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天竺葵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天竺葵花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法研究天竺葵花粗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sub〉2〈/sub〉-)和羟在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它对1,1一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天竺葵花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粗提液清除O〈sub〉2〈/sub〉-的IC〈sub〉50〈/sub〉分别为3.5μg·ml〈sup〉-1〈/sup〉(红花),3.0μg·ml〈sup〉-1〈/sup〉(粉花),1.6μg·ml〈sup〉-1〈/sup〉(浅粉花);清除·OH 的IC〈sub〉50〈/sub〉分别为5.7μg·ml〈sup〉-1〈/sup〉(红花),4.2μg·ml〈sup〉-1〈/sup〉(粉花),3.8μg·ml〈sup〉-1〈/sup〉(浅粉花);清除DPPH.的IC〈sub〉50〈/sub〉分别为12μg·ml〈sup〉-1〈/sup〉(红花),8.3μg·ml〈sup〉-1〈/sup〉(粉花),5.7μg·ml〈sup〉-1〈/sup〉(浅粉花),均与市售茶多酚的清除能力相近(其IC〈sub〉50〈/sub〉。分别为:1.1,4.1,5.4μg·ml〈sup〉-1〈/sup〉)。结论:天竺葵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高效天然杭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灵芝三萜类成分在体内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灵芝三萜类成分TG和TG〈sub〉〈/sub〉在体内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备BCG+LPS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并采用小鼠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取血清和细胞上清测定其中ALT,NO和肝脏TG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体内实验表明GT 80 mg·kg〈sup〉-1〈/sup〉和GT〈sub〉2〈/sub〉10,20,40 mg·kg〈sup〉-1〈/sup〉均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ALT,NO和肝脏TG含量,并不同程度地减轻动物肝损伤程度。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后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实验中,正常小鼠肝细胞上清ALT和NO基本未见改变,BCG+LPS损伤后小鼠肝细胞上清ALT和NO在12,24 h较正常小鼠明显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明显增高。而GT 0.5,5,50,100 μg·ml〈sup〉-1〈/sup〉和GT〈sub〉2〈/sub〉0.5,2,10,50 μg·ml〈sup〉-1〈/sup〉均程度不同地使升高的ALT和NO明显下降。灵芝三萜类(GT,GT〈sub〉2〈/sub〉)的以上作用与阳性对照药马洛替酯(MaI)相似。结论 灵芝三萜类成分GT和GT〈sub〉2〈/sub〉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茴拉西坦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茴拉西坦片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在健康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 po 茴拉西坦分散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茴拉西坦浓度。结果 在0~100.0 mg·ml〈sup〉-1〈/sup〉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2.0 ng·ml〈sup〉-1〈/sup〉。日内、日间误差小于4.47%和5.26%(n=5),平均回收率为(90.19±0.69)%(n=5)。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药-时曲线符合开放一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 t〈sub〉max〈/sub〉为(22.94±1.66) min;峰浓度 c〈sub〉max〈/sub〉为(61.24±4.15) ng·ml〈sup〉-1〈/sup〉;消除半衰期 t〈sub〉1/2ke〈/sub〉=(22.69±2.45) min;t〈sub〉1/2ke〈/sub〉=(9.54±2.01)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为(3735.78±192.33) ng·min·ml〈sup〉-1〈/sup〉。结论 本方法简单准确,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装中依帕司他浓度,研究该药物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选地西泮作内标。采用μBpndapak C〈sub〉18〈/sub〉(300 mm×3.9 mm,10 μm)柱,流动相:甲醇-0.O1 mol·L〈sup〉-1〈/sup>K〈sub〉3〈/sub〉PO〈sub〉4〈/sub〉-乙腈(50:37:13),流速1.4 ml·min〈sup〉-1〈/sup>,设程序波长0~4 min 389 nm,4~7 min 237 nm UV检测。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101.09%~105.97%,最低检测浓度为5.1ng·ml〈sup〉-1〈/sup>,日内RSD<4.48%(n=5),日间RSD<4.53%(n=5),线性范围:20.4~12750 ng·ml〈sup〉-1〈/sup>。1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单剂量po,依帕司他片剂50 mg后,达峰时t〈sub〉max〈/sub〉为(1.79士0.57)h,峰血药浓度c〈sub〉max〈/sub〉为(3840.6±968.5)ng·ml〈sup〉-1〈/sup>,消除半衰期t〈sub〉1/2β〈/sub〉为((1.11±0.35)h。结论:本法快速,准确,灵敏,能较好地满足依帕司他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国产盐酸乙哌立松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被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50 mg后,采用高效液相一质谱联用(HPLC-MS)测定血装中盐酸乙哌立松的浓度。