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构建传染病防控与应急优先排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区域传染病暴发风险提供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确定评估传染病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第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5%, 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99。第2轮咨询传染病常规防控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9、 0.44和0.55,高于第1轮的0.33、0.16和0.26;应急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1、 0.45和0.58,高于第1轮的0.23、 0.22和0.35,经Kendall’s W检验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2轮Delphi法专家咨询构建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51项,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5项,同时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常规和应急2个层面传染病防控提供了评价工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其培训和考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Delphi法筛选胜任力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的权重值,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选取卫生应急领域23名专家进行咨询,2轮专家咨询表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65和0.976;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该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其中逻辑判断、语言表达、高标准、主动积极、预防为主、风险意识等在胜任力模型中的权重较高;通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结论 逻辑判断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积极主动和高标准的个性特征,预防为主和风险意识的应急理念是其胜任力的重要特征;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了该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法 2017年1~7月期间,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专家咨询法确立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但还需在今后的运用中进一步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中小学近视防控示范校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学校近视防控工作、遴选近视防控示范校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渥太华宪章》提出的健康促进五大行动领域,依据近视防控相关政策与标准规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共邀请21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咨询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3%、95.2%,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0.88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2、0.223(P<0.05)。最终确定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82个三级指标。组织领导、环境支持、教学管理、能力培养、多方协作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40 4、0.136 0、0.257 1、0.180 1、0.086 5。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中小学近视防控示范校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可靠性较好,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覆盖全面,权重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社区卫生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筛选指标,通过第二轮咨询,用专家咨询权数法(Delphi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具有层次性的社区卫生服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结论:社区卫生服务风险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可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风险测评。  相似文献   

6.
蔡朝锦  周德亮  陈建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738-1741,1747
目的研究建立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传染病防控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2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确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形成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第1轮、第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0%,84.21%,专家权威系数为(0.85±0.03)。第2轮咨询Kendall′s W=0.455,χ2=298.42(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2轮专家咨询建立了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应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CR均0.10,具有较好逻辑一致性。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性均较高,表明指标的可信度较高,同时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包含了船舶传染病防控检疫工作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提出社区防控动态能力概念框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课题小组讨论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为0.84;第二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83、0.74和0.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结论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专家代表性、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均较好,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动态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深圳市免疫规划的评估框架。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初步形成指标框架;于2022年3—7月采用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以)修改完善指标,确定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Caj专家权威系数(Cr)均值为0.84;第一轮、第二轮专家咨询所有指标综合评分的协调系数(W)分别在0.199~0.465、0.253~0.442之间(P均<0.05);最终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分别从疾病评价(疾病负担、经济负担、防控优先性)、疫苗评价(疫苗安全性、疫苗效果、疫苗属性)、能力评价(决策过程、资金、供应、人力、监测)和效益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4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所有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在0.003~0.279。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深圳市免疫规划疫苗遴选评估框架具有创新性与可靠性,可为深圳市免疫规划疫苗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中小学校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加强中小学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专家咨询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选取疾控专家、学校领导和校医共40人为调查对象,使用德尔菲法(Delphi)初步确定各级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中小学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指标体系。结果 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组成。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基础保障能力、应急队伍建设、应急体系建设、事件应对能力,权重系数分别为0.496 8、0.286 0、0.119 0和0.098 3。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级指标CR=0.095 8,各项二级指标CR值均小于0.1。结论 本研究通过定量方法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可信度和实用性,可为中小学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成都市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综合防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通过3轮信函调查收集艾滋病防控相关领域专家和工作者的意见,确定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确立了指标评价体系的构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结论建立的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成都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控评价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可为今后其他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快速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儿童专科医院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初步构建儿童专科医院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邀请21名专家进行三轮专家咨询,确定儿童专科医院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与协调系数。结果三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100%、100%和76.19%,专家权威系数为0.79~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9、0.37。初步构建的儿童专科医院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较好,初步构建的科室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较好,可为我国儿童专科医院科研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评价紧急医学救援人员胜任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初步建立紧急医学救援人员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评价验证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是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3与0.84;变异系数分别为0.18与0.16;协调系数分别为0.28与0.31。最终保留的救援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54个。结论:专家函询的可信度及代表性较高,探索构建的胜任力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应急救援的特点及救援人员所需的素质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以浙江省为例,开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比例分配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有卫生行政、科研机构和疾控机构等17名专家参加了3轮德尔菲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12%、87.50%和88.24%,权威系数为0.81±0.05;建立了由应急体系、应急队伍、应急保障、应急处置、监测预警、科研与合作交流以及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等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和必须性的协调系数均大于0.5,分别为0.701、0.531、0.547和0.697、0.629、0.548(P0.01);各指标得分变异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24,均0.25。结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和协调程度高;该指标体系构建符合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凉山州艾滋病传播风险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为凉山州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及专题小组讨论法初步确定指标体系,再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0.9%;一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93±0.04;两轮咨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438和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建立了凉山州艾滋病传播风险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89个三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CR均0.1,具有较好的逻辑合理性。结论本研究专家咨询质量好,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全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构建职业中毒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职业中毒应急救援能力。方法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公立医院职业中毒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3轮问卷回收率均>85%,专家咨询可靠性较高,平均权威系数0.834,总体协调系数0.505,假设检验结果P均<0.001。经3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公立医院职业中毒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所有指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问卷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公立医院应急管理体系整体性,涵盖医疗机构针对职业中毒应急救援全过程所具备的能力,研究内容聚焦应急事件救援前准备、救援时行动、救援后恢复评估等方面,为提升公立医院职业中毒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评价标准,结合我国三级综合医院临床诊疗的实际情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构建具备一定适用性以及时效性的三级综合医院有效住院日识别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搭建识别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专家研讨会确定最终的三级综合医院有效住院日识别指标体系。结果23名咨询专家的权威度为0.835,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意见协调系数为0.311,经专家研讨会讨论,确定三级综合医院有效住院日识别指标体系共计27个指标,其中包括7个医疗服务指标、7个护理/生命支持服务指标、13个患者状况指标。结论可以从医疗服务、护理/生命支持服务和患者状况3个方面来识别有效住院日,通过主动规避无效住院日来有效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加快三级综合医院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等方法确定初步指标体系框架,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邀请校园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专家16名进行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0.94,专家权威系数为0.84,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最终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量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客观评价社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推进社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通过科学研究建立一套社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法,共选择10位病媒生物防制方面的专家进行3轮咨询,对评价体系各级指标进行筛选,并对三级指标赋值.结果 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修改率>60%,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结论 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社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软实力进行测量.方法:通过文献边界分析法确定医院软实力的测量要素;运用德尔菲法,经过2轮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65个三级指标构成,管理能力是核心指标.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可以对医院内部软实力进行纵向评价,也可以在医院之间进行横向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简称示范区)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示范区慢病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定示范区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来表示,采用专家权威系数(Cr)反映专家权威性,用变异系数(CV)和Kendall协调系数(W)确定专家咨询的协调性。采用SPSS 26.0和yaahp 1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1轮问卷回收率为100.00%,第2、3轮问卷回收率均为88.24%,专家积极程度较高。第1轮Cr为0.78~0.95,第2、3轮Cr为0.75~0.93,专家权威程度较高。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立了示范区的慢病防控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干预措施实施与效果、保障措施),6个二级指标(慢性病流行状况,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干预措施实施,慢性病控制效果,政策、经费及人员保障,数据质控)和42个三级指标。结论 示范区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较为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开展示范区慢病防控工作,提高慢病防控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