Grem-lin siRNA质粒组(HG+gremlin si)。在高糖刺激24 h后,应用ELISA法测定BrdU表达,放免法测定Ⅳ型胶原浓度。结果:与NG组相比,NG+P组和HG 组BrdU表达增强及Ⅳ型胶原浓度增加(均P=0.000);与HG组相比,HG+P组BrdU表达进一步增强及Ⅳ型胶原浓度进一步上调(均P=0.000);然而,Gremlin siRNA质粒转染可抑制高糖诱导的BrdU表达增强及Ⅳ型胶原浓度增加(均P=0.000)。结论:Gremlin基因促进MMCs增殖和Ⅳ型胶原聚集;Gremlin基因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晓慧  宁晓霞  杨慧宇 《西部医学》2012,24(8):1452-1454,1459
目的观察高糖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表达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HRGEC,按干预条件随机分为对照组(5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30mmol/L D-葡萄糖)和甘露醇组(5mmol/L D-葡萄糖+25mmol/L甘露醇),培养72小时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CR法(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IL-18的mRNA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表达。另取细胞随机分为单纯高糖组和高糖+MBL组,均用高糖培养72h后,分别加入等量的30%MBL缺乏人血清,高糖+MBL组另加10μg/ml MBL,继续培养4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表面凝集素补体途径(LCP)激活终产物膜攻击复合物(MAC)的沉积,并检测各组细胞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高糖组细胞的IL-18mRNA以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高糖+MBL组细胞表面有明显MAC沉积,IL-18mRNA及蛋白表达与单纯高糖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糖可以诱导人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过表达;高糖和MBL共存时可促成LCP激活,并对DN的炎症状态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倩  章文俊  杨国军  潘晔  陈乃君  朱巍  金华伟 《浙江医学》2019,41(15):1602-1605,1609
目的探讨FoxO1在高糖培养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去分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胰岛β细胞MIN-6细胞分为4组:常规糖浓度组(葡萄糖浓度25mmol/L)、高张浓度组(葡萄糖浓度25mmol/L+甘露醇35mmol/L)、高糖浓度组(葡萄糖浓度60mmol/L)、高糖浓度+FoxO1磷酸化酶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干预组(葡萄糖浓度60mmol/L+渥曼青霉素50nmol/L)。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FoxO1(p-FoxO1)(位点:256、319)、FoxO1、前β细胞标志物八聚体转录因子4(Oct4)、β细胞标志物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FoxO1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高糖能刺激MIN-6细胞FoxO1256及319位点磷酸化;高糖培养后,MIN-6细胞内FoxO1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高糖培养后,MIN-6细胞Oct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DX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表明MIN-6细胞去分化;用渥曼青霉素干预后,MIN-6细胞Oct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DX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高糖可能通过FoxO1256和319位点磷酸化而参与诱导体外培养小鼠胰岛β细胞发生去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53抑制剂(Pifithrin-alpha,PFT-α)对高糖刺激后肾小球足细胞泛素化通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30mmo1/L葡萄糖)、甘露醇组(30mmol/L葡萄糖+25mmoI/L甘露醇)、PFT-α 组(30mmol/L葡萄糖+10μmol/LPF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RP促进EnMSCs增殖的机制,为EnMSCs的扩增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En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2%PRP组、2%PRP+LY294002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监测细胞周期及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细胞中p-PI3K、AKT、p-AKT、mTOR及p-m...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麦门冬汤对间质性肺炎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及对肺水清除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及麦门冬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小鼠经鼻腔滴注0.9%氯化钠溶液之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通过鼻腔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建立间质性肺炎模型。造模后,麦门冬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17.16g·kg-1、8.58g·kg-1、4.29g·kg-1麦门冬汤,强的松组小鼠灌胃给予0.46g·kg-1强的松,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均为1次/d,连续28d。实验结束分离小鼠肺组织,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 weight ratio,W/D);以Evans Blue法计算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情况,羟脯氨酸测定胶原表达水平;免疫黏附法分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p62、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horylated-protein kinase B,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W/D值显著升高,AFC降低(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正常结构基本消失,纤维化显著,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胶原蛋白显著增加,肺泡Ⅱ型肺泡上皮细胞α-SMA、p62、p-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均显著增高,LC3-Ⅱ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门冬汤各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小鼠肺组织W/D值均降低,AFC均升高,其中麦门冬汤高、中剂量组W/D值低于强的松组,AFC高于强的松组(P<0.05)。麦门冬汤高、中剂量组小鼠肺组织肺泡结构相对清晰,肺纤维化得到改善,胶原蛋白减少,但麦门冬汤低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小鼠肺组织仍存在明显纤维化情况,胶原蛋白沉积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麦门冬汤各剂量组和强的松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α-SMA、p62、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均降低,LC3-Ⅱ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其中麦门冬汤高、中剂量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α-SMA、p62、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低于强的松组,LC3-Ⅱ蛋白表达高于强的松组(P<0.05),而麦门冬汤低剂量组上述蛋白表达与强的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门冬汤对小鼠间质性肺炎和肺水清除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肺组织细胞自噬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金丝桃苷在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高糖处理模拟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分为5个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模型组(35 mmol/L葡萄糖),低、中、高浓度金丝桃苷保护组(35 mmol/L葡萄糖+4/8/20 nmol/L金丝桃苷)。