结果:经3P97拟合,两者的体内过程皆符合血管外口服给药一室模型,采用梯形法计算的两者AUC〈sub〉o~t〈/sub〉均值分别为(12.61士7.79),(13.17士7.44)μg·h·L〈sup〉-1〈/sup〉,实测c〈sub〉max〈/sub〉均值分别为(7.22士4.63),(7.23士4.03)μg·L〈sup〉-1〈/sup〉,实测t〈sub〉peak〈/sub〉均值分别为(0.92±0.12),(0.94士0.11)h经统计学分析,被试制剂和标准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C,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1士12.3)%结论:国产盐酸乙派立松片剂和进口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富马酸亚铁胶丸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哈尔滨健尔制药厂生产的富尔血口服液为参比制剂,比较哈尔滨健尔制药厂生产的富马酸亚铁胶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选择10名男性成年健康志愿者,用自身交叉叶照试验方法,分别 po 富尔血口服液0.56g,富马酸亚铁胶丸0.6g,血药浓度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87程序自动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po 富尔血口服液及富马酸亚铁胶丸两种制剂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一室模型,两种制剂的t〈sub〉max〈/sub〉均为4.50 h,c〈sub〉max〈/sub〉分别为(1.66±0.I1)mg·L〈sup〉-1〈/sup〉和(1.85±0.32)mg·L〈sup〉-1〈/sup〉;t〈sub〉1/2〈/sub〉分别为(1.27士.12)h和(1.18士0.09)h;AUC〈sub〉o~∞〈/sub〉,分别为(5.21士0.39)mg·h·L〈sup〉-1〈/sup〉和(5.44士0.30)mg·h·L〈sup〉-10.05),经双单侧t检验,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周嘉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836-83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头孢氨苄胶囊中头孢氨苄和甲氧苄氨嘧啶的含量。方法 采用Spherisorb C〈sub〉18〈/sub〉柱,流动相为0.025 mol·L〈sup〉-1〈/sup〉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3.0)-乙腈(88∶12),检测波长240 nm。结果 头孢氨苄及甲氧苄氨嘧啶分别在10~100 μg·ml〈sup〉-1〈/sup〉(r=0.9998,n=5),2~20 μg·ml〈sup〉-1〈/sup〉(r=0.9996,n=5)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59%,99.73%;RSD 分别为0.28%,0.44%。结论 本方法对流动相系统作了改进,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在降解产物较多时也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语测定小麦黄素水剂中小麦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peherisorb C〈sub〉18〈/sub〉柱,以甲醇-水-2%乙酸(65:35: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sup〉-1〈/sup〉,检测波长352 nm。结果小麦黄素在0.005~0.100 g·L〈sup〉-1〈/sup〉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6,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6.94%。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测定小麦黄素水剂中的小麦黄素含黄提供了可幸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血清中伊曲康唑浓度的HPLC测定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强  刘海净  朱珠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2):838-840
 目的 建立一快速、简便的血清伊曲康唑(ITZ)药物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200 μl血清,用叔丁基甲醚一步提取后氮气吹干,复溶后直接进样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铵-乙醚(365∶110∶25);流速0.8 ml·min〈sup〉-1〈/sup〉;检测波长261 nm;Supelcosil LC〈sub〉18〈/sub〉色谱柱,柱温40℃;室温操作。结果 ITZ与内标在血清中分离良好,t〈sub〉R〈/sub〉分别为8.3和10 min;10~500 ng·ml〈sup〉-1〈/sup〉浓度范围线性良好(r=0.9997,n=5),富集进样方法可检出浓度达2 ng·ml〈sup〉-1〈/sup〉;样品操作20 min内可完成。结论 本方法取样量小,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含大青叶兔血清的体外直接杭内毒素作用。方法 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和细菌内毒素定童检浏技术,采用动态比色法浏定细菌内毒素含童。结果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05~5.0 EU·ml〈sup〉-1〈/sup〉,回归方程:lgT=3.00801-0.03851 1gC,r=-0.98199;以3.81 g·kg〈sup〉-1〈/sup〉·d〈sup〉-〈/sup〉的剂量ig后,1~3 h含大青叶兔血清具有抗内毒素作用(n=6)。结论 动态比色法能定量测定含大青叶兔血清的杭内毒素作用残度,较凝胶法具有检洲范围宽,灵教度高,人为误差小,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陶学  陈幸福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2):758-760
