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05-107
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光凝视网膜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有明确的无灌注区(NP区)且≥5PD及(或)有视盘、视网膜、虹膜新生血管者,立即给予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水肿≥450μm,或视网膜出血较多,FFA检查显示大面积遮蔽荧光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4mg治疗,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压、虹膜、瞳孔、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情况,随访3~21个月。结果: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7例(包括玻璃体腔内注射TA后随访过程中出现视盘、视网膜、虹膜新生血管者8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水肿明显改善,NP区及视盘、视网膜、虹膜新生血管消退,血管渗漏消失;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36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黄斑部厚度在注药后逐渐下降,早期改变明显,黄斑部厚度2.5~3个月时接近正常并逐渐稳定,FFA检查提示血管渗漏减轻。结论:多波长激光光凝视网膜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TA是治疗RVO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眼压、黄斑水肿复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金庆新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18-1019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部分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者121例,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联合激光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黄斑水肿均减轻或消退,其中完全消退者73例(60.33%)。全部病例视力均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其中视力提高≥2行者48眼(39.67%)。结论适时玻璃体腔内注射TA和激光光凝治疗,可以降低病变区视网膜耗氧量,使受阻区域缺血、缺氧得到改善,血管渗漏减轻,减轻黄斑水肿,有利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所致持续性黄斑水肿persistent macular edema(ME);治疗有很多争议,探讨更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3l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30例,和两组中注药加激光21例,通过测量视力、眼压,中央视网膜厚度等方面来探讨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TA和注药+激光光凝治疗效果,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注射Ranibizumab组和TA组:最佳矫正视力在注药前后对比,两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中央视网膜厚度在注药前后对比,两组亦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与Ranibizumab在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时,均在短期内能明显降低水肿的视网膜和改善视力,Ranibizumab反复注射的次数要比TA多一些;TA比Ranibizumab副作用多,安全性差。激光和注药相比并不能够改善视力,但对减轻水肿和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作用,故在必须时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4.
罗翠平  焦亮亮  黄瑾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77-1778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氟羟氢化泼尼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0.1ml(4mg),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视力、眼压、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25眼(缺血型17眼,非缺血性8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17眼(缺血型11眼,非缺血性6眼)。最终随访视力提高30眼,比术前降低5眼,不变7眼。OCT形态恢复正常16眼,改善23眼,无改善3眼。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术后出现晶体后囊TA药物颗粒贴附,1个月后逐渐吸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行玻璃体腔注射TA(4mg/0.1ml)治疗,对照组12例不行玻璃体腔注射TA。对比分析治疗前后3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FFA、眼压。结果两组矫正视力治疗前视力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12个月时两组视力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3个月时FFA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减少;12个月后黄斑区荧光素渗漏较3个月时增加,眼压未有明显升高。没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安全、有效的方法,3个月的疗效明显,12个月疗效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6.
陈淑香  李娟  李静  陈琳  许润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941-94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萘德(TA)治疗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4例38眼黄斑水肿(其中8例12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6眼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对其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行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检查,定期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1、3、6个月平均视力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血管FFA显示治疗后黄斑区渗漏消失或减轻。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DME,简单安全易操作,短期内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减轻黄斑区的水肿及渗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杜凌 《中国现代医生》2013,(18):124-126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6例(16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2、3d和1、4、12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结果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4周、12周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4周、12周患者CMT平均值均有明显降低。整个治疗及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短期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及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黄斑水肿接受TA或Bevacizumab治疗的患者,40例40眼接受TA 2 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45例45眼接受Bevacizumab 1.25 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分为TA组和Bevacizumab组。记录半年内注射次数,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视力均恢复较好;两组术后平均CM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TA组术后l个月后眼压升高,6个月时平均眼压仍高于术前眼压基线;治疗后TA组平均眼压均高于同时点Bevacizumab组。术后6个月,Bevacizumab组有29例(64.4%)、TA组有17例(42.5%)注射2次,两组2次注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均需重复注射。TA并发症多,Bevacizumab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李臻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0):1167-1170,F000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44例(44眼),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d,2周,1、3、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OCT显示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2周。1、3、6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黄尔贤莱芜钢铁总厂医院(271126)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由于黄斑裂孔的解剖部位特殊,传统的手术方法复杂,且视网膜电凝或冷凝术后往往导致视力下降。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8):695-697