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利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DCFH-DA分析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SOD和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AKT、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p-Nrf2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AKT的活化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损伤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ROS、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I3K相对表达量及AKT、Nrf2磷酸化水平(p-AKT/AKT和p-Nrf2/Nrf2的比值)降低,AKT阳性细胞数比率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损伤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保护组(4、8、20 nmol/L)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ROS、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I3K相对表达量及AKT、Nrf2磷酸化水平升高,AKT阳性细胞数比率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金丝桃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Nrf2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额叶皮层(PFC)树突棘及突触发育障碍,诱发自闭症(ASD)小鼠核心症状的机制。方法 将C57小鼠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ASD模型组(VPA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和Wortmannin抑制剂组(Wortmannin组),10只/组。旷场实验,青年玩耍实验和三箱社交实验评价小鼠的ASD样行为;高尔基染色观察小鼠PFC树突棘密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PF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以及突触相关蛋白PSD95、p-Syn、Syn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SD95、p-Syn的变化。结果 与CON组相比,VPA组小鼠出现了ASD样表型,PFC总的、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减少(P<0.05),未成熟型树突棘密度增加(P<0.0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表达上调(P<0.05),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p-Syn/Syn表达下调(P<0.01或P<0.001)。Wortmannin能改善小鼠ASD样表型,改善树突棘发育,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上调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和突触相关蛋白PSD95、p-Syn表达降低可能导致VPA诱导的ASD小鼠PFC树突棘损伤和突触发育障碍,最终导致ASD样表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25 mg/kg)、AS-Ⅳ组(20、40、80 mg/kg).连续灌胃给药6周,于给药前测空腹血糖,处死,取肝脏,称肝湿重,计算肝脏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血清AST、ALT、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T-SOD与GSH-Px降低(P<0.01),肝病理损伤明显,同时肝组织中IRS-2、PI3K、p-AKT、GLUT4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AS-Ⅳ(20、40、80 mg/kg)组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使肝组织损伤减轻,并增加IRS-2、PI3K、p-AKT、GLUT4蛋白表达.结论 AS-Ⅳ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上调肝脏PI3 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程铃  陈蓉  李朝今  曾力楠 《西部医学》2023,35(12):1735-1739
目的 探究山茶花提取物通过调控miR-526b-3p的表达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SW1088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对数期SW1088细胞,用浓度为30、60、120 mg/L的山茶花提取物处理细胞,分别记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正常培养SW1088细胞作为对照组;按照脂质体法将miR-NC、miR-526b-3p转染至SW1088细胞中分别记为miR-NC组、miR-526b-3p组;将anti-miR-NC、anti-miR-526b-3p转染至SW1088细胞中,并加入高剂量山茶花提取物分别记为anti-miR-NC+高剂量组、anti-miR-526b-3p+高剂量组。MTT、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磷酸化的PI3K(p-PI3K)、磷酸化的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miR-526b-3p相对表达量。结果 山茶花提取物或过表达miR-526b-3p可降低胶质瘤细胞SW1088增殖活性,同时降低细胞迁移数量、侵袭数量,以及CyclinD1、MMP2、MMP9蛋白水平,增加miR-526b-3p相对表达量。此外,高剂量组可降低SW1088细胞中p-PI3K、p-AKT蛋白水平。抑制miR-526b-3p可减弱山茶花提取物对胶质瘤细胞SW1088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论 山茶花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miR-526b-3p/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SW1088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通络方对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滑膜微血管密度(MVD)、内皮抑素(ES)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健脾化湿通络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30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血管MVD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HIF-1α、VEGF-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滑膜血管PI3K、AKT、p-AKT、m TOR、ES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滑膜组织MVD计数升高,血清IL-6、VEGF、HIF-1α和滑膜血管PI3K、AKT、p-AKT、m TOR、ES表达显著升高,IL-10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健脾化湿通络方组MVD计数和血清VEGF-A、HIF-1α、IL-6表达降低,滑膜PI3K、p-AKT、m TOR、ES降低,血清IL-10升高。结论健脾化湿通络方通过调节PI3K/AKT/m TOR通路、HIF-1α及ES表达改善滑膜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及PI3K/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再灌0、6、12、24、36 h),每组12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海马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内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 II、p62、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自噬小体数量均增加(均P<0.05);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大鼠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II表达显著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PI3K/mTOR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5、50、100 μmol/L)莪术醇,0 μmol/L莪术醇为对照组,干预SKOV3细胞24 h、48 h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莪术醇及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对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莪术醇对SKOV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但不呈现时间依赖性,IC50值为48 μmol/L;莪术醇能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均P<0.01),降低细胞PI3K、AKT总蛋白表达(均P<0.05),显著降低其活化形式p-PI3K、p-AKT的表达(均P<0.01);莪术醇与LY294002联用后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较单独用莪术醇时下调p-PI3K、p-AKT蛋白更为显著(P<0.05)。结论:莪术醇能抑制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