 目的:研究小鼠分别iv不同剂量的二硫卡钠(DTC)后,DTC及其甲酯(DTC-Me)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小鼠分别iv DTC 25,50,100mg·kg-1后,于各时间点摘眼球获取血浆。用柱切换高压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DTC及DTC-Me的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MCPKP药动学软件处理,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DTC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1.36±0.11)min、(3.0±0.5)min、(3.1±0.6)min;t1/2β分别为(17.2±2.3)min、(11±3)min、(9.1±0.9)min;CLb分别为(0.106±0.017)L·kg-1·min-1、(0.104±0.024)L·kg-1·min-1、(0.053±0.021)L·kg-1·min-1;AUC分别为(235±18)μg·min·ml-1、(480±79)μg·min·ml-1、(1184±107)μg·min·ml-1。DTC-Me均符合一室线性动力学模型,t1/2β分别为(141±21)min、(30±5)min、(22±32)min;t1/2Ka分别为(8.5±0.9)min、(4.3±0.8)min、(1.3±0.4)min。结论:DTC及其代谢产物DTC-Me在小鼠体内分布消除迅速,并表现为纯属药动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方法对vMIP进行碘标、分离纯化和鉴定,然后利用其进行药动学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测量vMIP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并检测其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结果60,240μg·kg-1 2个剂量组(静脉注射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ρmax(249.4±84.50),(887.01±204.22)μg·L-1;t1/2β(1.5±0.28),(2.65±0.85)h;AUC0-∞(136.0±40.70),(493.84±49.42)μg·h·L-1tmax10.0min。结论vMIP进入大鼠体内主要分布在肝和肺,在体内消除较快,其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日龄新生儿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日龄新生儿茶碱药动学。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20例新生儿茶碱血药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 mg·kg-1恒速静滴。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用3P87程序处理数据,以一室开放模型拟合,A组为7 d以内早产儿,B组为7 d以内的足月儿,C组为8例8~27 d足月儿。结果 药动学参数Ke,t1/2,Vd和CL分别为:A组(0.031±0.007)h-1,(23±5) h,(0.82±0.22)L·kg-1,(25±8)ml·h-1·kg-1;B组(0.029±0.006)h-1,(25±5)h,(0.86±0.13)L·kg-1,(25±6)ml·h-1·kg-1;C组(0.040±0.008)h-1,(18±3)h,(0.78±0.14)L·kg-1,(31±5)ml·h-1·kg-1。结论 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Ke,t1/2值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20只家兔耳缘静脉快速推注磺胺嘧啶300mg·kg-1,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慢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24±0.09)L·kg-1,V=(0.62±0.22)L·kg-1,AUC=(0.11±0.05)g·h·mL-1,CL=(3.8±1.5)mL·min-1,t1/2α=(3.3±1.3)min,t1/2β=(122±21)min。快消除型药动学参数为:VC=(0.19±0.10)L·kg-1,V=(0.45±0.17)L·kg-1,AUC=(0.062±0.022)g·h·mL-1,CL=(6.0±2.4)mL·min-1,t1/2α=(2.1±0.9)min,t1/2β=(53±5)min。与慢消除型比较,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P<0.05;t1/2β缩短,P<0.001。结论磺胺嘧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表现为快慢两种速率类型。快消除型AUC减少,CL增加,t1/2β缩短。本实验为磺胺嘧啶的临床给药方案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9-硝基喜树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及特点。方法SD大鼠单次灌胃9-硝基喜树碱后于不同时间点自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达峰浓度cmax随给药剂量的递增而递增(2 mg·kg-1组为653.02 ng·mL-1,3 mg·kg-1组为832.9 ng·mL-1,5 mg·kg-1 组为2 731.15 ng·mL-1),达峰时间tmax不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长(2 mg·kg-1组为0.32 h,3 mg·kg-1组为0.45 h,5 mg·kg-1组为0.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随剂量递增而增加(2 mg·kg-1组为856.49μg·h·L-1,3 mg·kg-1组为1 485.69μg·h·L-1, 5 mg·kg-1组为3 995.39μg·h·L-1)。结论3种剂量9-硝基喜树碱大鼠单次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显示其在大鼠体内转化或消除均较快,呈一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表现为线性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分别考察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Rb1含量, 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Rb1在口服灌胃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t1/2、AUC0~96 h分别为(2.01±0.93) μg·mL-1, (7.20±5.49) h, (25.91±15.84) h, (88.47±58.99) μg·h·mL-1。