目的探讨小剂量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2例(32眼)RVO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16眼)。2组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术,其中观察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TA 1 mg,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眼压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眼压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眼压较观察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VO黄斑水肿有效,且不增加患者眼压,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曲安奈德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玻璃体腔和球周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网膜水肿的疗效的差别.方法 将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组和曲安奈德球周注射组,观察两组注药后第1、第2、第4和第8周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的变化、并发症的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4个时间点的视力、黄斑水肿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种途径给药治疗后,视力均有大幅提升.两组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8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周注射组远低于玻璃体腔注射组.结论 曲安奈德(TA)球周注射治疗糖尿病术后视网膜水肿,可以达到和球内注射同样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证实的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只眼,玻璃体内注射40 g/L的TA 0.1 ml,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炎症反应?眼底情况,OCT观察视网膜厚度改变,FFA观察眼底毛细血管渗漏情况,对视力和视网膜厚度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视力为0.15±0.16,治疗后3个月,平均视力为0.40±0.27,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33眼,提高3行以内者5眼,不变者4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视网膜厚度平均值为(745±241)μm,治疗后为(259±129)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2例患眼中,3例治疗后出现眼压一过性升高,未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因3个月后黄斑水肿复发,再次注药者3眼,其中1例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手术?FFA提示渗漏明显减轻?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 4 mg可以明显减轻由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并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缺血型患者黄斑水肿易复发,可以考虑玻璃体腔内重复注药,但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氪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用氪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氪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氪激光光凝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黄斑水肿情况,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evacizumab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确诊有CNV的21例(42眼),右眼(21眼)定为对照组,行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0.1ml),左眼(21眼)定位观察组,行Bevacizumab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和TA各0.05ml)。同一患者的左右眼同一时间进行治疗,每4周进行一次重复治疗,共4次;在第12周时,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的差异、CNV病灶渗漏情况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NV病灶渗漏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在治疗后有14眼完全消退,5眼明显轻,2眼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中,20眼水肿完全消退,1眼明显减轻。两组治疗前后黄斑视网膜水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vacizumab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CNV,减轻黄斑视网膜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TA)通过后Tenon’s和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倍频532nm激光黄斑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5例(55只眼),数字随机法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IVTA)组25例(25只眼),后Tenon’s注射(PSTA)组30例(30只眼),分别行TA玻璃体腔注射和后Tenon’s注射,2-3周后再行注射治疗一次,两组均于第2次注药后2周行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光凝,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厚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组内对比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联合激光治疗均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均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PSTA并发症少,在眼压升高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玻璃体穿刺注射雷珠单抗和视网膜激光光凝2种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1966年-2014年1月)、EMbase(1966年-2014年1月)、Cochrane对照试验登记中心(2014年1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1979年-2014年1月)、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14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2014年)有关玻璃体腔穿刺注射雷珠单抗和视网膜激光光凝对比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使用 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 Meta分析,以获得2种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有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纳入玻璃体腔穿刺注射雷珠单抗和视网膜激光光凝对比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共5篇(玻璃腔注射雷珠单抗组305只眼,视网膜激光光凝组289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与视网膜激光光凝组患者的黄斑中央凹厚度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36,0.84),z=2.77(P =0.006)];最佳矫正视力(以BCVA计算)提高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22,0.47), z=5.84(P <0.0001)]。结论2种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玻璃体腔穿刺注射雷珠单抗在降低中央黄斑厚度和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方面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视网膜激光光凝;2种方案在安全性上尚无明显差异,但尚需更多前瞻性大样本及长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inolone acetonide,TA)8mg,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黄斑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RVO并CME患者34例37只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19只眼和对照组18只眼。治疗组采用TA8mg玻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等治疗;随访5~8月,平均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改变以及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测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时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段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8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元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视网膜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30只眼行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曲安奈德(2 mg)注入,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央厚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1)、(0.34±0.17)、(0.48±0.21)、(0.59±0.19)、(0.63±0.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4.57、8.57、11.72、12.86),P均<0.01;OCT测量黄斑中央厚度(335.92±50.23)μm、(264.63±46.52) μm、(215.56±38.29) μm、(176.84±34.08) μm、(157.84±25.33) 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9.79、16.53、21.84、24.45),P均<0.01.结论 视网膜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与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 μm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