Rb1在静脉注射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1/2αt1/2β、AUC0~96 h分别为(194.81±28.84) μg·mL-1, (0.18±0.05) h、(14.66±4.19) h、(1 671.16±388.91)μg·h·mL-1结论 Rb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62%, 说明Rb1口服给药吸收比较差, 而静脉注射因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推荐临床给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蝙蝠葛苏林碱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蝙蝠葛苏林碱(DS)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兔耳缘静脉注射DS后,采用HPLC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结果兔DS 2.5,5.0,10.0 mg·kg-1静脉注射后,体内动力学行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0.024,0.030,0.018 h;t1/2β分别为3.0,3.4,6.9 h;CL分别为3.1,3.6,4.4 L·kg-1·h-1;Vd分别为13.1,18.0,43.6L·kg-1。在DS 2.5~5.0 mg·kg-1内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S 10.0 mg·kg-1静脉注射后,ρ0超比例增加(由2.08 mg·L-1增加至10.72 mg·L-1,P<0.01),t1/2β明显延长(P<0.01)。结论DS在兔体内分布迅速、广泛,消除较快。在2.5~5.0 mg·kg-1内DS的消除为线性动力学,而10.0 mg·kg-1静脉注射后,本品在兔体内的消除未呈线性动力学。组织分布以肺脏含量最高,各组织器官中药量均显著高于血浆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阿立哌唑血浆药物浓度的HPLC-UV检测法,研究国产阿立哌唑片在人体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和14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po 20 mg国产阿立哌唑片,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阿立哌唑浓度,用DAS1.0(3P97药动学程序Windows升级版)处理经时血药浓度数据,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阿立哌唑片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为(108.4±22.5)μg·L-1,tmax为(4.9±0.7)h,AUC0~192 h为(5 748.2±874.5)μg·h·L-1,t1/2β为(107.43±29.03)h,CL/FV/F分别为(3.56±0.55)L·h-1和(261.60±49.14)L。多次口服阿立哌唑片共14 d达稳态,稳态血药浓度期间给药后(4.0±0.9)h达到峰浓度(480.3±126.2)μg·L-1,AUC0~360 h为(38 166.6±13 241.2)μg·h·L-1,t1/2β为(91.0±21.1)h,CL/FV/F分别为(0.62±0.36)L·h-1和(60.9±43.7)L。结论国产阿立哌唑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为今后的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豚鼠皮下注射重组人集成干扰素α(recombinant human consensus interferon-α,以下简称rhCIFN)后的吸收、分布、排泄以及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测定沉淀物中放射性的方法(简称三氯醋酸-放射性同位素法,TCA-RA法),计算豚鼠皮下注射125I标记rhCIFN后血液、组织或排泄物中的总放射性以及药动学参数。结果豚鼠皮下注射125I标记rhCIFN 3μg·kg-1后的药物消除符合二房室消除模型,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3.2 h;tmax为2 h;ρmax为4.76μg·L-1;AUC0~48为50.9μg·h·L-1。豚鼠静脉注射125I标记rhCIFN 3μg·kg-1后AUC0-48为71.2μg·h·L-1,豚鼠皮下注射rhCIFN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1.5%。豚鼠皮下注射125I标记rhCIFN 3μg·kg-1后测定不同组织的药物含量,发现药物在组织中的浓度除肾脏和脾脏外其他组织均低于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所有组织含药量均于给药后2 h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在各时间点以肾脏含药量最高,脾、肺和肝组织含量次之,脑、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药物含量最少;96 h内有89.7%放射性从尿中回收,5.7%从粪中回收,尿粪总排泄量达给药剂量的95.4%,表明该药主要经肾由尿排泄。结论用TCA-RA测定了豚鼠皮下注射rhCIFN后的吸收、分布、排泄以及药动学参数,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动物和以后临床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Bayesian反馈法估算头孢拉定在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采用HPLC测定头孢拉定血药浓度。选择不同取样时间的1个血药浓度作为反馈,用Bayesian法估算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经典药代动力学方法估算的结果比较。结果 二步法估算个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17.9±6.3)min,t1/2β(184.6±100.8)min,Vc (0.24±0.15) L·kg-1,Vd (1.09±0.57) L·kg-1,CL (248.3±55.4) ml·h-1·kg-1。用1个血药浓度反馈估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经典药代动力学方法估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用Bayesian反馈法估算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及预测血药浓度,可满足临床优化个体化给药方案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